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鞭挞岸边鹿伴

第256章 《鲁滨逊漂流记》

其实在朱翊钧定下植树节之前,传统上大明就有在清明节时插柳植树的传统。

不过他考虑到清明的重点是祭拜祖先,祭告亡者。百姓们上坟,帝王家也要在这一天祭祀皇陵,举办典礼。

在这一天以官方身份提倡全国种树似乎不太合适,于是他干脆提前了几天,并且特意没有合并到二月份的天子亲耕籍田礼中。

朱翊钧在做天子亲耕、植树造林之类的事情时,并非仅仅只是做个样子,随便铲两下就结束。而是真的像一个普通人一样,亲自握着铁锹挖坑、栽种、填土、浇水……

就像耕种那几块田地一样,认真做完一系列的流程,借此能够更真切的了解到相关情形,了解如今这个时代的百姓辛苦,不至于纸上谈兵。

当然,考虑到皇帝的特殊身份,他不可能完全和老农一样,就连后续的定时看顾也要亲自去做。但至少皇帝表现出来的这个态度,足以体现他对此的重视程度。

朱翊钧早在即位之初,就坚持在籍田礼中亲自出手,认真劳作。树立了关爱百姓,关心农事的人设,十几年下来,这种人设已经十分稳固。

加之朱翊钧在成立司农寺,推广海外作物等方面做出的努力,足以成为他推动改革的巨大基石,形成一种有利于朱翊钧的舆论——天子都那么努力了,不管他在做什么,肯定都是为了国家考虑,为了百姓好。

无形之中,就减少了许多行政上的阻碍。

臣子们就算反对,也不可能从道德,大义等理由上入手,只能抠细节,找问题,反倒是帮朱翊钧查缺补漏了。

回到宫里,就要沐浴更衣,洗去劳作半天带来的尘土和疲惫。

朱翊钧在群臣和百姓的围观下,除了种下十棵树,还要当众举行相关的仪式,精力消耗的着实不小。

好在他每日并非只是伏案阅章,保持了充足的活动量,时常习练棍棒和弓枪,手里早就磨出了一层茧子,不至于握着铁锹劳作一阵,就磨泡出血。

至于原本在西苑种植了的庄稼试验田,伴随着司农寺的正规化,各地试验田筹建完成,海外作物大规模推广的成功,重要性有所降低。

尤其是他成功复刻了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之后,就更是如此。

皇帝在西苑侍弄庄稼的频率虽然有所降低,但是朱翊钧并没有将其完全荒废。而是将其作为示范田,用于种植小麦、高粱等作物,尝试培育出更加耐寒耐旱的作物。

对于更深入的杂交培育来说,西苑的土地面积还是太小了,不过朱翊钧并不在意,这里只是起到一个引领带方向的作用。

真正的研究重心,大部分专业人士,早就转移到了各地司农寺的试验田中。

西苑本就不大,朱翊钧便没有再在这里继续种树,哪怕有几种树令他十分在意,想要亲自了解。

在朱翊钧的印象中,南美不止有玉米、土豆这些后世常见的粮食作物,更是存在了一些特殊的树种。

比如可以治疗疟疾,提取奎宁,具有极高药物价值的金鸡纳树,根系发达,特别耐干旱,有利于保持水土,可以作为优秀柴薪,也能充作饲料的牧豆树……

可惜在美洲的西班牙和葡萄人,似乎都还没有发现类似物种的价值。

正因此,朱翊钧之前派人多次随着两牙船只前往美洲的时候,就让人在美洲进行探险,寻找类似的树木。

当时倒是没有过于直白的让他们按图索骥,毕竟朱翊钧自己对此也不是特别了解,只知道相关功效,但不清楚这些树木具体的特征和分布。

名义上,是探寻海外的奇花异草珍奇异兽,等到回国后进献给皇帝,用来应付两牙的殖民者。

实际上,则是让司农寺等不同人士,去那里寻找各类有着不同功效的特殊物种。

寻找的方法很简单,随着两牙的殖民者,传教士,深入南北美洲与当地的印第安部落接触。本地人对于本地的动植物最为了解,能够起到什么作用,都已经经过他们数千年的验证。

由于朱翊钧之前对两牙保持了开放的态度,并且在东南亚有着许多深入合作的产业,处于关系很是密切的蜜月期,他们都没有拒绝大明的这种举动,因此在这几年带回来了不少好东西。

其中就有几株树,符合朱翊钧记忆中金鸡纳树的效果。

按照当地人说,只要剥下树皮,用来煮汤,就能够治疗疟疾。

而疟疾,俗称打摆子,很容易大规模传染,轻者如同感冒发烧,冷热交替,浑身无力,严重者会致人死亡,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每隔几年就会爆发一轮。

很多下南洋的大明船员,都会被感染上疟疾,也是当初外国使团第一次来访中国时,要先隔离观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朱翊钧可不希望因为国门开放,交流频繁之后,把各类传染病也带进来。

等到大明征讨了东吁,实控缅甸,全面布局东南亚以后,疟疾之类的传染病给当地大明官吏、驻军带来的困扰,变得更加严重。

哪怕朱

翊钧记得可以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办法,但是由于如今的提取技术不过关,也无法大规模的利用青蒿进行治疗。

金鸡纳树的发现,就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当时听到这一消息后,朱翊钧大喜过望,下旨赏赐,并且立刻下令在南方尝试种植,并且让人再度前往南美去寻找同样的树木,在南洋广泛栽种。

没有选择带回北方,在北京种植,是因为按照发现金鸡纳树的秘鲁总督区,气候与大明北方大相径庭。

哪怕他上辈子学的不是农学,可是在这一世十几年的相关经验,也让他对于天时气候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这些珍贵的树木,自然要栽种在气候更符合原产地的地方。

一开始带回来的树木稀少,万一在北京栽种失败,想要大规模的培育,就要等待更长时日了。

当美洲的殖民者把相关的消息传回马德里后,国王腓力二世很快认清了其中的价值。但是在那个时候,就算他想要发布禁令也来不及了。

又不能因为区区几棵树和大明交恶,放弃更大更多的利益。

腓力二世只能捏着鼻子接受现实。

不过他倒是没有放过这一层利益,趁着大明想要培育金鸡纳树的机会,又和大明达成了一项新的合作:

由西班牙提供树种,大明在南洋附近土地进行耕种。双方一起大规模培育相关的树木,共同瓜分其中的利益。

朱翊钧同样选择了接受。

只不过这一次带过来的树种虽多,他仍旧保持了克制,没有让这些如今算得上十分珍惜的树种,浪费在北京。

与金鸡纳树一样,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植树造林,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此事急不得。

朱翊钧打算每年都如此提倡,不断推广。先调研,再育苗,再试种,再大规模的种植、养护……

只要持之以恒,未来几十年大明的生态环境,都能有所增强,可以更有效的应对天灾。等到一些速生林成长起来之后,就可以大规模的砍伐低价出售,让老百姓们得到更多燃料。

当然,他早就想过大规模的开采煤矿,用来替代树木作为主要燃料。

无论烧木头还是烧煤,其实都会带来烟尘等污染,这方面的区别其实并不大。

尤其是在京师这种人口过度聚集,附近森林被大量砍伐的地方,木柴和木炭的价格高企,煤就是很多百姓的首选。

奈何除了少数地方存在露天煤矿,大部分煤矿都深埋在地下,在纯人工的这个时代开采困难。想要全国性的全面普及,同样存在不小的困难。

比如南京周边的木柴资源,就比北京更加充沛,木柴价格也更为低廉。

在那里,煤的竞争力相对弱势。

只有蒸汽机的研制更进一步,制造出热效率达到实用级别的机器,才能逐步大规模推广,用在相关领域,降低成本。

这方面同样急切不得。

等他沐浴结束,躺在舒适的椅子上稍事休息。

这时,太监张维小心翼翼捧着几张报纸走了进来。

“万岁爷,下一期报纸已经排好了。”

“拿过来,给朕瞧瞧。”

朱翊钧对于报纸这一宣传工具很是重视,虽然如今由于他事务愈发繁忙,具体的编辑工作早已交给手下,但是每期上面刊印的内容,他都要亲自过目,之后才能刊印天下。

仔细读过了前面的几张报纸之后,朱翊钧拿起最后一份,上面密密麻麻的满是小字,对此朱翊钧毫不在意。

相对其他的报刊,《民报》最为朴实,最不讲究排版,专注在同样的页面内,印上最多的字。

因为《民报》上面刊载的,本就是民间风情,各地的八卦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潜移默化的移风易俗,凝聚意识,影响全国民众的思想。

让岭南的百姓知道辽东的风俗,让江浙的熟悉西北的风貌,让如今的人们知晓过去的故事。

无论天南海北,只要读汉字,识中文,都能在阅读《民报》之后,或是增强对于这个国家的认同感,或是激发其他的兴趣。

就比如下一期即将刊印出版,发行天下的《民报》上,就刻印了他为了激发子民出海的热情,用化名最新连载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朱翊钧没有用真名,因为写小说死路一条!

是非自然死亡的社死。

依照大明的社会风气,读书人就该专注经义,研究圣人文章,认真科举考举人进士,别把精力浪费在其他地方。

就连诗词歌赋都是小道,被很多人认为只是闲情逸趣之物,就更不用提白话文小说了。

即便实学兴起的如今,也只是提高了研究世界规律,探索事物原理相关科普文章的地位,而不是充满了幻想的小说。

那都是老百姓们爱看的下里巴人之物,不是君子应该涉及的。

要是让人们知道皇帝亲自写小说,指不定会被多少人上疏批判,认为这是在不务

正业,耽于玩乐。

朱翊钧在大明生活久了,对于此时通行的小说,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不得不承认,这种刻板印象并非无的放矢。

就他让内官从市面上网罗的时新小说来看,大部分都是粗制滥造之作,无论从故事性,艺术性,思想文学性等方面评价,都得差评如潮,负分起步。

哪怕一些淫词艳曲,都不够刺激。

能够在京师流通,仅仅是占据了当今娱乐匮乏,读者看得少的便宜。

海量的垃圾之作中,只有少数勉强能够入眼。

无怪乎明清数百年时光,算得上精品的没有多少,有资格成为名著名作的,更是只有寥寥数本。

对于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的朱翊钧来说,仅仅是调动了一些自己读过的小说记忆,加以改编,写成小说,都能完胜当今大部分作品。

这也是他创办的《民报》的一个重要原因,当读者们看过了自己写的更加新奇有趣,质量更好的小说之后,就会对于那些质量粗制滥造的,嗤之以鼻。

动用行政手段调控影响文艺作品,逼迫提升质量的办法并不现实。

所以他选择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引领市场。

其他人要么努力跟上,学习进步,要么被读者抛弃。

对朱翊钧而言,结合后世的记忆,创作出符合当下时代的小说,也是一种消遣。

国门已经打开,大明和欧洲、日本等各国往来贸易多年,再加上朱翊钧不厌其烦的在报纸上叙说海外的种种奇闻怪谈,令如今大明的大部分百姓,对于大海都不算陌生。

沿海各港口都十分繁忙,每年大量子民登船下海,去台岛,去南洋,去海外不同的地方闯荡。

但是随着出海的频繁,海难也变得更加常见。

每年都有船只和人员因为遭遇风暴触礁等原因,不幸遇难,无法归来。

相关的事故难免会引发恐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间出海的热情。

《鲁滨逊漂流记》,应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