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祇赵小飞
51. 敦煌城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不知昏睡了多久,阿祇一激灵被惊醒。
她睁开双眼,累极了的她意识有短暂空白,想起她和潭儿已然入城,却被锁在这座庵堂一夜,她怕别人对他们的身份有所怀疑,早准备好孩子的身份——潭儿,二人以秭弟相称。潭儿,就是他们相遇的地方。
这个拥挤的房间,专门收留女人和孩子。
潭儿睡的很沉,他们挤在简陋的土炕之上,身边还有衣衫褴褛的妇孺。环顾四周,东墙前一尊陈旧的药师佛像映入眼帘,这让她不禁想起与沮渠蒙逊相遇的佛塔,那时她曾说,自己与这位几经世事的药师佛有缘,果不期然又相遇了。
一早,传来叮叮当当的人声嘈杂,孩子深沉的呼吸声,她在焦虑中萌生出一丝力量,有多少日子没有躺在有屋顶的房子里好好睡一觉了,至少她还好好活着。
门锁开了,有声音响起:“都出来吃饭!”
木门吱扭被推开,一个面色黝黑的干瘦女人招呼着众人,她的头发盘在包巾中,手中端着一盆粟米汤,进了院便放在庵堂的施舍台上。
“张婶,大壮娘,快别打扫了,过来帮忙。”
听到动静,周围走出不少老弱妇孺,一天就一顿稀饭,错过就得饿肚子。墙角的柜子上叠着碗,她们一人拿了一个碗,在被叫做张婶和大壮娘的张罗下,排队领吃的。
干瘦女人叫李二娘,一边搅拌着稀饭,一边念叨:“你们也别抱怨米汤太稀,如今到处都在打仗,能有口吃的就得谢天谢地。”
妇孺们知道好歹,纷纷感激说:“谢谢李二娘。”
庵堂里住的都是女眷,乱世之中能有地方安身立命,已然是大幸。女人们拿着破碗,陆续回到家人身边。阿祇排在最后,她听见前面的女人同李二娘说话,正是最闲不下来的大壮娘和张婶,她们各带着一个孩子,跟李二娘套近乎。
“李二娘,明个能不能发点干粮,额们大人没关系,多做点活也行,求求你让娃儿们吃顿饱饭。”
李二娘为人随和,知道这些逃难来的孤儿寡母们不容易。她看了眼不远处眼巴巴的大眼睛,抿了抿嘴,从自己的包袱里掏出一个馍,掰开两半,给她们的孩子们分了。
李二娘无奈地说:“大壮娘,你家大壮不小了,想吃饱饭倒不如送去石窟山。”
大壮娘有些犹豫,儿子从小体弱,她实在舍不得让他去开佛洞吃苦,“额能一起去吗?大壮那短命的爹撒手走了,这娃现在就是额的命。”
“你知道规矩,石窟山里都是男人,还有外邦的能工巧匠,大壮去了说不定还能学些本事,你个大字不识的女人去了做甚?”
大壮娘自不敢再多言。
李二娘又道:“修佛洞是大功德的事,苦是苦点,但有大和尚在,肯定能保住你儿子的命,你留下做点缝补洗涮的杂活儿,有口饭吃就谢天谢地了。”
“额就是舍不得和娃娃分开,不想他吃苦。”
李二娘看看十来岁还躲在母亲身后的大壮,摇摇头,到底心软了,“要是舍不得,额们庄子里农耕缺人,只要你们肯卖身,说不定管事的能收了你们。”
“只要不和孩子分开,卖身也行,哎……大壮,快给二娘跪下,以后她就是你亲姨。”
李二娘阻止被按着下跪的孩子:“别急,事不一定成,庄子就算收人怕也要分开你们住的,大壮娘,你可想清楚了啊。”
大壮娘咬咬牙,想着能见到娃,就点头答应了。
阿祇默默听着两个女人的对话,心下了然,看来吕光如历史所记载,并没有回到长安,而是落脚凉州,敦煌怕也已经收归囊中。她心急潭儿的病,手中不缺银钱却无门路,看来眼前这位李二娘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李二娘的稀饭发到她时,阿祇摸索了一下身上,将不起眼的银锭塞进李二娘手里,低声恳求道:“这位娘子,我想见玄玉阁的管事,可否行个方便?”
李二娘打量了阿祇一眼,全身灰不溜秋的小娘子张口就要见玄玉阁的管事,实在看不出阿祇的底细,却不敢怠慢:“玄玉阁被查封了,小娘子不知?”
阿祇大惊:“什么时候的事?”
李二娘叹了口气,说:“两个月前征西大将军来到敦煌,玄玉阁长老们早已迁回了陇西,玄郎君不在,留下的掌事们不顺从大将军,店铺可不就给封了?”
阿祇没想到敦煌形势变化这么快,再不敢拿出玄玉令,又恳求李二娘说:“我阿弟病得厉害,娘子能否请您找个医工来看看?”
李二娘是跑腿送饭的厨娘,心地善良,她将手中的银簪悄悄还给阿祇,小声对她说:“怕是难,城中的医馆挤满了伤兵,老百姓病了没人管,只有等每月初一、十五大和尚下山,看病不要钱,就怕孩子等不起。”
“您刚说的大和尚是……”
大和尚来敦煌的时间虽短,善名却如雷贯耳。李二娘方才和大壮娘的对话,没刻意压低声音,阿祇想到昨夜城楼上的和尚身影,心中隐隐有猜测。
这时,张婶凑过来说:“大和尚不让咱叫他禅师,他是大将军从西域带回来的高僧,既会看病也会给死了的人念经超度,昨日十五,大和尚听说城门外死了好多人,特意登城为冤魂诵经呢。”
又有人插嘴:“额,你是昨晚新来的,多亏了大和尚求情让你们入城。”李二娘性子直爽,打断女人们:“托大将军的福,保凉州边关安稳,敦煌昌盛。”
张婶心直嘴快地牢骚说:“大将军刚来的时候可死了不少人呐……”
李二娘低声呵斥:“快住嘴,你不要命了。”
张婶恍然大悟,赶紧点头:“额和额家柱子逃荒路上差点饿死,若不是多亏大将军慈悲收留了额们,阿弥陀佛,额们都不知道死在哪里了。”
李二娘心中也念着经,谁不知暗中养活难民的,不是什么大将军而是玄玉阁,可谁敢多说一句呢,“新上任的段大人很是敬重这位大和尚,昨夜大和尚让开城门,从尸山中放进城了好多流民,真是功德一件,阿弥陀佛……”
李二娘哆嗦着双手合十,“听说外面到处都是死人,血都染红了护城河。”
阿祇好奇大和尚的身份,问到:“敢问这位高僧是否叫鸠摩罗什?”
李二娘一拍大腿,差点跳起来:“可不正叫这个什么罗什,额男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053416|15478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听征西兵提过一嘴,愣是记不住大和尚的名字,好在大和尚也不介意,让咱们随便叫他。”
“我能上山去见见这位高僧,求医吗?”
李二娘有些扭捏,她看了看女人们都在吃饭,只有阿祇是新来的,索性凑到她耳边说:“小娘子有所不知,大和尚被安置在石窟山,平日段大人不许闲人上山打扰,连他的那个媳妇……”
李二娘恨不得打自己的快嘴一下,忙清了清嗓子才继续说:“咳咳,我是说连龟兹的那位公主都不得而见。”
见阿祇没什么惊讶的神情,李二娘倒是有点吃惊,看着面前女子复杂的心绪难平,继续道:“那位番邦公主就住在这个庵堂后面,你想求医不如去求她,我见她买了有不少药材,大和尚看病的时候有时候她也跟着看诊呢。”
吕光带着鸠摩罗什以及龟兹公主阿竭耶,刚抵达玉门关,梁熙以吕光擅自班师为由率军抵抗,建康大捷,武威太守彭济活捉梁熙,吕光奋而杀之。大秦的朝局动荡,玄玉阁的家主玄郎君不知所踪,段业受命执掌敦煌太守之职,鸠摩罗什以及阿竭耶皆被囚禁于此。
“那我怎样才能见到那位公主?”
“公主并不接见陌生人,但额们庄子会送菜过去,见到她的侍女,也许说得上话。”
…………………………………………
太白堂。
这里原本是禅院的住所,如今阿竭耶和侍女就暂居于此。小侍女刚要出门,就被站在门口的阿祇秭弟吓了一跳,龟兹语脱口而出,“你们是什么人?”
阿祇已经换了衣服,清理干净自己,用龟兹语回答:“我叫祖慕祇,求见阿竭耶公主。”
侍女见对方会说西域的语言,便用龟兹语客气拒绝:“有事和我说,公主不见外客。”
眼前的女子摘下面纱,额间朱砂动人,清丽的面容上是一双真诚的眼睛,她摘下白皙手指上刻着于阗王族徽标的戒指,递给侍女。
“于阗伽蓝,有求龟兹公主。”
侍女极有眼色,略看了一眼戒指,立刻恭敬道:“请您稍候。”
一个时辰后……
阿竭耶公主收了针,侍女为潭儿的外伤敷上药,这种外伤引发的感染症状,没有抗生素阿祇根本束手无策,“感谢公主施以援手,救了这孩子。”
阿祇身上的银钱不少,阿竭耶却一概拒绝。
玄玉阁盛名西域,然玄郎君其人甚为低调,对这位神秘夫人保护得极好。然而今非昔比,玄玉阁的势力一瞬间几乎消失殆尽,辛夫人的出现就特别耐人寻味,若不是有玄玉阁玉牌以及于阗王室指环,阿竭耶起初是万不敢信她的身份的。
“我知道你是玄郎君的辛夫人,也是于阗伽蓝公主,玄玉阁救了我父王,今日的缘分正是因果。”阿祇不敢接这话题,毕竟她这身份掺了水份,“锦瑟无端,看似无常,但世间一切因缘际会,皆是善恶定数。公主医者仁心,阿祇感激不尽。”
阿竭耶谦逊道:“我医术不精,是这孩子意志顽强,托生在夫人膝下总归是个有福之人。”
阿祇微愣,微微一笑,“潭儿是我路上偶遇,他的身世我并不知晓。”
不知昏睡了多久,阿祇一激灵被惊醒。
她睁开双眼,累极了的她意识有短暂空白,想起她和潭儿已然入城,却被锁在这座庵堂一夜,她怕别人对他们的身份有所怀疑,早准备好孩子的身份——潭儿,二人以秭弟相称。潭儿,就是他们相遇的地方。
这个拥挤的房间,专门收留女人和孩子。
潭儿睡的很沉,他们挤在简陋的土炕之上,身边还有衣衫褴褛的妇孺。环顾四周,东墙前一尊陈旧的药师佛像映入眼帘,这让她不禁想起与沮渠蒙逊相遇的佛塔,那时她曾说,自己与这位几经世事的药师佛有缘,果不期然又相遇了。
一早,传来叮叮当当的人声嘈杂,孩子深沉的呼吸声,她在焦虑中萌生出一丝力量,有多少日子没有躺在有屋顶的房子里好好睡一觉了,至少她还好好活着。
门锁开了,有声音响起:“都出来吃饭!”
木门吱扭被推开,一个面色黝黑的干瘦女人招呼着众人,她的头发盘在包巾中,手中端着一盆粟米汤,进了院便放在庵堂的施舍台上。
“张婶,大壮娘,快别打扫了,过来帮忙。”
听到动静,周围走出不少老弱妇孺,一天就一顿稀饭,错过就得饿肚子。墙角的柜子上叠着碗,她们一人拿了一个碗,在被叫做张婶和大壮娘的张罗下,排队领吃的。
干瘦女人叫李二娘,一边搅拌着稀饭,一边念叨:“你们也别抱怨米汤太稀,如今到处都在打仗,能有口吃的就得谢天谢地。”
妇孺们知道好歹,纷纷感激说:“谢谢李二娘。”
庵堂里住的都是女眷,乱世之中能有地方安身立命,已然是大幸。女人们拿着破碗,陆续回到家人身边。阿祇排在最后,她听见前面的女人同李二娘说话,正是最闲不下来的大壮娘和张婶,她们各带着一个孩子,跟李二娘套近乎。
“李二娘,明个能不能发点干粮,额们大人没关系,多做点活也行,求求你让娃儿们吃顿饱饭。”
李二娘为人随和,知道这些逃难来的孤儿寡母们不容易。她看了眼不远处眼巴巴的大眼睛,抿了抿嘴,从自己的包袱里掏出一个馍,掰开两半,给她们的孩子们分了。
李二娘无奈地说:“大壮娘,你家大壮不小了,想吃饱饭倒不如送去石窟山。”
大壮娘有些犹豫,儿子从小体弱,她实在舍不得让他去开佛洞吃苦,“额能一起去吗?大壮那短命的爹撒手走了,这娃现在就是额的命。”
“你知道规矩,石窟山里都是男人,还有外邦的能工巧匠,大壮去了说不定还能学些本事,你个大字不识的女人去了做甚?”
大壮娘自不敢再多言。
李二娘又道:“修佛洞是大功德的事,苦是苦点,但有大和尚在,肯定能保住你儿子的命,你留下做点缝补洗涮的杂活儿,有口饭吃就谢天谢地了。”
“额就是舍不得和娃娃分开,不想他吃苦。”
李二娘看看十来岁还躲在母亲身后的大壮,摇摇头,到底心软了,“要是舍不得,额们庄子里农耕缺人,只要你们肯卖身,说不定管事的能收了你们。”
“只要不和孩子分开,卖身也行,哎……大壮,快给二娘跪下,以后她就是你亲姨。”
李二娘阻止被按着下跪的孩子:“别急,事不一定成,庄子就算收人怕也要分开你们住的,大壮娘,你可想清楚了啊。”
大壮娘咬咬牙,想着能见到娃,就点头答应了。
阿祇默默听着两个女人的对话,心下了然,看来吕光如历史所记载,并没有回到长安,而是落脚凉州,敦煌怕也已经收归囊中。她心急潭儿的病,手中不缺银钱却无门路,看来眼前这位李二娘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李二娘的稀饭发到她时,阿祇摸索了一下身上,将不起眼的银锭塞进李二娘手里,低声恳求道:“这位娘子,我想见玄玉阁的管事,可否行个方便?”
李二娘打量了阿祇一眼,全身灰不溜秋的小娘子张口就要见玄玉阁的管事,实在看不出阿祇的底细,却不敢怠慢:“玄玉阁被查封了,小娘子不知?”
阿祇大惊:“什么时候的事?”
李二娘叹了口气,说:“两个月前征西大将军来到敦煌,玄玉阁长老们早已迁回了陇西,玄郎君不在,留下的掌事们不顺从大将军,店铺可不就给封了?”
阿祇没想到敦煌形势变化这么快,再不敢拿出玄玉令,又恳求李二娘说:“我阿弟病得厉害,娘子能否请您找个医工来看看?”
李二娘是跑腿送饭的厨娘,心地善良,她将手中的银簪悄悄还给阿祇,小声对她说:“怕是难,城中的医馆挤满了伤兵,老百姓病了没人管,只有等每月初一、十五大和尚下山,看病不要钱,就怕孩子等不起。”
“您刚说的大和尚是……”
大和尚来敦煌的时间虽短,善名却如雷贯耳。李二娘方才和大壮娘的对话,没刻意压低声音,阿祇想到昨夜城楼上的和尚身影,心中隐隐有猜测。
这时,张婶凑过来说:“大和尚不让咱叫他禅师,他是大将军从西域带回来的高僧,既会看病也会给死了的人念经超度,昨日十五,大和尚听说城门外死了好多人,特意登城为冤魂诵经呢。”
又有人插嘴:“额,你是昨晚新来的,多亏了大和尚求情让你们入城。”李二娘性子直爽,打断女人们:“托大将军的福,保凉州边关安稳,敦煌昌盛。”
张婶心直嘴快地牢骚说:“大将军刚来的时候可死了不少人呐……”
李二娘低声呵斥:“快住嘴,你不要命了。”
张婶恍然大悟,赶紧点头:“额和额家柱子逃荒路上差点饿死,若不是多亏大将军慈悲收留了额们,阿弥陀佛,额们都不知道死在哪里了。”
李二娘心中也念着经,谁不知暗中养活难民的,不是什么大将军而是玄玉阁,可谁敢多说一句呢,“新上任的段大人很是敬重这位大和尚,昨夜大和尚让开城门,从尸山中放进城了好多流民,真是功德一件,阿弥陀佛……”
李二娘哆嗦着双手合十,“听说外面到处都是死人,血都染红了护城河。”
阿祇好奇大和尚的身份,问到:“敢问这位高僧是否叫鸠摩罗什?”
李二娘一拍大腿,差点跳起来:“可不正叫这个什么罗什,额男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053416|15478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听征西兵提过一嘴,愣是记不住大和尚的名字,好在大和尚也不介意,让咱们随便叫他。”
“我能上山去见见这位高僧,求医吗?”
李二娘有些扭捏,她看了看女人们都在吃饭,只有阿祇是新来的,索性凑到她耳边说:“小娘子有所不知,大和尚被安置在石窟山,平日段大人不许闲人上山打扰,连他的那个媳妇……”
李二娘恨不得打自己的快嘴一下,忙清了清嗓子才继续说:“咳咳,我是说连龟兹的那位公主都不得而见。”
见阿祇没什么惊讶的神情,李二娘倒是有点吃惊,看着面前女子复杂的心绪难平,继续道:“那位番邦公主就住在这个庵堂后面,你想求医不如去求她,我见她买了有不少药材,大和尚看病的时候有时候她也跟着看诊呢。”
吕光带着鸠摩罗什以及龟兹公主阿竭耶,刚抵达玉门关,梁熙以吕光擅自班师为由率军抵抗,建康大捷,武威太守彭济活捉梁熙,吕光奋而杀之。大秦的朝局动荡,玄玉阁的家主玄郎君不知所踪,段业受命执掌敦煌太守之职,鸠摩罗什以及阿竭耶皆被囚禁于此。
“那我怎样才能见到那位公主?”
“公主并不接见陌生人,但额们庄子会送菜过去,见到她的侍女,也许说得上话。”
…………………………………………
太白堂。
这里原本是禅院的住所,如今阿竭耶和侍女就暂居于此。小侍女刚要出门,就被站在门口的阿祇秭弟吓了一跳,龟兹语脱口而出,“你们是什么人?”
阿祇已经换了衣服,清理干净自己,用龟兹语回答:“我叫祖慕祇,求见阿竭耶公主。”
侍女见对方会说西域的语言,便用龟兹语客气拒绝:“有事和我说,公主不见外客。”
眼前的女子摘下面纱,额间朱砂动人,清丽的面容上是一双真诚的眼睛,她摘下白皙手指上刻着于阗王族徽标的戒指,递给侍女。
“于阗伽蓝,有求龟兹公主。”
侍女极有眼色,略看了一眼戒指,立刻恭敬道:“请您稍候。”
一个时辰后……
阿竭耶公主收了针,侍女为潭儿的外伤敷上药,这种外伤引发的感染症状,没有抗生素阿祇根本束手无策,“感谢公主施以援手,救了这孩子。”
阿祇身上的银钱不少,阿竭耶却一概拒绝。
玄玉阁盛名西域,然玄郎君其人甚为低调,对这位神秘夫人保护得极好。然而今非昔比,玄玉阁的势力一瞬间几乎消失殆尽,辛夫人的出现就特别耐人寻味,若不是有玄玉阁玉牌以及于阗王室指环,阿竭耶起初是万不敢信她的身份的。
“我知道你是玄郎君的辛夫人,也是于阗伽蓝公主,玄玉阁救了我父王,今日的缘分正是因果。”阿祇不敢接这话题,毕竟她这身份掺了水份,“锦瑟无端,看似无常,但世间一切因缘际会,皆是善恶定数。公主医者仁心,阿祇感激不尽。”
阿竭耶谦逊道:“我医术不精,是这孩子意志顽强,托生在夫人膝下总归是个有福之人。”
阿祇微愣,微微一笑,“潭儿是我路上偶遇,他的身世我并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