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漫漫72

大雪纷飞,银装素裹。

桐桐站在新闻大楼的高处,端着茶杯看着落地窗外。大雪的天气,依旧有鸽子在飞,街道上依旧车水马龙。

眼前是盛世太平,安居乐业,耳中是各种争执之声。

没有真正的踏足这里,是真的不太知道他们都是怎么工作的。

直到坐到了国际部,才逐渐熟悉了大家的节奏。

吴敏接了桐桐的杯子:“再给你续点热的?”

“好啊!”桐桐坐过去了,将肩膀上的披肩紧了紧。

吴敏将茶杯给放到边上,然后坐回她的座位,捧着杯子听着大家争论。

这是内部的会议,讨论如何报道的问题。

这个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否会大规模的使用,我觉得报道的时候,还是得持慎重的态度……”

那个说:“对于战争的持续时间,短时间内,我认为无法结束。”

桐桐正走神呢,桌子被敲了一下,是组长示意:该发言了。

“我认同!”桐桐点头,“枪炮一响,战争的帷幕就拉开了。好似开启战端只是一瞬间的事,但其实这是M方精心准备了许久,既然是费尽心思,处心积虑,那这一场战争就是必然。倒。萨这个目的终归是要实现的!当然了,这也要取决于M国的下一任政府,看他们在他们国内的需要……”

吴敏坐在椅子上转过来:“我认同。强行倒。sa,对M国的国际形象影响太坏,那嘴脸也过丑恶了。因而BA以冲突,从战略上来说,就是为了掣肘M国倒SA。”

会议室里各种争论的声音此起彼伏,领导总结说:“各位,做新闻的,抢的就是时效。争分夺秒,先发制人……咱们得跟各国的新闻媒体,跟大国的新闻机构、通讯社竞争。谁先报道,谁快速高效,谁准确及时……谁就取得了胜利!这也是新闻战线上的一次竞争甚至于战斗……”

干一行咱说这一行的话,下班后桐桐打着哈欠出门,下雪了,四爷来接,懒得做饭,干脆就去金家吃饭。

金家人好似养成了习惯,凡是天气不好的时候,都要回家吃饭。天气会影响心情,照顾着韩英,大家就都早早的回家吃饭。

寻寻最近能在家过一星期,录制的第一季节目,中间休息了。

拍摄娱乐性质的节目,像水池上面各种游戏设施,不能过关就会掉下去等等。安全、但又带点小刺激,那么多爱玩的人凑到一起,日子不难熬,还有钱拿,寻寻觉得日子还怪惬意的。

这次回来还是之前的样子,酷酷的,拽拽的。

桐桐进门的时候他正下楼,手插裤兜,一步三摇晃的:“哥,姐。”

“好玩吗?”

“还成。”他说着,往沙发上一摊,看着餐桌的方向,“今晚上有炖鱼!”

阿姨忙说:“是寻寻钓回来的。”

“哟!会钓鱼了?”

“哦!跟一个前辈学的……”

“多大?”

“也没多大,一米长吧……”四爷过去撸了撸他的脑袋:“得!洗手吃饭。”

觅觅在摆筷子,又去取放鱼骨头的碟子。

结果一上桌,还有贴的饼子,这事照顾桐桐的口味。

阿姨说:“有一半是加了苞米面的饼子。”

桐桐就接受好意,拿了这个饼子,吃了一口鱼:“嗯!草鱼,在哪钓的?”

“在郊区的水库边上……”

“危险吗?”桐桐很自然的就问出口,“野地可别去,周边的情况也不了解,又是大冬天的……”

“没去!野鱼长这么大早成精了,躲在深水里不出来!我们在经营水库的那地方钓的……”其实鱼是养殖的,也不是野生的。

桐桐早吃出来了,这鱼没有那种很重的土腥味,证明在干净的水里呆的时间不短了。

寻寻看了大哥一眼,像是无意的问了一句:“姐,你干嘛不去主持一些节目,我看那些节目也挺好的……”干嘛非得去国外,做什么战地?“他们那些主持人,也都不如你。”

觅觅把鱼刺挑出来,也跟着说:“我接了两个电视台的小主持人,她们还挺轻松的……”所以,那么危险的地方,能别去还是别去吧。

金运达很意外,寻寻和觅觅很少对其他人的事发表意见,听谁说个什么,最多就是说一句‘那挺好的’或者是‘怎么这样’?

而今呢,分明就是不希望桐桐去。

桐桐就跟他们聊,聊工作内容,在单位上大家都在干些什么,有什么是最开始不适应的,“我是真没有想到,新闻还需要跟别的媒体单位竞争。权威的纸质媒体就不说了,像是一些覆盖面很广的卫视,像是港城那边的媒体,还有各国都开始做起来中文广播,更有一些环球类媒体……

不仅是类别上,要与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竞争,还要在同样的电视媒体上与全世界的同行竞争……影响全球的新闻,能比同行早报一两秒,这都是重大的胜利……事件知道之后,得甄别真假,有时候得判断敢不敢报……”

大众接收信息,却不知道往出放信息的单位他们是怎么工作的,这是一个非常新鲜的领域。

“所以,哪里是容易的?采编的不容易,做主持也是高压状态下的工作,时间不自由呀!要像是今天咱们这样,一家人按时回家,聚在一起吃顿饭,那难死了……”

聊着聊着,话题就偏了。

觅觅问:“春晚今年会有你吗?”

“会提前录制一些拜年的视频,但不用去现场……”

炖鱼的香味还萦绕着,冰雪随着春的到来,也慢慢消融了。京城上空最不缺盘旋的鸽子,鸽子是和平的使者,它们成群结队的飞,阳光洒下,好似天下都如这般一样和平而宁静。

这一天跟其他的任何一天都没有不同,早起来张舒打了电话,“倒春寒,别急着脱秋裤,先穿着。”

“好!知道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果果打电话,“姐,你周末能来吗?给我带点吃的,我晚上来饿,半夜就饿醒了……”

“行!给你买,今儿就给你送去。”

就是吃了顿饭,然后泡杯茶去自己的位置上,晒这初春的阳光,眯着眼正惬意呢,吴敏过来,低声道:“快去!领导召唤。”

获准随行前去,心愿达成,桐桐多少还是有些兴奋的。

真的!别看那地方危险,但真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要去,桐桐拿到了一系列的清单,有两样东西是必须去领,且得随身带的。

一个是防弹衣,一个是防弹头盔。

这两样东西得背出国,而到了那边之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不好说。战场是瞬息万变的,那边对入镜的人员,包括记者在内,管控的都非常严格。常驻记者不能超过五年,而临时去的只准入十天。

这是之前的规定,现在嘛,打到什么程度,此刻的局势跟抵达时候的局势是不是一样,谁也不敢保证。

甚至这一行三人过去,能不能顺利的入境都不知道。

当天定下,第二天晚上就要出发,也就是只有一天一夜的准备时间。

四爷来接的时候,看见桐桐拎着大包,包上带着标识,那是防护用品,他就:“……”到底是叫她干成了。

其实,最难过的关就是:必须熟悉ZHONG东的局势,那边那些国家,那些宗教,去问问有多少人能把这各方势力摆弄明白。

整天在新闻上看,对什么冲突,大家都是熟悉的,但是这两个地方在哪,为啥打的,这一片这些国家都是怎么回事,有几个人去研究这个?

了解局势,懂得军事,甚至于要懂一些外交。毕竟报道的目的是要为外交服务的,是要着眼地区稳定,要顾全国家邦|交的大局,还要兼顾在战争中的民众。

虽然这种新闻都会聘请军事方面的顾问,以免出现错误。但你不能什么都不懂!

更敏感的还是宗教问题,这个方面一旦出错,那真的就是重大性失误。台里有宗教方面的专家,但短期内得到专家的认可,这也不是容易的。

把这些要素都叠加起来,能被派出去的,真的都不是泛泛之辈。

四爷接了她手里的东西,沉默着放回后备箱。

桐桐:“……”干嘛呀!都答应好的事,就别这个样子了呗。

四爷:“……”火|箭弹满天飞的地方,你的心大就算了,就别要求我跟你一样心大了。

两人去采购吃的,路上得带上,这一飞走,飞机落地的地方那就已经不属于局势稳定的地区了。

顺便给果果采购了不少,去送的时候,还只能一个门外一个门里的站着。

果果欢天喜地的,撕开火腿肠的包装就吃:“学校管理的太严格……”他分享学校的事,桐桐把饮料递过去,叮嘱说:“有需要的,给你姐夫打电话,你姐夫给你送来。”

果果不嚼了,抬头看过来:“你干嘛去?”

“驻外呀!之前不是说好了吗?”

果果不吃了,站在里面不言语。看新闻联播是每天必须做的,这是学校要求的。看了新闻就知道,那地方真的在打仗,不是小规模的冲突,那是大规模的战争,动用了各种武器的战场!

“没事!一年,就一年,明年我就回来了。”

果果犟在那里,不言不语,不搭理。

桐桐把东西都给递过去:“再不说话,我可走了……”

果果就是不言语。

桐桐真就转身,要去上车。

都到车跟前了,果果大声的哭喊:“……那地方谁也没去过,乱糟糟的……要是有个意外……你叫我们上哪找你去?我们要是再找不见你……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