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十年树木,无需百年
向前继续追溯,洪武开国定都南京之后,也曾经下旨南京城周边种下了大量的梧桐树、漆树,还让淮河一带的百姓种植桑树、枣树、柿子树……
梧桐树的根叶皮能入药,漆树能割生漆,桑树养蚕生丝,枣和柿子更是可以在收成不好的年节,提供额外的口粮。
大量种植不同的树木,就是这个传统年代用来备战备荒的一种办法。
在明初的时候,由于元末战乱,人口不多,对于生火的木材需求量不算大。但是随着繁衍生息,人口增加,大量树木被砍伐。
大明这么多的树木,有些是有主的,被皇家园林,地方大族、官府等不同势力占据,不会轻易让外人采摘,哪怕只是枯败的枝叶,也是宝贵的可以用来烧火的物资,会被售卖。
价格哪怕不算高,穷苦人也舍不得花费大量资金用在购买柴薪上。至于普通人家小院子里种下的树木,大多无法满足需求。
那些无主的山林树木,往往就会陷入“公地悲剧”,被人随意砍伐,而且无人管顾,再去种树。
毕竟山林都不是自己的,谁砍伐谁获益,谁种树,谁吃亏。根本等不到十年之后亭亭如盖,自己种下的树,就会被别人偷偷砍了。
这就导致子民越是繁盛,对于燃料的需求就越旺盛,在煤炭都还没有全面普及,更别提石油的情况下,上亿百姓的第一燃料来源,就是附近的树木。大树、灌木,麦秆乃至被晒干的草……林林种种,都可以被燃烧。
理论上,地方官府应该对此进行管理,负责绿化。
从春秋战国起,历朝历代都有为数众多的君王名臣下令“劝农桑,益种树”。
但是大明开国两百多年,不是每一任皇帝,都对此十分重视,再加上过去吏治废弛,有着更多的事情需要关注。
朝廷精力有限,地方上的官吏有着许多任务。
因此朱翊钧虽然曾经提出过鼓励种树,却没有将之视为第一要务。
如今他提倡种树,天下臣民都能够理解,唯独不能理解的是,朱翊钧与此同时,还提出来了一系列相关的要求。
如西北陕西这类水源不够充裕的地区,将会限制开荒,并且视情况退耕还林!
朱翊钧在报纸上解释的重点,就是退耕还林。
……
“大秀才,你给咱们讲讲,陛下这是怎么个意思。以后只种树,不让种地了,俺们吃啥?”
陕西米脂,最新一期报纸辗转多日终于被送到了县城。
相对比京师、南直隶这等富裕之地,陕西算得上穷困地区,再加上过去边患严重,当地百姓的负担很大。
哪怕如今南蒙古已经安稳,不断展开边境贸易,受益最大的也不是他们。
因此,当地的读书人在看到报纸后,大部分人都不会购买,只会阅读抄录感兴趣的部分,将消息带回自家的村寨,传达给村里不识大字的老农们。
而且往往赚不到银钱,只能得到一些粮米。
李继迁寨的大秀才,下意识的略过了对他而言过于遥远的大海、外夷等内容,专心在关于种田耕地上。
当他回到村子里,刚简单说了两句,周围正在聆听的老农,纷纷叫嚷起来,表示不满。
“不让开荒,还退耕还林……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过去朝廷鼓励开荒种地,很多时候还会特意强调,对于一些新开垦的土地不起科收税。如朱翊钧这般,反过来要求退地的,他们倒是第一次听说。
“大大,等额说完先。”大秀才连忙安抚,同样用着乡音解释起来,“额觉着陛下说的有点道理。瞅额们这沟沟条条的,都光秃秃的没有多少树木,照着陛下说,这叫黄土高原。不过以前不是这般秃,都有树,为啥变成了这样捏……”
等到大秀才仔细叙述了朱翊钧的意思,众老农才渐渐安静下来,明白了一些过去不曾听说过的道理。
“原来还有水土流失这么一说,不过陛下说的是有点道理。没有树和草的土坡随便踩两脚,就咔咔的往下掉石头,滑土块。要是有根系固定,土壤不容易被风吹水冲,就能固定得住。”
有人回想起来了往日在山上的经历,结合大秀才转述的内容,很快就理解了朱翊钧的意思。
大自然的水土不能无限开垦,一旦过了一个限度,就会造成反噬,给凡人带来灾难。
如陕西米脂这类的地方,沟壑纵横,几乎没有多少平原,生态本就脆弱,无法承载足够多的人口。大肆开垦土地,结果就是土地里的收成越来越差,不管怎么
利用农家肥,都只能暂时的延缓。
而且能够开荒的土地和当地的水源也是有极限的。
终有一日,会达到承载极限,而且很长时间都无法恢复,到了那个时候,当地的百姓要怎么办,在哪里寻找生路?
过去有过太多类似的情况,一场积年大旱,地方衣食无着,饿殍遍地。
由于树木被大量砍伐,灌木都被当成了柴火,以至于想要吃些花草,树叶来充饥都做不到,只能吃观音土。
在报纸上朱翊钧还用了汉唐时候的关中平原作为例子。
在过去,秦汉唐皆以关中为基业,定都在此。
但是时间一久,当地人口太多,承载不足,就要被迫迁都,前往洛阳就食。
长安附近原本可以正常饮用的地下水,也在上百年,上百万人的影响下,变成苦水。
对于米脂而言,南边的关中平原就是做梦都想要搬过去的好地方。对于这个例子,陕西当地的百姓,理解的很是深刻。
所以,再怎么开荒,开垦的耕地也是有极限的。
迄今为止,大明西北地区的土地都已经丈量完成。
开国两百年,几乎可以视为,在过去适合成为耕地的土地,都已经被开垦的差不多了。
考虑到当地干旱少雨,生态较为脆弱,所以朱翊钧才提出,在当地限制继续开垦新的耕地,对生态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之前的耕地,要看情况,重新变成林地。
不是耕地的山林、平野、河滩等地,更要集中力量,开始多多种树,恢复当地的生态。
至于种植怎样的植物,朱翊钧就没有强行的命令了。
就像退耕还林一样,并非全国都要这么做,要看当地的生态,降雨、地形,等多种因素。
种树也是一样,需要先调研当地的情况,具体适合种植怎样的树木,再发布具体命令。
有的地方,可以不用种植枣树、柿子树,而是杨树、柳树等快生木材,几年之内快快长大,之后被砍伐成为柴火。
强行摊派,说不定只会造成反作用。
快速种植大量不适合当地的树木,只会让成活率进一步降低。
大自然的环境,并非人力能够强行改变,哪怕他通过行政命令要求成活率,也不可能逆天而行。
南方水源充沛,葱葱郁郁,可以多种一些不同类型的树木。
但是在气候炎热,阳光强烈,干旱少雨最为严重的地区,连树都不适合种植,因为这会吸收地下水分,通过树叶大量蒸发,进一步消耗地下水资源。
在这类地方,需要种植的是耐旱能力更强的灌木。
旨意虽然下达了,但实际上十分笼统。
哪怕宁夏二镇,也给足了期限。
他不要求地方立刻种树,而是要等当地司农寺进行调研,根据各地的水土植被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且总结出不同树木的特性,种植更适合不同地区的树木。
参考后世成功治理西北,防治风沙的经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本地的树种最为优先,而不是不管不顾的乱种。
毕竟种树不是说干就干的事情,要看季节,也要培育足够多的树苗。
就连有可能的病虫害,也要做好预防工作。
当然,如辽东、台岛等特殊地区,非但用不着退耕还林,还会继续加大力度,开垦土地。只不过同样要配合全国的植树运动,不能只砍伐,一棵树都不种。
这一项工程,从现在起步,并不算晚。
因为朱翊钧打算持之以恒的推进下去,每年都会督促,了解情况,而不是仅仅发布一条命令,只会就不管了。
只要持续下去,十年之后,各地就会再现一片绿意。
不管是枣子、柿子用来充饥,还是速生的杨树、柳树变成柴薪,都能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
尤其是西北、华北,在他记忆中受到灾害最多的地方,更要种植大量的树木。多一些树木,提高当地的生态承载能力,在将来面临冰河期天灾的时候,也能够拥有更多的应对手段。
所以土地是一条红线,不能随意被大户兼并,欺压百姓,造成无数流民。也不能过度开垦,导致生态恶化,让后果在这个时候就早早显现。
对此,朱翊钧十分重视。
至于粮食问题,目前反倒不是大问题。
虽然按照最近的统计,大明的总人口已经破亿,堪称这个世界最为拥挤,最为庞大,对粮食消耗最多的一个族群。
但是本土精耕细作出来的粮食,足以满足需要,不至于出现饥荒。再加上东南亚持续不断通过海运送来的大米作为补充,让各地的粮仓都堆得满满的。
因此近几年大明的粮食价格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低位。
谷贱伤农,总比粮食稀缺,饿殍遍地要好。
也正因为如此,大明暂时不需要那么多的耕地,有一定退耕还林的余裕。
江南以及沿海各地,就因为粮食价格过低,他们用不着朱翊钧说退耕还林,当地的百姓都不愿种植水稻之类的粮食作物,而是大量种植各种经济作物,换成银钱,一部分交税,一部分购买各项物资,剩下的足够购买东南亚送来的低价大米。
对此,朱翊钧倒是没有去干预。
这种经济循环,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大明不能一直处在农业阶段,手工业的高度发达,是催生后续工业革命的一个基础。
哪怕这个基础很脆弱,也要呵护成长。
只可惜在西北内陆地区,航运能力不足,当地还需要种植粮食,满足本地需要。
正是考虑到了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朱翊钧才在那里下了大力气,疏通内陆的运河,水渠,确保抗旱和物资运输能力。
一旦将来有了灾情,朝廷也能更及时的调配物资,救济当地的百姓。
至于耕地变成定额,伴随人口增长,粮食总有不够吃的时候,朱翊钧也有办法。正好顺着疏通好的运河,将无地流民迁移到海外,去开垦新的土地。
哪怕大部分人都安土重乡,不愿离家,会惹来大量反对,他也会坚持做下去。
大明这一亿多人口,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数字。
以如今没有计划生育、优生少生幸福一生的说法,多子多福才是所有人都能认可的理念。再加上朱翊钧提出来的种种降低夭折风险的、降低产妇死亡的知识。
几十年后,人口恐怕会暴涨到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两亿都不是没有可能。
这么多人,会给本土生态带来巨大的压力,叠加天灾的影响,说不定要数百万、上千万人,在各类灾祸中死去。
就算吏治再清明,朝廷再用心,以如今的技术水平,也难以应对。
就像一些地方杀婴成风的现象,虽然在朱翊钧的认真治理下,近两年已经几乎绝迹,但是他心里很清楚,并非官府强行命令能够杜绝,只有足够的物资,能够养活下来一家人,才能保证婴儿的存活。
要不然,就算父母再爱孩子,也要先考虑自己的生存。
如今各地粮食都很便宜,才是其中的关键。
所以本土的百姓,能走则走。
就像种树一样,他要持之以恒的不断向海外输出大明人口。
不只是行政上的命令,等到了三月初一,朱翊钧更是亲自出京,以身作则,在天子亲耕的土地附近,种植了十棵树,并将这一天定为植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