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师尊宝髻挽就
49. 旧箫吹彻流光夜(4)
阮含星弄箫奏曲,坦白来讲,不算悠扬好听,但胜在认真。
风动紫衫,墨发轻盈,神态诚挚,身姿清正,镇民多少也是因这幅美好的画面而纵容了她无甚可评的箫声。
可惜一曲终了,凤凰灯没动静。
她脸颊略有些发烫,走上前去,轻轻戳了戳朝珩的衣襟,低声问他:“师尊,你的凤凰呢?”
朝珩却像如梦初醒。
他很少心不在焉,这是她第一次见他迟钝到曲终都没反应过来,连望向她的眼神都没藏好不该有的情绪。
“抱歉,你能再吹一曲么?再吹一曲,便来了。”
意想不到的道歉,根本不符合他们原本那融洽轻松的气氛。
她弯起眸子,“师尊有什么和我道歉的,再来一次罢了。”
她和诸人抱拳,扬声道:“再给小女一次机会,凤凰害羞,要酝酿酝酿,谢谢大家,大家海涵。”
周围都笑起来,镇民倒也都宽容,让她再试一次。
她这回不再直接凝着他,而是垂着眸子,更认真地看着自己的指尖,起伏在箫孔之上,按照记忆的旧旋律,将曲子轻轻吹奏。
那道视线始终萦绕在她的身上,她能感受到里面的灼热、急切,与千万般的无可奈何。
他一定有无数想问的,一定在期待不敢期待,一定在反复质疑自我。
而最后,他也一定会说服自己,只是一首曲子罢了。
相认又能如何,说不定分开得更快,她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真没“吃”过人的可怜蛇女,她现在还有点怕死,不想被他杀掉,这是最差的结果。
可她也不想被他忘掉。
只能这样来试探当年的痕迹,真是危险又令人上瘾的事情。
“凤凰!凤凰动了!”“真有凤凰!”忽然有人指着她身后喊道,人群就像接连点燃的鞭炮,一时间传来并回荡着同样的话语。
她抬眸,与他的视线相对,两双眸被灯火烟花照耀的泛着金色光彩。
她的指尖没有停止,却忽然迈步向前,她捕捉到他微微放大的瞳孔。
她其实只是走到他身边,转过身来,与他并肩。
只见那高台之上的一对凤凰,竟缓缓展开双翅,舒展身形,从额到颈到翅到尾都舒展开极其优雅流畅的弧度,真似从沉睡中慢慢苏醒。行云流水的身形,将那中间的竹节骨架悉数隐去。
而它们羽毛上赤金与青蓝的光泽晕着温柔的月光与通明的灯火,在舒展中呈现出极其细腻的如水波粼粼的流光暗彩。
随着两声高亢直上云霄的清鸣,凤凰彻底舒展双翅与尾羽,利落展翅,随着清鸣忽地颉颃飞向天际,在夜空中留下如流火坠金般的痕迹,带着滚烫灼热的温度,教人不敢亲近,却又神往。
凤鸣为箫声添了一股独特的韵味,将其不柔和的转音遮盖过去,竟交叠成一曲异常和谐而又有神性的乐章。
箫声动,凤凰舞。
阮含星闭上双眸,在众人为凤凰的惊呼声中吹完这一曲。
待她奏完一曲,缓缓睁眸之时。
满眼的赤金之色,仿若铺天盖地而来,滚烫的温度就升腾在她眼前,氤氲出一片苍茫雾气。
这一对华美神圣的凤凰,正正飞落在她眼前,羽之光辉夺目耀人,教人不敢直视。
她有些晃神,伸手去触碰眼前凤凰之羽,柔软似绸缎,若触摸云端。
凤凰似有感应,绕着她的指尖飞翔,而后光芒淡去,化成灯的竹柄落在她的手中,翩然的凤化作纸灯,被她牵引在掌中。
而另一只凰灯,落在她身边人的手中。
“感谢芸姑的赐福,瑶水的子民都为这凤凰美景所折服,漂亮的灯王将归你所有。”里长笑眯眯地望着她。
九姑也跟着抿了抿嘴,双手交叠着,摩挲着她手中沉甸甸的布袋。
阮含星朝她们半躬行礼,而后仰头看向朝珩,后者猝不及防与她投来的目光对视,下意识移开,却又觉察出自己此地无银的慌乱。
幸而里长此时的话,牵引开他们的思绪,她道:“今晚的灯王之礼到此结束,大伙们,且自尽兴!看一看我们瑶水竹艺,观一观这镇上风情!”
凤凰有归处,诸人将散开,杨九姑却忽然上前,干枯的手倏然握住阮含星的腕。
然后,直直跪了下去。
阮含星一惊,周围人也都诧异。
当不起这般跪拜,她赶忙把凤灯放在一边,要搀扶着杨九姑起身,然而后者却摇头执拗不起,索性她也一跪了之,和九姑对着跪。
杨九姑捧起她一直握着的沉甸甸的布袋,将它高高的捧在手中,露出圆的轮廓,袋子上的褐色污渍在月光照映下显得更暗。
因她没再握着提手部分,一阵风吹,吹开布袋掩着的一面,微微露出里面的东西来。
“啊——!!!”
有人好奇地向里面望了望,却发出尖锐惊恐的尖叫。
杨九姑面色麻木,一只手把布袋扯了下来,将里面那物露出原貌。
此起彼伏的尖叫声响起,原本还熙熙攘攘的这片街道一时间笼罩上惊恐诡异的氛围。即便是像里长这般胆大的,没有吓跑,也只是敢瑟缩着向后挪动。
纵是见惯残杀的阮含星,此时此刻,大脑也有一瞬怔然,不由微微后靠。
一只温厚的掌微微支撑在她的左肩上,朝珩半跪在她身旁,用眼神和炽热的温度帮她舒缓心神。
那布袋里装的是一颗人头。
有许多缝隙已经露出白骨,挂着肉的地方也是高度腐烂,头发还粘在头皮上,眼皮半掩,露出一些眼瞳,因此呈现出极其惊悚的模样。
这里不是地宫,不是厮杀的战场。
这里只是一条普通的镇上街道。
而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妇人,跪下来,面色平静地把这颗人头捧在手中,公之于众。
她几乎是没有表情,只是很平常的开口,没有颤抖、没有哭泣,她握着阮含星的手腕道:“仙人,不要嫌弃他,他是我的儿,他曾经长得也好看。我把他的头割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45867|16180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来,带着走了一路,走到这镇上,实在是没有办法,我没有办法。”
“我带着他,告到我的村,告到村长那里,告到县里,大官都不理我,他们赶我走。我走到下一个村,下下个村,他们都不管我,我没有路走了,再往哪里走?高山大海,我爬不上去,也游不到岸,我老了……我转了一圈,才想起我儿的话,他说,神仙吹箫,能引来凤凰。”
“你的箫声能动凤凰,一定不是凡夫俗子,仙人,老妇人只想要一个说法。”
阮含星感到妇人的手是干燥而粗糙的,就像她的人一样,像岩石峭壁硬生生长出的平平无奇却不合时宜的枝丫。可她的眼睛,在混浊昏黄中,却燃着一丝火苗,让黄沙也要沸腾。
“我只想知道,杀我儿的人藏到哪里去了!我儿长到十八岁,知书达理,善良本分,无缘无故的,只因为给那人带了路,就被打死在后山。我只想找到那个杀我儿的人,我想问他要个说法,为什么要打死我的孩儿?为什么所有人都不回答我?旁观者紧紧闭着嘴巴,跪下来求我别问;村长把我的肋骨打断,让我滚开;里长倒是好,给我一笔钱,让我安置孩儿,可当我再想找他,却被那些小兵拦在门外,再也不能见他……仙人啊,你可知,老妇人连死都不能,若死了,世上再没有人敢认出那张脸,谁来替我儿要说法!”
沸腾的黄沙已经蒸腾不出多少水分,妇人混浊的双眼早已干涸。
周围还有零星镇民没被吓走,此刻那份惊悸已经平复些许,均是被杨九姑的肺腑之言触动。
里长挪着过来,左手搀着杨九姑,右手搀着阮含星,想把她们扶起来。
结果,她们像两座山巍然不动。
阮含星反握住杨九姑的腕,那腕纤细干瘪,仿佛骨上铺了一层薄薄的皮。
她问:“你认得那杀人犯的模样?”
“他身长七尺一寸,穿着月白的锦衣,配一块青玉,带着金冠,眉毛浓黑,眼睛又大又圆,皮肤很白,看着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如果我再见到他,我一定认出他。”
“那你知道他叫什么,是哪里人么?”
九姑嘴唇轻轻地翕动,眼中的火苗却蓦地熄灭,她摇摇头,“我不知道,知道的人,也不愿意告诉我。”
身旁的里长也蹲下,将布袋拉起,轻轻盖在那头颅上,“这么说来,八成是什么达官贵人,他们说不得。”
没人想引火烧身的。
“我知道,我知道……在地上,我的路已经走绝了,我只能看着天上,恳求仙人帮我,求仙人帮我想想办法。”
不知为何,望着杨九姑的眼睛,阮含星心中升起一股难言的酸涩,胀得她心里发闷,让她陷入茫然之中,她说不清这是怎样的情绪。她似求助般望向朝珩,“我,帮得了么?”
那一刻,她与跪坐神像下参拜问杯的信女无异。
所有看似虔诚的问题,不过是想借由神明的口,得到最想要的答案。
夜光中,胜杯掷出,闻听神明道:“含星,若你想,凡试可成。”
风动紫衫,墨发轻盈,神态诚挚,身姿清正,镇民多少也是因这幅美好的画面而纵容了她无甚可评的箫声。
可惜一曲终了,凤凰灯没动静。
她脸颊略有些发烫,走上前去,轻轻戳了戳朝珩的衣襟,低声问他:“师尊,你的凤凰呢?”
朝珩却像如梦初醒。
他很少心不在焉,这是她第一次见他迟钝到曲终都没反应过来,连望向她的眼神都没藏好不该有的情绪。
“抱歉,你能再吹一曲么?再吹一曲,便来了。”
意想不到的道歉,根本不符合他们原本那融洽轻松的气氛。
她弯起眸子,“师尊有什么和我道歉的,再来一次罢了。”
她和诸人抱拳,扬声道:“再给小女一次机会,凤凰害羞,要酝酿酝酿,谢谢大家,大家海涵。”
周围都笑起来,镇民倒也都宽容,让她再试一次。
她这回不再直接凝着他,而是垂着眸子,更认真地看着自己的指尖,起伏在箫孔之上,按照记忆的旧旋律,将曲子轻轻吹奏。
那道视线始终萦绕在她的身上,她能感受到里面的灼热、急切,与千万般的无可奈何。
他一定有无数想问的,一定在期待不敢期待,一定在反复质疑自我。
而最后,他也一定会说服自己,只是一首曲子罢了。
相认又能如何,说不定分开得更快,她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真没“吃”过人的可怜蛇女,她现在还有点怕死,不想被他杀掉,这是最差的结果。
可她也不想被他忘掉。
只能这样来试探当年的痕迹,真是危险又令人上瘾的事情。
“凤凰!凤凰动了!”“真有凤凰!”忽然有人指着她身后喊道,人群就像接连点燃的鞭炮,一时间传来并回荡着同样的话语。
她抬眸,与他的视线相对,两双眸被灯火烟花照耀的泛着金色光彩。
她的指尖没有停止,却忽然迈步向前,她捕捉到他微微放大的瞳孔。
她其实只是走到他身边,转过身来,与他并肩。
只见那高台之上的一对凤凰,竟缓缓展开双翅,舒展身形,从额到颈到翅到尾都舒展开极其优雅流畅的弧度,真似从沉睡中慢慢苏醒。行云流水的身形,将那中间的竹节骨架悉数隐去。
而它们羽毛上赤金与青蓝的光泽晕着温柔的月光与通明的灯火,在舒展中呈现出极其细腻的如水波粼粼的流光暗彩。
随着两声高亢直上云霄的清鸣,凤凰彻底舒展双翅与尾羽,利落展翅,随着清鸣忽地颉颃飞向天际,在夜空中留下如流火坠金般的痕迹,带着滚烫灼热的温度,教人不敢亲近,却又神往。
凤鸣为箫声添了一股独特的韵味,将其不柔和的转音遮盖过去,竟交叠成一曲异常和谐而又有神性的乐章。
箫声动,凤凰舞。
阮含星闭上双眸,在众人为凤凰的惊呼声中吹完这一曲。
待她奏完一曲,缓缓睁眸之时。
满眼的赤金之色,仿若铺天盖地而来,滚烫的温度就升腾在她眼前,氤氲出一片苍茫雾气。
这一对华美神圣的凤凰,正正飞落在她眼前,羽之光辉夺目耀人,教人不敢直视。
她有些晃神,伸手去触碰眼前凤凰之羽,柔软似绸缎,若触摸云端。
凤凰似有感应,绕着她的指尖飞翔,而后光芒淡去,化成灯的竹柄落在她的手中,翩然的凤化作纸灯,被她牵引在掌中。
而另一只凰灯,落在她身边人的手中。
“感谢芸姑的赐福,瑶水的子民都为这凤凰美景所折服,漂亮的灯王将归你所有。”里长笑眯眯地望着她。
九姑也跟着抿了抿嘴,双手交叠着,摩挲着她手中沉甸甸的布袋。
阮含星朝她们半躬行礼,而后仰头看向朝珩,后者猝不及防与她投来的目光对视,下意识移开,却又觉察出自己此地无银的慌乱。
幸而里长此时的话,牵引开他们的思绪,她道:“今晚的灯王之礼到此结束,大伙们,且自尽兴!看一看我们瑶水竹艺,观一观这镇上风情!”
凤凰有归处,诸人将散开,杨九姑却忽然上前,干枯的手倏然握住阮含星的腕。
然后,直直跪了下去。
阮含星一惊,周围人也都诧异。
当不起这般跪拜,她赶忙把凤灯放在一边,要搀扶着杨九姑起身,然而后者却摇头执拗不起,索性她也一跪了之,和九姑对着跪。
杨九姑捧起她一直握着的沉甸甸的布袋,将它高高的捧在手中,露出圆的轮廓,袋子上的褐色污渍在月光照映下显得更暗。
因她没再握着提手部分,一阵风吹,吹开布袋掩着的一面,微微露出里面的东西来。
“啊——!!!”
有人好奇地向里面望了望,却发出尖锐惊恐的尖叫。
杨九姑面色麻木,一只手把布袋扯了下来,将里面那物露出原貌。
此起彼伏的尖叫声响起,原本还熙熙攘攘的这片街道一时间笼罩上惊恐诡异的氛围。即便是像里长这般胆大的,没有吓跑,也只是敢瑟缩着向后挪动。
纵是见惯残杀的阮含星,此时此刻,大脑也有一瞬怔然,不由微微后靠。
一只温厚的掌微微支撑在她的左肩上,朝珩半跪在她身旁,用眼神和炽热的温度帮她舒缓心神。
那布袋里装的是一颗人头。
有许多缝隙已经露出白骨,挂着肉的地方也是高度腐烂,头发还粘在头皮上,眼皮半掩,露出一些眼瞳,因此呈现出极其惊悚的模样。
这里不是地宫,不是厮杀的战场。
这里只是一条普通的镇上街道。
而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妇人,跪下来,面色平静地把这颗人头捧在手中,公之于众。
她几乎是没有表情,只是很平常的开口,没有颤抖、没有哭泣,她握着阮含星的手腕道:“仙人,不要嫌弃他,他是我的儿,他曾经长得也好看。我把他的头割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45867|16180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来,带着走了一路,走到这镇上,实在是没有办法,我没有办法。”
“我带着他,告到我的村,告到村长那里,告到县里,大官都不理我,他们赶我走。我走到下一个村,下下个村,他们都不管我,我没有路走了,再往哪里走?高山大海,我爬不上去,也游不到岸,我老了……我转了一圈,才想起我儿的话,他说,神仙吹箫,能引来凤凰。”
“你的箫声能动凤凰,一定不是凡夫俗子,仙人,老妇人只想要一个说法。”
阮含星感到妇人的手是干燥而粗糙的,就像她的人一样,像岩石峭壁硬生生长出的平平无奇却不合时宜的枝丫。可她的眼睛,在混浊昏黄中,却燃着一丝火苗,让黄沙也要沸腾。
“我只想知道,杀我儿的人藏到哪里去了!我儿长到十八岁,知书达理,善良本分,无缘无故的,只因为给那人带了路,就被打死在后山。我只想找到那个杀我儿的人,我想问他要个说法,为什么要打死我的孩儿?为什么所有人都不回答我?旁观者紧紧闭着嘴巴,跪下来求我别问;村长把我的肋骨打断,让我滚开;里长倒是好,给我一笔钱,让我安置孩儿,可当我再想找他,却被那些小兵拦在门外,再也不能见他……仙人啊,你可知,老妇人连死都不能,若死了,世上再没有人敢认出那张脸,谁来替我儿要说法!”
沸腾的黄沙已经蒸腾不出多少水分,妇人混浊的双眼早已干涸。
周围还有零星镇民没被吓走,此刻那份惊悸已经平复些许,均是被杨九姑的肺腑之言触动。
里长挪着过来,左手搀着杨九姑,右手搀着阮含星,想把她们扶起来。
结果,她们像两座山巍然不动。
阮含星反握住杨九姑的腕,那腕纤细干瘪,仿佛骨上铺了一层薄薄的皮。
她问:“你认得那杀人犯的模样?”
“他身长七尺一寸,穿着月白的锦衣,配一块青玉,带着金冠,眉毛浓黑,眼睛又大又圆,皮肤很白,看着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如果我再见到他,我一定认出他。”
“那你知道他叫什么,是哪里人么?”
九姑嘴唇轻轻地翕动,眼中的火苗却蓦地熄灭,她摇摇头,“我不知道,知道的人,也不愿意告诉我。”
身旁的里长也蹲下,将布袋拉起,轻轻盖在那头颅上,“这么说来,八成是什么达官贵人,他们说不得。”
没人想引火烧身的。
“我知道,我知道……在地上,我的路已经走绝了,我只能看着天上,恳求仙人帮我,求仙人帮我想想办法。”
不知为何,望着杨九姑的眼睛,阮含星心中升起一股难言的酸涩,胀得她心里发闷,让她陷入茫然之中,她说不清这是怎样的情绪。她似求助般望向朝珩,“我,帮得了么?”
那一刻,她与跪坐神像下参拜问杯的信女无异。
所有看似虔诚的问题,不过是想借由神明的口,得到最想要的答案。
夜光中,胜杯掷出,闻听神明道:“含星,若你想,凡试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