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身为帝王,仁慈就是最不需要的

宋五沉默片刻,缓缓跪下:“臣接旨。本文免费搜索:小说牛 只是离任事务繁多,还请给臣几日时间交接。”

送旨官员点头同意了下来:“三日之内,宋大人必须启程前往国都。”

送走官员后,宋五连忙来到祠堂烧香。

“我若去了国都,必死无疑。”

宋长生想了一会,说道:“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抗旨不遵,公开与朝廷决裂。

二是你假装遵旨,但实际上暗中逃走,避其锋芒。”

五兄弟各自发表了看法。

最终,在宋长生的建议下,宋五决定采取第三条路:他将乔装前往国都,但途中假装遇袭身亡,实则秘密返回。

这样既不算公然抗旨,又能保全性命。

三日后,宋五带着少量随从启程前往国都。

在经过一处偏僻山路时,宋雷安排的“山贼”突然袭击,制造了一场混战。

随后,宋五“不幸”坠崖,尸体被山洪冲走,下落不明。

消息传回城中,宋阳带领兄弟们摆出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同时秘密将宋五藏在一个庄园中。

国都很快派人来调查宋五的死讯。

宋策早有准备,安排了“目击者”作证,甚至找了一具无名尸体充当宋五的遗体。

调查官员将信将疑,但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这是一场骗局。

国主李炎得知消息后,虽然怀疑其中有诈,但也松了一口气。

宋五“死”了,宋家群龙无首,威胁大减。

“传旨,封宋阳为新任城主,但削减其管辖范围,只保留原本一城,其余城池另行任命官员管理。”

这道旨意很快送到宋家。

宋阳表面上感恩戴德,暗地里却按照宋长生的指示,开始了新一轮的布局。

“国主以为我们失去了你,实力大减,所以暂时放松了警惕。”宋长生对隐居的宋五和五兄弟说道。

“这正是我们的好机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宋家表面上接受了朝廷的安排,宋阳担任了缩水后的城主一职。

但实际上,宋雷的军队只是换了旗号,依旧在宋家控制之下;宋商的商路虽然减少,但核心路线仍在。

宋文和宋策则暗中联络各地被朝廷新任的官员,其中不少人都是他们的故交或利益相关者。

宋家就这样在表面臣服、实则蛰伏中度过了半年时间。

而在这期间,国主李炎的身体再次出现了问题,而且比上次更为严重。

“陛下的病情有古怪。”宋策从国都传回的密报中写道。

“太医们怀疑陛下被人下毒,但找不到证据,朝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宋五和宋长生都意识到,这可能是给宋家的第二次机会。

“如果国主真的驾崩,朝中必定大乱。”宋长生分析道。

“那时,就是我们重新划分地盘的时候。”

就在宋家暗中准备之际,修真界也发生了变化。

宋长生通过灵牌与远在凤羽宗的宋娇保持着联系,得知魔族的活动越来越频繁,“血魔宗主”已经开始公开活动,甚至有魔族修士出现在了各家仙门之中。

随着国主病情的加重,楚国的局势越发动荡。

各地藩王和大臣开始各自为政,这种情况下,宋家获得了更多的活动空间。

宋阳开始悄悄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重新控制那些曾经属于宋家的城池。

宋雷的军队也开始公开训练,不再掩饰其实力。

宋商的商路为家族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宋文完成的水利工程使领地内的农业产量大增,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宋策的情报网更是遍布楚国各地,掌握着各方动向。

楚国国都,御书房内,国主李炎的脸色苍白如纸,手指颤抖着批阅奏章。

突然,他猛地咳嗽起来,一口鲜血喷在了奏章上。

“陛下!”一旁的太医立刻上前。

李炎摆摆手:“无妨...朕还能撑住...”

太医为他把脉后:“陛下的病情恐怕...不容乐观。陛下需要静养,不宜再处理政务了。”

李炎苦笑一声:“都这个时候了,朕哪有静养的余地?宋家崛起,诸王蠢蠢欲动,朝中大臣各怀鬼胎......朕若放手,楚国恐怕就要大乱了。”

太医长叹一声,不再多言。

李炎将奏章推到一旁,转向一旁的老太监:“宣丞相和大将军来见朕。”

很快,丞相和大将军匆匆而来,看到国主的状态,都不由得心头一震。

“陛下,您的身体...”丞相弯腰说道。

李炎摆摆手,直接切入正题:“宋家的情况如何?”

大将军上前了一步:“宋阳表面恭顺,实则野心勃勃。据密报,他已经秘密控制了周边几座城池,军队扩充到了近十万人。

更可疑的是,有人看到宋五出现在宋家领地,这让臣怀疑宋五并未真的死去。”

李炎闻言,眼中寒光一闪而过:“果然如此,朕早就怀疑宋五诈死。现在看来,宋家果真是狼子野心。”

“陛下,臣以为应当立刻发兵镇压,以绝后患。”大将军建议道。

丞相却不同意:“陛下,宋家根基深厚,民望极高。贸然出兵,恐怕会引起动荡。不如派镇抚使,看看宋家的真实意图。”

李炎想了一会,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又吐出一口鲜血。

“陛下!”丞相和大将军惊呼。

李炎摆摆手,示意无妨。

他喘息片刻,说道:“朕...时日无多了。宋家的事,就交给太子处理吧。让他来见朕。”

太子很快赶到,看到父亲的状态,不由得呆了呆:“父皇......”

李炎直截了当地说:“朕恐怕撑不了多久了,宋家的事,你有什么看法?”

太子想了一会:“儿臣以为,宋家虽然实力强大,但未必有反心,我们不必做的太绝了。”

李炎叹了口气:“你还是太仁慈了,身为帝王,仁慈就是最不需要的。不过,朕没时间教导你了。

宋家的事,就由你决断吧。只是记住,江山社稷重于一切。若宋家真有不臣之心,决不可姑息。”

太子跪下叩首:“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国主的病情很快传遍了整个楚国。

各地藩王和大臣都在暗中筹划着各自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