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从此无需简体字(4k合章)
戚继光在心中思索,小皇帝所说的军校,与过去的传统武学截然不同。
单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更注重的军事上的整体,而不是个人的武艺,这代表着以后国家的用兵选将的路线都会有所改变。
仔细想了一阵,戚继光才发问道:“敢问陛下,若是建立军校,招收生员可有限制?武学、武举又该怎么办?”
“上至勋贵、武官子弟,下至军伍后人,平民出身,全无限制。只要能够通过考核,即可成为讲武堂的一份子。至于武学,朕不会动。武举则会针对考核的项目,做出细微调整。
等到军校建成后,武学、武举、军校,三途并举,再无后顾之忧。”
传统两京武学招生范围只在勋贵子弟,少数总兵等高级将领的孩子,才有机会进入武学,接受国家最顶尖的武艺知识传承。
选材范围狭窄,让武学被勋贵垄断,自然难以大批量产出高质量人才。而且随着承平日久,大部分勋贵子弟都成了混日子的干饭人,两京武学更是失去了作用。
所以土木堡之后,开始注重武举,创办武科,用以补充武学没能起到的作用。
朱翊钧创办的这所军校,选择兼容并蓄,将会尤其注重对平民的招生。
倒不是刻意针对勋贵,因为他的军校注定会进行严格的训练、考核,通不过的一律淘汰。在自己亲自考察下,谁来求情都没有用。
普通勋贵子弟享惯了富贵,没有几个能够承受的住。
平民相对来说吃习惯了苦,为了出人头地,就能再吃下更多的苦。
通过安排这些军校出身的平民子弟,逐步更换军中的将官,将来自己对军队的掌控,将会更加稳固。
朱翊钧又细细讲了半天,戚继光逐渐弄清楚了与武学的真正差异。
陆军讲武堂将会分成三大部分:
作训部,负责普通军校生的日常训练,时间至少有数年之久。
这些军校生从零开始,在毕业后不走传统武举,直接分配到各地前线担任低级军官,经历真正的历练,积功升迁,是朱翊钧最为看重的未来。
而小皇帝给戚继光安排的位置,就是在这个作训部。让他将自己的一生所学、战斗经验,传承下去,不至于断绝。
教导部,负责各级将领的培养教导,相当于高级军官进修班,最多数月功夫。
经过地方推举或者建立过功勋的各级将领,都可以入京接受教导,主要是互相讨论得失,整理治军的经验。
比如戚继光的治军经验,可以分享给各地将领,只要有一部分兵官学习借鉴,就能显著提升大明军队的战斗力。
部分骄纵自大的,也要借此收敛心性,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能在地方上放肆。
研究部,负责兵法战术的、军械改良等方面。
因为能够直接接触到各地的生员和将领,贴近一线,有什么问题及时改进,比起反应慢吞吞的兵部来说,将会更加高效。
每部之下,还分成了数科,比如作训部就有弓弩火器、骑兵军车、天文地理等……不一而足。
参考晚清各省的讲武堂制度,并且向黄埔学习。至于某红色部队,太过遥远,现在的大明没有资格碰瓷。
这是朱翊钧的一个初步设想,建成之后,将会为大明源源不断的提供军事精英,成为自己掌握军队的核心一步。
戚继光在东南练兵抗倭,在蓟州练兵抗蒙,如今在京师从头开始,训练新人,不在话下。
只是训练一支军队和培养年轻军官,毕竟还是有些差别。
饶是戚继光,都得回家整理一下思路。
陆军讲武堂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办起来的,尤其是现在并没有亡国灭种之危机,更没人能够预料到东北满清与海上殖民者的威胁。
朱翊钧虽然打算完全由自己的内帑出钱,不动国库。
但是内阁和兵部的积极性依然不高,倒不至于反对拖后腿,主要是他们的想法大多还停留在“将官奋勇争先,少数精锐亲兵跟随,后续民兵一拥而上”的传统观念。
所以很多具体的
安排,都得自己亲自确认,甚至难以找到适合的老师。
好在军校的开办并不急于一时,即便成功开办,讲武堂的军校生也得学习几年,才能前往九边。
小皇帝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学习、处理,所以只能每隔几天,抽空查看一下进度,倒是忙坏了为此在京师各地奔波的戚继光。
京师上下倒是因此知道,戚都督简在帝心。
即便很多人都看不明白,为什么小皇帝要在武学之外,开办新的军校,但他们依然不敢小觑戚继光。
张居正在迎接戚继光拜见的时候,都热情了许多,不再向过去一般自持身份。
被戚继光从蓟州带来的百余名军烈遗孤,已经被统一收养到了京师南城,按照年龄分成了几个班,接受专人教导洗脑。让他们知道,能够过上今天这般每日稳定三餐,还能认字读书的幸福生活,全都是因为小皇帝的仁慈恩德。
被送到京的孤儿寡母,自然是缺少宗族照顾的穷困家庭,认不得几个字。
他们读书的时候,便不会发觉到,这些蒙学书本上刻印的字,笔画十分简单,全都是经过朱翊钧简化过的全新字体!
……
“万岁爷,这是刚刚拟好的文字,还望金目御览。”
文华殿,有着“宫中秀才”之称的太监张维呈上了一篇短小的文章。
文章简要叙述了小皇帝朱翊钧在近日召见了数名军烈遗孤,与之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互动。陛下表示,皇明不会忘记为国牺牲的每一位烈士,除了物质上的帮助,还有情感上的关怀。这些遗孤的未来成长,都会得到陛下的关注……
“拍朕的马屁太明显了,而且用词这么文雅,平民看着不累吗?这段改一改,用平白简洁的话,还要注意字数,报纸版面有限,朕的第一期报纸,可不能浪费版面!”
“万岁爷说的是。”
张维捧着改过第五遍的文章,低头后退离去。
离开文华殿,张维咬着牙恶狠狠的想着,下一次改完绝对是最终版本,一定能通过小皇帝的审核!
等到张维离开,冯保在旁研墨,双手捧起一根毛笔,讨好道:“万岁爷,万字字典已经开始编撰,还请爷御笔题名……”
朱翊钧仔细思考,到底该给这个全新的字典起个什么名字。
因为这涉及到了字体上的革新,关系到报纸、书籍的印刷,甚至是国家文化教育。
总不能叫《新华字典》吧?
凭借原体过去的努力,朱翊钧在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已经有了不错的书法功底,在读书认字方面,没有什么问题。
然而在筹备印刷报纸的时候,朱翊钧惊觉,传统的正体字就相当于后世的繁体字,笔画太多,如果字体太小,很容易模糊成一片黑乎乎的墨迹。
可是为了节省成本,在同样版面下,尽量印上更多的内容,报纸的字体就不能太大。后世现代印刷,基本可以规避这点,即便是比较小的繁体字,也能印的清清楚楚。
但是现在这个时代,限于技术,想要采用活字印刷,印刷特别小的字,很难达到朱翊钧的理想标准。
思来想去,朱翊钧决定参考后世的简体字,推行新式正体字标准。
好在如今已经有了许多民间自行简化过的俗体字,笔画大幅减少。因此重新制定标准,并不算小皇帝异想天开,只是之前没有人想着去做。
当朱翊钧提出这个想法后,就连内阁六部都没有几人反对,只是觉得此事不太重要,可以交给翰林慢慢去做。
简化后的俗体字只是不登大雅之堂,就连科举都没有禁止。甚至明末时黄宗羲还说,使用俗体字,在写字的时候,可以省下一半的功夫。
历朝历代,只有晚清道光因为《字学举隅》的出版,禁止在科举中使用俗体字。
不过如今翰林院的工作繁杂,又要编纂两代先帝实录,又要筹备日讲,还得陪着户部编写《万历会计录》……
诸事太多,翰林们已经忙不过来了。
等他们有时间编撰简化的新正体字标准,恐怕要等到数年之后。
朱翊钧干脆
抛开翰林自己动手,先是把内廷刻经厂的繁体字全部改成自己习惯的简体字,再让内廷请了一批举人、秀才,进行针对性改进。
因为在他的印象中,简体字虽然有助于学习汉字,减少文盲率,可是一些汉字简化的过了头,割裂了汉字体系,导致音形受损,并非十全十美。
也有些字体因为后世的原因没有来得及简化,笔画仍旧很多。
历经数月,经过几十名举人、秀才的调整,终于弄出了一份字表。不过其中部分字因为结构十分简单,便没有简化,仍旧采用原先的写法。
南朝时有大贤写出《千字文》,采用一千个几乎不重复的汉字,组成一篇文章。
朱翊钧以此弄出了一份一万字的字表,决定以此编纂字典,推广全新标准的简化正体字。从此成为全新的蒙学书籍,从小孩子开始,进一步影响全国读书人的思想。
此时没有汉语拼音,字典采用的是传统平水韵以及偏旁部首两种方法进行排序查询,符合如今人们的习惯。
朱翊钧倒是纠结过很久,到底要不要推广汉语拼音。在他看来,这是十分方便的认字方法,在后世也算得到过十几亿人的验证。比起反切、直音等几种传统方法,要更加简便易学。
可是想了好久,他还是决定暂时放弃。
排除汉语拼音源自欧洲,并非中华原创这点心理芥蒂之外,还有一层现实原因。因为如今的官话口语,与后世有很大的区别。
朱翊钧拥有原体的记忆,自然没有问题,能够顺利的与此时的人们沟通,但是不管是大陆通行的汉语拼音,还是台省使用的注音符号,都不完全贴合目前的大明口语。
与其贸然采用,不如让翰林们慢慢研究一套新的。
等到音韵研究成熟,可以趁机推出第二版字典。
至少如今第一版简化字典,已经足够满足当下需求。等再过些年,这种简化的字体流传到全国,深入人心,后世再也无需简化汉字,因为这一步,在自己这里就已经完成了!
“算了,朕做了这么多事,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也是应该的。”
朱翊钧内心膨胀的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四个大字:万历字典!
“好,万岁爷的书法越发有大家风范了!”
冯保先是大声称赞了一声,继续吹捧道:“奴婢早前还在想着,这字典乃是万岁爷亲自做下的文治功绩,除了用万岁爷的年号,别的都不适合……”
“打住,朕可没你这么厚的面皮,用心做事就行了,用不着这样。朕自己听了都觉得心中有些羞愧。”
冯保讪笑两声,没敢再多说什么,捧着小皇帝的御笔,退步离开。
一天后,张维呈交了第八版稿子,终于得到了朱翊钧的认可。
然而等到张维前往内廷印经厂看到新出炉的报纸时,双手都在颤抖。
他手捧着墨迹未干的报纸,前后翻了数次,都没有发现自己的文章。询问过印经厂的太监后他才知道,原来在最后刊印前夕,因为稿子太多,版面被挤得没有了位置,最终决定,将他的稿子撤下。
经过了半年多的努力,朱翊钧期待依旧的报纸终于开始大规模印刷,刊行天下!
京师南城白纸坊,晾干了墨迹的报纸被叠成一摞又一摞,用厚厚的防水油纸进行包裹,随后被装进马车中,沿着驿路,发行全国各地。
朱翊钧坐在文华殿中,手捧报纸,觉得自己又办成了一件大事,不自觉的露出微笑。
口耳相传的影响力、传播速度,永远都不能和报纸相提并论。
从此以后,全国的舆论、思想,是非黑白,都会受到自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