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互相试探
叶云起让承忠去把孔博文喊过来。
不多时,孔博文匆匆赶来,见到叶云起便连忙跪下拜见:“拜见大王。”
“起来吧,孔大人。”叶云起说道。
孔博文起身,微微躬身站在一旁。叶云起将手中的信递给孔博文,说道:“孔大人,你看看这封信。”
孔博文双手接过信,目光快速扫过信中的内容,越看越是心惊,脸上满是惊讶之色。
看完信,他忍不住抬头看向叶云起,问道:“大王,此信的真实性有多少?”
此时的孔博文,内心思绪翻涌。他深知这封信所带来的消息一旦属实,将引发怎样的惊天巨变。
若帝都的局势已然失控,各方势力必将陷入一场残酷的争斗。而燕国,又该如何在这乱局中自处?
叶云起:“孔大人,写信之人对本王绝对忠诚,此信内容千真万确。”
听到叶云起如此肯定的回答,孔博文心中一震。
他开始回想叶云起之前早早准备军粮,召回安西将军训练军队的举动,心中不禁暗暗佩服。这位年轻的燕王,竟能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中提前布局,在帝都安插眼线,获取如此重要的情报。
孔博文心中感叹道:“大王谋略过人,深谋远虑,燕国在大王的带领下,或许真的有望成就一番大业。”
想着想着,他那花白的胡子微微颤抖,眼神中流露出对叶云起的敬佩和对燕国未来的期许。
定了定神,孔博文拱手说道:“大王,如今帝都大乱,我们燕国确实不能坐视不管。应当前往帝都将事情问个清楚,弄明白其中的是非曲直,再做定夺。”
叶云起点了点头,正欲开口,这时,小太监承忠走了进来,行礼后说道:“启禀大王,有最新消息。卫王在河南朝歌起兵,也打出了清君侧的名义,正准备前往长安。”
孔博文听闻,眼底闪过惊讶。
叶云起倒是不意外:“谢尚书在开封起兵,开封本是卫王的领地,他得到消息很正常,看他这态度,怕也是想去帝都分一杯羹。”
叶云起是参与了诛杀谢承宗内乱的事情的,小皇帝已死,钟安龙和甘将军那两个蠢货,却要隐瞒这个消息,若是让卫王先去了长安,怕是会生出不少事情。
叶云起说道:“孔大人,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孔博文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大王,这卫王起兵,想必也是看准了帝都的混乱局势,想要趁机分一杯羹。但他的真实目的,我们还不得而知。也许他真的是为了清君侧,匡扶正义;也许只是借这个名义,谋取自己的利益。”
叶云起微微颔首,说道:“孔大人所言有理。那我们燕国该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孔博文说道:“大王,依老臣之见,我们首先要权衡利弊。若我们贸然行动,与卫王一同前往帝都,可能会被视为与他同流合污,引起其他势力的反感和警惕。但如果我们按兵不动,又可能错失良机。”
叶云起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步,说道:“孔大人,那你觉得我们是否应该单独行动?”
孔博文摇了摇头,说道:“单独行动也不妥。这样会显得我们特立独行,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且,我们的兵力和资源有限,独自前往帝都,风险太大。”
叶云起停下脚步,说道:“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
孔博文沉思片刻,说道:“大王,老臣认为,我们可以先派使者前往卫王处,探探他的口风,了解他的具体计划和意图。同时,也可以派人与谢尚书取得联系,表明我们的立场,看看能否与他达成某种合作。”
叶云起点了点头,说道:“嗯,这个主意不错。但我们派去的使者一定要谨慎挑选,既要能言善辩,又要心思缜密。”
孔博文应道:“大王放心,老臣会亲自挑选合适的使者。”
叶云起说道:“好,那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另外,我们也要加强燕国的防御,以防万一。”
孔博文说道:“是,大王。老臣这就去安排。”
谢尚书在开封积极筹备军粮,整个营地一片繁忙景象。
士兵们来来往往,搬运着粮草,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充分准备。
就在这时,一名手下匆匆赶来向谢尚书汇报:“大人,卫王派人过来送信。”
谢尚书心头一紧,他深知此时身处卫王领地,万万不能轻易得罪卫王。他赶忙说道:“让人把人请进来。”
不多时,卫王的使臣宫杰峰被带入营帐。宫杰峰见到谢尚书,拱手行礼,态度十分客气:“谢尚书,久仰大名。”
谢尚书也连忙回礼:“宫大人,不知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宫杰峰微笑着说道:“谢尚书在开封起兵清君侧,义举令人钦佩。我家卫王得知后,决定起兵应和您的名号。”
谢尚书听闻,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对待宫杰峰的态度更加热情:“大王能如此支持,实乃我等之幸。”
然而,宫杰峰话锋一转,神色变得凝重起来:“谢尚书,不过您还不知谢家大祸将至。”
谢尚书顿时一愣,不明所以地问道:“宫大人,此话怎讲?”
宫杰峰从怀中掏出一份密函,说道:“这是卫王手下密探李顺从帝都长安刺探到的情报,皇宫内务府正在秘密准备棺材。”
谢尚书听后,大为震惊,手微微颤抖着接过密函。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小皇帝和谢太后,那可是谢家在朝堂上的依仗,如果事情是真的,无论出事的是谢太后,还是小皇帝,对谢家来说都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动荡。
更何况,因为谢承宗的事情,谢家已经被扣上了反贼的名头,如今这局势更是雪上加霜。
谢尚书强自镇定下来,说道:“宫大人,此事事关重大,容我想想,再给您答复。”
宫杰峰点了点头,很客气地说道:“谢尚书请便,我在此等候。”
谢尚书赶忙召集其余谢家人前来商议此事。谢家众人齐聚营帐内,气氛紧张而压抑。
“这可如何是好?如果小皇帝和太后真的出事,我们谢家该怎么办?”一位谢家子弟焦急地说道。
“我看这卫王的话不可信!说不定就是想趁机吞并我们谢家的兵力,然后将我们一脚踢开!”一位谢家子弟激动地说道,他的脸上满是愤怒和怀疑。
“此言差矣!”另一位谢家成员反驳道,“如果这消息是真的,卫王得了势,而我们没有与他合作,等待谢家的必然是清算。如今我们势单力薄,不如与卫王联手,将来或许还有立足之地。”
“哼!你怎么能确定这不是卫王的阴谋诡计?他怎么会好心与我们合作?”先前那人毫不退让。
“不管是不是阴谋,我们都不能坐以待毙。现在的局势对我们极为不利,小皇帝和太后的情况不明,我们需要借助外力。”
“可与卫王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他若事成,又怎会真心对待我们谢家?”
“那也总比现在就被各方势力打压要好!我们可以在合作中寻找机会,为谢家谋取最大的利益。”
谢尚书眉头紧锁,说道:“大王的情报应该不会有假,但我们不能仅凭这一点就乱了阵脚。”
“是啊,万一太后真的出事了,我们谢家也没了庇护,谢承宗之前的谋反已经是板上钉钉,卫王若是得势,想收拾我们谢家,不过是易如反掌。“
“我们必须想办法核实此事。或许可以派人潜入长安,探查真相。”一位较为冷静的谢家子弟提议道。
“但现在我们正准备起兵,人手紧张,派谁去合适呢?”有人提出了疑问。
众人陷入了沉思,一时间营帐内鸦雀无声。
过了一会儿,谢尚书打破了沉默:“我看,让谢风去吧。他身手敏捷,头脑灵活,或许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可是,就算能确定小皇帝和太后的情况,我们接下来又该怎么做?我们这些人,是比不过卫王带的十几万大军的。”
“是啊,卫王若是想对我们动手,怕是我们到不了帝都就得被他所剿灭了。”
这时,一位年长的谢家族人站了出来,说道:“大家都冷静一下。如今我们确实陷入了困境,不管卫王的意图如何,我们都要为谢家的未来着想。依我看,与其盲目猜测,不如先与卫王合作,观察其动向。若他真心,那自然是好事;若他有二心,我们再另做打算。”
这番话让众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谢尚书沉思片刻,终于开口说道:“诸位,我决定与卫王合作。”
众人都看向他,等待他的进一步解释。
谢尚书继续说道:“当前形势严峻,我们别无选择。与卫王合作,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而且,若能成功清君侧,谢家也能洗刷罪名,重振声威。”
尽管仍有一些人心中存有疑虑,但最终还是同意了谢尚书的决定。
谢尚书将结果告诉了宫杰峰,说道:“宫大人,我谢家愿意和卫王一起去帝都清君侧,我这五万军队愿跟随卫王。”
宫杰峰听后,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说道:“谢尚书深明大义,卫王定会厚待谢家。”
说完,便匆匆赶回去面见卫王。
卫王的营帐内,宫杰峰将与谢尚书的商议结果告知了卫王。
卫王高兴地站起身来,说道:“好!如此一来,我们的实力大增。”
卫王得知谢尚书的决定后,十分高兴,立刻带着军队来到开封。
见到谢尚书,卫王满脸笑容,亲切地说道:“谢尚书,你的决定让本王甚是欣慰。此次行动,只要你我携手,必能成功。”
谢尚书行礼道:“谢大王抬举。”
卫王拉着谢尚书的手,安抚道:“谢尚书放心,待事成之后,本王定不会亏待于你。”
“本王会为谢家加官进爵,让谢家成为大周的名门望族。”
谢尚书心底对卫王这话并没有多信,面上还是感激涕零:“臣跪谢大王。”
卫王眼中闪过一丝算计,说道:“如今帝都局势不明,本王忧心忡忡。若能成功清君侧,还朝廷一个清明,本王定不会亏待谢家。”
谢尚书回应道:“愿听卫王调遣。”
卫王接着说:“本王此次前来,是真心与谢家共进退。事成之后,谢家必享荣华富贵。”
谢尚书点头道,不知道卫王到底是什么意思,只好继续客气:“我谢家必当为大王肝脑涂地,已报大王此恩。”
卫王叹了口气说道:“陛下年幼,身边奸臣当道,本王相信,只要你我同心协力,定能扫除障碍,还朝廷一个清明。”
谢尚书不知道卫王到底是什么意思,只好继续恭维:“大王有此决心,实乃大周之幸。只是这一路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还需卫王多多筹谋。”
卫王眼中闪过一丝精明:“谢尚书放心,本王自会应对。只是不知谢尚书这五万兵马,训练如何?”
谢尚书心中一凛,明白卫王在试探自己的实力,从容答道:“大王放心,这五万将士皆是我精心训练,忠心耿耿,定能为此次行动效命。”
卫王哈哈一笑:“如此甚好。但谢尚书,你可知此次行动,成功之后,该当如何?”
谢尚书心中暗忖,意识到这是卫王想分权,他谨慎地说道:“大王,下官一心只为清君侧,至于之后之事,全凭卫王定夺。”
卫王目光紧紧盯着谢尚书,缓缓说道:“谢尚书过谦了。本王觉得,事成之后,谢家当有重赏。”
谢尚书连忙说道:“大王厚爱,下官感激不尽。但下官只求能为谢家洗清冤屈,重振名声。”
他深知如果谢太后真的出事,那他们谢家就只能暂时隐忍,这面上的风光,他自然是不敢跟卫王争的。
没想卫王轻轻摇头:“谢尚书啊,此次帝都变故,让本王深感担忧。小皇帝年幼,难以掌控朝局,这朝廷啊,还是需要有能力之人来主持大局。”
谢尚书何等精明,马上猜到了卫王的想法,心底暗骂,你早说明这心思多好,害的我拍了半天的马屁不知你要什么。
他主动说道:“大王,下官以为,此次奸臣乱政,足以看出朝中缺少能人。依下官之见,大王您德才兼备,不如由您来做摄政王,主持朝政,定能让大周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