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鞭挞岸边鹿伴

第236章 细分,专精化

从殿试结束,消息散播出去之后,朝野上下的官员,都知道了皇帝的心思,众人无不怀念起了前任首辅张居正。

张居正虽然也是坚定的改革派,但是老成持重,总比年少的皇帝沉稳许多,没有那么跳脱。

若是他在,肯定会千方百计的阻拦皇帝对科举大动干戈。就算要发生改变,也只会像之前的几次一样,一点一点的改,如温水煮青蛙,不会让人如此惊惧。

如今没有了张居正的阻拦,剩下潘晟、张四维等臣子们,都不是皇帝的对手。

他们大多数人,都是近几年才逐步被擢升到了高位。

放眼隆庆六年,朱翊钧刚刚即位时候的朝中老人,已经几乎全部退场。如陆树声这等老人,已经七十多岁,即便贤德有才,朱翊钧也不敢再用。

王宗沐倒是还在京师,如今掌管的是之前为了应对征缅、掌控南洋时特意成立的司海寺,管理海贸、海外移民,海运等相关事宜。

就连归属兵部的海军,也能够插上一嘴。

朱翊钧有心将之升格为海务部,就像即将被被拆分的户部一样,改变原本五府六部的格局。不过这项变动将会直接改变整个朝廷中枢的格局,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单纯一个部两个部那么简单。

再加上因以至于拖到今日。

虽然如此,王宗沐的权力和地位却与六部尚书没多少差异,品级加衔各项待遇全部给足。他和皇帝之间的捆绑关系,丝毫不弱于张居正。

正因此,王宗沐对于皇帝在科举上的变革,虽然心里也有些嘀咕,终究没有站出来反对。

科举的变革牵扯大明上上下下,哪怕市井小民,对此也是十分的关切。

万众翘首以盼,等到刊载相关内容的报纸发行下来之后,各地百姓都纷纷抢着购买,了解情况,再度引发了一波不断增印、加印的小高峰。

“好家伙,陛下这拆的真稀碎。原来只有南北中三榜,如今却要改成十几张榜。”

看到了朱翊钧的变化方案之后,众人无不咋舌。

原本大明的方案,是将全国分成了三块。文华更盛的南方,占据五成五的份额,北方三成五,中间的云贵四川以及中都凤阳等地区受照顾,能够得到一成。

可是按照朱翊钧的新改法,全国会试的录取份额,将会以布政使司为单位进行划分。与后世高考以省为单位划分大学录取名额有些类似,但是卷子还是全国统一。

若仅仅是如此,似乎有多此一举的嫌疑。

更重要的是,朱翊钧决定将名额进行动态浮动。

每一个布政使司,都有保底的基础录取贡士的人数,剩下的数额将会进行浮动。

以五次科举的时间段,也就是十五年为一个统计周期,考察各个布政使司内的人口、纳税、经济、安稳程度,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

哪个地方比过去做的好,哪里就能够争取到更多的浮动名额,反之则会减少。

相当于把地方上的政绩,与地方上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每一个贡士名额都十分的宝贵,这些进士出身的官吏,哪怕再清廉,面对父老乡亲的时候,往往也会高抬一手,稍加照顾。

乡土情结,难以避免。

通常来说,本地的大官越多,本地受到朝廷和地方上的压力就越小,发展的就越好。

哪怕举人也能做官,天花板被海瑞等前辈打破,但是进士和举人之间,仍然隔着一堵高墙,想要跨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当然,这个所谓的浮动名额,也有上限,不会让南直隶之类的地区包揽大半,造成事实上的垄断。

为了更好的治理,朱翊钧有心将南直隶这等全国重地进行拆分,等到未来五年将那里的土地全面清丈结束,就要动手。

他倒是不认为把榜单细分成这样之后,就一定会加剧地域党争。

在南北榜之前,有南北之争。出现之后,有齐党楚党晋党之争……大明的地域争端就一直没有休止过。说不定拆的更细了之后,让有可能抱团成为更大势力的党,被拆分成几个互相拉扯的小党,反而会减少

党争的激烈程度。

更重要的是,在朱翊钧看来,接下来时代的变化,会让原本的地域结党,变得更加弱势。

因为随着这些年的发展,实学不断扩张,未来的朝廷,说不定会从地域抱团结党,演变成学术新旧之争。

不能因为有着潜在的风险,就踌躇不前,不敢变革。

朱翊钧自觉自己的羽翼逐渐丰实,能够控制得住国家,就算真的出现什么问题,也能够及时解决。

就像是这一次的拆分榜单,朱翊钧虽然确定了框架,不容许变化。但是对于其中的各个地区的保底名额和浮动名额,以及具体的打分标准,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在这方面,他愿意集结众人的智慧,让众大臣都议一议。

只要说的有道理,他都愿意采纳。

朝野无论品级高低,都可以上疏议事。

正因此,数不清的大小官员为此绞尽了脑汁,思考应该如何制定细节标准,让自己的老家最能获利。为了不同的标准,互相争论不休。

结果,这些官员就落入了朱翊钧的陷阱里。

如果他们团结一致,就像万历时的国本案,谁都不肯顺从皇帝,万历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废长立幼,改换太子。

然而如今的朝野内外,已经顾不得再去反对皇帝的这个全新框架。

毕竟南人或者北人的身份,终究还是太过宽泛,比不得本乡本府。

当然,也有朱翊钧一致的表现作为基础。

今上自即位起,就不断进行变革,十年下来,大家其实心里都有些习惯了。

就算怎么反对都没有用,所以在有些时候,他们的反对意愿并不坚决,只是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聊以慰藉。

与科举分榜一同到来的,还有着一项在朱翊钧看来更加重要的变革。

那就是科举重新分科!

隋朝创立科举,但是太过粗糙。唐代起,就有了明确的分科。

这种分科不是文武,而是钻研儒道类的明经科,比起明经科更注重用文学阐述的进士科,律法制定的明法科,文学书法的明书科,以及数算天文的明算科。

至于秀才科的难度太高,而且还有一旦地方推举的人才考核失败,地方也要遭受惩罚的奇葩规定,导致这一科逐渐变得有名无实。

在朱翊钧看来,唐代的分科,已经比较科学,按照不同的人才需求,制定不同的选拔标准。

宋代与之类似,分科考取专业知识和技能,授予官职,有利于选拔不同类型,不同方面的人才,而且这些人才往往专注本科领域的知识技能,在上任之后,能够更快上手,胜任工作。

反倒是明代的科举,受到南宋的影响,唯重《四书》。

将科举变成了一种单纯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许多进士四五十岁方才高中,真正能够为国效力的时间并不长,浪费青春。更有无数读书人,皓首穷经,苦读一辈子,到头来把一生都耽误了。

朱翊钧前些年已经有所变革,对于科举的考试次数进行了限制,一旦超过次数,就要去做实职工作,哪怕职位再低,也得认真做满期限。

但是这种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

真正的问题,不是限制考试年龄或者次数,而是在科举本身。

一直死扣几本书,不断发散其中的微言大义,以至于科举出考题的时候,都已经想不出新的,只能左挑一个字,右挑一个字,组合成为截搭题。

除了折磨考生和考官,毫无意义。

朱翊钧理解,由于出版还不够发达,教育资源不平衡。所以出于公平起见,让大家都用统一的标准,才选用分布最广,印刷成本已经降到了最低的四书作为作为参考书籍。

过去的选择,不能说是错的。

只是在朱翊钧的眼里,已经逐步变得僵化,开始成为禁锢大众思想的头顶紧箍。

哪怕放眼全球,能够搞出覆盖全国的文官考试,制定让阶层顺畅流通的制度的国家,仍旧只有大明一个。

但是两百多年下来,该有所变化了。

在人才的选择制度上,大明还要继续引领世界。

科举将会重新分科,恢复明法、明算等几个科目,用来专项供应几个技术部门。

这个科目,在四书五经上的考核,就没有那么的重要。

全新版本的《大明律》,近年方才出版的《数算全书》等专项书籍,才是各科考生的必备之选。

朱翊钧就是要用这种方法,来逐步削弱朱子《四书集注》,乃至传统孔教的影响力。

在教材方面,理学人士最为在意,实学则是有所侧重,至于如今被很多人视为歪门邪道的心学,已经分成了很多流派,最激进的流派已经开始公开批孔骂儒,十足的异端。

去掉传统的《四书集注》,换上经过皇帝亲自参与修订编纂的书籍,无形之间,就会让他的影响力,更加深入。

大明很多的传统士子,敢骂皇帝,却不敢骂孔子。

差别就在这里。

不过为了让全国的士子能够接受和适应,朱翊钧仍旧给一个缓冲的时间。

三年后的科举还保持不变,直到六年后,也就是万历十七年,才会从会试开始,逐步变化,并按照反馈进行调整。

一直到乡试、县试……

先改会试,最容易让人接受。

至少能够参加会试的举人在经济上已经不用发愁,完全能够负担购买教材,邀请名师的花费。而且他们都已经做到了举人,其智力和能力,同样已经得到了地方上的验证。

继续考察他们在四书五经上的理解,毫无意义。

这样一来,四书五经就会逐步从影响全国,高不可攀的圣典,逐步降格为只有在考秀才、举人的时候才最为重要的初级教材。

传统的惯性过于强大,四书五经不可能被真的剔除掉。

这涉及到了中华数千年的意识形态之根基,哪怕朱翊钧也不可能轻易动摇。

不过他虽然不会放弃四书五经,却决定针对朱子的《四书集注》进行重新修订。

圣人的言语,都是微言大义。

解释权就很重要,朱熹能够解释,别人自然也能。

朱翊钧并不打算全盘否定朱熹,能够让自己的思想影响数百年,成为几个朝代的指定教材,他的思想当然并非全是不可理喻的糟粕。

只不过需要在部分内容上进行修改,然而以前的朱熹,由于姓氏的关系,在大明受到了极高的推崇。谁也不敢轻易质疑他的言论。

这种事情,只有皇帝,而且是一个强权皇帝才能去做,还不一定能够成功。

好在朱翊钧读了多年的书,为此做了充足的准备。心里有底,有着明确的规划。如今又正值思想潮流互相碰撞的激情年代,各学派争执不休,多的是愿意辅佐他的人才。

相关的工作,已经推进多年。

在团队的努力下,朱熹、丘浚、薛瑄、罗钦顺、王阳明等先贤大儒的思想,全部拆分出来,取合乎皇帝心意的内容,统合到了一处,名为《四书新义》。

虽然有着缝合怪的嫌疑,至少具备实用性。

不管哪一派,都能够从中找到属于他们流派的理论。

如此一来,就算反对,也会陷入互相攻击的泥潭里。

这么多个流派,到底谁才是对的?

相互拉扯之下,就难以合力来反对皇帝的全新版本。

过去朱熹的版本,是理学派撑腰,但如今朱翊钧指定的新版本,一样有着实学派的年轻士子们作为后盾。

他们的人数,虽然从全国看来,人数占比还是偏少。

但是未来是年轻人的。

理学派多是老年人,新学派多是中年人。

年轻人中,实学派的占比,明显在不断上涨。

只要能够坚持撑过理学的反扑,终将走向胜利。

或许这个版本在未来还会变得不合时代,不过朱翊钧觉得至少能够使用一二百年,再久远的未来,就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