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鞭挞岸边鹿伴

第95章 新报

“玄翁,京师最新消息,这是陛下创办的物什,叫做报纸!”

朱文科手捧着刚刚送达辽东的报纸,跑向还在田里的高拱。

在化冻后,趁着雨季尚未到来之前这短短几个月里,高拱与张学颜等人率领地方军民努力排干沼泽,将水洼变成可以耕种的良田。

这种向水泽争田夺地的营造方法,从春秋时就已经开始出现,等到唐宋基本成熟。只要愿意花费人力,有人组织带领。

水深很浅、分布广泛的辽泽,在逐渐被人力消灭,变成农田。

有着小皇帝的圣旨在手,高拱底气十足,新开垦的土地在登记造册后,五年内不需缴纳赋税、服劳役。

如此一来,当地百姓的积极性自然很高。

经过几个月的功夫,辽阳、沈阳卫附近区域已经登记在册了十余万亩新土地,效果极其显著。

不过高拱知道隐藏其中的原因,这十余万亩土地,只有少部分是通过排水围田,从大自然中争来的,大部分都是过去农民开垦后,隐瞒不报的隐田。

高拱趁着排水围田的功夫,对外放出了风声,几年内辽东就会重新丈量土地。到时候要是再隐瞒不报,将会入罪重罚。

有些人干脆趁这个机会,充作新开垦的土地,争取最后几年的免税免役的机会。

他故作不知,没有深究。

辽东六月雨季,在雨季即将到来之前,他又开始亲临一线,组织人手准备防洪涨水,以免刚刚争来的土地,被洪水冲没。

即便抛却高拱曾经身为内阁首辅的高位,以他如今辽东巡按御史的身份,亲自在一线监督,就足以令当地大小官吏不遗余力的卖命。

不过同为御史的朱文科,却有些承受不住。

他在京中习惯了屋内久坐,只与文牍接触。来到辽东后,每日都要高强度的在各地走动,身体很不适应,强撑着陪高拱半个多月,终于生了重病,昏迷倒地,高烧不止,回到了辽阳城里修养。

高拱任由他回去养病,直到一个月多月后,朱文科终于重新归来。

听到朱文科的呼喊,高拱却不急着去看京中传来的新事物。

经历过去年的那次被贬,高拱的性情多少有些改变。虽然刚见面的时候有些瞧不起朱文科,但是看在他陪着自己熬到病倒的份上,他愿意多给一些好脸色。

他用一副关切的语气问道:“以选的身体如何了?”

朱文科受宠若惊的行了一礼,欢喜道:“多亏玄翁挂念,晚生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高拱哈哈笑道:“老夫刚来的时候,也不适应,过几个月就好了。你可是后生小辈,身子骨可不能不如老夫。”

但是朱文科却不知道,高拱刚来辽东的前几个月,有巡抚张学颜照顾。除了凭借自身意愿到各地探查,根本没有累到身体。

和他这种被迫跟随上司加班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饶是如此,高拱的安慰,足以令他深受感动。

寒暄过后,朱文科再度举起报纸,兴奋道:“玄翁,您还是先看看这个吧。”

“这就是陛下之前说的报纸?”

高拱盯着朱文科手中的几叠纸,却没有直接接过。他现在双手脏污,直接碰触是对皇帝的不敬,要去洗干净了手,才能阅读。

“玄翁早已知晓?”

“嗯,老夫之前曾上疏革新驿站,负责辽东一地的管理。陛下曾就利用驿站发行报纸,该如何节省开支一事,咨询过老夫。”高拱自得道。

“不愧是玄翁,深得陛下信重……”

不只是高拱,关于办报之事,朱翊钧从来没有瞒过别人,为了克服一些技术难关,亦曾几次公开招募人手。

这一份创刊号上,同样有张居正等人的手笔。

等回到附近的小屋,高拱洗净了手,终于接过报纸,打开仔细阅读。

高拱早就知道小皇帝要办报,只是不知与往日通政司负责发行的邸报有什么区别。

传统的邸报由通政司负责,若无特殊情况,每日一期。

四方奏本先交给通政司,经过皇

帝内阁批阅之后,节选其中重要的内容,汇聚成文,由让秀才生员负责人工抄写。直到后来的崇祯十一年,才开始采用活字印刷,传播邸报,那时候距离大明灭亡都不到十年了。

因为是人工抄录,速度自然慢,内容也难以抄全。

京师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什么消息传播的都快,甚至还有专门抄录用来售卖的商人,价格不贵。图省事的懒得自己抄写,就会花上几个铜板买一份。

但是距离京师越远,想要看到邸报上的内容,就越麻烦。

外省都会在京师安排提塘官,相当于后世的驻京办主任,负责外地各省与京师的公文联络。这些提塘官看到邸报后,再将与本省有关的内容二次抄录,通过官方驿邮传回本地。

所以辽东巡抚张学颜、总兵李成梁等人,才能够在最快十几天内,就了解到京师的消息。

至于知府知县之类的中低级官僚,则需要自行花钱请人抄录。

在重重障碍下,虽然邸报上面的内容,并不算秘密,但是放眼全国,能够真正读到的人,少之又少。

即便朱翊钧创办全新的报纸,动用活字印刷,也要考虑财力和需求,不能像后世一样,动辄发行百万份。

这创刊号虽然极具纪念意义,但是考虑到目前的印制以及运输成本,他仍旧只印制了一万份,发向全国重地,免费发放给各级官吏。

这算是第一次的试行,如果没有其他问题,地方上需求强劲的话,再增加发行量,在南京等地设置印刷分厂,并且按照成本适当售卖。

辽东只有三百份,仅比云贵等过于偏远的地方稍多一点。

僧多肉少,但是以高拱的身份,无需特意讨要,张学颜已经给他准备了一份。

不过朱文科在看到报纸后,觉得自己是时候从病床上起来,便拿着报纸赶紧出城,找到高拱,争取抹除自己生病不能任事的坏印象。

与单面印字,方便张贴在门面上供人传看抄写的邸报不同。

小皇帝创办的这份报纸,采用后世报纸的版面形式,双面印刷,不过考虑到人工成本,省却了折页。每一面,就是一个版面。

创刊号的头版首页,最为吸引眼球的就是两个笔走龙蛇的御笔大字:新报!

“新报?”

高拱琢磨其中的意味。

没有采用皇家、或者是大明国号相关的字样,而是用这个字。

“新”按照古意,还有砍柴,取薪火的意思。仅这个字,他就能够感觉到小皇帝急迫的想要革旧、变法、迎新的态度。

以前嘉靖帝就爱玩猜字眼的游戏,态度模糊,到时候臣子无论猜对了猜错了,他都能说出一二,不沾染责任。

皇帝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人揣摩,猜测,十分正常。

还没等高拱思索清楚,往下继续看,忽地哑然失笑。

原来朱翊钧早就在头版的文章中,针对报纸的名字等事项进行了公开透明的解释。

丝毫没有遮掩,态度十分明晰。

报纸的任务是什么,要写什么东西,关于办报的宗旨,内容的定位,读者的定位等等全都写的明明白白……

这也是朱翊钧的一贯态度,真要是出现了问题,他并不惧怕承担责任,不会让臣子背锅。

除了高拱猜测的变法革新以外,朱翊钧还在文章中写道,报名采用这个新字的本意,初始、全新事务,代表这是一份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全新报纸,同时还有新闻之新的含义。

国朝二百余年,新皇万历帝即位改元,意图变法图强,除旧革新。因旧时邸报传播不广,诸人传抄,内容失真遗漏,流通不便,故而新皇创《新报》,广传圣意于四方……

高拱读完头版头条,有所了然。

小皇帝没有要废除邸报的意思,只不过邸报不足用,所以创办了一份《新报》。内容不仅局限于政事、新闻,还有许多过去邸报上从未刊载的东西。

至于原先的邸报,并不会废除,而是会在年内进行革新,更名为《官报》,形式上将会模仿《新报》的模式,进行印制发行。但是在内容则仍旧专注在皇帝的

诏书谕旨,朝廷大政通知、官员升迁任免等事项,与原本的区别不大。

《新报》被分成了甲乙丙丁四版。

甲版,就是头版,整版内容都是朱翊钧想要对天下臣民表达的内容。

之前的新皇即位诏书,改元诏书,都不可能像报纸这样传播到整个大明,真正的让大部分读书人都知晓。

所以朱翊钧不再装腔作势,态度诚恳,向天下人坦白如今大明遇到的困难。

中枢财力不足,国库空虚。边境军防不稳,东南海上倭寇,和北方蒙骑入寇,至今没有完全平息。至于地方,则存在着黄册白册弄虚作假,徐阶等高官侵吞土地等诸多问题……

这些不是朱翊钧掩耳盗铃,不公开写出来,大家就真的不知道了。

无论哪一项,都是有诸多官员上疏请求治理的“大弊”,只要用心翻看过去的邸报,都能发现!

只是朱翊钧稍微收敛了一点,没有明确写出藩王、勋贵,而是用了相对模糊的笔法,用大家都已经明确知晓的徐阶举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重振国家,小皇帝即位以来,开始推行变法革新。

从自己开始,削减内廷开支,每日餐饮、平日所穿的衣服,写出了许多详细事项。

一定程度上,甚至揭开了天家对于民间的神秘面纱。

皇帝以降,中枢的五府六部也开始了变法除弊,比如户部在统计会计账目,兵部在严查购马花费、军械保存等事项,为国家节省了大笔开支。

接下来,国家将会重新丈量土地,扫除更多的积弊。

然而这还不够!

皇帝陛下号召大明全国之人,响应号召,为国效力。

懂数算的,去协助户部。

勇武之人,参军助阵……

莫要留守家乡,浪费一身才华。

因为皇帝明确认识到——

天下不只是皇帝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

这种话说起来多少有点犯忌讳,但其实古人说过不只是一次两次,全看当时在位的皇帝到底是什么心态。

比如三国时曹魏重臣高堂隆在临死前,就对曹丕说过:“天下之天下,非独陛下之天下也。”

这段被记载在《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多部史书,流传天下,没有被禁。

以民为本,重社稷,轻君王,这种孟子的思想,在民间广为传播,甚至如今的心学中的泰州流派,已经有了以百姓为本,蔑视君王的思想潮流。

朱翊钧没说的这么直白,只是简单借用了孟子以及唐太宗等人的名言,体现自己重视百姓,以民为本的态度。

之后他又用夏桀、商纣等诸多昏君、汉文、唐宗等明君作为例子,告知天下臣民,自己知道该学谁,该吸取谁的经验教训。

“上天不会有所偏心,它只会庇佑有德行的人。百姓称颂德政,政权寿命自然延长;凡是被百姓怨恨悲叹的,则上天会收回福禄,会另选贤能之人继承天下。”

对比历代皇帝,姿态放的相当低。

这也是朱翊钧的目的,希望能够激发全体读书人的爱国热情,在地方上找到新的发力源头,推动地方革新。

他来自后世,自然不会自欺欺人的觉得,自己天命所归,应该享有皇权万世一系。

除了这些相对空泛的大话,朱翊钧还邀请天下读书人,协助他来办这份《新报》,只要是有秀才的身份,就有机会通过考核,成为《新报》编纂,不但每个月都有银子领,还能够将自己的文章刊行天下,影响千万人。

至于文墨不通者也没关系,之前对戚继光说的封爵皇榜的详细内容,同样刊登在了头版。

只要能够立下战功,还有封爵的可能。

光是阅读头版内容,高拱都觉得心脏砰砰直跳,他的双手都忍不住开始颤抖。

除了对于自己身处这个变法革新大时代的自豪激动、还有几分对于未知未来的恐慌。

朱翊钧即位之后,他没多久就被贬到辽东,因此对于小皇帝这种行事风格,虽然通过书信、邸报等方式有所了解,毕竟体会不深。

但是阅读这一次的头版文章,他能够深刻体会到,朱翊钧与历朝历代的皇帝的不同。

未来的大明,恐怕将会与几千年来的传统中国,都大不一样!

高拱没有想到,《新报》的头版内容是这般令人震撼。等他平复好了心态,翻看后面的乙丙丁三版时,虽然有所惊异,但是已经没有那么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