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鞭挞岸边鹿伴

第240章 救灾救苦救难

截止到万历十年,按照朱翊钧的新办法,将全国大致全部重新清查一遍的数据。大明本土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了九千余万,距离破亿近在咫尺。

考虑到这种人口清查,其实是从他即位不久,就开始推行,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一直持续了多年才结束调查。

早前被统计的人家,多半又生了新的孩子,子又生孙……

实际人口总数,肯定比登记在册的要多。

说不定真实总人口,早就已经破亿。

只是不知道谁才是大明的“第一亿人”。

这种事情连后来的联合国、甚至东大都统计不出来,只能找个婴儿作为象征,大明就更不可能得出十分精准的数字。

大明的人口太多了,这种宏观统计、制定政策的时候,朱翊钧已经顾不得某个人、甚至千百个人。

至少要十万级别的人口,才能稍稍让皇帝多用一些心思。

如此多的人口,再用目前大明本土的总耕地进行计算,就会得到一个很可怜的数字。

全国的土地清丈还没有完全结束,还差帝国最核心的几块地区。不过最乐观的估算,大明的总耕地面积,最多只有九亿亩多一些。

人均的耕地面积大概就是九亩。

看上去似乎还不错,问题是这种所谓的平均,极具欺骗性。土地兼并,大量土地都集中到了少数地主的手里。普通老百姓能够得到的土地,就少之又少。

这还是经过了朱翊钧的十年努力,对历史有了不小改变的前提之下。

普通小民实际上平均只有四五亩的土地,而且大多还是产出不足的贫瘠或平庸之地。真正高产的膏腴之土,就算能够落到普通百姓手里,也很难保存得住,被人巧取豪夺,用各种办法夺走。

考虑到朱翊钧在变革时为了降低婴儿夭折率、提高产妇的健康,制定的种种卫生条例,未来的人口还会不断累增。说不定等到五十年、七十年后,大明的总人口会达到一点五亿,甚至翻番都不是不可能。

而土地面积有限,技术限制下难以继续开拓开荒,这种人均平均土地亩数,还将进一步降低,日子还会进一步难过。

除了辽东、台岛这种经过大力开发,开荒开垦的新土地。土地积蓄了千万年的肥力,还没怎么动用,就算是普通的平民,只要时机得当,也能够轻易占据一大片好地,通过辛苦耕作,丰衣足食。

本土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耕种上千年,土壤肥力早就下滑的厉害,逼得中国农民早早想出来了粪肥的主意。

正因此,本来土地就少,肥力还不足。

一年辛苦耕种,所得的粮食在交税之后,根本不够家人吃喝。

往往还要向附近土地富裕的地主家里租借几块,成为半自耕农,半佃农。

资产太少,抗风险能力不足,无论多么努力,也难以富裕起来。

某种大病,一场小灾,就会要了他们的老命。

一旦遭了大灾,几乎只有家破人亡一个下场。

这些灾民,原地难以全部安置,就成为了被迁徙的主要人群。

正好,受到天灾的蹂躏之后,原本还能安居的家乡,往往残破不堪,需要大力重建。这也就给了他们前往远方重新生活的一个动力,减少了官府劝阻、拉拢他们的阻力。

外地的生活可能会很艰辛,至少有着官府保底,一路沿途给吃给喝,救治疾病,承诺到了地方之后分配土地。

对于已经几乎落到了谷底的灾民而言,已经是很不错的选择了。

当然,原本在本地还有不少资产的,手握大量土地地契的,多半不愿离开,这些人则会成为重建本地的主力军。

朱翊钧完全不用担心会缺少灾民,因为自大明自建国以来,各类天灾几乎就没有断过。

为了预防明末大难,他让人翻阅查找了自古以来以来积累的海量相关历史资料,总结经验教训。

这等事情一般人可做不来,还好他身为皇帝,能够调动大量的资源,而且修这种书籍,算得上利国利民,百官都没有反对,工作推行的十分顺利。

历经几年时光,虽然还没有全部完稿,但是至少大明至今两百多年的部分,已经完工。

诺大的国家,几乎年年都会有灾害发生。

水旱、地震、瘟疫、虫灾、冰冻大雪……每年平均十几起,每一起都会造成大量百姓死亡,农业减产。两百年间,只有三年完全没有发生过灾害。(《中国灾害通史》袁祖亮)

因此衍生出来的灾民,若是能够得到朝廷的及时援助还好说,即便因此家财大损,甚至一步步借贷,了,沦为佃农家奴,至少也有继续生活的希望。

最可怕的,就是连朝廷都管不过来,当地地主都无力低价吸筹。百姓们衣食无着,被迫成为流民。要么沿着大路徒步四方,寻求可怜施舍,先熬过眼前的饥饿。

要是连施舍都难,流民极容易转化为乱民、暴民,揭竿而起,到处作乱。

但是这种作乱,本身就不是大多数人愿意的。

除了极少数野心家成天想着造反当皇帝,绝大多数老百姓还是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安生日子。

明末的以高迎祥李自成等人为首的农民军,能够剿而不绝,不断做大。说白了还是在种种原因之下,几十、数百万农民都丧失了对未来的期望。他们哪怕就连普通卑微存活的可能都没有,希望才转化成绝望,宁愿和官军杀个你死我活,也要最后拼死一搏。

正因此,防灾治灾救灾,减少未来灾民的数量,对于大明未来几十年的命运,极其重要。

朱翊钧为此多次推演,历史上明末的多灾多难,确实是一个不容易度过的大关。

东北女真诸多部落,一直被他打压、控制,并且谨防任何部落有做大的势头。等到对日作战的时候,这些女真男子,还会被抽调出征,将血肉消耗在岛国。

目前辽东的汉人在多年移民繁衍之下,已经接近五百万之多,开垦的土地,种植收获的粮食,更是丰裕到了能够通过辽河下海,直接就近送到京师。

只要按部就班的延续政策,辽东不会成为拖垮大明的一个无底洞。反而会在近些年源源不断的提供产出。

问题是,气候的变化,水旱的爆发,就是朱翊钧完全无法控制的了。

无论在他的促进下,大明的社会发展有多么的迅猛,也难以抵挡恐怖的天灾。

就算真的能够搞定蒸汽机,促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提前诞生,但是此时的人类社会还是太过无力。就连可以在长江黄河上建立大坝水库,调节水流的后世,一旦遇到极端大规模的旱情、暴雨暴雪,也会遭到不小的损失。

更别说此时的大明了。

为了应对明末多灾多难的冰河期,朱翊钧早早就着手,为此做出了多重准备。

在他的记忆中,明末的时候,其实自然灾害并不是波及了整个中国,基本上关键的旱灾、虫灾、瘟疫,都集中在了西北华北一带,而南方相对来说,受灾较少,偶有自然灾情,都不算严重,也能够及时得以解决。

这就导致了在明末前夕的崇祯十年,在江南居住的宋应星,还觉得那时候的大明算得上是国泰民安,十分繁盛,乃是自古以来少有的盛世。并且在他自己的《天工开物》中,对那时候的大明极尽溢美之词。

徐霞客也是从万历晚年开始游历四方,提前数百年兼职旅游博主,玩了三十多年,一直到崇祯十三年方才在家中居住不再出游。而且在第二年的崇祯十四年他就因病去世。

说不定徐霞客退休居家,不再外出,就是因为在养病。

这些都能够从侧面证明,哪怕明末时候的北方,兵灾不断,流民四起,南方仍旧没怎么受到兵灾的影响。

然而,北方就算在科举上比不过南方,可北方也有数千万的大明子民。

几千万人。

一旦不给他们活路,大明一样没有活路。

朱翊钧不想总是沿用过去的办法,消极对待,不断重复过去的历史。

一旦有农民起兵,就大军压境,如果不肯屈服,交出带头的首恶,就围剿屠杀,用战争来消耗人命,拖延到灾情过去,再度重建。

如同发现了肿瘤,要做手术割掉一样。只不过由于手术过于粗暴,技术不过关。在手术的过程中破坏了大量人体组织,原本良好的细胞。而且如果恢复的不好,还有可能再度复发,并且四处蔓延。

都是中国人,不应该把生命这样浪费。

而且总是这样,总有弹压不住的时候,到了那个时候,王朝就会崩溃。杀疯了的军队,将会造成极其可怕的破坏力。

不止是京师难以抵挡众多的流民,会因此遭殃。就算南方能够一时平安,只要多等上几年,同样讨不了好,根本不可能隔岸观火当做无事发生。

晚期的时候,药石难医,手术无效,只能等死。

等待有人重新恢复秩序,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创造新的生命。

朱翊钧要做的,就是早预防、早救治、尽最大的可能,创造出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减少“得病”的可能性。

几种重要的天灾,都主要集中在了北方,因此北方就是朱翊钧在防灾治灾上的工作重点。

除了整治交通、修筑道路,疏通航运,确保转移人口,将灾民都送出去,让外界成为大明的一个人口泄压阀之外,本土的建设也极其的重要。

结合历史和如今的现实,朱翊钧从很早起就开始注重水利的修建。

奈何一旦天灾降临,人力修建的水渠、挖掘的水塘,都只能延缓灾情。单纯修建工程还并不够。

就连大明的老百姓要吃什么,种什么,他也要管。

与后来华北主要种植小麦、食用小麦不同,如今的大明华北种植的作物很杂。

就如今来看,水稻老百姓们主要食用的是粟米,豆子,杂粮。

小麦虽然也有种植,不过这种作物相对更昂贵,对于底层农民的第一用途,就是交税卖钱。在北直隶、山东附近,小麦的种植只有三成左右,河南等地最多也不会超过五成。

没有将其视为主粮,而是经济作物。

只有富裕地主,城里的老爷,才能吃得起精细面食。

除此之外,还有着不少面积都种植了水稻。尤其是北直隶和河南地区。

然而北方相对缺水,相对其他的作物,水稻相对没有那么耐旱,更需要水。

虽然在整个北方,水稻的种植面积占比不算高,涉及到的人口不过一两百万。但是数量虽少,这点水资源在关键时刻,就十分珍贵,浪费不得。

而且到了旱灾严重的时候,这一两百万种植水稻的农民,哪里还能够来得及转型?

到时候减产歉收,饿的没了生路,还得官府想办法救助。

所以朱翊钧便开始动用种种办法,有意去限制北方水稻的种植,转而推广其他耐寒耐旱,耐虫害的作物。

各地都会留出不同大小的土地,会作为司农寺的实验田,种植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研究观察,总结经验。

派人移风易俗规劝也好,动用官府的力量去强制也罢,事情都要去做。即便有些底层的老农不理解,因此大骂皇帝,收到相关情报的朱翊钧也不会在意。

有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讨好皇帝,将一些言辞激烈的老农给抓了起来。不过朱翊钧在知道相关的事情之后,立刻下令将人给放了,还象征性的赏赐老农几两银子作为安抚。表示天子的宽宏大量,不在意普通平民的冒犯。

除了传统作物之外,美洲传来的玉米、土豆、地瓜、南瓜等作物,伴随着司农寺在各地的成立、推广,已经在北方地区开始大量种植。

经过多年的开荒,本土很多土地盐碱化,变得贫瘠,这些美洲作物,正好作为一种有力补充。

而且朱翊钧还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本土的高粱,其实在此时的北方比重还不算高,农民不怎么爱种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