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西北大捷

第272章 西北大捷

一时间,整个京城沸腾了起来。

负责传递消息的信使马不停蹄地从一个城门跑到另一个城门,将胜利的喜讯张贴在城门之上。过往的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不时发出阵阵欢呼。

街头巷尾,百姓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听说了吗?西北大捷!咱们的将士打了胜仗!”

“老天开眼啊!这仗总算结束了!”

孩童们在人群中嬉笑穿梭,口中重复着《西北得胜》的童谣,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增添更多的喜庆氛围。

在京城的酒馆里,酒客们纷纷举杯,为胜利干杯。

一位老者感慨道:“这仗打得漂亮啊!咱老百姓以后又能过上安稳日子了。”

众人纷纷附和,酒馆内一片欢声笑语。

夜幕悄然降临,京城却依旧灯火通明。

骁王府门前,李安棋和芷兰正指挥几名小太监挂灯笼、贴对联。红彤彤的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摇晃,映得她的脸庞忽明忽暗。

几名孩童手拿糖葫芦和拨浪鼓,蹦蹦跳跳地从府门前经过,口中依旧唱着那首童谣:

马蹄扬,锣鼓响,喜讯飞进咱街巷。

西北军,打胜仗,赶走敌寇保家乡。

将军勇,兵儿强,金戈铁马战沙场。

战旗飘,凯歌扬,胜利希望闪光芒。

大人们,笑满堂,小孩蹦跳把歌唱。

新一年,福运长,太平日子万年长。

新一年,福运长,太平日子万年长。

新一年,福运长,太平日子万年长。

……

李安棋看呆了,听着听着,不觉落下两行清泪。

芷兰细心发现李安棋的异样,围李安棋披上狐裘,轻声询问:“娘娘,您怎么了?”

李安棋笑着擦了擦眼泪,却显得格外悲戚:“没什么,本宫只是……觉得高兴。”

是啊,战争终于结束了,百姓们重归安宁,京城也迎来了久违的喜庆。

可那些愤血厮杀死于战场的将士,却再也回不来了。

她的凌晔,也再也回不来了。

寒风掠过,卷起几片枯叶。

李安棋望着远处灯火辉煌的街巷,心中却空落落的,仿佛被挖走了一块,浑身只剩冰凉……

除夕祭祀到了。

骁王府虽人丁不如从前的靖国府多,但毕竟是王府,排场自然比靖国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府上下张灯结彩,红绸高挂,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小德子伤好得差不多了,同小顺子跟在李安棋身边忙前忙后。

不禁小声同小顺子嘀咕道:“咱们骁王府冷清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点热闹的样子!”

小顺子笑着回应:“谁说不是呢,咱们娘娘就是王府的福星,不仅能将这潭死水激活,连王爷都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

小德子嘻嘻笑道:“你这话里有话呀,难不成你知道点什么?”

他偷摸撞了撞小顺子:“跟我说说呗。”

小顺子笑容僵了僵,顿时收了性子:“现在哪儿是说这个的时候,赶紧忙去吧,祭祀马上要开始了!”

说罢,小顺子一溜烟跑没了踪影。

祭祀大殿内,香烛缭绕,供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祭品。

骁王凌落身着华服,神情肃穆地站在主位,李安棋和李宝琴分别立于两侧。

随着礼官高声唱礼,祭祀仪式正式开始。

说是祭祀,不过是走个过场。

毕竟骁王府不比靖国府族谱人丁兴盛,源远流长。

凌落一个晋封的新王,生父乃先帝,其祭祀权属于朝廷,通常由现任皇帝在太庙或陵寝中进行,自然不可在府中私自祭拜。

他生母平氏又是人人都不可提的逆鳞,自然连牌位都不能有。

李安棋想到了这一点。

供桌祭品后,祭的是天地神灵。

如此一来,便可名正言顺,祈求家庭和睦,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就在祭祀进行到紧要关头时,李安棋瞥见殿外一抹熟悉的身影。

她微微侧身,低声提醒凌落:“王爷,王妃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