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北关大学的态度
如此鲜明的标题对比,让他们无法再从口中说出什么解释的话来。
大家都是华国人,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呢?只是因着要养家糊口,都不敢出言反驳罢了。
于此同时,熬了个通宵的张训抬手看了看时间,这才惊觉已经到了上班的时间,好在他今天无课,倒也不用那么着急,便打算吃了饭后再去。
可能是熬夜熬的,张训并没有多大胃口,草草喝了两口粥后便打算往学校走,只是他刚登上自行车,便被追出来的张母追过来塞了一个油纸包的包子放在了胸口。
“把这个包子带上。”
张母一边说着一边就要把包子往张训的包里放,叮嘱道:“到了学校要是饿了先吃这个顶一下,你今天早上吃的太少了。”
“娘!我这包里有重要的东西,您还是放我胸口吧!”
张训有些无奈的说道,虽然这么大个的包子放在胸口实在显眼,但他的背包里有作业刚写到一半的教材大纲,张母又一直坚持,张训无奈,只好将油纸包好的还在温热的包子放在胸口的暗袋里,让自己的胸中间鼓出来了一块。
罢了,到不了进校之前提前把包子吃了,要不这也太影响他的形象了。
张训骑着自行车往学校赶去,只是刚出了居住区来到了繁华的街道,便听到路上报童叫卖的声音,张训心中一凛,赶紧停下从报童手中买下了最新一期的《大公报》。
看着上面报道的奉天沦陷的消息,张训眼前一黑,一夜的疲劳加上此时的冲击险些让他一头栽倒在地,还好张训知道这是在大街上,狠狠地掐了自己虎口一把,这才让自己缓过神来。
回过神来的张训也来不及想别的,拿着报纸飞快的登上自行车,一个劲儿的往北关大学赶去,以往需要二十分钟才能到的路程生生被他压缩到十分钟。
将车停在秀山堂后面,张训拿着报纸便往里面赶,刚进门厅的时候便瞧见一帮人正在往二楼赶去,刘无忌见到张训之后连忙招手道:“训之,你怎么才来,校长正召集教职工们二楼开会呢!”
张训闻言快步赶了过去,混进了文学院的队伍之中,随后便将手上的报纸递给刘无忌,神色凝重的问道;“无忌兄,你可看了今晨的报纸?”
刘无忌看了眼手上的大公报,叹道:“自是看了的,依我看,校长开会十有八九也是为了这事。”
张训则是有些担忧的说道;“也不知学校对此是个什么章程。”
张训心中已经打定主意,只要学校有一点事不关己的意思,他便立马辞职,省的日后他做出什么行动影响到学校。
一应人到了二楼大会议室内,张训上一次来还是在开学前,如今还不到一个月,他又再一次踏入了这里。
校长闫望舒早就到了,此时他正一脸严肃的看着手上的报纸。
与此同时,会议桌上每一个座位前面都放着一份报纸,不是《益世报》便就是《大公报》,而每份报纸都是被打开的状态,朝着众人的那一面赫然报道着昨日的战事。
张训跟着众人一同向校长问好,校长点了点头,神色温和的道:“你们都来了啊。”
随后指着会议桌旁的座位说道:“坐,都坐,顺便再看看你们面前的报纸,我一会儿有事宣布。”
待到众人都在座位上坐下,人也都来的差不多的时候,校长闫望舒放下手上的报纸,神色凝重的说道:“想必今天的报纸大家都看过了,都有什么想法,说说吧。”
物理系主任饶书叹最先开口道:“贼喊捉贼的戏码太常见了,现如今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课绝不能停。”
“对,没错,课绝不可以停。”
有人赞同道:“饶先生说的有道理,不仅如此,咱们还要加强巡逻,学校离着日租界不到三公里,这样的距离,一但日本人做出什么动作,如果不提前预防,北关大学很难做出有效的应对。”
“是啊,而且也不知道这次要打到什么时候,商学院有有从东北来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情绪也需要安抚。”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自己的看法,有说要组织学生进行抗日游行的,也有说要以学生为先,不能影响学生上课的,总之大家各执一词,对于学校今后的方向都有自己的看法。
闫望舒一边听着教职工们的想法一边在心里作出取舍。
思考间见到一直坐在座位上因不同他人交流而显得格外沉默的张训时,不由出声问道:“训之,你刚从国外回来,可有什么意见?”
不同于北关大学其他的讲师教授们,张训是唯一一个从英国回来的,而在以往,英国回来的剑桥生或是牛津生都会前往北大和复旦教课,刚成立十来年的北关大学着实没有这个资本。
可以说张训就是闫望舒和张鹤年因着时间差捡的漏。
听到校长的询问,张训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不同于其他人,张训知道这个时间只是个开始,不用太长时间东三省便就会全面沦陷,而这一切只是个开始。
“战争只要开始,除非分出个胜负,不然是不会停止的。”
张训深吸一口气,说道:“我劝诸君做好长期抵抗的准备,日本人不会善罢甘休,而一但学校表现出抵抗日本的态度,离着日租界如此近的我们可以说是头上时时刻刻都悬着一把利刃。”
“方才这位老师讲的很有道理,学校必须组建保卫队伍进行巡逻,不然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学校会处于十分被动的位置。”
“至于其他的建议,就要看学校是如何动作的了。”
闫望舒饶有兴味的问道:“什么叫如何动作?”
张训道:“如果学校是反对日本的,就必须开设相关的课程,让学生不要忘记此次的屈辱,如果学校事不关己的话......”
闫望舒问道:“你待如何?”
张训一字一句坚定道:“我会辞去戏剧学教授一职,将所有精力全部投入到抗日中去!”
“好!”
张训话音刚落,闫望舒便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叫好。
他目光如炬,环视着在场众人,道:“就连训之这样的年轻人都有这样的觉悟,难道我们要比他差吗?”
“从今日起,北关大学要增设一些课程,内容是关于国耻教育和军事训练的,这件事三个学院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商议,要求一周内必须做出有效的行动。”
“另外设置巡逻纠察队,将学生们组织起来,在学校三公里范围内进行巡逻,必须要保证学校师生的安全。”
“日本人想要亡我华国之心已经昭然若揭,北关大学作为高校,决不能置身事外,今日起学生们组织的任何抗日行动,在保证他们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全力支持,但也不能因此耽误正常的教学进程,这些就需要你们这些做老师的多考虑一下了。总之,我们要以理性行动扞卫国家尊严,决不能向日本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