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老朱的感慨,误会大了……
三日后。
晨。
阳光明媚。
通往金陵城的路上,人潮汹涌。
老朱的坐驾,也换了一辆马车。
离开京城几个月,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
制造局新制造的马车,较之他离京之时,也更好了,当然要第一时间给皇帝陛下换上。
这几日,参观制造局的工厂和大明科学院的实验室,老朱的人都麻了。
原来各种神奇无比的创造发明,并不是某个天才人物某天突然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其背后有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科学原理?
自己孙子所创造的“科学”一门,竟如此博大精深,无所不包!
制造局的许多生产工艺和技术,相比从前,都有了质的飞跃。
科学院的研究,实验,很多更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
他们竟然真的在研究不用马拉就能奔跑的车子,甚至还有能载人飞向天空的铁鸟……
委实太不可思议了!
虽然还未研制成功,但光听起来,就让人感到神乎其神。
而且,看他们那幅信誓旦旦的模样,仿佛一定能成功似的。
老朱只觉得自己的脑瓜子,受到了全新的冲击和洗礼,真的是麻了。
不过,归根结底,那些东西都只是“技巧”。
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老朱虽然不是儒家学子,可毕竟身在这个时代,受时代的影响,对于工匠艺人,多多少少会带一点先入为主的看法。
觉得再怎么研究,这些也只是“术”。
而读学治世,那才是根本,才是“道”。
术便如工具,只能拿来用。
关注那些,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老朱想到他们在军事上的巨大用途。
有了那些发明,用来去对付敌人,真可谓是无往而不利了。
至于由此而带来文明与社会的进步,尽管此前朱孙在信中曾反复提及,但老朱仍有些不太明白。
当然,既然是孙儿大力推动的,肯定是有好处的。
只不过,投资和花销未免太大了。
听赵瑞和朱高炽报上来的数字,老朱便只觉得一阵阵心惊胆战。
大明如今的税赋,支撑得起这么高的投资吗?
除此之外,让老朱最感兴趣的,则是大明科学院的农业和医药专业研究。
农业上正在研究各种五谷和蔬菜的种子,新型农药,还有新型肥料。
按那些研究人员的说法,这些东西问世之后,能使稻谷的亩产量从现在一亩两三百斤,上涨到一亩一两千斤。
而且,还能让许多原本不能种植的土壤,也能开发种植。
整体上,可以使大明的粮食产量再增长十倍。
这个数字听得老朱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若果真如此的话,这等功绩,就算圣人再世,也比不上了。
医药上,则是在对各种药物进行辨药分析,还有动物进行试药。
此外,他们还在研究一种叫“青霉素”的东西。
这也是太孙殿下提供的思路,据说此物有极其神奇的功效。
不过,太孙殿下只讲述了一下大概的用途,具体该怎么提取此物,他自己也不太清楚,研究人员只能自己慢慢尝试。
到底何时能研制出来,仍是未知之数。
可运用科学的方法后,在许多药物药理的辨析上,仍有不小的进展。
从前许多不能医治的疾病,如今都摸索出了法子。
更重要的是,以研究为名,也帮着大明培养出了不少医术精湛的医生。
坐在马车上,老朱回忆着这三日的所见所闻,真可谓是大开眼界。
若非亲眼目睹,实难想象。
孙儿给了他太大的惊喜。
还有那个大明科学院的主管赖平安……虽然一直没有见到,但在参观了城外的大明科学院的研究分院后,老朱对他的印象,有了不小的改观。
此人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大明科学院办得如此井井有条,也算是本事不错,倒算个人才了。
此前只道他打压朱孙,将其功劳据为己有,可恨至极,当杀不赦。
如今看来,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朱允熥用他,也不算是完全错误,此人确有过人之处。
将其狠狠敲打一番,重重惩罚一回,还是勉强可以继续用一用的,老朱心中缓缓琢磨着。
马车很快进城。
城内又是另一番风景。
较之当日离城之时,已有了极大的变样。
街道宽敞明亮,还分出了专门的马车道和人行道。
路上有人在维持秩序。
原本许多破旧的房子,都已拆掉重建。
老朱细细观察,发现很多地方都快要认不出来了。
心中不由得感叹万分。
大明在自己的治理下,几十年都没有多大的变化。
可交给朱允熥之后,短短时间内,竟然天翻地覆。
新建的房子,明显比原来的老房子好得多。
还有许多地方,则保持着和从前一样的风貌。
但明显能看出来,已然是不久前翻新过的。
马车一路前行,很快便到了《科学》期刊的编辑部。
这里,亦是大明科学院的总部所在。
大明科学院,正是在科学期刊编辑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故而,时至今日,科学期刊编辑部仍然是大明科学院的核心。
能进入科学期刊编辑部审稿的人,亦是科学院最优秀的研究人员。
老朱的马车,刚一驶入总部门口,便被拦了下来。
前面三日,都是赵瑞和朱高炽带着老朱在四处参观。
但是到那些科学院的分院去,亦是业务与大明制造局深度融合的地方。
有朱高炽这位大明制造局的主管在前面带路,自是一路畅通无阻,无人敢有半分阻拦。
今日进城,朱高炽和赵瑞便没有再相随。
蒋瓛本待亮出锦衣卫令牌,却被老朱拦住。
今日既是微服到此,要了解朱孙的处境,解决他的问题,便不妨好好“私访”一回。
当下,老朱下车向门口守卫道:“烦请进去通报一声,便说有一位从申城来的老汉,前来拜访科学期刊编辑部的朱孙。”
那守卫用目光上下打量着老朱。
老朱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过来,使了一个眼色,旁边的吉垣连忙上前,悄悄递过一张宝钞。
不料,那守卫顿时脸色大变,连连摆手道:“我进去通报便是了,你们这可万万使不得。”
说罢,一溜烟跑进去了。
留下老朱、蒋瓛、吉垣三人面面相觑。
旁边另一名守卫笑道:“将钱收起来吧。时代不同了,现在不兴这套啦。”
老朱有些不解。
他虽然铁腕反腐多年,杀得大明朝堂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但所能惩治的,也仅是官员们的严重腐败。
对于门子索要好处费这等“潜规则”,仍是徒叹奈何。
老朱并非迂腐之人,对此虽然感到有些无奈,但最终也只好接受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这个道理,老朱当然也懂。
反正这种“陋规”,也不会朝堂造成多大的坏处。
对于官员们之间以厚礼相赠,老朱仍是严惩不贷的。
但对于小的“陋规”,也只能听之任之。
没想到,出京一段时间,如今连门子都不兴收礼了吗?
还是说另有“玄机”呢?
正待开口说完,旁边另一名守卫用带着讥笑的口气道:“谁知道你们是什么来头,是不是故意行贿,然后去都察院举报咱们的人呢?说不定是都察院的探子也有可能。”
“之前我们一个兄弟,就因为收了别人一百文钱的报信费,被人一封信给举报了。”
“也是他倒霉,刚好撞上太孙殿下整治门子风气,正要抓几个人杀鸡儆猴呢,他就不巧,赶上了。”
“好好的铁饭碗,就因此而丢了,可怜啊!”
他连连拍打着手,叫苦道:“你说说,这年头,我们当差容易吗?”
“平日里在这里兢兢业业地站岗,巡逻,守门。”
“不管是刮风也好,下雨也罢,总是得出来执勤吧。”
“给客人前去禀报送信,两条腿走得都要累死了,客人高兴了,给咱们一点点赏钱又怎么啦?”
“可偏偏连这,如今也被堵死了。”
“我们苦啊!”
还真是没占着便宜,就觉得自己吃亏了。
只因不能和从前一般,索要“赏钱”了,便觉得自己太苦太累,却全然不想,这本就是自己份内的工作。
旁边另一名守卫道:“得了,你也甭抱怨啦。”
“以前当白丁不领俸的时候,你又能怎么样呢?”
“如今有吃有穿有薪水领,这看大门的工作,虽不是特别体面,但好歹还能养活一家老小呢,你小子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若不是太孙殿下执政,你能有这么好的差事?”
“你还不知足,还抱怨上了?”
“可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咋的?你还对太孙殿下不满吗?”
那名守卫忙笑道:“我就是随便说两句,要说对太孙殿下不满,那是绝对不会,也万万不敢的。”
“太孙殿下对我,那是恩重如山。”
“我怎么敢他老人家不满呢?”
另一名守卫道:“我瞧你这语气,就有点像。”
那名守卫连连摆手:“没有,绝对没有!你可不能冤枉好人!”
……
老朱在一旁听着,也听出了一些玄机。
这些人能安排上一份差事,自然是因为朱允熥兴办大明科学院的缘故,所以,他们对朱允熥十分感激。
但作为门子,不敢和从前的门子一样,索要收取好处,也是由于朱允熥管理严格的原因。
他们不是心中不想,而是不敢。
一念及此,老朱不由得心中五味杂陈。
自己治理国家这么多年,大力反腐,却始终治不好底层小吏千百年来的“陋规”。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自古“礼不下庶人”,这些下人,天生的道德品质最差,狗改不了吃屎,只要他们做得不是很过分,睁只眼闭只眼,也就算了。
只要将官员的贪污腐败管好了,让官员带好头,下面再烂,也烂不到哪里去。
几千年,不都是一直都是如此吗?
所以,虽然老朱仍然三令五申的告诫,教训,规劝,内心里其实早就放弃了。
要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杀?
能杀得了几千几万的官员,却不可能杀得了几十万几百万的差役兵丁啊!
何况社会风气如此,杀掉再换一批人,亦不会有半分改善,说不定还会更恶劣。
归根结底,这些人若说有多大罪过,也未见得。
大罪,他们不敢犯。
也就在一些蝇头小利上计较,贪便宜,占好处。
可哪怕明知,然陈年陋习,想要惩治,亦是艰难无比。
很多时候,只能依靠道德上的自我约束。
但利益面前,人性又如何能约束得了呢?
万万也没有想到,朱允熥执政后,竟然连这等的风气,都给强行扭转过来了?
虽然未必全国皆是如此,但至少出现了好转的迹象。
看来,朱允熥治国的本事,还真比自己强!
想到这里,再联想这几日的所见所闻,老朱的心里,自是万般滋味,涌上心头。
一方面是欣慰孙子的成长,另一方面,又感到了自身的落寂。
这才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自己终究是老了。
不过,大明能有这样的继承人,他也可以放心了!
心中正感叹着,就在这时,刚才前去报信的守卫,从里面走了出来,脸色难看无比。
老朱正待上前询问,那人已先走了过来,再次上下打量老朱,又看了看他旁边的人,以及身后的马车,狐疑道:“我看你们这身穿着打扮,也不似是流浪汉子,莫不是记错了名字?”
“我适才去里面问过了,编辑部并无一个叫朱孙的人。”
《科学》期刊编辑部没有朱孙这个人?
老朱顿时一愣,忙道:“不可能,咱与他通信长达半年之久,断不可能连名字都搞错的。”
突然,老朱想到什么。
朱孙在信中言及自身在《科学》期刊编辑部的处境不佳,该不会遭人暗算吧?
难道是上司夺了他的功劳,怕被别人发现,所以将他杀了?
想到这里,老朱的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