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一场滑稽的舆论风波

一群媒体记者追着主动弃权的厨师出了比赛场地。

而这位主动弃权的厨师,在走出场地后,却仿佛是故意在等着记者围上来一样。

他在走出场馆不久,自己找了个别人一出门就能看到自己的地方。

装做一副很落寞的样子,站在垃圾桶旁边点着一根烟。

看到这一幕,立刻就有记者非常配合的来了一张抓拍。

之后一群记者赶紧围上去。

“您好,请问您为什么要弃权?是因为压力太大让你不得不弃权吗?”

“您是不是对上届状元修改比赛规则有意见?”

“请您说说,您对这一届比赛有什么感受?”

记者们问了一堆可以说像是和弃权厨师打配合的问题。

可以说,这些记者大多数问题,都是直指这次比赛规则是不是合理?

更是直指冯正明在比赛前不久的时候建议修改规则,他尽管是上一届的状元,这样做是不是合理?

这位弃权厨师,在明显故意吸引记者采访自己目的达到后。

丢掉手上的烟,低着头突然就开始自顾自先抽泣一番。

紧接着他慢慢抱住自己手上放厨刀的箱子。

一脸委屈愤慨地抬起头来。

面对记者们他先是缅怀了一番自己的厨刀。

“对不起,你们可能不知道,这把刀是我师父传给我的,师父希望我可以用这把刀,把我们家乡的特色菜,带到更大的舞台上,好让更多人可以见到了解我们家乡菜。

我承认,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厨艺训练,我在基本功上不能和里面那些常年切配的帮厨相比。

但是我是真的热爱着烹饪,我是跟着师父学了很多年的菜。

我只是想要把我家乡,一个小地方的特色菜带出来,让更多人看到。”

说这里,弃权厨师在记者和镜头面前潸然泪下。

“我,我真的没有想到,冯正明他作为上一届的状元,他竟然如此排斥我们这些小地方出来的厨师。

难道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像他一样跟着名厨学过手艺,我们就不配在全国大赛这样的舞台展现自己吗?

我对他随意修改规则的行为,真的是非常不满,但是我知道自己人卑言轻。

所以我恳请各位记者朋友,你们一定要揭露冯正明他针对打压我们地方小菜系厨师的事实,我希望你们能够为我们发声啊。”

不得不说,这位弃权厨师年龄已经不小,他这样声泪俱下的控诉,还真是让记者们都对他充满同情。

甚至还有人主动掏出纸巾给对方擦拭泪水。

然后现场就有媒体表示,一定会帮助他发声,把更多地方菜推向全国。

冯正明并不知道外面发生的这些事。

不过他在现场看到了一群记者追着弃权厨师出来。

他几乎是立刻就能想到,那群媒体应该会对那个弃权厨师大肆报道。

对方如果是早有预谋,应该也会好好利用媒体的报道。

对此,冯正明相当嗤之以鼻。

他更懒得去做过多的争辩。

有些人你越是去跟他进行争辩,可能越是中了他们的计。

他们实际上就是想要让你去跟他争辩。

只要你下场去跟他们争辩了。

到时候他们就会开始一套胡搅蛮缠的套路。

反正就是要把你拉住,跟他们一起进入舆论场里去。

这样他们会不断获得更多的关注。

借用你的名气抬升他们自己的身份地位。

所以冯正明根本懒得去搭理。

等到海选现场的比赛结束,冯正明只是对现场结果进行核准后,他就和妻子带着女儿直接离开。

没有再去面对任何媒体记者的采访。

不过在如今,很多时候你不去回应,对方未必会放过你。

接下来随着媒体对弃权厨师报道,舆论也是迅速发酵。

通过某些媒体的大肆宣扬,冯正明很快被塑造成一个仗着名声在外欺压后辈的恶人。

然后,立刻有大量的媒体记者,专门到冯正明住的酒店堵他,要采访他。

但结果这些记者全都扑了个空,因为冯正明早就退房,和妻子带着女儿搬出了酒店。

之后,冯正明接受了省电视台和总台的一些采访。

在采访中他是相当直接痛斥某些人,想要借用全国大赛博出名,明明连最起码的切菜都不会,还偏偏想要假装自己是大厨。

冯正明直接在电视采访上,明确地说明,如果全国大赛都是这样,那么不办更好。

在被包括总台、齐鲁省台,举办个人赛浙省的省台采访后。

冯正明再次沉默了,几乎是不再露面。

那些媒体想尽办法想要采访他,但永远都是吃闭门羹,冯正明压根就不见其他所谓媒体记者,更不要说是采访他了。

只是冯正明越是这样避而不见其他的媒体。

那些见不到冯正明的媒体,自然就更加肆无忌惮对他进行各种攻击。

同时那位弃权厨师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声讨冯正明。

但是任凭各种媒体和弃权厨师如何折腾。

冯正明始终不出面跟他们进行对线,甚至是连一句话都没有。

而总台和各地的省台也全都完全不去采访弃权厨师。

弃权厨师背后的团队慢慢开始着急了。

在2000年临近的这个时候,大多数人还是更多通过电视和报纸了解资讯。

无论是总台还是各地方卫视依旧是大多数普通人看的最多的。

现在弃权厨师和他背后的团队,始终无法获得总台和地方卫视的采访。

而他们联系的那些媒体,又采访不到冯正明。

双方这么一对比,自然更多人还是信服冯正明的。

尤其是那些媒体,跑去冯正明沪城和齐鲁各地分店,采访那些店里的顾客。

本意是想从顾客身上扒出一些冯正明的黑料。

结果顾客几乎是一边倒的好评。

而且有顾客了解这些私人媒体为那个弃权厨师发声后。

甚至直接当面贴脸开大质问这些媒体。

“一个厨师不会切菜,他还能算是厨师吗?你们到底懂不懂做菜?我看你们这些人就是一群饭桶,吃都不会吃,光知道追着那种垃圾报道。”

这些私人媒体派去采访的人,本来还想要争辩几句。

结果差点被冯正明店里吃饭的大爷给打了。

当然,那位弃权厨师和他背后团队还没有就此罢休。

他们依然还在努力进行各种折腾。

甚至弃权厨师还拉拢一批跟他一样,本来靠关系想要进比赛的厨师,想要跟他一起组成一个抗议联盟,一起去抗议冯正明继续当评委。

结果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找到杭城赛事方的时候。

他们被告知,冯正明已经辞去评委的职务。

甚至他们还被赛事方的人痛骂了一顿。

说他们是一群挑起事端的混蛋。

他们把杭城的比赛给弄坏了。

其实这件事让杭城和省里领导也非常的恼火。

他们举办这次比赛,把冯正明专门请到杭城来当评委。

目的就是要用冯正明的名气,可以让更多人关注杭城,搭配上杭城的西湖美景,让冯正明到杭城来开分店,这样更好的发展带动杭城旅游。

结果因为弃权厨师和那些不良媒体的闹事。

冯正明主动辞去评委的职务。

尽管省里、杭城市里,还有赛事方都极力挽留。

餐饮协会和厨师协会的人也都主动出面挽留。

但冯正明还是拒绝了挽留,和妻子带着女儿从杭城离开。

可以说,弃权厨师和他背后谋划这一切团队。

以及他们找到的不良媒体们。

几乎是集中全力开炮,想要用向冯正明开炮的机会打出名堂。

但结果仿佛他们的每一步都被冯正明提前预知。

然后冯正明就是完全不跟他们见面,不给他们打出这一拳的机会。

最终,这帮人全力以赴的一拳一拳,都打在了空气上。

这群人抗议无果,回来之后也开始商量。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要不我们去冯正明的那些分店闹?”

“你疯了?去他的分店闹?你是怕没人抓你是吗?”

“先说好,我可不跟你们闹,虽然我对冯正明改规则不满,但我也是正儿八经的厨师,我还要脸的。”

“对对,我也是厨师,我还想继续当厨师,我可不跟你们去闹。”

“我走了,我一个堂堂大酒楼的主厨,跟你们干这种破事,你们不要脸,我还要呢。”

几乎是一瞬间,弃权厨师拉拢的一帮人就全走了。

这些人本来被弃权厨师拉来,是觉得他确实闹出了一些名堂,想要跟着他一起闹一闹,看看能不能给自己也拉高一些名气。

结果现在看到弃权厨师闹了这么久,人家比赛照常进行着。

冯正明是完全不露面对他进行任何的解释。

甚至他找的那些不良媒体,压根就采访不到冯正明。

这种情况,让本来想要跟着弃权厨师出点小名的其他厨师看出来。

跟着他忙活半天,好像是等于是白忙活。

所以自然也就没兴趣跟着他继续闹。

这场风波中,最悠闲的可以说是冯正明。

他在舆论刚开始发酵,几家不良媒体刚开始进行报道。

他立刻向杭城这边的赛事方辞去了评委职务。

然后他根本不理会任何人挽留,和妻子罗晴带着女儿直接坐飞机离开杭城。

他们也没有回沪城去,而是直接返回了泉城。

之后不良媒体炒作舆论,想要找冯正明的时候。

他们又是去酒店找,又是去沪城找。

可实际上冯正明和妻子一直都在泉城家里。

每天冯正明优哉游哉和妻子在家逗女儿。

时不时去泉城几家店里逛一逛。

甚至他还每天去各家干饭铺子分店里,教一教后厨里新招的青年厨师和学徒。

或者是干脆在汇泉楼,亲自下厨给汇泉楼的老顾客们做几道菜。

在泉城,冯正明的声望可不是其他地方可比。

泉城,甚至可以说整个齐鲁各地,对冯正明那都是崇拜之极。

毕竟冯正明是用鲁菜成为全国状元的。

所以他就是齐鲁所有人的骄傲。

齐鲁怎么能允许别人诋毁冯正明呢?

因而不良媒体意识到冯正明可能回到泉城,他们赶到泉城后,无论是打听冯正明家的住处,还是到冯正明的店里去想要堵他。

几乎是全都被泉城本地人给拦下来。

到最后不良媒体在泉城简直如同过街老鼠般。

泉城人相互之间四处分发他们的信息。

让他们几乎是一出门,立刻就会被泉城大街上的人认出来。

然后去哪都被泉城人一致抵制。

如果不是“好客齐鲁”的口号在。

可能他们在泉城连酒店都不让住。

在这种高强度,受到整个城市人抵制情形下。

有媒体终于撑不住,主动向街头上的人投降,表示想了解一下冯正明,想知道为什么大家会这样维护他?

然后泉城街头上的老人、孩子,各行各业的人都是夸奖冯正明。

还有冯正明干饭铺的老顾客,述说了冯正明一路艰辛成功路程。

有了第一家不良媒体跳反,事情的舆论风向立刻就变了。

同一时间,港城那边的一些媒体竟然也在进行报道。

先是把整个事情回顾一遍,之后港城媒体采访了和冯正明关系很好的一些港城厨师。

又专门找到和冯正明在沪城做餐馆推荐指南的蔡先生和唯靈先生。

向他们都全面了解了冯正明的情况。

无论是港城名厨,还是蔡先生和唯靈先生,他们都对冯正明夸奖有加。

尤其是蔡先生和唯靈先生更是把,当初他们在沪城搞餐馆推荐指南的背后事情说出来。

蔡先生和唯靈先生都是很直白的表示。

“当初我们是想要推荐一些高档的餐厅,但是他觉得不应该推荐高档餐厅。”

“不错,他跟我们说,我们祖国虽然现在经济发展了,但是发展是靠很多背井离乡人努力建设起来的。

所以他认为我们推荐指南上的餐馆,应该是向那些建设者们推荐。”

“对,所以沪城推荐指南上的餐馆,都是沪城街头的小店。”

“那些小店没有大厨坐镇,他们很多就是本地人平时去吃的小店。”

“还有是一些外地人在沪城开的店。”

“总之冯正明他无愧于状元之名,他是真的在扶持很多用心做美味的小店。”

当各种正面的报道出来,在2000年新年的钟声响起时。

冯正明在世纪之末遭遇到的舆论风波,也终于是彻底的平息下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