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陆大人,自朝廷下达迁都之令后,我河南府已加紧赶工,直至目前,安置百姓的房屋,已然建好,这些房屋虽谈不上多好,却也能暂住。”刑浩答得很是果断,底气十足。
陆羽原以为,这少部分百姓不愿搬迁,是因安置房屋没有建好,抑或分配不公,但就目前看来,官府的举措并无不妥之处。
“这么说来,这少数百姓不愿搬迁,单纯是因为想要索取更多的补偿费用了?”陆羽冷笑着问道。
对此,刑浩只能苦笑着点了点头,道:“朝廷规定的是每户拆迁补偿是五十贯,但这少数百姓觉得不够。”
“那他们觉得多少合适?”
“两百贯!”刑浩小心翼翼的说道。
“呵呵!两百贯,他们还真敢想啊!”陆羽冷冷的说道,虽然知道这些钉子户会狮子大开口,但没想到他们开的口这么大
洛阳虽说即将被定为都城,可当下的它只是个稍微繁华些的府城,而且现在还是明初,物价并不高,五十贯足够一家老小安家立户。
“那大人,要不下官再去劝劝?”
“有什么好劝的,你立刻发布公告,就说搬迁补偿费用有限,早搬迁的能领到全额补偿,若是再晚些,便依次减少,若最后还不肯搬的,官府便要强拆,到那时,他们一文钱也领不到!”
百姓拖着不肯搬,无非是没感受到压力,还想狮子大开口,先给他们来点心理压力,逼着他们争抢这补偿款,想是会有人忍不住退让。
只要这口子一开,其他人便是还存贪念,怕也顶不住赔偿款日渐减少的压力。
别人早一步搬迁,就能早点领钱,而再苦熬下去,不但可能分文没有,还要担心被强拆的风险,谁有这魄力坚守下去?
“陆大人……这个……”
听到陆羽的吩咐,刑浩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苦着脸拱手道:“还望大人三思啊!万一强拆闹出乱子,那该如何是好?”
显然,在他看来,陆羽的手段太过强硬了,分文不给,还要强拆,这种事怕是会招惹民怨。
说着,他又朝东南方向拱了拱手道:“迁都大事,陛下可都看着呢!若真出了乱子,那下官这脑袋……”
他似是感觉到朱元璋的大刀逼来,凭空将脖子一缩,现出满脸惊惶。
扶了扶差点歪倒的官帽,刑浩再次朝陆羽拱手道:“要不……下官再去劝劝那些百姓?”
“刑大人,你劝了这么久,可曾见到成效?”陆羽冷笑道。
自朝廷发布迁都公告,开始动员拆迁始,至今已有月余,若真是说几句好话便管用,也不至于闹到现在了。
“这……”
刑浩一脸的犹豫已说明了一切。
陆羽鼻中发出一声冷哼道:“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些人就是太过贪婪了,不知见好就收的道理,这五十贯补偿,还是本官向陛下据理力争的,若真依了他们,将补偿款涨到两百贯,那多余的钱谁来补?是由你刑大人来出还是本官来出?”
能坚持到现在还不愿意搬迁的钉子户,就没几个是穷人,毕竟穷人早就想着拿钱搬走了,这些人身家本就不菲,还想着占朝廷便宜,这简直是在找死,这种事,陆羽绝不允许。
“这……”刑浩一时无言,这么多钱,就是把他卖了也不可能补上的,但要真的强拆,出了事咋办呢!
“刑大人,放心,出不了乱子,就算真的出了什么事,都由本官一力承担。”陆羽显然也看出了刑浩为何犹豫,当即说道。
闻言,刑浩顿时松了口气,既然陆羽愿意承担全部责任,那就算真出了事,也不会牵连到他刑浩身上了,他当即郑重拱手道:“如此,便依陆大人的!”
“待百姓都搬走后,咱们便准备动工!”
陆羽已摩拳擦掌,开始着手准备后续的工事。
看他那信誓旦旦的模样,刑浩心中却直打起鼓来。
“这陆大人,当真那么自信么?他就不怕那些百姓不依那补偿款方案,又要闹出乱子吗?”
……
陆羽既已定下方案,拆迁工作便即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他前脚刚走,刑浩后脚便叫来典吏,将陆羽的命令整合成公告,分发下去。
虽说陆羽主动担责,可刑浩心中多少还有些担心,毕竟他是本地主官,真出了乱子,多少也影响政绩。
是以,从这公告刚发布出去,刑浩就派出人去,日夜盯防那些钉子户。
每日早晚,他都要询问拆迁的最新动向。
公告发布第一天,果真如他所料,这些钉子户对之十分不满,有不少人围在布告栏前破口大骂。
收到风声的刑浩很是紧张,连忙加派人手防备,叮嘱下属一旦生变,立马控制局面。
可等到第二天,他所担忧的情况并未发生。
相反的,第二天手下送回的消息,竟是有几十户钉子户愿意搬迁,领那五十贯钱,这倒大大出乎刑浩意料之外。
到第三天,同意搬迁的人数成倍数增长,竟达百余户之众。
直到这时,刑浩方才明白过来,这些钉子户也并非是铁板一块,都各怀心思,担心被别人抢了先。
更关键的是,在得知不同意拆迁有可能拿不到赔偿款后,他们在动怒的同时,更生出担忧。
民不与官斗,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真抵抗到最后,他们吃亏的概率显然更大。
为了搏那多出的百八十贯钱,非但把自己原本该得的五十贯给作没了,更连自己房子都保不住。
这么一想,是个人都该选择合作。
于是乎,自第四天起,同意拆迁的钉子户,又成倍地翻番。
担心领不到补偿款,这些钉子户们甚至争抢着同意,负责签发拆迁名录的府衙典吏,忙得几乎回不了家。
不到十天,几乎所有钉子户都已同意拆迁。
到这时,刑浩才收起担忧,感叹不已道:“想不到这陆大人小小年纪,竟对人心拿捏得如此精准!”
感慨称赞的不只刑浩,跟随陆羽的方孝孺、杨士奇等人,前来陪同的朱棣两兄弟,也对这拆迁进度大是感慨,纷纷称赞。
然而,陆羽那边却已顾不得这些夸赞了,他已将拆迁之事抛开,全身心投入到另外一件要务上。
征发徭役。
明朝的徭役分为三种:里甲正役、均徭和杂泛差役。
其中,以里甲正役为主干,其规定百姓按里甲编户,每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每户每十年一轮,轮流服役。
均徭则是里甲正役的衍生版本,修改了里甲役中每一百一十户为固定里甲的生硬规定,改为按户等人丁编排,均等服徭。
而杂泛差役则是对上述两种主要徭役的补充,属于临时性的征调。
然而,不管哪种徭役,都只是短期行为,到期之后就要放役户回归,即便是官府也不能强留劳动力,一直免费征用。
可是此次修建新都,陆羽所需要的,并非短期劳动力,他需要长期稳定的劳力,能持续稳定地从事营造生产。
如此一来,这徭役的征发和运用,就不能再照搬以往的模式了,必须推陈出新,创造出全新的模式,以适应营造新都的需要。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陆羽明天都往知府衙门跑。
一来是和下面各县县令商讨征发徭役的细节,二是为了和本地官员多沟通熟悉,了解附近百姓的情况。
不过陆羽并不急着开始征徭役,他先将各县县令和府衙典吏聚在一起,借用府衙的小黄册,圈定徭役范围。
这个工作极是繁琐,饶是县令们不必亲自动手,只叮嘱师爷和门吏干活,可时间一久,终有人扛不住了。
虽说这年头衙门清闲,可也架不住三天两头往府衙里跑,听等你陆大人调遣啊?再这么耗下去,自己县里的政务不管了?
“征个徭役,至于闹得这么复杂吗?”
“这个陆大人,当真是拿腔拿调,屁大点事,至于这么磨叽吗?”
县令们苦不堪言,常常私下抱怨,若非看在陆羽是朝廷下派来的中枢朝臣,他们早就撩挑子了,至于各县典吏们,更是敢怒不敢言。
除了抱怨陆羽行事繁琐外,他们对陆羽这次征徭的分量,也极是不满。
要知道,征发徭役也是有讲究的,应当按照人丁数目及田地来衡量决策,每一户每年都有规定限额,履行完了徭役,人家就没义务再给官府服徭。
而一次征用役夫过多,就等于提前预支了后续的徭役份额。
通常,官府在征发徭役时,都是大事慢做,每个月征用的劳力数量都有严格控制,这样做,方能避免浪费劳力,还能保证每月都有劳力以供驱使。
可如今,陆羽摊派的任务太重,对劳力役夫的消耗,实在过重。
“照他这么摊派下去,各县可征用的劳力都叫他嚯嚯完了,日后咱们再想修路治水,上哪儿找人去?”
“这不是为了他一己之利,坏了各县治务吗?”
“我看这位陆督造分明是太年轻了,急
于在陛下跟前表现,以致操之过急!”
“建城又非一日之功,这么着急只能适得其反!”
一时间,怨声四起,可碍于陆羽身份压人,众人又只能不情不愿地依照指令,乖乖干活。
……
而在另外一边,拆迁工作依旧条不紊地进行着。
洛阳城外,新都建设衙门业已搭建完成,虽说临时搭建,这衙门略显简陋,可因承载着营造新都城的重任,这衙门近来很是热闹。
方孝孺、杨士奇等人奔来走去,陆羽则整日窝在衙内整理着新都的图纸。
此刻,衙堂中,陆羽正指着新弄好的图纸,朝一旁的朱家兄弟介绍道:“既是要修建新都,自然不能再照搬应天城的格局规制,我打算将皇宫的规模再扩大一些,将原本的洛阳外城改建成内城,等到皇城部分建设完工后,再自皇城之外,规划出八个居住区。”
“这每个居住区,都按照居住、商业、教育、军事等不同属性进行划分,往西的这部分规划为科研区,后期会兴建几所大型的工坊科研中心。”
“往东的部分,则主打商业和休闲,往北的部分,是军事区域,往南则主打教育,后期的国子学也好,府学也好,都可以规划在这一片。”
这些规划,都是陆羽效仿后世的城市区划,再根据当下条件和自身联想,做出的统筹布局。
照他这样规划,整个洛阳新都,会修建成一个集政治、经济、科教、军事为一体的大型都城。城内每一区划各自独立,却又紧密联系。
这些规划,是陆羽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他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十分满意,故而,此刻向外人介绍时,他也说得十分起劲。
可任陆羽唾沫横飞,一旁的朱家兄弟却听得直翻白眼,倒并非他们对陆羽的规划有何看法,实在是两人听完直感懵逼,压根就听不明白。
特么的,陆先生的每一个字咱都能听懂,可为啥连在一起,就是听不大明白呢?
而且陆先生这是要干啥,要将整个中原的人口,统统搬来洛阳吗?照他这般规划,整个都城最后能容纳多少人口?
城外的布防,又得需要多少兵力?
最最关键的是,真要照这一套修改下去,怕这洛阳城要改得面目全非,这就相当于将这洛阳城彻底拆光,而后重建一座全新的城池了。
照这规格建下去,那得花费多少银子?
一千万贯?
不!恐怕一万万贯都不一定能够兜得住呢?
朱棣好不容易才止住联想,翻着白眼道:“陆先生,您这是要累死二哥吗?二哥在倭国挖点矿不容易,照您这大刀阔斧的架势,怕是把倭国那两座矿山都搬来,才能支付得起,可挖矿总是要时间的,您这般操切,怕钱袋子上扛不住啊!”
虽说倭国佐渡金矿和石见银矿蕴藏很丰富,可挖矿也是要时间的,挖矿赶不上花钱的速度,上哪再去筹措钱财呢?总不能,城建了一半,停下来等倭国那边运钱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