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娘子发家记(美食)荒台月
39. 第39章 茨菰烧肉
含璎在门外等候,顺道卖卖鸡爪。
今日非是给饭堂送货的日子,有学生便与同窗凑钱合买,不拘白玉鸡爪、虎皮鸡爪,都卖了好些。
当中有个白面郎君,脸上生了痘疮,含璎包好一包大份白玉鸡爪递过去,瞧他面善,想起这郎君几乎日日来买白玉鸡爪,只除了她到饭堂送鸡爪的几日。
这痘疮兴许便与多食辛辣刺激之物有关。
读书人比的是学识才华,可相貌亦要过得去,若痘疮久生不消,或是留下疤痕,岂不害了人家?
含璎好意道:“白玉鸡爪虽好吃醒神,但终究有些辣口,郎君若肌肤不适,可停食几日。”
那郎君两颊飞红,捂着一侧面颊,似乎下一刻便能哭出声,“小娘子可是嫌我买多了?”
含璎神色一僵,忙笑道:“郎君若是愿意,尽可将剩的鸡爪全买去!”
郎君这才忍住泪,委委屈屈地转身走了。
含璎松了口气,想起幼时她在外弄哭小郎君,人家阿娘阿爹带着哭包上门找她阿娘讨说法,阿娘少不得收拾她一顿。
猴儿哥哥也哭过,好在侯夫人颇明事理,从没与她阿娘告过状,她隐约记得,侯夫人起初还不信是她欺负猴儿哥哥。
“你几岁,妹妹几岁,妹妹打你?”
后来猴儿哥哥就不闹了。
原以为写诗作赋少不得要耽搁些时辰,怎知不片刻,周从寄便出来了。
含璎观他神色瞧不出端倪,先问:“这就好了?”
周从寄应了一声,正好有食客在,他走过来,帮着她往油纸包里捡鸡爪。
含璎忙不迭问:“如何?成了么?”
周从寄嗯了声。
含璎登时笑得合不拢嘴,叹道:“怎这般顺当?”
周从寄扫她一眼,避着旁人,低头在她耳旁小声道:“这身衣裳挑得好。”
含璎仰头望着他,“真的?”
“嗯。”
含璎不免得意,没想到自己这点小心思派了大用场。不过也亏得周从寄底子好,但凡换个人,再好的衣裳也不济事。
忽又想到,读书人当真这般在意相貌?莫不是存了旁的心思?
“谁人做主录了夫君,钱学谕么?”
听说正是钱学谕,才放心了。
又来了个熟客,见他二人并肩站着,虽没做什么,仍可瞧出几分亲密,忍不住问:“小娘子,这位郎君是?”
含璎看眼周从寄,大方笑道:“是我夫君。”
“我夫君也要入县学了。”
那郎君先是一愣,继而红了脸,匆忙道了喜,接过鸡爪,转身跑了。
含璎还道他有甚急事,数了数铜钱,一文没少,便随他去了,见周从寄望着那人背影,问:“怎么了?”
周从寄收回目光,看看她,摇头未语。
十斤鸡爪,在县学卖了些,又到桥头待了约莫半个时辰,便卖空了。
含璎早早收了摊,领着周从寄上街逛了一圈。
她在前头买,周从寄跟在她身后提货。
一块三肥七瘦的五花肉,拦腰扎了束稻草,方便拎着。
鲶鱼也拿稻草穿了腮,这鱼才从木桶里捉出来的,浑身是劲儿,含璎弯腰在竹筐里挑茨菰,面上一凉,冷不防被它甩了一脸水。
她愣了愣,仰头看向周从寄,怪他没看好鱼。
周从寄竟不看她,留给她一个背影,顿了顿才回过头来,身上没带帕子,抬袖给她抹了抹脸。
暮食做了三菜一汤,茨菰烧肉,红烧鲶鱼,清炒茼蒿,菘菜豆腐汤,另有一盆糯米赤豆糖熬煮的糖粥。
阿花喵急了眼,歪着脑袋,挨个桌腿蹭,又去踩人鞋面,阿福趴在稻草窝里,扯着一把小奶音,极小声地汪汪。
阿豚掰着指头数,数迷糊了,“嫂嫂,又过年了?”
“不是过年,”含璎给每人分了筷子,笑道,“也跟过年差不多,你哥哥考入县学了。”
阿豚听出是好事,拍手道:“哥哥好。”
宝葵一面盛粥,一面咧嘴笑,这几年因受她和阿豚拖累,哥哥耽误了读书,她嘴上不说,心里却颇自责,现下好了,哥哥要继续读书。
嫂嫂说县学有贴补,过了年她再试试卖绢花,不可尽指着哥哥嫂嫂养。
周从寄往阿豚碗里夹了块肉,怕他挑食,又夹了颗茨菰。
阿豚认出这拖着“尾巴”的小东西,夹在筷子上,眉毛便了皱起来,他阿姐做过,吃着又苦又涩,可这茨菰是嫂嫂亲手做的,他哥哥亲手夹给他的,他舍不得不吃。
认命地一口咬下大半,嚼两下,脸色却是一变,苦东西这回口感粉糯,浸满肉香,只带了微微的苦气,嚼到最后竟还尝出些甜味。
一颗吃完,他立刻又夹了一颗,一块肉,一颗茨菰,两条短腿在桌下来回晃着,欢喜得真像个三岁小童了。
含璎最满意那条鲶鱼,鱼新鲜,收拾得又干净,吃不着土腥气。
夜里周从寄点了盏油灯,在后厅写字,含璎翻出她阿娘的手记,原想在房里看,见宝葵已睡着了,怕扰了她,便也到后厅来了。
周从寄见她过来,往一旁让了让,空出地方给她坐。
含璎看了眼他写好的纸张,似是篇祭文,不知甚字体,只觉好看,个个方正俊逸,笔锋透着凌厉。
和他相比,阿娘的字简直羞于见人,非但字迹不工整,还习惯横着写,一行字从头写到尾,早不知歪到哪处去了。
字样较之大夏朝倒更简单,有些还配了寥寥几笔、却十足传神的图画。
她记得阿娘手记里提过一种饮子,清热下火,翻了一遍,却没找到。
周从寄看出她在找什么,随口问了一句,便继续写他那篇祭文去了。
含璎找不着,却又不甘心就此作罢,胡乱翻了几页,伏在桌上睡着了。
阿花不知几时跳上桌和她挤,毛茸茸的一团,险些堵着她的口鼻。
她在睡梦中拱拱脑袋,将它挤到墙角。
一时醒了,睁开眼,视野渐渐清晰,灯盏中一点灯芒轻轻晃了晃,是周从寄的衣袖带了风。
他将新写好的一张放到一旁,见她醒了,往她面前推了推摊开的手记。
含璎定睛一看,“三花清颜凉饮”,正是她想找的饮子。
“夫君偷看了么?”
周从寄停笔看着她,以眼神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16632|16060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询问她何意。
含璎一本正经地嘱咐道:“这手记可是寒记秘典,夫君若看过,也尽快忘了。”
周从寄没应,问道:“便是夫君,也看不得?”
含璎摇头,逮住阿花,在它小脑袋上一通乱揉,“夫君是夫君,你是你。”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周从寄却听懂了,他不过占着她夫君的位置,这夫君也可换成旁人。
“若是忘不了,你待如何?”
“若是忘不了,”含璎竟也认真想了想,他的厨艺人嫌狗憎,莫说看了,熟读恐怕也不顶用,口中却道,“你便只能一世做我夫君了。”
“好。”
含璎好笑地看他一眼,她原是与他玩笑,他还当真么?
周从寄年后入县学,书塾教书的差事已辞了,正好将手头活计收收尾,他一连数日早出晚归,有两回还宿在兰因寺。
含璎、宝葵也忙,原以为临近年关,各家忙着过年,鸡爪生意会淡,怎知订鸡爪的单子雪片似的来了。
先说县学,学生腊月二十起歇假,因寻思携礼返家,自然而然想到了今岁风靡县学的鸡爪,且还都是订的大份。
单子太多,只得依次往后排,有人为等鸡爪,延到小年才启程。
含璎何尝不想多做些,无奈饭馆每日供的鲜鸡爪就只那些。
有些心急的,不等含璎往县北送,径自来瓶兰巷取,取上出城倒也便利。
邻里见周家每日进进出出的生人,很快都知道周家娘子生意旺,去岁这时,周家还尽是上门讨债的呢。
瓶兰巷各家各户虽不多富裕,可有钱没钱都想过个好年,牛儿家起的头,邻里也来了好些买鸡爪的。
宝葵每日数铜钱,真觉手酸。
阿豚时时留意着阿花,防着它偷吃。阿福慢慢能走了,也不怕冷,出了稻草窝,常是兴致勃勃地在前院各处嗅闻摸索。
周从寄放家用的匣子,含璎有阵子没开,偶尔一看,也积了好些。他在外做些甚活计,她没过问,原来也是个进项。
小年前夜,岩宁县落了今冬头一场雪。
次日雪后初晴,周从寄兑现承诺,带她去兰因寺吃素面。
她裹得严严实实,穿了他给她买的小油靴,不怕化雪,往山上走才发觉,山间严寒,雪不曾融化,倒是踩着积雪,双足冻得发麻。
周从寄见她走几步便跺跺脚,走过来,将她的兜帽扯好,蹲在她跟前,示意她上来。
含璎伏到他背上,两只手臂搂着他的脖颈,既想躲懒,又怕他将她摔了,“路滑,夫君可当心些。”
“嗯。”
六月来,天正热,绿意深浓,此时已然大雪漫山,玉树琼枝,置身其间只觉空寂远阔。
两人去的仍是原先那间客舍,含璎看见桌上那两碗热汤面,心底生出几分故地重游的唏嘘。
周从寄搬了只火盆来给她焐脚,替她脱了靴,才在一旁坐下。
含璎挑起一撮面条,吹了吹,忽问:“当日夫君为何对我那般无礼?”
周从寄迟疑一瞬,说了实话:“以为是心怀不轨的勾栏女子。”
含璎一双杏眼眯了眯,“夫君见过勾栏女子?”
今日非是给饭堂送货的日子,有学生便与同窗凑钱合买,不拘白玉鸡爪、虎皮鸡爪,都卖了好些。
当中有个白面郎君,脸上生了痘疮,含璎包好一包大份白玉鸡爪递过去,瞧他面善,想起这郎君几乎日日来买白玉鸡爪,只除了她到饭堂送鸡爪的几日。
这痘疮兴许便与多食辛辣刺激之物有关。
读书人比的是学识才华,可相貌亦要过得去,若痘疮久生不消,或是留下疤痕,岂不害了人家?
含璎好意道:“白玉鸡爪虽好吃醒神,但终究有些辣口,郎君若肌肤不适,可停食几日。”
那郎君两颊飞红,捂着一侧面颊,似乎下一刻便能哭出声,“小娘子可是嫌我买多了?”
含璎神色一僵,忙笑道:“郎君若是愿意,尽可将剩的鸡爪全买去!”
郎君这才忍住泪,委委屈屈地转身走了。
含璎松了口气,想起幼时她在外弄哭小郎君,人家阿娘阿爹带着哭包上门找她阿娘讨说法,阿娘少不得收拾她一顿。
猴儿哥哥也哭过,好在侯夫人颇明事理,从没与她阿娘告过状,她隐约记得,侯夫人起初还不信是她欺负猴儿哥哥。
“你几岁,妹妹几岁,妹妹打你?”
后来猴儿哥哥就不闹了。
原以为写诗作赋少不得要耽搁些时辰,怎知不片刻,周从寄便出来了。
含璎观他神色瞧不出端倪,先问:“这就好了?”
周从寄应了一声,正好有食客在,他走过来,帮着她往油纸包里捡鸡爪。
含璎忙不迭问:“如何?成了么?”
周从寄嗯了声。
含璎登时笑得合不拢嘴,叹道:“怎这般顺当?”
周从寄扫她一眼,避着旁人,低头在她耳旁小声道:“这身衣裳挑得好。”
含璎仰头望着他,“真的?”
“嗯。”
含璎不免得意,没想到自己这点小心思派了大用场。不过也亏得周从寄底子好,但凡换个人,再好的衣裳也不济事。
忽又想到,读书人当真这般在意相貌?莫不是存了旁的心思?
“谁人做主录了夫君,钱学谕么?”
听说正是钱学谕,才放心了。
又来了个熟客,见他二人并肩站着,虽没做什么,仍可瞧出几分亲密,忍不住问:“小娘子,这位郎君是?”
含璎看眼周从寄,大方笑道:“是我夫君。”
“我夫君也要入县学了。”
那郎君先是一愣,继而红了脸,匆忙道了喜,接过鸡爪,转身跑了。
含璎还道他有甚急事,数了数铜钱,一文没少,便随他去了,见周从寄望着那人背影,问:“怎么了?”
周从寄收回目光,看看她,摇头未语。
十斤鸡爪,在县学卖了些,又到桥头待了约莫半个时辰,便卖空了。
含璎早早收了摊,领着周从寄上街逛了一圈。
她在前头买,周从寄跟在她身后提货。
一块三肥七瘦的五花肉,拦腰扎了束稻草,方便拎着。
鲶鱼也拿稻草穿了腮,这鱼才从木桶里捉出来的,浑身是劲儿,含璎弯腰在竹筐里挑茨菰,面上一凉,冷不防被它甩了一脸水。
她愣了愣,仰头看向周从寄,怪他没看好鱼。
周从寄竟不看她,留给她一个背影,顿了顿才回过头来,身上没带帕子,抬袖给她抹了抹脸。
暮食做了三菜一汤,茨菰烧肉,红烧鲶鱼,清炒茼蒿,菘菜豆腐汤,另有一盆糯米赤豆糖熬煮的糖粥。
阿花喵急了眼,歪着脑袋,挨个桌腿蹭,又去踩人鞋面,阿福趴在稻草窝里,扯着一把小奶音,极小声地汪汪。
阿豚掰着指头数,数迷糊了,“嫂嫂,又过年了?”
“不是过年,”含璎给每人分了筷子,笑道,“也跟过年差不多,你哥哥考入县学了。”
阿豚听出是好事,拍手道:“哥哥好。”
宝葵一面盛粥,一面咧嘴笑,这几年因受她和阿豚拖累,哥哥耽误了读书,她嘴上不说,心里却颇自责,现下好了,哥哥要继续读书。
嫂嫂说县学有贴补,过了年她再试试卖绢花,不可尽指着哥哥嫂嫂养。
周从寄往阿豚碗里夹了块肉,怕他挑食,又夹了颗茨菰。
阿豚认出这拖着“尾巴”的小东西,夹在筷子上,眉毛便了皱起来,他阿姐做过,吃着又苦又涩,可这茨菰是嫂嫂亲手做的,他哥哥亲手夹给他的,他舍不得不吃。
认命地一口咬下大半,嚼两下,脸色却是一变,苦东西这回口感粉糯,浸满肉香,只带了微微的苦气,嚼到最后竟还尝出些甜味。
一颗吃完,他立刻又夹了一颗,一块肉,一颗茨菰,两条短腿在桌下来回晃着,欢喜得真像个三岁小童了。
含璎最满意那条鲶鱼,鱼新鲜,收拾得又干净,吃不着土腥气。
夜里周从寄点了盏油灯,在后厅写字,含璎翻出她阿娘的手记,原想在房里看,见宝葵已睡着了,怕扰了她,便也到后厅来了。
周从寄见她过来,往一旁让了让,空出地方给她坐。
含璎看了眼他写好的纸张,似是篇祭文,不知甚字体,只觉好看,个个方正俊逸,笔锋透着凌厉。
和他相比,阿娘的字简直羞于见人,非但字迹不工整,还习惯横着写,一行字从头写到尾,早不知歪到哪处去了。
字样较之大夏朝倒更简单,有些还配了寥寥几笔、却十足传神的图画。
她记得阿娘手记里提过一种饮子,清热下火,翻了一遍,却没找到。
周从寄看出她在找什么,随口问了一句,便继续写他那篇祭文去了。
含璎找不着,却又不甘心就此作罢,胡乱翻了几页,伏在桌上睡着了。
阿花不知几时跳上桌和她挤,毛茸茸的一团,险些堵着她的口鼻。
她在睡梦中拱拱脑袋,将它挤到墙角。
一时醒了,睁开眼,视野渐渐清晰,灯盏中一点灯芒轻轻晃了晃,是周从寄的衣袖带了风。
他将新写好的一张放到一旁,见她醒了,往她面前推了推摊开的手记。
含璎定睛一看,“三花清颜凉饮”,正是她想找的饮子。
“夫君偷看了么?”
周从寄停笔看着她,以眼神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16632|16060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询问她何意。
含璎一本正经地嘱咐道:“这手记可是寒记秘典,夫君若看过,也尽快忘了。”
周从寄没应,问道:“便是夫君,也看不得?”
含璎摇头,逮住阿花,在它小脑袋上一通乱揉,“夫君是夫君,你是你。”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周从寄却听懂了,他不过占着她夫君的位置,这夫君也可换成旁人。
“若是忘不了,你待如何?”
“若是忘不了,”含璎竟也认真想了想,他的厨艺人嫌狗憎,莫说看了,熟读恐怕也不顶用,口中却道,“你便只能一世做我夫君了。”
“好。”
含璎好笑地看他一眼,她原是与他玩笑,他还当真么?
周从寄年后入县学,书塾教书的差事已辞了,正好将手头活计收收尾,他一连数日早出晚归,有两回还宿在兰因寺。
含璎、宝葵也忙,原以为临近年关,各家忙着过年,鸡爪生意会淡,怎知订鸡爪的单子雪片似的来了。
先说县学,学生腊月二十起歇假,因寻思携礼返家,自然而然想到了今岁风靡县学的鸡爪,且还都是订的大份。
单子太多,只得依次往后排,有人为等鸡爪,延到小年才启程。
含璎何尝不想多做些,无奈饭馆每日供的鲜鸡爪就只那些。
有些心急的,不等含璎往县北送,径自来瓶兰巷取,取上出城倒也便利。
邻里见周家每日进进出出的生人,很快都知道周家娘子生意旺,去岁这时,周家还尽是上门讨债的呢。
瓶兰巷各家各户虽不多富裕,可有钱没钱都想过个好年,牛儿家起的头,邻里也来了好些买鸡爪的。
宝葵每日数铜钱,真觉手酸。
阿豚时时留意着阿花,防着它偷吃。阿福慢慢能走了,也不怕冷,出了稻草窝,常是兴致勃勃地在前院各处嗅闻摸索。
周从寄放家用的匣子,含璎有阵子没开,偶尔一看,也积了好些。他在外做些甚活计,她没过问,原来也是个进项。
小年前夜,岩宁县落了今冬头一场雪。
次日雪后初晴,周从寄兑现承诺,带她去兰因寺吃素面。
她裹得严严实实,穿了他给她买的小油靴,不怕化雪,往山上走才发觉,山间严寒,雪不曾融化,倒是踩着积雪,双足冻得发麻。
周从寄见她走几步便跺跺脚,走过来,将她的兜帽扯好,蹲在她跟前,示意她上来。
含璎伏到他背上,两只手臂搂着他的脖颈,既想躲懒,又怕他将她摔了,“路滑,夫君可当心些。”
“嗯。”
六月来,天正热,绿意深浓,此时已然大雪漫山,玉树琼枝,置身其间只觉空寂远阔。
两人去的仍是原先那间客舍,含璎看见桌上那两碗热汤面,心底生出几分故地重游的唏嘘。
周从寄搬了只火盆来给她焐脚,替她脱了靴,才在一旁坐下。
含璎挑起一撮面条,吹了吹,忽问:“当日夫君为何对我那般无礼?”
周从寄迟疑一瞬,说了实话:“以为是心怀不轨的勾栏女子。”
含璎一双杏眼眯了眯,“夫君见过勾栏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