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录人间诗酒客

第四十一章 春闱大考

第二天卯时,秦敬泉带着翟、王、邓三位师弟和一众弟子门人开祠堂敬拜历代祖师。

  祭拜完毕,众人前往设在练武场的考场。在飘花厅设置了坐席,请朵思麻居中而坐,秦敬泉和翟敬承分坐左右,莺梦陪坐在父亲身旁。  飘花厅外立了一杆碗口粗的杉木旗杆,旗斗上刻有一对摇头摆尾的戏珠鳌鱼。旗杆下摆设有王敬得、邓敬华的坐席。  王、邓两人面前的桌上放了一个四四方方的纸盒,朝上的一面开了个拳头大小的洞,那是用来抽取第一场火药知识考试用的。东侧最北边厢房里摆放了一排排的瓷缸,里面分别装着硝石、硫磺、木炭及各种辅料。  辰时,大考准时开始。先是吹奏起长长的号角,声音高亢振奋,有如将士出征一般,听起来令人心血沸腾。号角声落,三声炮响,在杉木旗杆上升起了旗帜,旗帜展开猎猎飘扬。  因祖师爷止止上人曾随太祖皇帝从龙执戟,故霹雳堂传下来的这套仪式极像军中礼仪,庄重而威严。各人见了,都是油然而生庄严肃敬之感。  王敬得当众宣读了火药比试规则。和往年一样,火药比试分为两场:第一场是考生从纸盒里随机抽取三张纸条,并说出纸条上所记载火药的配方组成;第二场是考生自由配制火药,并当场检验火药的威力。  第一场是检查学习用功的程度。数百种火药配方组成复杂,且在众目睽睽之下,难免心情紧张,因此遗漏、混淆是常见的事。这一场看似简单,但要考好并不容易。  第二场是检查学习运用的效果。各人自行选择原料制成火药,以火药爆炸后的威力大小定排名。原料种类不作限制,但要求总重量全都一致。这一场看似可以随性发挥,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照本宣科,无非就是按照平时所学,将原料配好即可,很难出现鼎固革新之作。  规则宣布完毕,即开始第一场的考核。所有人都排成一列,按平时成绩由差到好、门人在前弟子在后的次序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  陈家旺有半个弟子的身份,和周心勤、孙兵卫一起排到了队伍的最后面。  排在第一的是梅天辰。在众人的注视下,他走到王敬得和邓敬华面前,伸手从纸盒中抽出了三张纸条。按照规则,考生抽取出纸条浏览之后,随即应将纸条呈递给监考师父,然后大声说出纸条上所记载火药的组成。  可梅天辰手拿纸条过了半天也没动静。邓敬华不耐烦了,敲了敲桌子,催道:“好了没有?把纸条呈上来。”  梅天辰磨磨唧唧的递过纸条,又是咳嗽又是清嗓子,实在拖不下去了,吭哧吭哧的道:“飞天神火…飞天神火…”,嘴里嘟嚷了半天,也没说出飞天神火的组成配方。  王敬得脸色严肃,道:“不会?不会就下去吧。”  梅天辰陪着笑脸道:“师父,下一题我会。烂火药…烂火药的组成是硝石…、木炭…、干漆…”,每说出一个,他都要结结巴巴的憋上个半天,让人好不着急。边说他还边回首东张西瞧,指望平时混在一起的酒肉兄弟能提示一下帮帮忙。可这种时候,又有谁敢出头?  孙兵卫朗声道:“梅师兄,没听到王师父说话?孔圣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时候不早了,还有这么多弟兄们等着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直接催梅天辰下来,一点颜面也没留给梅天辰。  自从孙兵卫进霹雳堂后表现突出,他家境又好,出手大方,赢得了同门的一致叫好,本人又聪明又能干,很得几位师父的欢心,地位颇有后来居上之势,便是周心勤和胡管家也逊让他三分。因此别人都让着些梅天辰,孙兵卫却不怕当众揶揄他。  梅天辰脸涨得像个猪肝,伸头看了看飘花厅里的莺梦,回过头眼神如刀狠狠剜了孙兵卫一眼,恨恨的一跺脚,退到了旁边。  接下来各人按照顺序轮流进行,表现不一。单思南答对两题半,第三题有一些遗漏,绝大部分的人答对一题或二题,只有个别几个人答对二题半。  这样的成绩和往年差不多,没什么太大的变化。最后场上只剩下陈家旺、孙兵卫和周心勤,众人的眼光齐刷刷的注视到三人身上,每个人的心情都不一样。  按照惯例,两场比试之后,综合成绩排名前列的都会得到推荐去各级衙门任差,前三名会直接随沈太师叔去京师。又因常志捷等三大弟子意外亡故,今年势必也要通过两场比试来补充弟子缺额。这样算下来,今年大考的机会要远远超过往年,因此每人心中都充满幻想,甚至有人盯着场上剩下的三个人,心里已经在推算他们的强弱:周心勤应该是最强,孙兵卫风头最劲,至于那个小书僮陈家旺最籍籍无名,应该是最弱的…。  三人中孙兵卫入门最迟,所以先出场。他答对了两题半,尽管答的磕磕绊绊,但场外不少人为之喝彩鼓掌,人气很旺。  据实而论,像他这样刚进霹雳堂的新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是很了不起。几位师父也都流露出嘉许之意。  陈家旺从容不迫的走上前,摸出纸条看了一眼,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三种火药。这些火药闭上眼睛都能准确无误的一口报出来,而且每种原料的比例都不会记错,甚至

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指出这些火药的优劣、该如何改进…。

  他一开口清晰、流畅、毫无停滞。王敬得越听越是惊讶,流露出激赏的神情。后面不远处飘花厅里的秦敬泉、翟敬承也是既感到吃惊又感到脸面有光,莺梦更是两眼晶晶发亮。  整个场上除了陈家旺自己和邓敬华两个人,所有的人都有种出乎意料措手不及的感觉,练武场上一片沉默安静。  到周心勤时,他同样答对了三题,但一卡一顿,显得有些吃力。作为唯一的正式弟子,又有陈家旺作为映衬,他这样的表现秦敬泉并不满意。  秦敬泉和三位师兄弟碰了下头,当众宣布了第一场的名次,第一名毫无疑问是陈家旺,周心勤排在他之后。这场赛完,众人心情各异,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陈家旺倒并不激动,这样的成绩在意料之中。好友单思南排到了第六,不过他武功出众,综合成绩只会更好。只是可惜了程筹量,他被火药炸伤回家修养,没能赶得上这次的大考,实在遗憾。  中午秦敬泉在垂柳堂设宴,几位师父和周心勤、陈家旺、孙兵卫一起陪同朵思麻。等到在酒席间谈论起来,大家才发觉这位朵思麻很不简单,不仅对上午的情况点评的头头是道,说起火药也是见识极为丰富。  秦敬泉本来请朵思麻代沈师叔坐镇考场,只是一种礼节性的象征,如今一看,人家不仅懂,而且精通程度怕不在自己之下,这才明白沈师叔并不是随便托个人敷衍了事。如此一来在行家面前可不能失了面子,但愿在接下来的几场考试中,弟子门人们能好好表现,替师门争光。  胡人性格外向,几杯酒下肚,又受了秦敬泉等人的称颂,朵思麻兴致越发高昂,道:“其实老夫对火药尚且一般,拿手的是火铳。想当年刚到京城,我也别无所长,就凭着精通火铳这一手受到宇愚的推荐,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的位置,我俩也成了莫逆之交…。”  王敬得听着听着,心里忽然一动,道:“朵大人,年初我们追查倭寇,遭倭寇火铳伏击,损伤惨重。倭寇的火铳我们是带回来了,能不能帮忙看一看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想个什么法子对付它?”  听王敬得一说,陈家旺也想起来了。当时曾听程筹量讲,倭寇溃败时没来的及将火铳破坏,被他捡起来带了回来,后来还是自己将它收拾起来了。  孙兵卫插话道:“那个火铳已经摔的不像样子,怕是没什么价值了。而且当时乱糟糟的,也不知道丢到了哪里。如今大半年过去了,要找就更难了。”  陈家旺道:“火铳当时是我收起来了,记得是放在了库房里。”  王敬得喜道:“你和胡管家现在就去,看看还在不在。”  陈家旺应了一声,和胡管家去库房找寻火铳。库房门打开,一股霉味扑鼻而来。胡管家以手掩鼻,后退了两步,道:“是你找的事,要找你自己找,别指望我啊。”  陈家旺也没指望他,自己动手找了起来。库房里四处都是蛛网尘埃,稍微一搬动就是灰尘翻扬。  陈家旺见状心里反而高兴,这样说明没人来挪动东西,反而更容易找。凭记忆果然很快在角落里一堆杂物下找到了火铳。  他也顾不上把身上收拾干净,捧着火铳就去了垂柳堂。  火铳本来就被摔的变了形,又经过了江南的梅雨季节,很多地方锈迹斑斑,看上去残破不堪。王敬得又让人拿来一面藤牌,把当时的情况描述了一遍。听说如此结实的藤牌还是挡不住手里的火铳,朵思麻把火铳凑近眼前,伸手反复拨弄,仔细看了一阵子道:“倭国的火铳果然有些门道。”  霹雳堂众人虽然精研火药,但对火铳的制造却不甚了了,王敬得道:“可惜这铁炮摔成了一堆破铜烂铁,要不然倒可以好好琢磨琢磨。”  朵思麻伸出手指丈量估算火铳的长度和铳口的粗细,又将火铳翻过来覆过去盯着看了老半天,方才徐徐的道:“从外表上看虽然不成样子,不过幸运的是倭寇破坏的还不彻底,一些关键的机构还是能瞧的出端倪。你们看,铳托的弯弧形状有利于贴近瞄准,铳管的尾部内壁刻有阴纹,火绳击锤和火门制造精巧…,”  看来这位朵大人确实是行家,能从一把不起眼报废了的火铳上看出这么多门道。  说到最后,朵思麻道:“秦掌门,这把火铳能否容我带回去参考借鉴?”  秦敬泉道:“在我这里也没什么用,如果能有助于朵大人造出比倭铳更厉害的火器,那是再好不过。”  朵思麻喜道:“多谢秦掌门。前段时间在京师时,曾听说苏州府熔铁高炉里用猛火油置炼出品质上乘的钢铁。”(注1)  他显得很是高兴,一口气干了三杯酒,放下酒杯,抹了把胡子,道:“果真如此的话,借鉴这把倭铳,那么老夫和兵仗局联手,用苏州府的钢铁必能制造出上乘的火铳,如此上不负皇恩浩荡,下不负宇愚老友的恩情。”(注2)  众人陪他连饮几杯,不过毕竟下午还要继续考试,也没有继续放杯豪饮,用完了午餐便短暂歇息。  --------  注1:中国古代的钢铁冶炼技术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到了明中期后,传统的灌钢

法进一步发展为苏钢法。这种方法因在苏州首先使用而得名。

  苏钢法以熟铁为料铁,置于炉中,而将生铁板放在炉口,当炉温升高到摄氏1300度左右,生铁板开始熔化时,即用火钳夹住生铁板左右移动,并不断翻动料铁,使料铁均匀地受到滴下的生铁液。这样,既可产生很好的渗碳作用,又可产生剧烈的氧化作用,使铁和渣分离,生产出含渣少而成分均匀的钢材。直到1740年,欧洲发明了近代坩埚炼钢法,才从中国人手里夺去钢铁冶炼技术的桂冠。  注2:后世有人研究称朵思麻借鉴倭铳,制成了性能更加出色的鲁密铳。万历二十六年(1598)五月,著名的火器专家、中书舍人赵士祯上奏《恭进神器疏》,称“既得西洋铳于游击将军陈寅,又得噜蜜番铳(即鲁密铳)于锦衣卫指挥朵思麻”。乃进献鲁密铳、西洋铳等火器图式、样品,请旨广为制造。  赵士桢认为“番铳(鲁密铳)足以破倭鸟铳”,主张大量仿造鲁密铳装备援朝东征的明军,以抗衡日军的火绳枪。此后,赵士桢又在朵思麻的帮助下,相继发明了“掣电铳”、“迅雷铳”等4种性能先进的火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