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鞭挞岸边鹿伴

第155章 殿试开卷考

天色依然晦暗,皇城大门前,就已经明火执仗,众人云集。

与三年前只有二百九十九人不同,三百零一名士子在礼部官的引领下,齐聚承天门前,准备今科殿试。

理论上,会试中试的贡士,就该在准备一段时间后,参加当年的殿试,顺利登科,金榜题名。可是总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有人突发重病,状态奇差,或是收到家里传来的丁忧消息,要回乡守孝……

这些人只能无奈放弃当年的殿试,准备三年后再参加。

正因此,实际上每一科的殿试人数,其实都不是完全固定的。就像每届的会试一样,在四千到五千内浮动。

宫闱重地,闲人不得进,搜查也要严格。纵是这些士子注定不会落榜,保底也是一个三甲同进士的出身,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尚书阁老。

然而那都是不知几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谁也说不准会不会有哪个士子突然脑子一抽,在衣服里夹带点什么东西,抄袭或是想要搞个大新闻,闹得全国皆知。

好在这一科的士子都是经历了重重考验,性情相对稳重之人,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次大考就在眼前。第一次面见皇帝的机会就在眼前,没有人傻到在这个时候放弃自己的前途。

走过固定的流程,值守的禁卫将其全部搜查过后,众人顺利入宫。

通过了六科连廊,放到午门前。

此时的士子们分列左右,按照会试时候的名次,分成单双号,单号走东侧的左掖门,双号的从右掖门通过。

至于中间的午门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专用。

除此之外,也就是大婚迎娶皇后,以及殿试结束,排好了名次唱名的时候,状元榜眼探花这一甲前三可以骄傲的从这里离开。

汤显祖、沈懋学、曾朝节等几人被分在左右两侧,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发现大家的表情都在紧绷着,少了几分平日的淡然。

能够参加殿试,考到这个份上的,都不是只会死读书,硬背死记的中庸之才。在备考之余,他们也会出门四处结交,为了将来的仕途做准备。

自然而言就会了解互相的才学、志向兴趣。合在一处的成为朋友,不和的则会老死不相往来,最严重的,甚至同殿为臣后,还会成为互相攻击不断的政敌。

这几人都是年少成名的翩翩才子,汤显祖21岁就中了举人,沈懋学也不差,即便还没有过会试的时候,就已经是今科备考的士子中,声望最高的一批人,是今科状元最有力的竞争人选。

虽然之前畅聊时事、谈古论今的时候,他们互相钦佩对方的才学,然而在这个时候,谁也不会主动认输,让出名次。

耐心的等到了旭日朝阳终于升起,伴随着一阵阵庄重典雅的鼓乐之音,奉天门大开,众考生来到皇极殿前的广场上。

以张居正为首的一众考官,则是站在殿前石阶丹陛,等待皇帝的到来。

张居正就像之前登报公开承诺的那样,信守诺言,没有动用职权干扰科举。张敬修、张嗣修这两个儿子都没有参加会试,更不会参加这一次的殿试。

汤显祖站在前排,偷偷瞧了一眼张居正的脸色,看上去有些怪异。

他内心腹诽,却不知道历史上的他本会名落孙山,无缘今科殿试。

倒是沈懋学发现,似乎从张居正开始、一众阁臣的脸色都不太正常,有一种在憋着什么但无处释放的感觉。

等到了辰时,朱翊钧终于出场,接受场内众人的跪拜。

然而这一次,流程却与他们已知的发生了一些变化。

殿试虽然对于底层百姓来说,十分神秘,只能畅想状元郎是用金笔考出来的。但是两百年来,大体的流程都没怎么变。对于有资格参加考试的士子们来说,并不是秘密,属于应试备考。

殿试这么多年,都是考时务策,从太祖皇帝起,围绕着不同的事务,出一道议题,令考生写一篇千字以内的文章。

而这个议题,有时是皇帝亲自出,有时则是内阁拟定几道,由皇帝在前一天选出来,当晚印刷。就像三年前朱翊钧的年纪还小,对于经义了解不深,就算自己想出也怕露怯。所以在皇帝出现后,考官宣读圣旨,之后众人依次落座,准备等着执事官发放策题、答卷纸,就可以答题了。

早一点的,正午时分就会交卷,慢的就会辛苦思考写上一天,拖延症严重的,还可以要几个蜡烛,多夜战两个时辰。但是不会像会试一样,一连熬几天。

毕竟就一道题,排个名次,相对来说没有会试那么难。

然而这一次,殿试也发生了变化。

宣读圣旨的时候,没有先诵读一遍考题,而且后面还多了一段内容,后面多的这部分内容,让众考生听闻后激动不已。

在圣旨中,皇帝朱翊钧表示今科的殿试与往年不同,并非只有一天,而是整整两天。饮食、出恭等杂事,一律都在宫内,做好了安排,住宿就宿在这皇极殿,夜晚烛火不熄。可以提前交卷离场回家,如果不愿睡觉,想要熬夜答题,也可以。

相关的考场纪律,都有监视官,巡绰官等人专职负责。

国家大典,没人敢轻慢。

而且众士子写完后的三百零一份试卷,他将会亲自仔细批读,为考生亲自确定每一个人的名次。所以,这一次的题名放榜,也会比往年晚一些时日。

一直以来,参加殿试的考生,才配叫做天子门生,就是因为早年唐皇在殿试的时候,亲自出题,考教士子。

然而几百份卷子,哪怕众多读卷官、都得紧赶慢赶,才能分出上下高低。皇帝最多看被预排在一甲二甲前列几卷抽出来的代表性卷子,再按照自己的喜好,略微调整,从来没有全看一遍的道理。

朱翊钧这样做,虽然改变了流程,但也能够体现皇帝对他们的重视。

士子们纷纷心想晚几天再放榜就晚几天吧,至少每个人的卷子都有机会呈现在皇帝的眼前。

这可是对每一名考生都有利的提议,谁要是敢出言反对,怕不是第二天就会发现,自家院子里被人偷偷扔臭鸡蛋烂菜叶。

至于考题,也不再只考一道时务策,而是分成了三道题,让考生作答,每题只需写三百到五百字之间即可,虽然简短,但足够表达,要言之有物,不要浮华文字。

同时还给每一名殿试考生,都发了一本书,要众考生先读书,之后开卷作答。

这书似乎是新印不久,轻轻一嗅,还能闻到书散发出来的清新墨香。

汤显祖先看了一眼手中书册的标题,眉毛不禁一挑!

《实学新义》

他不由想起来了自从当今这位早就有意无意推行的“实学”,内心隐隐有了猜测,看来理学占据儒学正统地位的传统,从今天开始,要开始改变了。

……

“陛下可真够胡闹的。”

殿试考场上,朱翊钧身为皇帝,亲自监考。

一般来说,皇帝只会坐镇一个时辰,就会离开,朱翊钧也不能免俗。身为监考官,考生们都在认真答题,他总不好意思当面做别的,影响皇帝的威严。

面对几百号新人,朱翊钧要比往日更加“端着”,实在是太辛苦了。

等他离开大殿不久,张居正也跟着他来到了文华殿。

大殿内,还有执事官轮流值守,没必要让皇帝、首辅等朝廷大员都在那里干巴巴的耗时间。还留在场内的众臣互相对视,没有说话,但他们都知道,这是首辅替他们去找皇帝问话去了。

来到更为熟悉的文华殿,朱翊钧神态放松,不等张居正发问,便主动道:“先生可是怪朕胡闹,把原来好好的殿试都给改了,还不提前知会你们。有点随心所欲……”

张居正闻言一怔,苦笑道:“陛下既然知道,又何必如此。”

之前殿试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准备,朱翊钧只说要自己出题,无需内阁插手。

虽然隆庆以来这几次殿试,都是内阁先出好题目,再由皇帝选择,但是朱翊钧年纪渐长,想要尝试出一道时务策,没什么大不了的。

从太祖以来,各类时务策都出了不少,正好可以看一看考生们对于如今国事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只是让众臣没有想到的是,等到了今天早上,他们才知晓今天的殿试,与往日大为不同。比起还在皇极殿奋笔疾书的考生们,其实考官也只是早知道了半个时辰。

朱翊钧微微一笑:“在先生看来,殿试是为了什么,有什么用?”

“当然是为了陛下选出贤能之才,之后将他们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协助陛下治理国家。”张居正不假思索的回道。

“那么会试不是已经选出来了这些人才,而且在会试的时候,也有排名,又何必来殿试多此一举。”

张居正短暂沉默,方才道:“陛下应当不会忘,古时殿试也会有所选淘,并非单纯的定名排序。只是因为宋时教训,才改为只定序,不裁人。这是为了让众贡生亲历大礼,由陛下,而不是臣僚考官裁定。走过这一遭,方才是真正的天子门生。”

“是啊,”朱翊钧幽幽道,“所以天子门生,天子

出题……可是以前的天子只出题,不亲自阅卷批判,又如何算得上真正的门生……”

张居正心里一惊,难道是皇帝嫌弃他们占据这个权力,才想要夺走?

可是批卷从来都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之后如何任用,可以慢慢考察其品行言谈,没必要只看一张卷子。

几百张卷子,哪怕一目十行,看一天恐怕都看不完。若是想要认真研读、分析,要花费的时间就更不知道多久了。皇帝事务繁杂,哪能大包大揽全自己解决?

所以像是洪武太祖这种废了丞相,天天亲自处理政务的狠人,也不会把所有的考生卷子都读一遍。

现在皇帝还没正式亲政,空闲多还好说,将来真的亲政,难道也如此?

不料,朱翊钧摆了摆手:“先生放心,这么多人的卷子,朕是不可能每次都自己批阅的,不过今年朕有心变革殿试,方才如此。朕读史书,汉时虽然没有科举,但是和唐一样重五经,宋以来才重四书,朱熹的《四书章句》能够成为科举经典,也是源自元仁宗,之后太祖承袭。从今往后朕再改一改,未曾不可。”

就像上一次的馆选一样,朱翊钧为了避免科举一下子变动太大,惹得国家动荡不安,士子们纷纷反对,每三年只改一部分。

这次轮到了殿试。

正好,殿试理论上就是皇帝亲自选择天子门生的一个过程。朱翊钧身为皇帝,自己说要稍微改一改,合情合理。

至于不提前告知,而是临到考前才打一个突然袭击,朱翊钧倒是给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为了保证殿试的公平,保密。

张居正被噎了一下,一时之间不知怎么回答。

朱翊钧将这本新印刷出来书,送给张居正一本,让他坐在这里仔细研读。

“实学新义……”

张居正念念有词,他读了两遍书名,心里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王安石当年的《三经新义》。他又回想起来了几年前,高拱刚刚因为言行触怒了两宫,被迫离京,自己登顶继任首辅的那一天。

就在那一天,朱翊钧或许是因为年纪还小的关系,主动对他敞露心扉,畅谈治国志向。当时就立志要革新大明,扫除旧弊,还提及了王安石这个著名的改革家。

虽然经过南宋的泼脏水,王安石的名声一直不好,但是朱翊钧就像当年说的那样,让人搜集整理了王安石的文集,刊印发行。并且利用手里的报纸,不断从侧面抨击宋理宗等人,称赞王安石的功绩,让他的形象,在近些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转。

在朱翊钧即位以来,开源节流,树立良好的形象,又做出了伐蒙等多项大事后,皇帝背书的报纸,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如今大明有了新的共识——积贫积弱的宋朝,经历了王安石的改革,在徽宗前期还能收复青海的国土,成为了宋时版图面积最大的时代。

至于靖康之耻,怎么也赖不到一个死了几十年的旧臣身上。

张居正忍不住抬头,四处张望了一眼。

经过数年的时光,文华殿和过去相比,已经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