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漫漫31
呦呵!我这是傍上个富二代呀!
瞧瞧,新车都开上了。
四爷就笑,接她的包:“走!回家。”
其实开学前只有这一天时间,收拾收拾就得去学校了。在回学校之前,四爷联系了人家律师,跟人家谈谈。
这个律师就是二婶介绍的,是二叔的同学。
四爷一打电话,那边就说:“你二叔今早才走,昨晚我俩喝到凌晨。过来吧,也别出去吃饭了,没那些虚的,上我办公室来。”
也行!直接去了律师事务所。
这个事务所的面积可不小!
“任律师,您好。”
“没有律师,只有你任叔叔。我跟你叔叔是大学同学,当年我们班的同学都撒出去找过你,你二叔把传单发到学校每个人手里,叫在我们各自的老家多留意。你小时候白白胖胖的,对吧?”
四爷点头:“任叔。”
“这不就对了嘛!坐。”任华看桐桐,“你说的这个案子,我最近听说了。有个法治节目,请的我们所做法律顾问。他们正在了解情况,想做个节目。”
“哟!这这倒是巧了。”
任华朝桐桐竖起大拇指,“你是这个!了不起。解救的案子我们接了不少,但是像你这次这么顺利的把人先带出来,当真是不容易。前两年,我们接受了一个案子,当时去了七辆车,才算是把人带出来,两辆车还被当地的村民给砸了,这很危险的。”
“是!所以当时很小心。”
任华就说:“你得有心理准备,这个案子得三五年的折腾,这还是少的。关键是有案犯没有落网,这是很麻烦的。在这之前,必然纠缠不轻。对方倒也知道孩子要不回去了,但是,这关系到活着的人以后怎么生活的问题。
所以,他们会以打官司彰显他们不心虚,以促成‘不知情’、‘非买卖’、,‘只是收养手续有问题’的舆论氛围,证明他们的清白。
而人这个东西……啥人都有,这个你也要有心理准备。总有那是非难分的人,爱活稀泥的人,不管是非对错都觉得应该大团圆的人,还要那刀子不划拉到身上不知道疼的人。
更有收养了孩子的家庭,他们总是能身买家感同身受,认为养恩就比生恩大,必然是还是有人会支持这买家的。这种情况很让人愤怒甚至无力,所以,路很长,你得有各种突破三观的心理准备。”
这说的当真都是大实话。
桐桐点头:“明白!我们家都有这种准备。”
任华就叹气,这个案子他确实了解过,据他所知,这姑娘的家境都不是说一般……是挺困难的,“这个案子,我会全程盯着。但是呢,打官司是个繁琐的过程,这将来得好几个地方跑,我手里的案子多,这个过程跟着跑做不到。”
这俩孩子小,这里面的常识得给他们先说到前头。
桐桐就笑:“我明白!您能盯着,我就感激不尽了。”
“我有一个徒弟,我亲自带的!她一直是做援助这一块的,而且,她手里现在的案子有三个,两个拐卖妇女,一个拐卖儿童的。”说着,就提了桌上的电话,“我给你们叫你们,你们见个面……”
五分钟之后,来了一个三十出头的女人,很干练很严肃的样子,“赵胜男。”她自我介绍。
双方认识了,那桐桐就跟任华说:“我们单独谈,知道您忙,就不打搅您了。”
“去吧!有问题随时联系我。”
要聊就去楼下咖啡店聊,那里环境还不错。
情况就是那么个情况,赵胜男详细的听了一遍,就说:“我明天亲自去趟,这件案子的委托人只能是你父母。”
知道!
赵胜男合上笔记本,这才看林雨桐:“我会尽力!你很了不起,说找到就找到了。我有一发小,我们从特别小就认识,两家是邻居……托儿所,小学,中学……都是同学。一起上学,一起放学……高二暑假,八点多点,她去小区门口买醪糟……出去之后再没有回来。”
桐桐:“……”
赵胜男从兜里掏出一张寻人启示,递了过去:“她叫王佳,佳佳……当年十七岁,而今丢失十四年了。”
桐桐接了过来,寻人启示上有一张照片,十七岁的姑娘青春飞扬,很漂亮。
她把寻人启示收起来:“回头我放在网站上……”
“谢谢!”赵胜男说着就失笑,“我也知道,漂亮的女孩……不能想象这些年都遭遇了什么。甚至于……她是不是还活着,都不好说。可还是想找一找……”
她父亲前年去西南的山里找人,从山上翻下来,腿不灵便了。她妈妈……去年冬天确诊了乳腺癌……网络是个新方向,试着找一找嘛。
桐桐就建议说:“其实,她父母可以去留个DNA样本。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她还活着,但不得自由。可也许……可以通过其他人的DNA样本找到她。”
赵胜男看桐桐:什么意思?“如果她活着,可能被关在什么地方。这些年,也许她被倒卖了好几次,也许她有了孩子,生了不止一个孩子……”
赵胜男:“……”
桐桐看着她的眼睛,就说:“就像是我们家这个案子里,涉案的那个李秀的丈夫。他的第一任妻子,来历不明。但还是生了两个孩子!随后,他的这个妻子带着两个孩子……跑了!”
赵胜男:“…………”其实是卖了!
她心里一紧,手指微微蜷曲:“你说的对!是存在这种可能的。”
见了一次律师,打官司的事自己就管不了了。
桐桐不止一次的遗憾,自己不能参与到案子里去。以现在的情况来说,真的只有成为记者,才能有机会去接触这个案子,接触到嫌疑人。
她也盼着,看这次是不是有节目能报道自家这个案子,叫更多的人知道。但是遗憾,一个月之后,任华那边回复说:这个节目策划,暂时停了。
四爷都奇怪,问说:“为什么?”
“有一段视频资料,我叫助手给你送拷贝一份,你看看就知道了。”
四爷拿到一段采访资料,把桐桐叫回来,两人一起看。
这是在安枕那条街道上的采访,采访的都是乔家的街坊邻居。
“……买孩子?那孩子可不像是买回来的!在乔家那孩子可是宝贝,父母接送,那么大的孩子了,老乔五十多岁的人了吧?孩子的书包都是老乔背的。
谁家那么大的小伙子,还那么惯着?说对他不好,那可真是丧了良心了。好不好的,咱们看的见!街坊邻居住了这么多年了,怎么就成了虐待了?”
“乔家那几个姑娘都挺出息的!能指望得上。咱就说,等那孩子成家立业,有本事孝敬父母的时候,老乔两口子都多大了?他们等得到不?买个儿子……咋想出来的?指望不上的儿子,要来干啥?跟亲闺女争家产?人家那是正经好日子。”
“反正我家孩子半年不给吃一次炸鸡,那孩子一星期不说吃五天吧,至少吃三天。那衣裳都是时髦的,啥时兴买啥。我寻思着,不管咋到乔家的,人家放在手掌心疼了成十年,不说感恩吧,不能反咬一口,对吧?
这是幸好孩子到乔家了,没遭罪。要不是到乔家,还不知道孩子要糟啥罪呢。这个时候孩子跑了,那边亲生父母不说感激,还要打官司……这事就做的过分了。”
“不能说孩子说啥就是啥,对吧?孩子记事了,知道这不是亲生的。那家里教育起来,孩子是不是逆反。这你逆反,话不能都信。咱就说,孩子不懂事,那边的父母也不懂事?现在这孩子……难管!总之,孩子还得是亲的,不管咋管,不怨!这不是亲的……就是不行!一个弄不好,成仇了。”
……
后面还有果果上学的学校领导和老师。
“……这个乔瑞的父母是十分尽责的!对孩子的在校情况格外关注,不管是学习成绩,还是其他方面,都比较关注,非常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对于是不是亲生的,还真不清楚。但是,孩子学习成绩很好,属于拔尖类学生,我想这与家庭和家长都是脱不开的……”
“当然了,我们支持打击各类犯罪,对乔瑞这个学生的其他方面,我们可能没有掌握的那么全面,但就我们的观察来看,这个孩子整体是平稳,并没有发现被虐待的迹象。”
只有果果的一个同学说:“……我知道!他就是被买来的!他五年级的时候就偷跑过,被逮回来了。他家里人打他……我听见了,叫的可惨了。他请了半个月的假……”
边上的大人说:“你听见啥了?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听见啥了就敢胡说!”
然后镜头一晃,显然是被这个孩子的家长给推开了。
桐桐:“…………”采访来的当地的声音是这样的!
她抬手把这个视频资料给关了,然后跟四爷说:“……我其实是个文明人……”
嗯!你一直都……很讲文明的!你的文明总是会有人听的。
桐桐点头:“是啊!文明嘛……还是要讲一讲的!大家都讲文明了就好了。”
四爷问说:“然后呢?”
“暑假吧!这个学期,我找找机会,暑假去实践,做个实习记者。”
再然后呢?
“我要重返安县,来子镇。”
四爷瞧瞧她那个脸色,就笑了:生气了!
有气不出,多难受呀!
四爷说:“你不是说要做大学生爱心捐赠吗?”
啊?
“做啊!”我帮你攒起来,“去做爱心捐赠吧!”你说的话不能搁到空里,“在学期内,也可以不用请假,再去一趟安县来子镇。”
生气了,就去出气,没机会我给你创造机会——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