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壁画
手电筒的光亮驱散一地的黑暗,王胖子的大嗓门响起:“我说你们三个咋回事?咋一个开手电的都没有?”
六子:……(不需要)
番子:……(前边的人没开)
吴斜:……(没人说,从众忘了)
石壁上的文字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出自己的身形,这处天然的山体裂隙里,有着人类曾经活动过的痕迹。
裂隙的高度逐渐变矮,原本站立行走的几人不得不俯下身子,像乌龟一样用四肢慢吞吞的往前爬。
温度越来越高,被风雪浸透的冷意被驱散,被棉服包裹的身体,随着运动产生湿滑的汗液。
石道越来越窄,压迫着身体,扼住了肺腑,硫磺的气味萦绕周身,每一次的呼吸都让吴斜感到了一种火辣辣的痛感。
打头的六子还在头也不回的往下爬,难以回头,吴斜也只能跟着继续往下去。
这种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困境,熟悉的让他想要落泪。
万幸,这次幸运眷顾了吴斜一点儿,行进中并没有从周边的裂隙里爬出什么以血肉为食的虫子。
狭窄的裂隙尽头是一处宽阔的石洞,穿过那一堆被乱石堆叠占据的裂隙,斑驳暗淡的彩色壁画在石壁上描绘渲染,碎石间的泉眼氤氲着白色的水汽,云绕雾缭里,壁画上的天女霓裳舞动,飘然若仙。
水汽挂在睫毛上凝成水珠,湿漉漉在眼上蒙了一层水镜,吴斜抬手去揩水珠,恍惚间,壁画上的天女手臂舞动,睁开了一双血色的眼睛,周边的六子、番子等人全都不见了身形。
放下手臂,氤氲水汽里的天女依旧是那呆板的飞天造型,弯月般的眼睛往上看着,六子和番子在脱身上的毛衣,王胖子在捞地上的温泉水。
吴斜摸了摸自己挂在脖子上,贴在肌肤上的平安符,心中才多了几分底气。
顺子被华和尚从身后拽了进来,吴斜赶紧过去帮忙搭把手将人拖到温泉边放好。
六子主动走过帮忙收拾顺子头上的磕伤,给他解了衣服用温水擦拭回温,华和尚则在洞里转了一圈后,接过六子手里的毛巾,让他去外边通知人进来修正。
吴斜看着六子顺着窄缝再次挤了出去,他拽着胖子和番子,安安分分的守在远离四周壁画的中央温泉处,几人一起给顺子搓着四肢回血。
眼看着顺子重新缓过劲来,吴斜和王胖子凑在一起,用气儿音交谈:“你那平安符带了没?”
“你的不会又弄丢了吧?”王胖子捂着胸口,眼睛睁得大大的。
“没,你拿好了。”吴斜摇摇头:“我觉得那壁画有鬼。”
“壁画?”王胖子原本没太在乎那些褪色老旧的壁画,此时反倒是来了几分兴趣。
借着脱衣服,吴斜将藏在秋裤暗兜里的平安符掏出来,悄悄地塞给番子,示意他贴身收好。
没过多久,外边的人一一挤了进来,原本还因为空旷安静而略显诡异空寂的地方,立马就热闹了起来。
大家脱了棉服毛衣,穿着轻薄的衣物,撸起裤腿将脚泡在热汤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上一份舒适迷醉,哦,闷油瓶和六子除外。
掏出酒精炉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米糊糊,放了姜片胡椒还有脱水蔬菜和火腿丁,经过王胖子的调味喝起来鲜美又暖肚,残存在体内的那点子寒气也被彻底的激发了出去。
“嘶~~~!”
王胖子突然倒抽了一口凉气,吴斜还以为他是被烫到了舌头,随意的瞄了一眼,又继续吹自己的热糊糊。
却不防被王胖子用胳膊肘捅了捅,身形晃动间,勺子里的糊糊洒到了手上,烫出了一小片红斑。
“死胖子,你……”
“小天真,你看……”王胖子截了吴斜的话头,指着一面壁画:“你看那壁画是不是下边还有一层。”
王胖子的话引起了全体人的注意,原本还在拿着本子看华和尚记录下的文字的四阿公,抬头看向王胖子指着的那幅壁画。
“郭锋,你去看看。”
四阿公支使着路上给他们开车的大个子。
这个沉默大个子,站起身来,走到壁画前打着手电仔细观察,他抬手撕下一片褪色的颜料,露出下面更为绚丽的色彩。
“老爷子,是双层壁画。”
随着郭锋的动作,大片的颜料被剥落下来,露出后面逐渐完整的画面,王胖子的看的按耐不住,主动加入到剥落壁画的工作中。
吴斜观察了一会儿后,也和叶城一起加入到这份工作中去了。
华和尚守在四阿公的身边了,番子则坐在不远处隐隐的戒备着他们。
六子和张启灵则很相似的靠在角落里,抄着手,闭目养神对周遭的一切充耳不闻,仿佛没有任何的好奇心一样。
新的壁画颜色非常的绚烂,五彩的马车,大量的红颜料铺陈在画面上如同流动的鲜血。
吴斜突然就对自己之前看到的幻象有了些许释怀,天女的红眼睛,是因为眼瞳处的颜料脱落了吧?因为角度问题被他瞄到,所以才看到了一双血眼。
吴斜闭口不提自己看到的手臂舞动与众人消失。
总之……嗯……一定是有客观的物理原因的……吴斜摸摸心口的平安符,嗯,没有发烫,现在还是很安全的。
华和尚说,壁画上描绘的是东夏与蒙古的战争,是东夏的灭国之战。
吴斜对东夏的历史并不了解,仅限于听说有这么一个小国,华和尚指着驾车的肥胖男子说他是东夏的万奴王,没有人反对,那就当他是好了。
虽然华和尚带了副眼镜装斯文,但浑身刀疤的壮硕体格,真的不像是个搞学术的文化人。
华和尚拿着相机,一边拍照一边对壁画进行讲解。
“这是一场压倒性的战争,蒙古人以绝对的人数优势覆灭了东夏的军队。”
“你看,这些东夏的士兵,面容都非常的俊秀年轻。”
“据说,东夏的人不会老去,直到他们死去的那天也保持着年轻的容颜。没有人见过东夏的老者,传说东夏人通晓着长生不老的秘密,流淌着长生者的血脉。”
华和尚点了点壁画上与东夏对峙的蒙古人军队:“这一场灭国之战,说不准就始于老去的王对长生的渴望。”
吴斜皱皱眉,故意呛了一嗓子:“长生不老,骗人的罢了,古今中外有谁真的找到了吗?说不准就是奇特地方习俗,专门针对的老人。背娘上山,送爷入林,从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当华和尚说到东夏人不会老去,至死也保持着年轻的容颜时,吴斜第一时间想到了闷油瓶,想到了三叔给他看的那张照片,他想扭头去看一眼闷油瓶,万幸他按捺住了这种冲动。
所以,他没有被六子在小本本上再记上一笔。
华和尚耸耸肩在脸上扯出一个不置可否的微笑:“或许吧。”
“不过从壁画上来看,东夏人的战斗力还真是强,面对蒙古人的精锐,也能以一敌三,要是人数再多一些,这场战争的结果还真不好说。”
壁画上铺天盖地的箭雨洒向东夏人的军队,血肉的身躯在马蹄下被踏为膏泥。
大片大片的血色占满关于战争的壁画,看的久了,那些红色摇摇晃晃的像是血液在颤动。
红色从战场蔓延进城市,从街道流淌进屋舍,无数的头颅被砍下,大片的火焰围成圈,东夏的毁灭,哪怕看不到后续的壁画也知道这是定局。
四阿公说云顶天宫里埋葬了东夏的皇帝,但存在时间短暂又一直打仗直到灭国的东夏,真的有能力有时间去修建云顶天宫吗?
吴斜想到海底墓里看到的云顶天宫的模型,那样大的工程,那样巧夺天工的设计,一隅之地的东夏做的到吗?
海底墓里的云顶天宫与明朝的汪臧海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更有可能就是他主持修建的,而东夏在明朝时早已灭亡。
两个朝代之间隔了数百年的光阴。
面对吴斜的疑问或者说是顶嘴,四阿公只是扯了一个冷笑让华和尚解释给他听。
下地时,队伍里只需要一个声音的指挥,四阿公需要他们都认可他的判断,从而听从他的安排,为之后的行动减少因为分歧而引发的危险。
华和尚掏出一块白布,吴斜见到了第三条蛇眉铜鱼,那条在交流会上拍卖,册子上标价千万起拍的蛇眉铜鱼。
背包里的两条鱼,突然间就有了显眼的分量,沉甸甸的压得吴斜四肢发颤……
耳边,华和尚的话仍在继续:“这不是鱼,而是一种龙的异形……鳞片里……”
————————
六子(眼神):小族长,吃点心吗?
张启灵(接过):嚼嚼嚼……
(??~??)
六子(眼神):枣子?
张启灵(接过):嚼……
六子(眼神):橘子?
张启灵(眼神):不合适,婉拒。
六子(换):那葡萄干?
张启灵:……
六子(掏):松子?
张启灵:……
六子(掏):栗子仁?
张启灵:……
六子:继续掏,被按住……
张启灵(眼神):饱了。(确定,点头)
六子(塞自己嘴里):可惜,环境不大好,小族长吃的太少了。
六子(暗戳戳的瞪人):一群影响小族长好好吃饭的倒霉家伙……
六子(嚼嚼~):不过,佐餐的小故事讲的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