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衣足食逆天负二代

第四百一十章 人为?

“徐达,即刻开始清点军饷,全国屯田所若是加征半成,看向能多多少粮出来,这事你可以让户部全力配合你,晚些我给你旨意你拿去用便是。”

“是!”

留下了徐达的老朱没有废话。

缺粮是明初的常态。

但是这种突发缺粮,可不是什么好解决的事情。

既然已经预见了,老朱根本就不可能完全信这个天意。

他本就是微末出身夺天下的猛人,并不会全信命数这个说法。

所以,他是觉得这次稻瘟,很是莫名其妙。

“徐达,咱们以前在村里的时候,也有过稻瘟,对吧。”

当着毛骧的面,朱元璋是开了口。

只见徐达了愣了愣,他似乎是在思考,过了好一会才回答。

“陛下,以前年年都是荒年……稻瘟可太常见了啊。”

“那确实。”朱元璋是点了点头,然后是一脸古怪地问了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你见过秋天的稻瘟么?”

这个问题,不仅是把徐达给问住。

连毛骧都愣在了那里。

“稻瘟,一般春夏多发才对……秋播这一茬,确实……确实不多见啊,以前都是连续雨天,突然冷一阵才会出这事,可是这段时间,也没什么连绵的雨啊……”

徐达斟酌了下词语,说出了自己的经验。

于是,朱元璋的脸更加古怪起来。

“你们说,这事,是不是咱做了什么有违天意的事情?”

老朱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事,有点不对头,他嗤笑了一声:“徐达,以前小时候,咱们把那些遭了瘟的水稻拔了丢草地里,结果草地上那些山羊草也很快就会变绿变黄变黑,你有印象么?”

“有!以前长辈们就说过,带瘟的稻子,拔了最好烧掉,不然沾哪哪就起瘟。”

“所以,这次稻瘟如此蹊跷,是不是有人……故意在这……”

朱元璋脸色已经完全沉了下来。

而毛骧也终于知道了,他为什么会被留下来。

在经历了朱安宁那事后,他可是老老实实了几天。

不出声,不冒头,没有指示就什么事情都不做。

主打一个反正也没有功了,千万可别有过的状态。

但是他甘心这样下去么?

明显又不是,毛骧只是在等一个机会而已。

他知道,若是一个人完全没有利用价值,又和朱老板没什么情分的话。

这个人是不可能还能保持官职的。

所以他蛰伏,在等待再次冒头的机会。

他没想到,这个机会会来得如此之快。

只是,已经吃过一次大亏的他,已经学会了不要把表情全都摆出来。

而朱元璋看了眼下面的毛骧,眼神中还是有些犹豫。

他是有重新好好想过之前的事情的,朱标的性格他是觉得太软了。但是锦衣卫掀起的腥风血雨,似乎也是有些过。

虽然还在他能接受的范围内。

他知道自己现在再重用这毛骧,会给外界传递一些很不妙的东西。

可是,明显是粮食比文人的意见更重要。

于是,老朱是沉下声音继续说了下去:“毛骧,闲了这么些天,也够了吧,带着你的人,去查清楚,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怎么查,查到哪里,你自己拿捏,记住!你只有查的权力,抓人前,咱多少也要知道你们想抓谁,听清楚了?”

朱元璋是说得很清楚。

毛骧先是一喜,随即又是有些不爽。

不爽的自然是,他居然连这最后抓人的权力,都要被限制。

本来朱安宁(抄袭)设计的三权体系中,锦衣卫是授权抓人,剩下的审,察都不在他手上。

朱元璋现在是更进一步,直接把这抓人的授权,都拿到了自己手上。

虽说时效性来看,会蛋疼一些,但是也能避免锦衣卫的滥权。

“是!”

毛骧很好地隐藏了自己的不爽,他也知道,朱元璋现在是不太信任自己锦衣卫的,但是却又觉得自己还有用处。

只要自己能再兢兢业业干上一阵子,未必不能重新取得信任。

苟道,向来才是官场的大道!

于是,他也是答得利索。

朱元璋安排完这些事,然后抬手挥了挥:“行了,毛骧可以下去了。”

他屏退了毛骧。

只留下了徐达。

老朱是若有所思地看了眼徐达,淡淡地说道:“粮食是大事,但是我们不能表现得太不安。”

徐达自然是心领神会:“但是这减产,真的就躲不过了?怎么会全集中在应天府附近啊……真是奇了怪了。”

“真是奇怪,咱才让锦衣卫去,等一等消息吧。”

“对了,有件事还要和你说一下,陶广义跑回应天来了。”朱元璋缓了缓心情,说起了另外一件

事。

“陶老道?这家伙不是回乡里继续倒腾他的工匠活去了么。”

徐达听着自然是有些惊讶。

作为行伍出身的人,自然是和陶广义有不少交集的。

“他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火绳枪和燧发枪的事情,他不是钟情于火药么,是立马就跑了回来,现在应该还在永乐庄……昨夜他就递了个信过来,说要个小官……”

“他?他还当官?万户赏赐都不怎么在乎,怎么突然又想当官了?”

“他说了,他要当朱安宁手下的主事……”

“朱安宁?……哦,明白了,他是知道了这燧发枪和火绳枪都和朱安宁有关是吧。”

“是,我准备准了他,你怎么看,要不要让他也回来继续捣腾火药。”

“全凭陛下安排。”

“就你我二人,有话就说,打仗还是你们去打,总不能我还御驾亲征吧,敌人知道了不拼死过来拿了我人头……”

老朱举的例子过于形象,让徐达是差点绷不住。

其实严格来说,老朱是试过御驾亲征的。

大概是1368左右吧,那时明朝初建,老朱跑出去打仗且有明确的监国太子在,并不算太过离谱。

要是现在都承平这么些年了,他老朱还要出去拼死拼活,那自己这些所谓的大将,全部切腹自尽算了。

哪有天子随便跑出去送人的,对吧?对吧?

“陛下,若陶广义真有这个想法,遂了他心呗,他改良过的火药,确实就是比一般的要得劲……但是在朱安宁下面是否有点不妥啊?”

“确实,容我想想……对了,昨日朱安宁可是干了不少好事啊,你听说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