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科考才是兴国的根本
随着一声清脆的咔嚓声,鲜血四溅,包勉的首级咕咚滚落在木盆中,再无声息。
“不——儿呀——”
看着儿子惨死,吴妙真手足无措,一口气没上来,当场昏死了过去。
等她再度醒来的时候,已是在驸马府的卧房,眼前浮现的乃是包拯和公主。
但她还不愿接受儿子被铡了头的事实,怀疑自已是不是做了一个噩梦。
“嫂娘,你不是做梦!包勉已经死了。”包拯斩钉截铁回应。
“勉儿——”吴妙真再度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唾骂包拯不是人,白养他长大了。
包拯跪在床前请罪,可她哪里听得进去,只是唾骂包拯无情。
包拯也不回话,任由她骂,一面让公主和婉儿照顾嫂娘,一面将案卷呈递朝廷。
赵桢看了案卷,心中一阵怅然和慨叹,对包拯越发敬佩。
就连皇后和庞太师得知包勉被铡的消息,都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
一个人,居然可以狠心到如此境地,太可怕了。
“包拯啊包拯,你为了保住自已的名声,连自已的亲侄儿都不放过,老夫真是太小看你了。”
庞太师心中不禁对包拯的狠辣手段感到佩服,他自认为自已心狠手辣,做事不择手段,但没想到大宋朝中竟有比自已还要狠辣的角色。
庞太师素来以心狠手辣著称,行事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他未曾料到。
大宋朝,竟有人比他还要狠辣,这让他不得不对包拯刮目相看。
这样的人,无疑是一个真正的劲敌。
以后对付起来,恐怕会非常困难。
至于曹皇后,她并没有像庞太师那样想得太多。
在她看来,包拯之所以这么做,显是站在了国家的立场上,而非像庞太师所想的那样,只是为了在朝中立威。
因此,对于弟弟之死,她的心中也逐渐释怀了。
以前,她认为包拯杀国舅,是为了在朝中立威。
是为了包拯自已的青天大老爷的名誉,罔顾他人的痛心。
现在看来,是真的误会包拯了,是自已心眼太小,格局太小,愤怒使她失去了理智,没有站在国家的高度思考问题。
包勉的死讯传开之后,一时间,朝野震惊,众说纷纭。
有人赞扬包拯大公无私,有人指责他无情无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包拯并没有在乎别人怎么评价。
毕竟,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世上也没有绝对的对错。
也没有人可以做到十全十美,面面俱到。
卖伞的人希望天天下雨,卖米的希望每天万里晴空。
他也不是神仙,做不到让每一个人都满意。
是非功过,任人评说去吧!
唯一让包拯内心有愧的人,就是嫂娘了。
毕竟,包公是他从小被嫂娘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
现在自已却亲手将亲生儿子送向了鬼门关。
估计一辈子也无法原谅自已了。
包勉死的第二天,吴妙真便送儿子的灵柩回了乡下老家,发誓终生不见包拯之面。
包拯心中也颇感无助。
一切都交给时间吧!
或许只有时间才能冲淡仇恨。
自已这副身体终究是嫂娘抚养长大,他不相信嫂娘真的一辈子不愿见自已。
时光匆匆,不觉又过了数月。
时值秋月。
包勉一案,随着时间的流逝,已渐渐被人遗忘。
大宋朝廷,在君臣治理下,国力蒸蒸日上。
三冗问题亦得到改善,国库常年亏空的窘境也得到缓解。
百姓安居乐业。
尤其大宋首府开封府,更是一派歌舞升平。
朝廷方面,三年一度的秋闱大考也提上了日程。
各地的举人纷纷涌入东京汴梁,好不热闹。
赵桢更是在为这次殿试大考筹备,生怕偏僻小县的举子缺乏路费,提前一个月便让各州府报备准备参加殿试的举子,家庭条件差的,由朝廷支助盘缠一百两银子。
天下举子欢喜不尽,人人称赞天子圣德。
大考在即,赵桢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让包拯来充当监考。
范仲淹是宰相,忙于政务,庞太师他不太放心,所以这个重担就落在了包拯头上。
毕竟,包拯素来公正,不担心他徇私舞弊。
包拯欣然领命,这对他来说不算是什么重活。
但科考代表的是朝廷对人才的重视,绝不能马虎。
务求公平公正,天下的读书人才能看到希望,好好读书,报效国家。
包拯亲自点名,让未来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担任阅卷官。
务必从这批举子中挑选出,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欧阳修是个实干家,品格好,诗词写得好,文章写得好,一心致力于倡导古文运动。
力求文章以时政为主,排斥南北朝以来只追求辞藻华丽,华而不实
的骈文风格。
他主张文章应该有实际内容,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裨益。
欧阳修的文风改革,与包拯的治国理念不谋而合。
这也是选择其作为阅卷官的重要原因。
相信通过这样的选拔,能够为大宋朝选拔出真正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包拯也亲自拟定了科考题目。
以策论为主。
总共三道题目,要求学生“对策”!
分别为义理、经史、时政。
义理和经史自然难不倒考生,所以最主要的就是时政。
包括朝廷税务、刑侦、水旱灾害、人口户籍土地、兵略等。
之所以要加上时政,自然就是为了培养考生处理政务的能力。
大多学生从小就沉浸在钻研笔墨字词之中,读书万卷,可所学的无非经史子集,诗词文章。
所以导致大宋文官上任之后,只知高谈阔论,对如何处理政务、如何应对灾情、如何侦察案子等,一窍不通。
这样的人才,就算下笔如神,对国家又有何用?
所以,科考其实也是包拯变法和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既然皇上钦定自已为监考官,将出题的任务也交给自已,自已何不顺水推舟就从现在开始改革,为国家选定需要的人才。
在包拯看来,科考才是兴国的根本。
将科考试题呈递皇上后,赵桢看罢,都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
“包卿!你如此出题,天下学子有几个能答得上来?”
“陛下,科考旨在选拔人才,大宋的官员不能只知吟诗作对,更需要能随机应变,处理政务,否则诗词做得再好,又有何益?”
“请陛下相信臣!”
看着包拯斩钉截铁的样子,赵桢点了点头:“那好吧,就按卿说的办!”
赵桢从来不怀疑包拯的眼光,因为他很清楚包拯的学问和见识,不是大宋任何一个官员能相提并论。
唯有相信包拯,大宋才能真正走向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