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长安柳月

第144章 初见突厥黛雅公主

“说得好!”坐在御座之上的武则天,也被李重润这一番话所鼓舞。

在来俊臣犯案之后,最近这一年,她一想到匦使院的去留,便觉得心烦意乱。

毕竟,当年高宗皇帝之所以册封武则天为后,并与她一同上朝,被称为二圣临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抵抗世家对朝廷的把控。

因此,在垂拱元年,当时她的儿子李旦虽然坐着皇帝的宝座,但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的武则天便想出了设立匦使院的主意。

在那个时候,她设立匦使院的初衷,原本也是为了能够用民间百姓的力量对抗世家。

刚才李重润的那一番话,顿时让武则天重新树立了对匦使院的信心。

武则天虽然对于李重润刚才那一番话十分认同,也生出了让他担任匦使院院正的念头,但张柬之毕竟兼任着吏部尚书,她还想听取一下张柬之的意见。

“张相,太孙刚才所说的那一番话,朕颇为赞同,你看看他是否能够担任匦使院院正一职?”

听到武则天的问话,张柬之陷入了短暂的沉思当中。

张柬之也是寒门子弟出身,这些年来,所以武则天才对他委以重任,留在中枢用以对抗世家对朝廷的控制。

他年轻的时候,对于诗、经、子、集无所不通,被当时的国子祭酒令狐德棻赞为奇才,将来一定是可以辅佐郡王的宰相之才。

但就是由于张柬之出身寒门,他以进士出身,却只得到了一个清源县丞的职务。

直到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六十四岁的张柬之才因为得到了狄仁杰的举荐而被武则天所重用,以凤阁舍人的身份留在御前。

到如今这九年时间,张柬之在武则天身边兢兢业业,最终得到了武则天的信任,成为了宰相并兼任吏部尚书。

因此,张柬之对于匦使院并没有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员那么敌视。

虽然不齿于来俊臣的为人,但张柬之也觉得匦使院是朝廷对于民间必不可少的耳目。

所以,对于李重润的自荐与武则天的默许,张柬之的心中并不排斥。

他转身看了看身边的魏知古、员半千等人,终于下定了决心,转身向武则天躬身行礼。

“启禀圣皇陛下,太孙殿下虽然年轻,但从凉州及相州两地的战事处置上能看出,殿下心思机敏,聪慧睿智。

太孙殿下作为天潢贵胄,太子殿下的嫡长子,这匦使院不过区区从三品品秩,臣倒是认为由太孙殿下担任此职,合情合理。

臣相信若是太孙殿下到了匦使院,必定能够拨乱反正,扫清来逆的余毒,还匦使院一个风清天朗,不辜负陛下对匦使院殷殷期许。”

紫云殿内的其他人,听到张柬之的话,也不再反对,纷纷对武则天表示附议。

“好,”武则天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今日之后,朝堂要休沐十五日,你们可以先将匦使院的金鱼符交给太孙殿下。

等十五日之后,休沐结束,到时候尚书省再颁布旨意,太孙殿下届时便可以正式去匦使院走马上任。”

听到武则天的这一番话,紫云殿内的众人脸上神采各异,但他们也知道武则天一旦决定的事情,几乎就无法更改。

武三思、张易之等人虽然面色不虞,但也并未争执,只是默默的坐在桌案旁边自斟自饮的喝酒吃菜。

武则天看到无人反对自己的决定,心中也十分安慰,她转头看向高延福。

“接下来是什么节目?”

“启禀陛下,”高延福连忙上前一步走到武则天的面前躬身回答:“接下来便是各国使臣觐见朝拜。”

首先走入大殿之内的,自然是附庸大周,一直与大周(大唐)交好的新罗。

听到门外太监的通传,李重润颇感兴趣的转头看向大门口。

不一会,便看到一个身材矮小,八字眉、塌鼻梁、厚嘴唇的男人双手捧着一个卷轴走了进来。

“臣,新罗使者金烨熙,拜见大周圣皇陛下。”

“好,”武则天看到新罗使者的态度谦卑,不免的喜上眉梢,她抬手虚扶,“平身。”

“太孙殿下,”张柬之侧身凑到李重润的耳边对他窃窃私语的说道:“这一位乃是如今新罗文武王金法敏的表弟。

他的父亲乃是新罗第一名将金庾信,他的母亲是文武王的姐姐智照夫人。”

李重润知道自己三岁被送入掖庭,被关在里面十三年,对如今大周的内政外交不熟,所以张柬之再向自己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向张柬之报以友善的微笑之后,李重润继续看着逐一走进来的外国使节们。

今年是武则天登基的第九个年头,华夏文化中以九为极,所以这一年的年终大宴办的十分盛大,各国也都纷纷派出使节前来恭贺。

在楼兰国、于阗国、龟兹国、高昌国、焉耆国等西域诸国使者觐见完毕,坐在桌案前之后,李重润看到了两个熟人走进来。

“吐蕃大相钦陵,携吐蕃王子朗

达玛,觐见圣皇陛下。”

此刻的钦陵,面色阴沉,脸上挂着挥之不去的阴霾。

而朗达玛却是好奇的在四周打量着,仿佛眼前的一切都让他感到兴致盎然。

刚一走进紫云殿,钦陵便看到了坐在官员之首的李重润,瞬间,他的脸色更加难看,双目死死的盯着李重润,目光中带着难以言表的愤怒。

对武则天行完叩拜之礼之后,朗达玛在小宦官的引领下回到了他的座位。

而钦陵却径直走到李重润的面前,怒气冲冲的看着他,咬牙切齿的抱拳行礼道:“太孙殿下,凉州之事,果然是好手段,外臣记住了。”

李重润抬头看着钦陵,微微笑了一下,随意的抱拳还了个礼。

“钦陵大相,承让!”

如今凉州武威郡的吐蕃大军深陷绝境,钦陵虽然心中对李重润恨之入骨,但他也知道今天这个场合由不得自己放肆。

狠狠的撇了李重润一眼,也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自顾自的在那里喝着闷酒。

终于,在近十九个国家的使臣都在紫云殿内坐好之后,门口的小宦官用尖利的嗓音喊道:“突厥使者莫贺达,携默啜可汗之女,黛雅公主觐见圣皇陛下。”

李重润闻声向紫云殿大门看去,只见在外面夺目的光芒之中,一道靓丽的身影,跟在一名魁梧的男人身后,走进了紫云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