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三章 洪武十二年,皇医寺
大雪簌簌飘落,天地间蒙了层白。
银装素裹之下,应天城一扫往日蒙尘灰霭,变得清奇秀净起来,而城中四下响起的烟花爆竹,又给这份洁白添了些火红。
盛雪便是寒冬,火红烟花意味着节庆。
这是洪武十一年的最后一晚,大年除夕夜。
自穿越而来,陆羽已经历四次春节,但没有哪一次,比今年更加热闹。
今年多了两个孩子,一向冷清的陆府多了许多欢声笑语。
徐妙云初为人母,自是双眼离不开孩子,一整晚都抱着孩子亲昵温存,好不关爱,便连小鼻涕一众,也升格做了哥哥姐姐,一直都围在孩子周旁,逗笑哄乐。
反倒是陆羽,从前一直是这陆府的中心,今日却受了冷落,只能在旁做起打下手的活儿来,但陆羽乐此不疲。
初为人父的喜悦,给这场除夕盛宴赋予了别样意义,他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一场喧嚣过后,新年钟声响起。
洪武朝第十二个年头,终于到来。
如往年一般,新是一年从元旦大朝会开始,依旧是各类表演,各国使节上朝觐见,彰显大明风华。
满朝文武自然都悉数到场,盛装贺庆。
照说,这表演和朝见,都是伎伶和各国使节的事,朝臣们所要做的,便是站在一旁观看盛典,偶尔拍几下掌,喊几句“大明威武”之类的。
不用处理朝政,这元旦朝会理当比平日的朝会更轻松自在些。
但实际不然,虽清闲无事,可这元旦朝会比平日的朝会耗时要久得多,站在殿中干眼看着,也着实耗费精力。
自早上入宫,一直等到太阳快落山时,表演才宣告结束。
众朝臣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
好在,众人的苦熬不是白等,因为在这朝会之后,还有元旦晚宴。
到了晚宴,饿了一天的肚子就能得到犒劳。
因此,在这表演结束后,众朝臣早急不可耐,就等着朱元璋宣布退朝了。
可是,今年的元旦朝会似乎不大一样。
往年表演后,朱天子就该布置晚宴之事,绝不会再谈公事,可今年,朱天子破天荒地说起政事来。
“诸位爱卿莫急,今日元旦大朝会,咱有件大事要宣布!”
天子开了口,朝臣们再是不情愿,也得老实等着。
朱元璋继续道:“自洪武八年,牛痘研制成功后,百姓都开始接种牛痘,此后天花疫症频发乱象终得遏止,此乃国朝幸事,乃我大明百姓之福,然而,牛痘接种之事,进展极慢,直至今日洪武十二年,我大明仍有大部分百姓未能接种牛痘。”
在场众人都是权贵名望,自然早都接种过牛痘,也都清楚这牛痘的好处。
众人连连点头,应和之下,朱元璋继续道:“究其原因,乃是太医院大夫太少,根本忙不过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最后排,不少人嘀咕起来:“难怪我说今日元旦朝会,陛下怎将那群太医院令给召了过来,敢情他早就筹谋好了此事。”
太医院上下,以院正陈君佐为首,一众医官全都躬身站在最后。
此刻,除陈君佐外,众医官还不知内情,骤听天子提及自己,自然紧张得脸色煞白。
可下一秒,他们的脸色,就由白转红。
因为朱天子宣布了一件大事:“咱决定,自今日起,太医院升格为皇医寺,专管天下医药诸事!”
只听这皇医寺名号,就比原先的太医院高调得多。
朱元璋随即朝旁一挥手,云奇拿出圣旨,照旨宣读。
“皇医寺设寺卿一人,正四品。少卿两人,从四品。丞二人,正六品。主簿二人,正七品。总
太医、防疫、药局、医学、军医五署。”
“其中,太医署由原太医院改制,除负责皇室及王公大臣的医诊外,还负责整理古今名医医案、收集天下应效药方,并编录成书。同时检验天下药方,品其药效,去伪存真,择其善者传授州县,令医者依方用药。”
“防疫署,负责监控全国疫情状况,制定防疫抗疫计策,统筹指挥全国防疫事宜,并措置防疫药物,惠及受疫百姓。”
“药局署,负责统管全国惠民药局。”
惠民药局自宋有之,是官方创办的药房,专为贫民百姓提供免费诊断及廉价药剂,是一种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医疗救济。
朱元璋早在洪武三年就曾下令,命天下州府县开设惠民药局,免费救治贫困百姓疾患,每局选设医官提领,于医户选取内、外科医师各一名坐馆。
至于药局最重要的药材来源,则依朱天子素来的做派,由药材出产地以课税形式供给。
朱元璋的初衷是好的,只可惜他太高估了大明的国库,这惠民药局消耗巨大,国库根本负担不起,最后惠民药局渐渐成了摆设。
而此次设立药局署,正是对这惠民药局做一次修正,想让这惠及天下百姓的德政,发挥其应有作用。
“医学署,统管地方府县医学,此医学署乃是地方官府的下属公署,由医官带领本地郎中习读医书、修合药饵,医治地方官吏及一应军民、狱囚人等疾病。”
“军医署,负责为我大明兵伍培养输送军医,管理军医。”
听云奇宣读完圣旨,殿中所有人都傻眼了。
看来天子对这皇医寺很是重视啊,其规格及人员配置,完全可算是朝廷重衙。
而太医院众人,自是举双手赞同。
从前,他们这些医官只是介乎官与吏之间的存在,压根谈不上什么地位。
可自今日过后,皇医寺能与大理寺、太常寺这样的朝堂重衙平起平坐,他们这些医官,也就摇身一变,成了朝堂重臣了。
地位飞涨,岂不叫人兴奋?
兴奋之下,诸医官连腰板都挺直了,个个一脸喜意,彼此拱手庆贺。
但是,就在这欢天喜地的时刻,却有人跳了出来反对:“陛下,新建衙署,需呈报中书,经各衙参思公议之后,方能决断,这皇医寺建衙,只怕不合流程!”
大明朝共有五寺,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平日负责司法礼仪、外交接待。
这几大机构,在明廷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整个大明朝堂,除了三省六部外,最重要的就是这五寺。
现如今,朱天子要新建个皇医寺,其地位与大理寺、太常寺等相当,这可算是改革创举般的大事了,像这种朝堂大事,当然不是天子一两句话就能决定的。
毕竟,皇医寺不是锦衣卫,不属于他皇家私人机构,因此,当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众朝臣俱都连连点头,以作赞同。
大家倒并非对这皇医寺有意见,毕竟大家都是吃的五谷杂粮,谁都可能有个头疼脑热,生病之类的,这皇医寺的设立的确对大家都有好处,但不能因为有好处就让天子仅凭个人决断,改变朝堂秩序。
不然今日朱元璋想设置个皇医寺,明日他想开个东厂,西厂,那咋办呢?朱天子的权力欲望太大,得时时约束着他,否则以后朝臣的日子更难过。
眼看朝臣反对,朱天子倒一脸无所谓,他冷笑两声,随即看向胡惟庸道:“胡相,你来说说吧!”
胡惟庸当即站了出来,朗声道:“皇医寺一事,早经中书参议审批,绝对符合朝堂规制!”
此话一出,众朝臣全傻眼了,这中书省办事,何时这么利索了?
要知
道,以往像这种新立衙署的大事,光是走程序就得好几个月,在其宣布之前,其他朝臣早就收到风声了。
而这次,百官压根没听到半点消息,这流程就走完了。
可想而知,这次连天子带中书,俱是一路开绿灯,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事实上,不光朝臣奇怪,连朱元璋都很惊讶。
这次事情报到中书,胡惟庸半刻都没有耽搁,大笔一挥直接批了,有他这朝堂宰辅高度配合,再加上朱天子大力推行,这皇医寺的成立,简直水到渠成。
朝臣们原本对这皇医寺也没啥意见,此刻见胡惟庸发话,自然也不敢反对。
倒是太医院陈君佐站了出来,拱手奏请周王朱橚担当首任皇医寺卿,朱天子自是当场应允。
满朝上下通力配合,这皇医寺正式成立,新年的第一次大朝会,在无比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
皇帝,丞相都鼎力支持,加上朝堂上百官也不阻拦,皇医寺之事很快得到落实。
京里开设了新衙署,各地官衙和惠民药局也在紧锣密鼓地搜集医书,皇医寺的工作,进展得极顺利,且卓有成效。
这算是给洪武十二年开了个好头。
有了这开门红,朱天子本以为,今年会是顺风顺水,可没想,才高兴了没几天,西南方向又传来了祸事。
“禀陛下,贵州宣慰使传来急报!”
正当朱家父子笑谈皇医寺进度之时,云奇慌里慌张地送来了一份加急奏报。
朱元璋打开只看了一眼,登时气得龇牙咧嘴道:“这水东、水西二部,当真好大的胆子!”
水东、水西二部,原本是盘踞在川贵滇三省交界处的两大部族。
听朱元璋拍桌怒骂,朱标连忙凑了上去,问道:“可是西南出了变故?”
朱天子将手中奏报丢了下来,朱标忙捡起一看。
这一看,朱标立时心惊肉跳。
“水东土司霭翠、水西土司宋钦,皆率部反叛……”
看完奏报,朱标忙好奇道:“父皇对这二部素来恩厚,缘何他们会反?”
朱元璋已是盛怒至极,全然没理会朱标的疑惑,只顾怒声谩骂:“这两个狗东西,吃咱的拿咱的,还敢反咱……真是狼心狗肺,不诛之难偿其罪!”
也不怪他如此震怒,事实上朱天子对这两部,可算是天恩浩荡。
洪武四年,朱元璋灭了占据巴蜀一带的明夏政权,这水东水西二部便遣使主动投诚,得此消息,朱天子龙颜大悦。
虽然朱元璋知道这二部并非真心效忠,只是碍于形势无奈依附,但他依旧许以重利,允这二部“予以原官世袭”、“税听其输纳”。
说白了,你二部头领还做你的山大王,且可世袭罔替,并且你当地税收也尽你自己调配,不必强交朝廷。
如此,朱元璋仍不放心。
到了第二年,他又给这二部授官。
他将元朝的八番顺元沿边宣慰使司改为贵州宣慰司,设治所于贵州城。
同时,加封水西部土司霭翠为广威将军,任命其为为宣慰使,水东部土司宋钦为宣慰同知,赐红印和手本。
这还不算完!
直到洪武六年,朱天子又诏令贵州宣慰使位居各宣慰之上,可算是给足了面子地位。
到洪武七年,更授宋钦怀远将军诰命。
自此往后,每年这二部遣使来朝,朱天子都会馈以百倍之礼厚赐。
礼遇之隆,实可谓无出其右!
“父皇且莫担心!”
眼看朱元璋脸都气绿了,朱标连忙走上来安慰:“这水西水东反派只是疥廯之疾,以我明军之威,平叛轻而易举。”
朱元璋自也懂得其中道理,他之所以生气,主要还是有种好心被辜负的挫败感。
明明赏赐不断,人家却还要造反,这岂不是打他朱天子的脸?
这传出去,指不定人家都要笑话他朱天子是个傻子呢!
“传旨,让徐达、李文忠、傅友德等在京武将,统统过来觐见!”
……
一封召令,将留京武将统统招了过来。
这下子,武英殿可热闹了。
徐达、李文忠、冯胜、傅友德、郭英、沐英、蓝玉……
这一个个,全都是战功赫赫的猛将,其中不乏徐达、李文忠这等军中统帅,可以说,光这一排名号报出去,就足可吓得那水东、水西二部瑟瑟发抖了。
而这群人也着实给面子,一到武英殿中听了二部反叛之事,立时义愤不平,争着抢着要带兵出征。
“陛下,微臣愿领兵前往,不将那乱臣贼子人头取回,誓不回京!”
“臣愿领兵平叛,不光拿下那水东水西二部,更要直取云南,将梁王老巢都给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