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取消封号

听着武将们振振有词的模样,孔克坚、孔希学父子两人面色绯红。

孔希学支支吾吾地说道:“我,我,我们并没有以衍圣公的封号自居,并且到处张扬。”

朱雄英看着孔克坚说道:“如果孤记忆力没问题的话,你们父子刚才进入大殿以后,自报家门说的就是衍圣公后代第五十六世孙,对否?”

古稀之年的孔克坚,颤颤悠悠地说道:“老,老,老朽忘却了。”

“真他n的不要脸了,刚才进的大殿明明说的就是这样的话。”

“就是,真他n的不害臊,被殿下戳破了,还死不承认。”

“俺要是你,出了门就撞死在大街上,还什么衍圣公,你们先祖估摸着也被你们给气活了。”

“真是丢尽了孔圣人的颜面。”

倾听着武将们粗俗的话语,孔克坚与孔希学父子两人那是臊的不行,恨不得赶紧钻到地缝里不出来。

“请问,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何解?”

孔希学深吸一口气说道:“先祖的意思是,他觉得从容安静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帝吧?他干了什么呢?庄严端正地坐朝廷罢了。”

“瞬何以能无为而治呢?”

“因为瞬得到了大禹和皋陶这两位贤者,故此不下席而天下治。”

朱雄冷笑一声说道“怕是你又误解了孔子的意思了。”

“何谓“伪”?何谓“无伪”?何谓“无伪而治”?“伪”就是掩盖了本来面貌,装作、欺饰之意。“无伪”是恢复本来面目,去掉“装”、去掉“欺饰”。凡夫碍于“形相”,困于“因果”,天天在“伪饰”中言行。”

“羡慕嫉妒恨”大多是“心伪”,“杀伐劫掠”大多是“行伪”,“贪嗔痴疑慢”是心伪又行伪,“伪”就会呈现出孔子所说的“小人之相”,文胜质,求同不能存异、求利而忘义、言行不一。”

“所以,孔子的无为而治,其实真正的意思就是,去伪”就是恢复“君子之相”,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喻于义、讷言敏行。”

待得朱雄英这番话落下以后,朱善感慨万千地说道:“老朽真是白读了半生的圣贤书呀。”

“自愧不如了?”刘伯温笑道。

“的确是自愧不如呀,殿下十二岁的年纪对于圣人之言就有如此深刻的见解,老朽自然是自愧不如呀。”

宋濂轻声说道:“何止是你,我也自愧不如。”

刘伯温提醒道:“宋兄,殿下可是你我挂名的学生呢。”

:“先生不如学生呀,这传出去了岂不可笑。”

“莫非宋兄没听说过青春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吗?”

“听是听过的。”

朱雄英注视着孔希学继续说道:“简简单单的两个问题,你仅仅是说出了句子的意思,却还没有任何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你所谓的通晓论语?”

“孤觉得吧,你们孔家经过五六十代繁衍,早就是日落西山,一代不如一代了,两宋时期你们孔家投靠了金辽,导致天下同时出现南北两孔的局面,孤总以为你们孔家乃是圣人之后,一定会谨守大义,忠于汉人王朝,谁曾想在国破家亡之际,你们孔家转身就投靠了残杀无数汉人的金元。”

“单单就说金朝,掳走了北宋皇室和后宫无数女人,掳走了汴梁无数官员及百姓,那个时候你们孔家的忠义何在?远的暂且就不说了,元末时期,天下大乱,皇爷爷一介布衣,尚且知晓民族大义,以区区十八人起兵赶走了奴役汉人将近百年之久的蒙古人,起义大军解放了山东以后,你们孔家依旧是执迷不悟,宁愿当北元的走狗,坚决不奉皇爷爷的宣召,莫非是觉得你们的主子北元还会回来吗?你们孔家莫非想继续依附北元,享受你们纸醉金迷,奢靡无度的生活吗?”

“没,没,我们孔家家风向来......”

瞧着孔希学吞吞吐吐的说不出话来。

沉默许久的孔克坚轻声说道:“殿下学识渊博,我们孔家甘愿服输。”

听得孔克坚这样的话,朱雄英淡淡地说道:“孔圣人是你们孔家的先祖,这一点不可否认,但其言论的形成却是孔子诸多学生努力的

成果,所以并非是一家之言,也并非是你们孔家炫耀的资本,你们父子两人也休得以衍圣公的身份自居,你们不配,不管是从学识,品德或者是礼义廉耻等方面来说,你们都不配。”

朱雄英回头看着满朝文武百官说道:“自即日起,我大明不承认北元册封于孔家衍圣公之封号。”

“不得胡闹。”朱雄英的话落下以后,朱标不满地说道。

洪武大帝看了一眼朱标,随即说道:“咱大孙说得有理,孔圣人是孔圣人,你们是你们,你们没有资格享用先祖给你们带来的荣耀,除非你们父子做出什么有利于朝廷,有利于百姓的事情。”

“吾父子两人愿意为朝廷,为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现在说这些晚了,咱之前还想着让你们做些事情,可现在没这种想法了,你们就回你们的曲阜吧。”

洪武大帝的话落下以后,看着文武百官说道:“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许久以前孔克坚深受所有人的尊敬,甚至宋濂、刘伯温、朱善、刘三吾、韩宜可这些朝中的大臣或者是有名望的大儒对于孔家都是万分仰慕的。

可听了今日朱雄英与孔家父子的这一场激烈的辩驳以后,他们对于孔家就没有那么多的尊重了。

毕竟孔克坚父子两人不管是学识、才能、品德都差之太远,他们甚至还寄希望靠着先祖的威望摇尾乞怜的来朝中做官。

梦想着洪武大帝会如同元庭君主那样优抚于他们孔家,把他们当做座上宾,可他们的如意算盘到底是打错了,洪武大帝的想法压根就不是别人能猜得到的,也或者说皇太孙朱雄英压根就不走寻常路。

孔克坚与孔希学无比失落地离开了奉天殿,估摸着他们父子两人现在很懊悔吧。

假如当初洪武大帝的红巾军解放山东时,他们父子两人就选择投靠的话,何来现在这种事情,处处受人的指指点点。

然而这世上到底没有后悔药的,谁让当初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