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九州小日本
长崎所在的九州地处日本西南,且有良港。将来大明攻略日本的时候,无论从朝鲜进军,还是沿琉球北上,都是最容易接近的地方。如今有机会仔细了解一番,李言恭等人不会错过。
货物的售卖自有小吏算手,叫价审核对账等杂务,无需几个上官操心。
大明特产对于日本来说,都是供不应求的硬通货,哪怕这一次大明不请自来,超出了当地商人的预计,为了吃下丝绸、药材等高档不愁卖的好东西,他们依然愿意临时筹钱,尽数吸纳。
不过大明这一次不是单纯为了挣钱,这些货物都是筹码,有可能影响到地方大名的实力对比。他们只在长崎出货了一小部分货物,换成白银。
李言恭借口海上一路风波浪涌,坐久了船,身体都有些不适,需要恢复。要在此处多待一段时日才能继续行进。
而季堂、郝杰等人,则是想要放松一下,游览此地的风景。
大明来使都是贵客,大村纯忠不敢怠慢,一直都是欣然作陪,就连往年熟络的两牙海商,都冷落了几分。
他看的清楚,如果大明继续维持对日海禁的话,负责中日之间转运售卖,而且能够带来大量欧洲知识、火枪火炮的两牙商人当然最为重要。
可如今形势有所变化。
就算两牙传教士向他们吹嘘,已经能够大航海探索世界,却一直无法撼动大明在这里的地位。大明才是东亚这一片地区的真正霸主,就像熟睡的狮子老虎,过去只不过一直沉睡在自己的老窝中,一旦醒来出山,又将震撼世界。
虽然蒙元征日失败,可那时候也给他们日本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一旦惹怒大明再度开战,九州这里势必又要像上一次一样变成前线。
就算反击大明赢了,荣耀和胜利也是京都大大名的,和他们这种连领内一元都做不到的地方小家族没有关系,反而有破城灭族的危险。
当然,大明目前完全没有显示出要找麻烦的意思,只是单纯的想要恢复商贸关系,他更不会随便得罪了。
至少在唐宋时,儒学就已经大规模传入日本,经过改造成为天皇和镰仓幕府统治的武士道工具。孔子在这里更是早早被尊封为“文宣王”,三纲五常,忠孝等概念,同样深入人心。
甚至就连年号,也要学习模仿中国。
除了汉光武的建武、唐太宗的贞观之外,三十年前的嘉靖中期,后奈良天皇还采用了弘治年号。
哪怕长崎这里深受欧洲天主教影响,儒学氛围比不上京都,可是作为日本重要贸易港口,钱多人多,一样能够在附近找到一些熟读儒学书籍的学者,作为陪客。
这些学者不会说大明官话,不过能够写出中文汉字,用来笔谈。
这也是东亚东南亚地区最广泛的交流方式之一,就算语言各不相同,可是只要都学习过汉字,就能够进行交流。
日本上层文化人士都会学习汉字,只是大部分人学的是和制汉字,比不得专门研究儒学的学者。
郝杰可是闯过科举这条千军万马的独木桥,诗词不是他的专长。可凭借深厚的底子,依然能够出口成章,在游逛时不经意的言谈中,就能令这些地方学者拜服,视为偶像。事后还有人为了争抢郝杰留下的文字,互相殴打——在郝杰的眼中,他们若是住在大明,恐怕连秀才都考不上。
文化上震慑这些乡野儒生不是目的,郝杰、季堂等人在李言恭装病休息的时候多次出游,是为了了解当地的山势地形,人口风貌。
手下长随中有博闻强记观察敏锐之人,上官们看似信马由缰的玩乐,实际上他们已经将相关的情报深深记在脑子里,等到晚上回到驻地,就会赶紧书写成册,为将来的攻略打好基础。
九州岛的地势山峦起伏,放眼整个日本都算得上穷山恶水,很适合防守,只是大明怎么也不可能将其跳过。
哪怕再难,将来也得在这里啃下几块硬骨头,作为前沿作战基地。
九州就有几处不小的铜矿金矿,是他们对外贸易的底气,将来占领之后,就可以充实大明的国库。
虽然大明是外客,不可能真正深入重要地方,也没办法参观到城防布局。可是仅仅是所了解到的一部分情报,就足以管中窥豹,用以评估如今日本的实力。
一个地方当然还不够,多去几家自然就清楚了。
通过伪装成商人、水手等身份潜入日本的佛伯乐人数还是太少,时间还是太短。能够探知一些明面上的大致消息就已经很不容易。
所以这一次出使日本,还有建设深层
次情报网,拉拢扶持更多亲明派大名的意思在。这种工作潜伏在暗处的佛伯乐们难以做到,只能由作为大明代表的使者出面,才能影响到他们的立场。
不用打着将来派兵出征日本的旗号,仅仅是从剿灭倭寇,维护海上秩序,打压儒教佛教的欧洲敌人等借口,就足以达成一定程度的合作。
就在他们在长崎短暂停留的时候,从公开的流言蜚语和私下的种种探寻下,对于如今的九州局势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个小小九州岛,仿佛就是日本的缩影。
目前九州岛三强鼎立,岛津氏和大友氏正在争夺九州霸权。
大友一方属于崇信天主教的切支丹大名,凭借着和欧洲海商的良好关系,最为富裕,手底下的士兵人数最多和装备最为精良。
纸面上大友氏是九州岛最强大名,因为旧日仇怨,他们开始派兵主动征讨岛津氏。
不过李言恭他们完全没有想要支持岛津一方,用来维持九州岛势力平衡的意思。
在出海之前,岛津家就是进入朱翊钧视野的地方重要大名。
他对日本战国历史不够熟知,能够记得相关名字,已经说明了岛津家的实力,能够排进诸多大名的前列,做出过能够史书留名的事迹。
除了未来的朝鲜战场上,岛津氏有所表现,更重要的是后来侵占琉球的萨摩藩主,就是岛津一家。
说明不用大明的插手,岛津氏迟早是九州岛的胜利者。
除此之外,还因为大友氏的家主在受洗之后已经成为了狂信徒,不但在内部与家臣之间就有很大的矛盾,就连大明也不愿扶持这种地方大名。
就连支持放任天主教传播,用来打压佛教的织田信长,都没有像他们这般狂热。
大明宗教宽容,允许有限制的传教,也愿意与欧洲国家达成一定程度的合作。
隆庆开海,其实就是合作的开端。
可是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不可能在明面上公开支持这种外教大名。
这是大明的底线,也是人设,不能随意崩坏。
……
大明来船的消息瞒不过众人,远在本州岛的织田信长他们还没有收到消息,不过九州的几个大名都已经知晓此事并做出反应。
无论岛津还是龙造寺,都对信仰不同的大友氏十分敌视。双方暗中联合,打压侵蚀大友氏的地盘。长崎本属同样受洗的大友氏势力范围,去年龙造寺逼迫大村纯忠送出了三个儿子作为人质,让他效忠。
龙造寺隆信笃信佛教,有意改变如今长崎被外来宗教污染的局面,本就想要趁着大友氏出兵征讨岛津的机会点齐兵马,率军入驻长崎,把这里的异教徒全部赶走。如今他听闻大明来使,喜不自胜,虽然暂缓进攻,可他依然带队前来,前来求见大明尊使。
大村纯忠在日本排不上号,可是龙造寺隆信就不一样了,至少如今在九州岛很有影响力,放眼整个日本,已经不至于被人所忽视。
就连李言恭都装作身体有所好转,与他见了一面。
而具体的详谈,则是郝杰等其他官员通过通译进行。
这种佛教徒大名,就是大明愿意扶持的对象,更别说他还主动修好,愿意前来觐见。
考虑到这一点,除了正常售卖的货物之外,原本要卖出高价的德化白瓷佛像,都挑选出几件货作为赏赐,“白送”给他。而剩下的相关佛像佛经等相关用品,都会伴随着路程,高价售卖给各地佛寺。
日本佛寺很有钱,很多寺院都有自己的领地,培育商人势力。强盛的还会培养自己的庞大僧兵,与各地大名争斗。
最厉害的石山本愿寺,正是几次组建信长包围网的核心势力。
一向一揆,也是这些佛寺发起的。
能够和织田信长这种狠人鏖战十年才最终失败,已经显现出来了他们的力量,如果有大明在背后支持,说不定还能坚持更久,直到改变历史。
灭佛的三武一宗,正是看到了其中的潜在危害,方才不惜国家动荡,也要将之打压下去。等到前两年朱翊钧再度出手,限制大明佛寺的时候,他们早就掀不起多大的风浪了。
朱翊钧见不得佛门在大明过于兴盛,却愿意支持他们在日本的发展。多一些这种佛寺,才能进一步削弱日本的实力。
而且他派驻到日本的佛伯乐,也有少数是伪装成了信徒或前来传教的法师等不同身份,潜伏进几个大寺院。
本愿寺之外,当然少不了历史留名的本能寺。
可惜本能寺处于京都核心地带,
不是单纯的寺庙,还有生产火枪火药的能力,是如今一个重要的兵工厂,本身就是一个小堡垒。
这种战略要地,比起广收门徒,用来与信长作战的本愿寺来说,门槛要高得多,几个被派驻到京都的佛伯乐至今都没有进入的机会。
除了正常的商品、佛门相关的交流之外,龙造寺还决定派人陪同大明使节,前往京都。
原本足利幕府就是日本对外的代表,还接受了永乐的册封,成为日本国王。
哪怕这个所谓的国王,其实很多人都不认,至少能够凭借这个名义,与大明维持正常贸易。可是现如今,所谓的日本国王已经被“乱臣贼子”织田信长驱逐离京,幕府灭亡。
虽然足利义昭要在十年后辞去征夷大将军的官位,但是他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控制天下的权力,只是一个实力比较弱小的地方大名,靠着过去残存的面子混日子。
大明当然可以不管这些,继续按照过往的惯例,依旧将足利义昭视为所谓的日本国王进行贸易赚钱,可是那对朱翊钧毫无意义。
如今的日本没有真正得到众人认可的话事人,才方便大明的使节和地方大名直接接触。
严格意义上来说,明日双方关系已经断绝了几十年。
足利家作为日本代表的时候,既然控制不好手下,闹出来了使团争贡的丑事,把他换掉重新选一个代言人,十分合理。
大明这一次派遣使者,名义上就有挑选册封日本国王的任务,所以要在日本全国考察一圈。
不管有没有找到新一任日本国王,大明作为宗主国,干涉一下藩属国的内政,分定伦序纲常,都很合理。
以前的大明天子不愿插手,不代表朱翊钧不会这么做。
正亲町天皇,就是现在理论上最适合被册封的人。
再怎么说,他都是日本名义上的君主。
哪怕不掌握实际权力,日子过的穷困潦倒,就连即位仪式都办不起,要等数年,依靠地方大名捐献才能筹办。可京都依然是日本的中心,任何一个崛起的地方大名,都会提刀上洛,找天皇讨要一个官职。
织田信长正是控制住了这里,方才成为所谓的“天下人”。
永乐时天皇没有接受册封,现在世界大变,说不定他就会选择接受。
不过对于朱翊钧来说,接受与否都没有区别。
接受了,就是再度确立明日两国之间的隶属关系,大明以后打着扶助藩属国国王的名义,征讨日本的奸臣,日后再以天皇失德之类的理由把他废掉。
不接受,他也不会选择册封织田信长,令其一统日本的脚步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