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娘子发家记(美食)荒台月
41. 第41章 辞旧迎新
那郎君瞧着也有二十多岁,眉清目秀,净白肌肤,身材颀长,穿身白绲黑边大袖襕衫,比周从寄略矮一些。
含璎倒以为正好,周从寄太高,与他说话始终要仰着脖颈,累人。
那人见含璎发现他了,启唇一笑,和煦温雅,令人如见春风。
“小桃。”
含璎惊讶得忘了啃馒头,“你是?”
那郎君踏入院内,笑道:“小桃不认得我了?”
含璎瞧他眉眼有几分熟悉,但的确不曾见过,若非见他生得正派,简直疑心他有意戏耍她了。
那人走到她跟前,仍是笑吟吟的,也没打招呼,就拿走她手中的馒头,一口咬下大半,狼吞虎咽起来。
含璎最厌恶人家抢她吃食,有一回也是吃萝卜丝馒头,她阿娘做的,正吃着,猴儿哥哥跑来抢,到手便咬去一半,抢回来也吃不成了。
她气得将他按在地上痛揍一顿,揍得他两手揉眼,坐在地上,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含璎睁大双眼,试探着问:“猴儿哥哥?”
侯崇信展眉笑开,叹道:“多年不见,小桃都会做这馒头了。”
含璎将他上下打量一番,仍有些不敢信,“真是猴儿哥哥?”
侯崇信叉手一拜,笑道:“见过游娘子。”
含璎乐了,忙道不敢,侯叔说他在都城做了官,要拜也是她拜人家了。
她请他到前厅坐,宝葵送了杯热茶进来,听他道谢,不由偷偷看了他一眼。
侯崇信那仆从跟进屋,将捎来的各色吃食搬到前厅。
牛儿见来了客人,一扭身,回家去了。
阿豚怀里抱着阿花,脚边跟着阿福,好奇地在门外张望。
侯崇信朝他招招手,递给他一块插在竹签上的猊糖,另一块给了含璎。
阿豚先看含璎,“嫂嫂……”
含璎点头,他才伸手接了,“谢谢哥哥。”
“这是你夫君的弟弟?”
含璎嗯了声,“他是阿豚,方才那是妹妹宝葵。”
侯崇信端起茶盏,问:“你夫君呢?”
“他一早出去了。”
侯崇信问起她这些年的境遇,又道找了她一家好些年。
周从寄到家时,侯崇信已回去了。含璎宝葵仍在前院做馒头,两人正说起他。
宝葵对着灶膛扇了扇,“嫂嫂,这侯郎君甚是谦和有礼,都城做官的,一点架子没有。”
含璎笑笑,“谁想到呢,从前总被欺负,也不记仇。”
宝葵被柴草烟呛得咳嗽两声,想起来问:“嫂嫂与侯郎君算得青梅竹马?”
阿豚插嘴道:“嫂嫂,什么是青梅竹马?”
含璎抹着灶台上的水渍,正琢磨如何与他解释明白,忽见周从寄进来了。
“夫君回来了?”含璎笑着在箩筐里捡了个大的给他,“快尝尝我做的萝卜丝肉馒头。”
周从寄洗了手接过去,因含璎满眼期待地望着他,便吃了一口。
“夫君以为是干萝卜丝好吃,还是潮的好?”
周从寄仔细看了看露出的馅儿,“这是,潮的?”
含璎点头,“嗯。”
萝卜丝焯水晾晒,晒干一样可做馒头,与现擦的潮丝相比,晒干的萝卜丝香气更为浓郁。
含璎偏好干丝馅儿的,这回来不及晾晒,只得先做些潮的。
周从寄道:“不曾吃过干的。”
含璎有些惋惜,“过阵子等萝卜丝晒干了,我给夫君做干馅儿的。”
阿豚高兴道:“阿豚也吃。”
周从寄抱了他去前厅,侯崇信带来的吃食还在桌上放着。
“今日家中来过客人?”
阿豚点头,“嫂嫂的侯哥哥。”
周从寄看过纸包、字号,大多是都城所购。
含璎进屋放馒头,一面道:“夫君,今日侯家哥哥来看我了,过几日夫君也随我去趟侯家吧。”
“便等过年时去拜年好了。”
见周从寄不吭声,又问:“夫君不愿随我去?”
周从寄摇头,“只是在想带甚节礼。”
“是该备些礼,侯家哥哥带了好些我爱吃的。”含璎说着在桌上翻了翻,澄沙团子、玫瑰酥饼,还有一包蜜煎金橘。
周从寄看在眼里,低声道:“侯郎君有心了,一别经年,还记着你爱吃的。”
含璎不以为意,“没甚稀奇,娘子小童多半喜欢糕饼果子。”
“节礼不必多贵重,心意到了即可。”
“不说侯哥哥了,”含璎扫了眼周从寄拿回来的包袱,问,“夫君这里头装了什么?”
宝葵阿豚从外头进来,也盯着那包袱瞧。
周从寄拎上桌,解开,原来是几件新衣。
紧上头那件青底小袄一看即知是给阿豚的,阿豚一瞬不瞬地瞧着,他没穿过甚新衣,多是宝葵的旧衣改小了给他穿。
穿上一试,正合身。
宝葵也有一件秋香色的短袄,给含璎的是件粉袄。
阿豚咧着嘴笑,宝葵拿起来看了又看,舍不得丢手。
含璎悄声问:“夫君自己没买?”
周从寄道:“冬衣已赎回,不必再买。”
次日巧果的哥哥方大郎来取馒头,又捎了好些东西,那架势倒像要把家搬空似的。
含璎问起巧果,方大郎说巧果找了一户人家做婢女,主家人口简单,巧果平日烧烧饭,洗洗衣裳,也不多累。
方大郎为人老实,巧果在外如何,大抵全凭巧果一句话,他未必清楚底细,等过了年,她去趟巧果帮佣的人家,看看到底如何。
转眼到了除夕,瓶兰巷家家户户忙碌起来,洒扫收拾,贴桃符春联,炖汤煨肉,准备年夜饭。
一早醒来,便陆续有人家放爆竹,晌午飘了点雪花,天色发阴,爆竹人声轻易便将这点阴霾击碎。
含璎围着灶台转,宝葵烧火,帮着洗洗涮涮,从早至晚,前院香气便没断过,一时卤猪蹄、鸡爪,一时炉灶上萝卜排骨汤又煨好了,大锅腾出来,又有栗子烧鸡。
阿福守着灶台,昂着小脖子,直摇尾巴。
周从寄在前厅写春联,阿花学会爬高了,总往桌上跳,阿豚怕它踩脏春联,挡了两回,干脆把它搂在胳膊底下进进出出。
晚上吃年夜饭,一家人围桌而坐,含璎笑着对阿豚道:“这回是过年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25243|16060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阿豚简直看花眼了,尤其那条松鼠鲤鱼,好看到他舍不得拿筷子去戳。
他看看含璎,又依次看过周从寄,宝葵,小嘴儿一抿,竟是要哭。
宝葵吓了一跳,忙扑过去捂住他两只眼,“今日不兴哭。”
阿豚扁着嘴,到底是忍住了,没许泪珠子往下掉,他从条凳上滑下来,蹲在桌脚,两手捧起阿花,拿阿花的肚皮往脸上蹭,一面小声道:“阿豚高兴。”
阿花惦记着桌上的鱼和肉,有些不耐烦,一只毛爪子搭在他眉心,直想推开他。
阿福竖起小身子,摇尾吐舌,两条前腿扒在阿豚背上。
宝葵不许阿豚哭,自己却跟着红了眼圈,低头抿了口桂花米酒,久久不肯抬头。
含璎笑道:“阿豚高兴就多吃点,以后顿顿有肉吃。”
阿豚再上桌,哼哼唧唧地想挨着含璎坐,被他哥哥一把拎起,按到对座去了。
周从寄道:“过了年,阿豚该读书了。”
含璎嫌他扫兴,瞪他一眼暗含警告,不许再提。
阿豚看看他哥哥,点点头,口中却道:“阿豚不要肉,要嫂嫂在。”
含璎好笑地伸过手去捏他的胖脸蛋,“嫂嫂在,肉也在。”
收拾完比平日晚了些,周从寄照例坐在后厅。
含璎敲敲隔板门,不等他应,推门走了进来。
周从寄回过头,目光自她含笑的双眸下移,落至她手中那件青底冬衣上。
“一家人穿新衣,怎能少了夫君?”含璎停在他身后,抖开冬衣要他穿,“夫君试试。”
周从寄搁下笔,起身脱了旧衣,接过新衣穿上。
含璎背着两只手,前后打量过,颇是满意,仰脸望着他笑道:“夫君生得好,穿甚都好。”
灯焰昏昧,映着她晕红的双颊。
“不穿也好。”
周从寄闻言一怔,面上火烧似的热烫起来,垂眸看她片刻,忽觉不对,她怎会与他说这话?
他掐着她的下颌,对住灯焰照了照她的脸,又凑到她脖颈间仔细一闻,有股子淡淡的米酒香。
两小碗甜米酒便叫她醉成这般?
含璎自是不肯承认,不满地睨他一眼,“我没醉,所言句句肺腑,夫君当真生得好。”
元日一早,又是给爆竹声吵醒的。
阿豚急着穿新衣,睁眼便不肯睡了,自己爬起来,抓起床畔杌子上的新衣往身上套。
匆忙吃了圆子年糕汤,便下了桌,带着阿福,跑东家去找牛儿了。
宝葵忍不住笑,“定是想叫牛儿看他的新衣。”
下午,含璎领着周从寄去县衙,原想拜了年就走,怎知侯家如何也不肯,定要留他们用暮食。
侯家用着两名仆从,一个跟着侯知县,含璎上回来县衙见过,另一个婢女管着烧饭洗衣,上来两个菜,含璎便知这婢女厨艺平常。
左右也是闲着,含璎便说那婢女一人忙不过来,想去灶上搭把手,侯知县原不肯,见他夫人跟着去,才没拦着。
从灶房回来,周从寄已与侯家父子饮上酒了,许是以为不便推脱,一杯接一杯地喝着,不知喝了多少,神色倒还如常。
含璎倒以为正好,周从寄太高,与他说话始终要仰着脖颈,累人。
那人见含璎发现他了,启唇一笑,和煦温雅,令人如见春风。
“小桃。”
含璎惊讶得忘了啃馒头,“你是?”
那郎君踏入院内,笑道:“小桃不认得我了?”
含璎瞧他眉眼有几分熟悉,但的确不曾见过,若非见他生得正派,简直疑心他有意戏耍她了。
那人走到她跟前,仍是笑吟吟的,也没打招呼,就拿走她手中的馒头,一口咬下大半,狼吞虎咽起来。
含璎最厌恶人家抢她吃食,有一回也是吃萝卜丝馒头,她阿娘做的,正吃着,猴儿哥哥跑来抢,到手便咬去一半,抢回来也吃不成了。
她气得将他按在地上痛揍一顿,揍得他两手揉眼,坐在地上,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含璎睁大双眼,试探着问:“猴儿哥哥?”
侯崇信展眉笑开,叹道:“多年不见,小桃都会做这馒头了。”
含璎将他上下打量一番,仍有些不敢信,“真是猴儿哥哥?”
侯崇信叉手一拜,笑道:“见过游娘子。”
含璎乐了,忙道不敢,侯叔说他在都城做了官,要拜也是她拜人家了。
她请他到前厅坐,宝葵送了杯热茶进来,听他道谢,不由偷偷看了他一眼。
侯崇信那仆从跟进屋,将捎来的各色吃食搬到前厅。
牛儿见来了客人,一扭身,回家去了。
阿豚怀里抱着阿花,脚边跟着阿福,好奇地在门外张望。
侯崇信朝他招招手,递给他一块插在竹签上的猊糖,另一块给了含璎。
阿豚先看含璎,“嫂嫂……”
含璎点头,他才伸手接了,“谢谢哥哥。”
“这是你夫君的弟弟?”
含璎嗯了声,“他是阿豚,方才那是妹妹宝葵。”
侯崇信端起茶盏,问:“你夫君呢?”
“他一早出去了。”
侯崇信问起她这些年的境遇,又道找了她一家好些年。
周从寄到家时,侯崇信已回去了。含璎宝葵仍在前院做馒头,两人正说起他。
宝葵对着灶膛扇了扇,“嫂嫂,这侯郎君甚是谦和有礼,都城做官的,一点架子没有。”
含璎笑笑,“谁想到呢,从前总被欺负,也不记仇。”
宝葵被柴草烟呛得咳嗽两声,想起来问:“嫂嫂与侯郎君算得青梅竹马?”
阿豚插嘴道:“嫂嫂,什么是青梅竹马?”
含璎抹着灶台上的水渍,正琢磨如何与他解释明白,忽见周从寄进来了。
“夫君回来了?”含璎笑着在箩筐里捡了个大的给他,“快尝尝我做的萝卜丝肉馒头。”
周从寄洗了手接过去,因含璎满眼期待地望着他,便吃了一口。
“夫君以为是干萝卜丝好吃,还是潮的好?”
周从寄仔细看了看露出的馅儿,“这是,潮的?”
含璎点头,“嗯。”
萝卜丝焯水晾晒,晒干一样可做馒头,与现擦的潮丝相比,晒干的萝卜丝香气更为浓郁。
含璎偏好干丝馅儿的,这回来不及晾晒,只得先做些潮的。
周从寄道:“不曾吃过干的。”
含璎有些惋惜,“过阵子等萝卜丝晒干了,我给夫君做干馅儿的。”
阿豚高兴道:“阿豚也吃。”
周从寄抱了他去前厅,侯崇信带来的吃食还在桌上放着。
“今日家中来过客人?”
阿豚点头,“嫂嫂的侯哥哥。”
周从寄看过纸包、字号,大多是都城所购。
含璎进屋放馒头,一面道:“夫君,今日侯家哥哥来看我了,过几日夫君也随我去趟侯家吧。”
“便等过年时去拜年好了。”
见周从寄不吭声,又问:“夫君不愿随我去?”
周从寄摇头,“只是在想带甚节礼。”
“是该备些礼,侯家哥哥带了好些我爱吃的。”含璎说着在桌上翻了翻,澄沙团子、玫瑰酥饼,还有一包蜜煎金橘。
周从寄看在眼里,低声道:“侯郎君有心了,一别经年,还记着你爱吃的。”
含璎不以为意,“没甚稀奇,娘子小童多半喜欢糕饼果子。”
“节礼不必多贵重,心意到了即可。”
“不说侯哥哥了,”含璎扫了眼周从寄拿回来的包袱,问,“夫君这里头装了什么?”
宝葵阿豚从外头进来,也盯着那包袱瞧。
周从寄拎上桌,解开,原来是几件新衣。
紧上头那件青底小袄一看即知是给阿豚的,阿豚一瞬不瞬地瞧着,他没穿过甚新衣,多是宝葵的旧衣改小了给他穿。
穿上一试,正合身。
宝葵也有一件秋香色的短袄,给含璎的是件粉袄。
阿豚咧着嘴笑,宝葵拿起来看了又看,舍不得丢手。
含璎悄声问:“夫君自己没买?”
周从寄道:“冬衣已赎回,不必再买。”
次日巧果的哥哥方大郎来取馒头,又捎了好些东西,那架势倒像要把家搬空似的。
含璎问起巧果,方大郎说巧果找了一户人家做婢女,主家人口简单,巧果平日烧烧饭,洗洗衣裳,也不多累。
方大郎为人老实,巧果在外如何,大抵全凭巧果一句话,他未必清楚底细,等过了年,她去趟巧果帮佣的人家,看看到底如何。
转眼到了除夕,瓶兰巷家家户户忙碌起来,洒扫收拾,贴桃符春联,炖汤煨肉,准备年夜饭。
一早醒来,便陆续有人家放爆竹,晌午飘了点雪花,天色发阴,爆竹人声轻易便将这点阴霾击碎。
含璎围着灶台转,宝葵烧火,帮着洗洗涮涮,从早至晚,前院香气便没断过,一时卤猪蹄、鸡爪,一时炉灶上萝卜排骨汤又煨好了,大锅腾出来,又有栗子烧鸡。
阿福守着灶台,昂着小脖子,直摇尾巴。
周从寄在前厅写春联,阿花学会爬高了,总往桌上跳,阿豚怕它踩脏春联,挡了两回,干脆把它搂在胳膊底下进进出出。
晚上吃年夜饭,一家人围桌而坐,含璎笑着对阿豚道:“这回是过年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25243|16060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阿豚简直看花眼了,尤其那条松鼠鲤鱼,好看到他舍不得拿筷子去戳。
他看看含璎,又依次看过周从寄,宝葵,小嘴儿一抿,竟是要哭。
宝葵吓了一跳,忙扑过去捂住他两只眼,“今日不兴哭。”
阿豚扁着嘴,到底是忍住了,没许泪珠子往下掉,他从条凳上滑下来,蹲在桌脚,两手捧起阿花,拿阿花的肚皮往脸上蹭,一面小声道:“阿豚高兴。”
阿花惦记着桌上的鱼和肉,有些不耐烦,一只毛爪子搭在他眉心,直想推开他。
阿福竖起小身子,摇尾吐舌,两条前腿扒在阿豚背上。
宝葵不许阿豚哭,自己却跟着红了眼圈,低头抿了口桂花米酒,久久不肯抬头。
含璎笑道:“阿豚高兴就多吃点,以后顿顿有肉吃。”
阿豚再上桌,哼哼唧唧地想挨着含璎坐,被他哥哥一把拎起,按到对座去了。
周从寄道:“过了年,阿豚该读书了。”
含璎嫌他扫兴,瞪他一眼暗含警告,不许再提。
阿豚看看他哥哥,点点头,口中却道:“阿豚不要肉,要嫂嫂在。”
含璎好笑地伸过手去捏他的胖脸蛋,“嫂嫂在,肉也在。”
收拾完比平日晚了些,周从寄照例坐在后厅。
含璎敲敲隔板门,不等他应,推门走了进来。
周从寄回过头,目光自她含笑的双眸下移,落至她手中那件青底冬衣上。
“一家人穿新衣,怎能少了夫君?”含璎停在他身后,抖开冬衣要他穿,“夫君试试。”
周从寄搁下笔,起身脱了旧衣,接过新衣穿上。
含璎背着两只手,前后打量过,颇是满意,仰脸望着他笑道:“夫君生得好,穿甚都好。”
灯焰昏昧,映着她晕红的双颊。
“不穿也好。”
周从寄闻言一怔,面上火烧似的热烫起来,垂眸看她片刻,忽觉不对,她怎会与他说这话?
他掐着她的下颌,对住灯焰照了照她的脸,又凑到她脖颈间仔细一闻,有股子淡淡的米酒香。
两小碗甜米酒便叫她醉成这般?
含璎自是不肯承认,不满地睨他一眼,“我没醉,所言句句肺腑,夫君当真生得好。”
元日一早,又是给爆竹声吵醒的。
阿豚急着穿新衣,睁眼便不肯睡了,自己爬起来,抓起床畔杌子上的新衣往身上套。
匆忙吃了圆子年糕汤,便下了桌,带着阿福,跑东家去找牛儿了。
宝葵忍不住笑,“定是想叫牛儿看他的新衣。”
下午,含璎领着周从寄去县衙,原想拜了年就走,怎知侯家如何也不肯,定要留他们用暮食。
侯家用着两名仆从,一个跟着侯知县,含璎上回来县衙见过,另一个婢女管着烧饭洗衣,上来两个菜,含璎便知这婢女厨艺平常。
左右也是闲着,含璎便说那婢女一人忙不过来,想去灶上搭把手,侯知县原不肯,见他夫人跟着去,才没拦着。
从灶房回来,周从寄已与侯家父子饮上酒了,许是以为不便推脱,一杯接一杯地喝着,不知喝了多少,神色倒还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