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指点叶落烟雨

第三百六十八章 给陆羽再找门亲事

“恭迎陛下驾临!”

新都众多朝臣随着队伍前行,依次高声喊道。

朱元璋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说道:“都起来。”

陆羽率先起身。

朱元璋走到他面前,一手抓住陆羽的胳膊,说道:“你可是朕最钦点的新都督。

这新建的洛阳新都,朕可得让你陪着好好看看。”

“是,陛下!”

陆羽赶忙应声答道。

洛阳新都由陆羽一手操办,其规格仿照应天府的旧都,并无太大差异。

哪怕以如今眼光看,应天府旧都也是依照皇朝制度建造,宫内宫闱、各司衙门以及皇宫之外的布局,都布置得周全。

除了在水泥城墙、道路拓宽,以及其他衙门制度、方位地理等方面做了些许优化,陆羽所能做的其实较为有限。

……

进入皇宫,陆羽与朱元璋并肩前行。

身后跟着太子朱标、马皇后,还有一众贵妃、宫娥。

一行人漫步在洛阳新都的广场上,周围风景美不胜收,百花娇艳,美轮美奂,时不时还传来阵阵小声的议论。

从承天门进入,到午门两侧是太庙和社稷坛,以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为核心,东边有文华殿、文楼,西边有武英殿、武楼。

后庭以前朝清宫、坤宁宫为核心,还有春和宫、柔仪殿、凤翔殿、大善殿、九五飞龙殿等,西宫两侧为东西六宫。

太液池与铜黄桥外的护城河相互连通,各司衙门靠近外城。

与外界的交流也比之前更为便利。

一切遵循礼制,呼应天下,顺应自然。

陆羽走在朱元璋身侧,一一介绍着。

而这些细节,在之前的总体规划蓝本上,陆羽早已向朱元璋详细说明过。

此刻他挺直腰杆,底气十足。

在陆羽的超前眼光规划下,如今这座洛阳新都堪称世界第一宫殿,工程面积早已超出原本规划,区域层次分明。

陆羽一圈介绍下来。

身后众多朝臣不禁叹为观止,纷纷感慨:“这便是洛阳新都的气象,巍峨绚丽,壮观至极!”

“此次,陆羽可算是立下大功了。”

众多朝臣望向陆羽的目光中,满是复杂。

深知才能远不及他。

过了晌午,朝臣们一一散去。

他们身后的家族早已在洛阳皇城外购置了府宅,虽然为此变卖了家中不少田产财物,但能在洛阳新都拥有一席之地。

对家族后代子嗣而言,意义重大深远。

……

朱元璋回过神时,已来到武楼。

马皇后与众嫔妃也早已离去,前往西宫及其他宫殿入住,身边跟着陆羽早已安排好的太监,所以在洛阳新都内。

不会出现其他意外状况。

站在武楼之上,登高俯瞰,洛阳新都的新面貌尽收朱元璋眼底。

他内心豪情万丈,气壮山河。

朱元璋目光向下,身上明晃晃的金色龙袍熠熠生辉,说道:“陆羽,此事你办得不错。”

朱元璋眼光独到。

深知洛阳新都之名,以及一路走来所看到的各处宫廷布局,其每一处地理方位都意义重大,对老朱家稳固江山有着重要作用。

洛阳新都俨然是一座军事堡垒,若发生变故,将四门紧闭,即便洛阳城被敌军攻破,凭借这座都城,也能坚守许久。

为后续变局争取时机。

陆羽恭敬地点了点头。

看着面前这位洪武十八年仍精神矍铄的老人,精气神应当还能支撑他多活许多年。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忠君之事罢了。”

陆羽缓缓答道。

朱元璋听后,眼中满是欣慰,说道:“可即便如此,像你这样的人又有几个?

那些贪官污吏,一个个欺上瞒下。

咱大明朝,若非还需用他们,早就将他们一个个斩了。”

朱元璋目光一眯,没说几句,便又杀气腾腾。

朱标见状,连忙拱手向前,刚喊了声“父皇”。

朱元璋眉目间闪过一丝烦躁,但很快消失,说道:“咱不过是发发牢骚。

有这小子在,咱大明朝只会越发安稳。”

朱元璋抬手指向陆羽。

朱标见了,松了口气。

他实在不想再看到父皇大开杀戒,使得朝堂之上血流成河,奉天殿上人心惶惶,又不知要死多少人。

朱元璋回到武英殿。

朱标和陆羽两人在宫廷间漫步。

朱标目中含着期待问道:“洛阳新都已建成,不知接下来陆先生是回国子监担任祭酒,还是另有打算?”

实在是陆羽一路走来,为大明朝所做之事,件件利国利民。

此次洛阳新都的建造,以及在洛阳一带所办的诸事,如解决国库财政、促进两国贸易,这些寻常人穷尽一生都难以完成的事。

在陆羽面前却似乎轻而易举。

“还有些考虑,不过得徐徐图之。”

陆羽思索后,放出口风。

既然洛阳新都已建成,那么下一步也该继续谋划了。

“好!”

听到陆羽这话,朱标大声一笑。

一直等到将陆羽送出皇都,朱标才快步返回武英殿。

“他怎么说?”

一进大殿,早已等候多时的朱元璋斜着眼眸问道。

“还请父皇放心。”

朱标嘴角微扬,走近朱元璋身前,轻声一笑,“洛阳新都建成后,陆先生也该休息一下了。”

朱元璋撇了撇嘴,说道:“咱每日忙得要死,一天睡不到三个时辰都不休息。

他一个年轻小伙子,有什么好休息的?”

嘴上虽这么说,但还是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让他好好将养身子。”

麾下有良才,怎能不善待?

“对了。”

“让你娘看看,能不能给他说门亲事,家里就一个女眷,传出去让人笑话,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亏待了这位未来的国公。”

朱元璋说着,不经意间说出了心里话。

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们,不少都已荣华富贵,与国同心。

那些打天下的老兄弟个个都有能耐,可到了治理天下,却大多不善言辞,做事拖沓。

而陆羽,才是他心中真正的希望。

陆羽来到这个时代后所做的事,无一不令他满意。

无论是稳固长城边防,还是拓展海外土地,亦或是为子孙后代谋划,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陆羽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不断拔高。

“行了,标儿。

你也别累着,先休息。”

朱元璋见朱标坐在案桌前准备批阅公文,挥了挥手。

朱标起身,这才慢慢退下。

朱元璋看了朱标的背影一眼,重新落座,陷入沉思:“陆羽,咱大明朝幸好有你。”

在朱元璋心中,大明江山始终是重中之重。

有着最高的优先级。

……

洛阳新都皇城。

那些国公、文官的家宅也不少。

陆羽从崇武门离开,坐上马车回到府邸。

此次朱元璋一众皇族从应天府迁至洛阳,陆羽也把在应天府的家人一一接了过来。

早在国子学于洛阳设立时。

他就做好了准备,皇都中或许还需添置不少物件,但他早让家中下人将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就等着接自家媳妇、儿子和闺女住进来。

“要是让陛下知道你只顾忙着家里的事,把皇城的事都暂时抛到脑后。

陛下那关可不好过。”

徐妙云坐在陆羽怀里,抬着那双明亮的剪水双眸看着陆羽,轻声笑道。

“陛下可不会那么小气。”

陆羽摇了摇头反驳道,“家里还缺什么?

这是工票,可以去洛阳衙门附近的商业街自行采购,你这个当家主母看着点就行,交给府里的下人去办。”

陆羽再次提醒。

“知道了。”

徐妙云将票放在怀里,小脸微红,眼波流转。

陆羽双手在她腰间摩挲。

徐妙云只觉身子一轻,接着又一沉。

大白天的两人就进了卧房,红鸾帐动,被浪翻滚。

……

傍晚,朱棣、朱棡等人也搬了进来。

日后他们自是要去海外征战。

但如今在洛阳购置王府,皇城之中自然也有他们的一份。

朱棡住进新地方,左看看右瞧瞧,手舞足蹈,喜不自胜,背着手又来到朱棣的房前,进去逛悠了一圈。

“儿臣见过母后。”

后庭内,两人走了许久。

碰到马皇后。

马皇后笑容慈祥,将他们一一扶起,顺便把之前朱元璋在武英殿说的话又讲了一遍:“你们的父皇有意给陆羽再寻一门亲事。

我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魏国公徐达家的女儿嫁给陆羽,他也想得些好处。”

“没成想先生,倒成了个香饽饽。”

朱棡笑道。

“三哥!”朱棣扶着额头,摇头说道,“这件事还得问问先生的意思。

先生与家中夫人感情一向很好。

若是寻常之人,巴不得与我朱家攀上这门亲事,可先生却非一般人,与夫人相敬如宾,曾说过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样的话。

况且若先生有意,恐怕府中早已有不少娇妻美妾了,也用不着等到今日。”

朱棣思索一番后开口道。

“那就交给老四你了,顺便也劝劝你父皇,别硬往人家怀里塞。”

马皇后笑道。

朱棣的脸一下子拉得老长。

连大哥都未必能劝得了父皇,他要是真往前凑过去劝。

屁股保准开花。

要是在洛阳新都崇武门前,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再挨上三十军棍,这燕王朱棣的脸面可就丢尽了。

朱棣苦苦哀求。

“母后放心。

这件事交给我跟老四,保准没问题。”

朱棡拍着胸膛,砰砰有力。

“那好,这可是你们两兄弟答应的,不是母后逼你们的。”

马皇后顺水推舟。

朱棡连连点头。

朱棣见状,也实在是无可奈何。

……

次日!

陆羽出了府邸,没有前往新都督府衙门。

而是来到国子学。

衙门那边。

陆羽目前虽还挂着个虚职,但随着洛阳新都工程完工,这个职位已没什么实际意义,还不如回到洛阳新都的国子学。

继续之前的事业。

“陆先生来了!”

国子学众人见陆羽出现,纷纷上前恭敬行礼。

阁楼内。

道衍喝着香茶,见陆羽进来,抿着嘴唇一笑,神色镇定:“先生这是打算重回国子学担任祭酒一职了?

遍观天下,这位置除了先生,恐怕无人能担当得起。”

“你道衍做得不就挺好的吗?

这祭酒的位置,我难道还能从你身上硬抢过来?”

陆羽笑着摇了摇头,端坐在道衍对面,陪对方一起饮茶。

一口抿下去,唇齿生津,回味悠长。

“这茶不错。”

陆羽品鉴着说道。

随着铃声响起,道衍留在阁楼内。

陆羽起身来到众多学子面前。

只见讲师在台上讲授的课程,并非只有原本的明经一科,之前陆羽所传授的广文等六门被学界认可的学科,也已为国子学众人所接受。

如今这些学科正不断发扬光大。

毕竟不是每个学子都擅长钻研孔孟之道,所以这些学科也渐渐受到重视,朝中那些文人背后不少家族子弟也开始出现这种情况。

逛悠了一圈后,陆羽重新回到阁楼。

此时阁楼边上已多

了方孝孺、黄观、马君则三人。

“大白天的,你们三人不去忙各自的事,跑到国子学来,这么悠闲?

莫不是偷懒来了?”

陆羽人未到,声先到,打趣着说道。

“见过先生!”

三人齐齐弯腰行礼。

陆羽重新落座,问道:“有什么事?”

三人齐齐将目光看向道衍。

道衍浅浅一笑,泡茶的动作行云流水。

将多余的茶倒入面前的朱红色茶盏中,这才抬头看向陆羽道:“近些时日,国子学内明经一科仍占大头。

其余几门学科虽已有不少学子学习,但还缺一门有分量的学科。”

说罢,道衍奉上文书四宝,置于陆羽身前。

陆羽看着道衍,不明其意。

道衍微微一笑,说出一番话来:“明经一科自是孔孟之道,经数个朝代传承下来,底蕴深厚。

如今,这其余几门学科也理应合拢成一门学科。

唯有如此,方能在朝堂之上与明经一科分庭抗礼,为日后为官之人所用,这也是众人乐于见到的局面。”

道衍分析利弊,甚至涵盖了皇家之人的心思。

不愧是智囊之士,其智慧通达。

陆羽目光一凝,也明白了他的深意,便不再犹豫,取过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