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报探官札记团子贝琳达
106. 新的开始
离开梁家之后,所有事都进展得十分顺利。
纪莘赁下了一座位于昭行坊的宅子,此处人烟稀少,租金便宜,却离丁家不远,是以正合纪莘的心意。
至于纪茹那边,纪茹与袁夫人商议的计划是,制造一场小范围的火灾,做出纪茹和阿凝尸骨无存的假象,从而让纪茹和阿凝脱身。
到了约定之日,纪茹和阿凝顺利地离开了袁府,来到昭行坊,与纪莘团聚。
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新的开始,所以纪莘决定,在新宅宴请奇真轶报的诸位成员。
众人来到纪宅时,纪莘和纪茹站在院子中央,正在争论对于院子的规划。
“种菜,能吃。”
“种花,好看。”
“种菜。”
“种花。”
“种菜。”
“种花。”
邱常发笑嘻嘻地走到两人身边,“依我的经验,在这种事情上,以后谁干活多,就应该听谁的。”
“好吧,那还是种菜吧。”纪茹道。
纪茹主张种花,但她才不要以后每日和纪莘抢着干活,纪莘太勤快,她可比不过,所以她宁可放弃自己的主意。
纪莘失笑,“谢谢邱阿兄!”说完又去找丁小禾,“小禾,你家院子里种了许多菜,你有菜种吗,可以给我一些吗?”
丁小禾提着恭贺纪莘乔迁新居的礼物,阿凝接过丁小禾手上的东西,拿去了堂屋,丁小禾空闲了下来,回纪莘道:“有的,我明日送过来。”
纪茹凑上前插话道:“最好是好养、好活、不生虫的菜,这样以后才不费事。”
“行。”丁小禾目光落在纪茹的发髻上,“你的发髻绾得真好看,你头上的发饰也好看。”
“我戴的是我自己做的绒花,我有好多呢。”纪茹挽住丁小禾,“都在我房间里,我带你去看看,若有你喜欢的,我送给你。”
张小五与纪莘熟络了许多,见纪莘得了空,便问道:“我看这宅子的格局和丁叔家差不多,只是院子小了一圈,你们的房间是如何分配的,你住哪间?”
“我堂姊阿茹住主屋,阿凝住东面,我住西面,三间卧房,正好我们一人一间。”
按照纪莘和纪茹约定的对外的关系,纪茹是纪莘的远房堂姊,纪茹又是三人中年纪最大的,故而纪茹住主屋,阿凝年纪次之,住东屋,而纪莘身体的年纪最小,所以住在西屋。
张小五点点头,又问:“不是说好了你请我们吃饭的吗,饭菜是在厨舍里吗,我去端出来!”
张小五已经迫不及待,纪莘也不磨蹭,对众人道:“劳你们帮我把每间屋子里的桌椅搬出来吧,今日人多,屋子里坐不下,我们把桌子搬到院子里,拼在一处,一起在院子里吃饭吧!”
“成!”张小五从厨舍里窜了出来,又冲进了房间。
陈氿站在院门口,含笑看着院中闹哄哄却温馨的情景,虽极力克制,但目光频频不由自主地落到纪莘的身上。
他看得出,今日的纪莘很开心,她找回了亲人,有了自己的家,在她的眉眼间,尽是藏不住的笑意。
邱常发看不下去陈氿的这副样子,走到陈氿身边,一只手搭上陈氿肩膀,“大家都在忙,你也别干站着,去帮帮忙啊。阿莘今日心情好,说不定你俩的事能有转机呢。”
陈氿斜睨一眼邱常发,“你与其在这里和我唠唠叨叨,不如抓紧把我让你办的事给办了。”
邱常发把手从陈氿肩膀上拿下来,敲了敲陈氿胸膛,“你放心,我心里有数,我今日一定替你把东西交给阿莘。”
院子中央,三张方桌并成一排,每张桌子中央摆了一只小火炉,其上是一口正在“咕嘟咕嘟”的冒泡的锅子,除此之外,桌上还摆满了一盘盘的新鲜食材,有鱼、虾、羊肉、藕、菠棱、菘菜、毛芋等等。
这是纪莘的主意,今日人多,吃泥炉涮锅热闹。
丁家三口坐在最左边的一桌,丁小苗把食材在碗里堆得高高的,对丁大叔道:“阿耶,我明日还想吃涮锅。”
丁大叔轻轻拍了拍丁小苗的后脑勺,“先把你碗里的吃干净,堆那么高做甚?”
“烫嘛,我先让它们凉一凉。”
纪莘和纪茹、阿凝坐在最右边的一桌,阿凝从锅中夹出羊肉,放到纪茹碗中,“娘子,不,阿茹,多吃点。”
阿凝其实从未签过身契,此前以婢女的身份陪伴纪茹,完全是为了帮助纪茹的行事。
如今她们有了新的生活,也已约定好,彼此之间以姓名相称,只是阿凝一时之间有些改不过来。
纪茹为阿凝和纪莘各夹了一箸羊肉,“一起吃。”
中间的一桌就没那么温馨了,张小五吃得狼吞虎咽,若不是怕挨揍,他都想去陈氿和邱常发的碗里硬抢。
邱常发坐在纪莘身边,既然抢不过张小五,他便转头盯上了纪莘这桌的食物。
邱常发一边夹菜一边问纪莘:“阿莘,梁家的大夫人不怀好意,整日盘算着把你给卖了,为何突然之间竟能放你离开了?”
“我大闹了一通,指着鼻子骂了她和梁七娘,还打了梁七娘。哦,我也失手打了韩氏,虽然不应该,但不得不说,挺痛快的。”
“呦,阿莘你竟然会动手打人?这是不是你生平唯一一次与人动手?”
纪莘被问得难为情,“是第二次。梁七娘太气人,我刚到梁家时就和她打过一架。”
“阿莘,如此看来,我觉得你很有学习拳脚的天资,想不想学,要不要我教你几招?”
纪莘兴致勃勃地应道:“行啊,多谢邱阿兄!”
陈氿坐在邱常发的另一侧,听不下去,踩住邱常发的一只脚,重重地碾了两下。
邱常发疼得手一抖,脸险些变形,他太懂陈氿的心思,为了解救自己的脚,于是问纪莘道:“阿莘,你在梁家大闹一场,你自己有没有吃亏,有没有受伤?”
纪莘无知无觉,回道:“没有,她打不过我。”
陈氿终于满意,放过了邱常发可怜的脚。
午食之后,纪茹、阿凝和丁小禾回了房间编头发,张小五带着丁小苗,不知去了何处招猫逗狗,丁大叔和陈氿也不见了,大约是回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27721|15403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丁家。
邱常发将纪莘单独叫到院中,交给纪莘一张文书。
是纪莘和纪茹的籍契。
纪莘固然没有被韩氏哄骗着签下身契,被韩氏赶了出来,但韩氏捏着胡珍珍的籍契,也就是捏着纪莘的户籍和身份,这确实是亟待纪莘去解决的一桩大事。
没想到,邱常发帮她办好了。
从韩氏那里拿到籍契不是易事,但尚且有可能办得到,可是将籍契拿去官府,无缘无故地将姓名和住址全部更改,这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份籍契是伪造的。
纪莘这样想,也这样问了。
“籍契是真的,无论你去何处,就算你走到天涯海角,这份籍契也一定有效,放心吧。”邱常发道。
“不对。”纪莘反复翻看手上这张薄薄的纸,“按规矩,但凡去官府申请更改籍契上的内容,官府在办理更改的同时,会在籍契上留下修改记录。所以,按理来讲,我的这张籍契上应该有何时、何地、为何申请将姓名从胡珍珍更改为纪莘的记录,可是这上面没有。”
邱常发忍不住在心里哀嚎,他以为他要做的就是把东西交给纪莘,他完全没有考虑到纪莘会问这么多啊!
邱常发摸了摸鼻子,硬着头皮解释道:“这份籍契不是梁家大夫人手上胡珍珍的那一份。根据纪茹的户籍记录,纪家有一房远亲,在河南道。这一支中的一家人有一个庶出的女儿,体弱多病,又不被重视,出生没几年就夭折了,去得无声无息,没几个人知道。这小女娘没被登记户籍,但稳婆、乳母皆可证明这小女娘出生过。她若活到现在,也应该是十六岁,与你的年纪恰好一致。所以她的身份被买来了,你现在顶的就是她的身份。你想与纪茹以堂姊妹相称,如此便正好对得上了,就算万一有人想调查你的身份,也绝对查不出任何问题。”
世上哪有那么多恰好的事,这个身份与纪莘的情况如此契合,定然是有人费了好一番工夫才找到的。
纪莘没有说话,邱常发便又说道:“你的身份被办好之后,把纪茹的籍契和你的籍契迁在一处,也就是顺手的事,所以就一起给你办了。你们两个如今都是有名正言顺的身份的了,你好好收着吧。不必谢我啊。”
纪莘抚着籍契上的字迹,突然间觉得眼眶发酸。
找到河南道的纪姓人家,找到一个适合她的身份,将这身份在官府登记,再以一个合情合理的方式迁移给她,这不是邱常发一介平民能办到的。
但有一个人能。
而他并不想让她知道,这件事是他做的。
纪莘抬起头,带着一种饮鸩止渴般的冲动,偏偏要去追根究底:“邱阿兄,这份籍契是谁帮我办的?”
从纪莘的神情中,邱常发看出她已有了猜测,沉默了片刻后,邱常发回答道:“阿莘,感情的事没有对错,无论你怎么选,都没有关系。但当你想清楚了,下定决心了,那就不要再摇摆,否则只会伤人伤己。阿莘,你不该问。”
纪莘撇过头,双手无力地垂落,“邱阿兄,多谢,我明白了。”
纪莘赁下了一座位于昭行坊的宅子,此处人烟稀少,租金便宜,却离丁家不远,是以正合纪莘的心意。
至于纪茹那边,纪茹与袁夫人商议的计划是,制造一场小范围的火灾,做出纪茹和阿凝尸骨无存的假象,从而让纪茹和阿凝脱身。
到了约定之日,纪茹和阿凝顺利地离开了袁府,来到昭行坊,与纪莘团聚。
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新的开始,所以纪莘决定,在新宅宴请奇真轶报的诸位成员。
众人来到纪宅时,纪莘和纪茹站在院子中央,正在争论对于院子的规划。
“种菜,能吃。”
“种花,好看。”
“种菜。”
“种花。”
“种菜。”
“种花。”
邱常发笑嘻嘻地走到两人身边,“依我的经验,在这种事情上,以后谁干活多,就应该听谁的。”
“好吧,那还是种菜吧。”纪茹道。
纪茹主张种花,但她才不要以后每日和纪莘抢着干活,纪莘太勤快,她可比不过,所以她宁可放弃自己的主意。
纪莘失笑,“谢谢邱阿兄!”说完又去找丁小禾,“小禾,你家院子里种了许多菜,你有菜种吗,可以给我一些吗?”
丁小禾提着恭贺纪莘乔迁新居的礼物,阿凝接过丁小禾手上的东西,拿去了堂屋,丁小禾空闲了下来,回纪莘道:“有的,我明日送过来。”
纪茹凑上前插话道:“最好是好养、好活、不生虫的菜,这样以后才不费事。”
“行。”丁小禾目光落在纪茹的发髻上,“你的发髻绾得真好看,你头上的发饰也好看。”
“我戴的是我自己做的绒花,我有好多呢。”纪茹挽住丁小禾,“都在我房间里,我带你去看看,若有你喜欢的,我送给你。”
张小五与纪莘熟络了许多,见纪莘得了空,便问道:“我看这宅子的格局和丁叔家差不多,只是院子小了一圈,你们的房间是如何分配的,你住哪间?”
“我堂姊阿茹住主屋,阿凝住东面,我住西面,三间卧房,正好我们一人一间。”
按照纪莘和纪茹约定的对外的关系,纪茹是纪莘的远房堂姊,纪茹又是三人中年纪最大的,故而纪茹住主屋,阿凝年纪次之,住东屋,而纪莘身体的年纪最小,所以住在西屋。
张小五点点头,又问:“不是说好了你请我们吃饭的吗,饭菜是在厨舍里吗,我去端出来!”
张小五已经迫不及待,纪莘也不磨蹭,对众人道:“劳你们帮我把每间屋子里的桌椅搬出来吧,今日人多,屋子里坐不下,我们把桌子搬到院子里,拼在一处,一起在院子里吃饭吧!”
“成!”张小五从厨舍里窜了出来,又冲进了房间。
陈氿站在院门口,含笑看着院中闹哄哄却温馨的情景,虽极力克制,但目光频频不由自主地落到纪莘的身上。
他看得出,今日的纪莘很开心,她找回了亲人,有了自己的家,在她的眉眼间,尽是藏不住的笑意。
邱常发看不下去陈氿的这副样子,走到陈氿身边,一只手搭上陈氿肩膀,“大家都在忙,你也别干站着,去帮帮忙啊。阿莘今日心情好,说不定你俩的事能有转机呢。”
陈氿斜睨一眼邱常发,“你与其在这里和我唠唠叨叨,不如抓紧把我让你办的事给办了。”
邱常发把手从陈氿肩膀上拿下来,敲了敲陈氿胸膛,“你放心,我心里有数,我今日一定替你把东西交给阿莘。”
院子中央,三张方桌并成一排,每张桌子中央摆了一只小火炉,其上是一口正在“咕嘟咕嘟”的冒泡的锅子,除此之外,桌上还摆满了一盘盘的新鲜食材,有鱼、虾、羊肉、藕、菠棱、菘菜、毛芋等等。
这是纪莘的主意,今日人多,吃泥炉涮锅热闹。
丁家三口坐在最左边的一桌,丁小苗把食材在碗里堆得高高的,对丁大叔道:“阿耶,我明日还想吃涮锅。”
丁大叔轻轻拍了拍丁小苗的后脑勺,“先把你碗里的吃干净,堆那么高做甚?”
“烫嘛,我先让它们凉一凉。”
纪莘和纪茹、阿凝坐在最右边的一桌,阿凝从锅中夹出羊肉,放到纪茹碗中,“娘子,不,阿茹,多吃点。”
阿凝其实从未签过身契,此前以婢女的身份陪伴纪茹,完全是为了帮助纪茹的行事。
如今她们有了新的生活,也已约定好,彼此之间以姓名相称,只是阿凝一时之间有些改不过来。
纪茹为阿凝和纪莘各夹了一箸羊肉,“一起吃。”
中间的一桌就没那么温馨了,张小五吃得狼吞虎咽,若不是怕挨揍,他都想去陈氿和邱常发的碗里硬抢。
邱常发坐在纪莘身边,既然抢不过张小五,他便转头盯上了纪莘这桌的食物。
邱常发一边夹菜一边问纪莘:“阿莘,梁家的大夫人不怀好意,整日盘算着把你给卖了,为何突然之间竟能放你离开了?”
“我大闹了一通,指着鼻子骂了她和梁七娘,还打了梁七娘。哦,我也失手打了韩氏,虽然不应该,但不得不说,挺痛快的。”
“呦,阿莘你竟然会动手打人?这是不是你生平唯一一次与人动手?”
纪莘被问得难为情,“是第二次。梁七娘太气人,我刚到梁家时就和她打过一架。”
“阿莘,如此看来,我觉得你很有学习拳脚的天资,想不想学,要不要我教你几招?”
纪莘兴致勃勃地应道:“行啊,多谢邱阿兄!”
陈氿坐在邱常发的另一侧,听不下去,踩住邱常发的一只脚,重重地碾了两下。
邱常发疼得手一抖,脸险些变形,他太懂陈氿的心思,为了解救自己的脚,于是问纪莘道:“阿莘,你在梁家大闹一场,你自己有没有吃亏,有没有受伤?”
纪莘无知无觉,回道:“没有,她打不过我。”
陈氿终于满意,放过了邱常发可怜的脚。
午食之后,纪茹、阿凝和丁小禾回了房间编头发,张小五带着丁小苗,不知去了何处招猫逗狗,丁大叔和陈氿也不见了,大约是回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27721|15403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丁家。
邱常发将纪莘单独叫到院中,交给纪莘一张文书。
是纪莘和纪茹的籍契。
纪莘固然没有被韩氏哄骗着签下身契,被韩氏赶了出来,但韩氏捏着胡珍珍的籍契,也就是捏着纪莘的户籍和身份,这确实是亟待纪莘去解决的一桩大事。
没想到,邱常发帮她办好了。
从韩氏那里拿到籍契不是易事,但尚且有可能办得到,可是将籍契拿去官府,无缘无故地将姓名和住址全部更改,这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份籍契是伪造的。
纪莘这样想,也这样问了。
“籍契是真的,无论你去何处,就算你走到天涯海角,这份籍契也一定有效,放心吧。”邱常发道。
“不对。”纪莘反复翻看手上这张薄薄的纸,“按规矩,但凡去官府申请更改籍契上的内容,官府在办理更改的同时,会在籍契上留下修改记录。所以,按理来讲,我的这张籍契上应该有何时、何地、为何申请将姓名从胡珍珍更改为纪莘的记录,可是这上面没有。”
邱常发忍不住在心里哀嚎,他以为他要做的就是把东西交给纪莘,他完全没有考虑到纪莘会问这么多啊!
邱常发摸了摸鼻子,硬着头皮解释道:“这份籍契不是梁家大夫人手上胡珍珍的那一份。根据纪茹的户籍记录,纪家有一房远亲,在河南道。这一支中的一家人有一个庶出的女儿,体弱多病,又不被重视,出生没几年就夭折了,去得无声无息,没几个人知道。这小女娘没被登记户籍,但稳婆、乳母皆可证明这小女娘出生过。她若活到现在,也应该是十六岁,与你的年纪恰好一致。所以她的身份被买来了,你现在顶的就是她的身份。你想与纪茹以堂姊妹相称,如此便正好对得上了,就算万一有人想调查你的身份,也绝对查不出任何问题。”
世上哪有那么多恰好的事,这个身份与纪莘的情况如此契合,定然是有人费了好一番工夫才找到的。
纪莘没有说话,邱常发便又说道:“你的身份被办好之后,把纪茹的籍契和你的籍契迁在一处,也就是顺手的事,所以就一起给你办了。你们两个如今都是有名正言顺的身份的了,你好好收着吧。不必谢我啊。”
纪莘抚着籍契上的字迹,突然间觉得眼眶发酸。
找到河南道的纪姓人家,找到一个适合她的身份,将这身份在官府登记,再以一个合情合理的方式迁移给她,这不是邱常发一介平民能办到的。
但有一个人能。
而他并不想让她知道,这件事是他做的。
纪莘抬起头,带着一种饮鸩止渴般的冲动,偏偏要去追根究底:“邱阿兄,这份籍契是谁帮我办的?”
从纪莘的神情中,邱常发看出她已有了猜测,沉默了片刻后,邱常发回答道:“阿莘,感情的事没有对错,无论你怎么选,都没有关系。但当你想清楚了,下定决心了,那就不要再摇摆,否则只会伤人伤己。阿莘,你不该问。”
纪莘撇过头,双手无力地垂落,“邱阿兄,多谢,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