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鞭挞岸边鹿伴

第257章 鲁滨逊加入澳宋宇宙

“这个滨滨就是逊啦。”

“三次出海,三次都遭遇海难,肯定是因为没有诚心拜妈祖!”

与同伴一同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第一期连载的郑士表目光灼灼,嘲笑过鲁滨逊的不幸遭遇后,不禁又为他的乐观精神感到钦佩。

换成自己,恐怕在遭遇了第一次海难之后,就绝对不会再度登船!

年纪尚幼的郑士表深知海难的可怕,自己的家族原本也算是殷食人家,父亲还曾得朝廷诰赠镇国将军,娶了几房妻妾。可惜就是在前往澳门、越南,以及澎湖这么短的路途中,几个兄长都死在了海上,导致家族衰落。

作为幼子的他,干脆不再去想出海之事。而是遵照老父的遗愿,认真读书,将来走科举,或者是当个小吏,安稳度日,延续香火。

郑士表并不知道,如果按照历史上的时间线,未来他的儿子郑芝龙就是鼎鼎有名的大海盗,孙子郑成功更是青史留名,成为了大英雄。

哪怕郑士表决心这辈子都不会出海,也会沉迷于鲁滨逊的故事里,就更别提福建的其他读者了。

福建泉州,上到大官巨贾,下至市井小民,很快都成为了这本书的忠实读者,等待下一期的连载报纸尽快送达。

与李自成老家,深处内陆对于大海兴趣不大的陕西米脂不同。福建泉州乃是过去大明对外开放,用作海贸的唯一重镇。哪怕朱翊钧开放了更多的港口,降低内陆的转运压力,让泉州的重要性有所降低,但是惯性使然,这里依旧是欧洲海商来到大明后最常去的地方。

千百年的海贸传统,让这里的士民对于大海并不陌生,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员从事与大海有关的工作。

每个人,都能找到几个亲戚朋友,在出海后,因为遭遇了海难,葬身大海。

恰好,当下《民报》主推的连载小说,鲁滨逊就是这样一位因为不幸屡次遭遇海难,又幸运的屡次生还的主人公。

在阅读这样的故事时,很多读者不由得将自己的内心投射到了鲁滨逊的身上。比起一些神魔志怪,忠臣良将,才子佳人的小说,鲁滨逊这种故事,更适合在沿海讨生活的民众。

哪怕在朱翊钧的设定里,鲁滨逊并非泉州人士,而是鲁姓人数最多的山东。

在过去,山东并非出海大省,更能代表其他广大的大明百姓,将他设定在这里,反叛家乡传统,同样还能够体现出一种反差感。

如果换成福建两广之类的地方,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用不着皇帝发动,他们自己就会踊跃出海。

在大明版本的小说中,山东人鲁滨逊由于家乡地寡人多,不愿因为分地分家产的问题和几个兄弟发生冲突。可是他又不是读书当官的料,于是趁着海贸愈发兴盛的热潮,出海下南洋,寻求富贵。

他屡次不幸遭遇海难,却总能在最后幸运的成功返回,讲述自己的冒险故事。

第一期连载,讲述的就是他流落荒岛前,遭遇的前几次海难。遵循原著,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只用鲁滨逊一个人的视角,加强代入感。

反正又不是后世网文竞争激烈的时代,而且用来描述这种个人面对大自然的冒险故事,采用第一人称十分适合。

原著是一百年以后的英国人在大西洋海岛上的生活,许多关键之处都与如今有着极大的差别。

比如鲁滨逊沦为非洲摩尔人奴隶的桥段,在欧洲并不奇怪。欧洲人将黑奴从非洲贩卖到美洲。同时非洲的酋长和国王们,也会奴役白人奴隶,哪怕后来的美国南方种植园,也有欠下巨债的白人契约奴工。

但是类似的内容生搬硬套放到大明,就很不合适了。

堂堂天朝子民,怎么能够轻易被其他小王奴役?

当下大明在南洋存在感极强,无论是欧洲洋夷,还是南洋各藩属小国国王、部落酋长,都没有公然奴役大明子民的胆子。

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朝廷得到充足的理由前去兴兵讨伐,吊民伐罪。

朱翊钧为了将其改动得更符合大明百姓的认知,下了很大的力气。

于是他把背黑锅的对象,变成了盘踞在南洋某处海岛上的亡命海盗。

大明本土临近海域的海盗已经被清扫一空,但是南洋海岛太多,海域复杂,大明军力没有完全掌控,还有少许海盗势力残留,可以理解。

好在虽然被海盗奴役,不过鲁滨逊还是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勇敢,成功逃了出来,并且划着小艇辗转找到了驻扎在南洋的大明官军,将那一伙海盗成功剿灭。

凭借这一功绩,

虽做不到大富大贵,至少足够让鲁滨逊回老家买上一大片土地,当上小地主,享受安逸日子。

但是鲁滨逊并没有因此就停下冒险的脚步,他选择将一部分赚来的银钱,通过南洋的银行送回老家,孝敬父母。另一部分,则是投资到了大明在南洋的产业中。

南洋诸多海岛,气候很适合农作耕种。

大明与两牙,当地诸小国等势力纷纷开展合作,开辟荒地,建设种植园,主流是种植甘蔗,压榨出糖,酿造成酒。有的种植烟草、橡胶……

还有的选择开采矿业,砍伐大木,采集珍珠……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些产业,只要用心经营个几年,就能带来十分丰厚的回报。

哪怕经济价值相对较低的大米,也有朝廷的官船用托底市价进行收购,再运回本土,确保当地种植大米的农民不会赔的血本无归,以免南洋的大米种植产业大幅萎缩。

在朱翊钧书中的描述下,南洋诸岛遍地都是黄金,只要自己肯弯下腰去捡拾,肯冒一点小小的风险,人人都能发大财!

小说里的鲁滨逊就是这样,哪怕经历过几次海难,可是屡次生还的他已经爱上了这种冒险的感觉,不肯拿着足够丰厚的报酬,就这样回到老家平淡度过一生。

结果,他又遭遇到了第四次海难。

第一期的连载,就断章在这里。

后面鲁滨逊又遭遇了什么?

要等一个月后,下一期《民报》送过来后,他们才能知晓了。

虽说沿海读者翘首以待,等待新一期的更新,但是实际上朱翊钧早已经把整本内容都已经写完。将原本不到十万字的原著,扩充成了接近三十万字。

由于内容太多,如果只是在报纸上连载,恐怕要等很久才能连载完。故而单行本也在同步刻印,免得等到后期,都是盗版书商偷偷刻印售卖。

大明出版业发达,但是在版权上没有任何规定。

作者最多是能够从第一个与之接触的书商处得到一笔润笔费,之后一旦爆火,就会引发各地书商的注意,开始盗版贩卖。

打击是打击不过来的,若是过于严苛,还有阻碍文教的嫌疑。

所以在大明这个时代,盗版不是罪,过度限制反而才是政治不正确。

哪怕朱翊钧也不能免俗,考虑到成本和收益,他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仅仅是卡好时间,尽快刻印出版,抢走第一波读者,将这些利润用来补贴报纸、图书馆等文教事业上。

至于后续因为盗版损失的利润,干脆被他视为促进大明出版业发展的一点必要代价。

他身为皇帝,而不是普通书商和写手,屁股不同,不能再锱铢必较,而是要放眼全局。

尽早刻印,除了能早点赚些银钱,也是为了避免无良书商雇佣写手,狗尾续貂,在连载尚未结束时,就乱写后续的剧情。

哪怕他已经将原著第四次海难流落的荒岛部分,改得面目全非。

作为荒野求生,种田文的鼻祖,朱翊钧很清楚这类书在后世有多么受欢迎,一直都有大量稳定的受众。

在如今这个时代,种田文更是属于市场空白,等待他来描绘。

正因此,朱翊钧才更不想单纯写成一个冒险故事,而是融合了大量的实用知识,起到一个半科普的作用,让人们减少对于海难的恐惧。

遭遇海难之后,不同身份的船员应该如何应对。

船只破损后,怎么更好的求生。

来到荒岛后,孤身一人如何搜寻物资,寻找能吃的食物、寻找干净水源、怎么取暖避雨,搭建房屋,通过查看夜空星象,海平线太阳,制作简易六分仪,确认自己经纬度,以及制造信号,等待施救的机会……

在书中,鲁滨逊的航海、生存、种植、捕猎……各方面技能几乎都被点满了。

除了这些实用技能,更是在书中让人树立一种信心。他们能够流落荒岛,就证明附近多半有可能存在其他路过的船只,只要耐心等待,总有被人发现,获救回家的一天。

不管有的没的,能够回想起来的相关内容,全被他一股脑的填充进去。

不过鲁滨逊在荒岛上二十八年的生活,被他一口气压缩到了三年,显得没有那般可怕,又不至于太过短暂。就连仆人星期五,都改成了南洋土著,名也变成了更符合大明风格的阿武。

如果真的照搬原著,让鲁滨逊在南洋岛屿生活二十多年,很容易给人带来更大的恐慌。二十多年与世隔绝,这样的生活,难以想象。

更重要的是,

隆庆开关,仅仅只是允许外国海商来到大明进行贸易,是当今天子下大力气推动国家中心转向大海。

按照时代背景,鲁滨逊只有在万历即位之后,才有可能遭遇到书中的情形。

这也是朱翊钧故意为了真实感,做出的设定。

就是希望让读者们都觉得鲁滨逊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们也可能遭遇类似的情况,只要做出合理正确的抉择,就能和鲁滨逊一样,成功熬过海难,在荒岛上顺利生活等到获救的机会。

而不是当成普通的神魔志怪故事,读完图一乐,乐后既忘。

至于有没有读者前往山东寻找“鲁滨逊”的真身,探查故事的真伪,并不是他在意的。

如今的大明,哪怕他对邮传驿站系统进行了变革,对于民众的迁徙放宽了限制。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远行依旧是一项花费巨大,门槛很高的活动。

他又没有写明鲁滨逊具体来自山东哪个府哪个县,只说山东人士,茫茫大地,随便去找。

而且在故事的结尾,朱翊钧还特意留了一个钩子,给了鲁滨逊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那就是鲁滨逊在荒岛探险的过程中,找到了过去的海盗埋藏在这里的宝藏,发了大财。在海盗宝藏中,还找到了一条令人十分在意的线索,涉及到传说中的澳宋遗民。

那是在暴元攻灭南宋之后,参与的宋廷势力下海在南洋澳洲建立的新国家。几年前,朱翊钧就在其他的大海冒险故事中,提及了这一传说中富饶的国度。(第200章201章)

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等经典名著,就这样被他中国化,纳入澳宋宇宙。

因为这条线索,鲁滨逊虽然从荒岛中获救回国,但他不肯就此罢手,安心做一个富家翁。哪怕带着巨额财富回到老家结婚生子,仍旧耐不住寂寞,只过了两年就重新组建船队,继续深入大海,寻找传说中的澳宋。

他心里当然清楚,若是宋廷有跨越茫茫大海,前往澳洲的实力,早就用来消耗在对抗元军的战场上了,不至于等到最后逃难时才启动。

对于如今的人们,三百年前的事情谁能说得清?

胡编野史的行为,并非后世才有。

由于明代出版发达,私人修史者增多,其实已经出现了大量互相矛盾,荒诞不羁的野史。

只是还没有人胆大作死,胡编朱元璋隐瞒卖钩子历史的地步。

永乐在靖难成功之后,派遣郑和等人大规模下西洋,当时就流传出来了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的传言。

生要见活人,死要见死人。

对于这种流言,即便是后世都没有能力去管控,只能限制在官方明面上的传播,更何况是如今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