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鞭挞岸边鹿伴

第271章 黑船来袭!

还不等台岛出发的西班牙船只来到日本海域,从朝鲜出发的大明战舰,就已经先一步出发,前去清扫日本海域。

大明官军来到釜山之后,得到了更多有关日本的最新情报。

在朱翊钧的平衡政策之下,虽然一直加强毛利、上杉、武田等几家势力的合作,可惜这几家都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虽然比起历史上的表现要好上不少,可惜仍旧无法阻挡信长的崛起。

蝴蝶效应之下,织田信长和信忠虽然曾经聚在一起过,却没有让明智光秀爆发叛乱,在本能寺或其他地方执行斩首战术。

如今的明智光秀与还没有改名的羽柴秀吉一样,仍旧是信长手底下的军团长。

更可怕的是,信长的势力壮大到了直接将包围网撑破的地步,足以分兵作战,同时将东西两方大敌揍得溃不成军。

短时间内的东西两场战役,彻底改变了局势。

无论毛利还是上杉家目前实际掌握领土都大大缩水,若不是及时服软,恐怕已经全家尽殁。武田胜赖战死后,原本就在不断被侵吞的武田领地更是被信长全部夺走。

在信长可怕的军威之下,四国的长宗我部以及九州的三家大名,已经生不起对抗信长的念头,纷纷写信主动投降,选择臣服。

北条氏政因为当年武田信赖收了他的好处,却转而在上杉家内乱时放弃上杉景虎,转而支持上杉景胜一事大为不满。

他早早撕破了与武田家的同盟,转而和德川一样,成为了织田家的盟友。

正因此,北条氏的实力反而更加壮大。

至于德川家康,在小的时候他作为人质前往尾张国居住了七八年,和信长从小一起长大,后来又成了儿女亲家,如今是信长最信任的亲密盟友兼属下。

前几年因为女儿的一封抱怨婆婆的信,信长干脆让家康杀了自己的嫡长子信康和正妻。家康照办之后,更得信长的信任。

位处东北的伊达家和佐竹家等小势力完全没有左右天下局势的实力,再之下的小大名,就更加不值一提。这些小大名连北条氏和上杉氏都得罪不起,更不敢与织田作战。

至于距离信长最近的本愿寺,早已经被杀灭。

织田信长已经几乎统一了日本,所有的大名都已经名义上臣服在他的兵锋之下。

哪怕他的变革十分激进,哪怕各地大名的利益,都会在臣服之后极大的受损。但是他们根本打不过织田军,按照信长的脾气,继续强硬反抗的唯一结局就是死全家。

为了求活,他们不得不选择臣服,希望信长能够发发善心,多给他们保留一些领地。

(用本能寺前的势力分布地图大致说明)

就连足利义昭都没有跑到朝鲜或者是大明避难,毕竟在朱翊钧决定出兵干涉之前,他本人也不敢确定自己的求援信到底有没有发挥作用?

他继续留在日本,至少名义上还是征夷大将军,还有复兴室町幕府的希望。

万一织田信长出意外了呢?

人生总要有个奔头,若不是为了这个已经十分渺茫的目标,他过去本可以留在京都享受富贵,完全没有必要奔波各地。

大不了继续当织田信长的傀儡,总比天皇和公卿们要强得多。

天皇最穷困的时候,连即位典礼都办不起,需要卖字画谋生。

至于公卿们就更惨了,公领收入极少,还不如下层武士,穷的耗子都不愿意来家访。山科言继为了米粮,甚至把蚊帐都当掉了。

过去朝堂上有一百四十三家公卿家族,结果因为多年的战乱,不断绝嗣。等到他成为将军的时候,已经只剩下三四十家。

就连位处公卿顶点五摄家之一的鹰司家都没有了后人,而且还有许多家都是在绝嗣之后,用抱养的孩子继承家名,真正的血脉早就消失于世。

还存续的公卿也需要干活挣钱,养活一家。

愿意低头的公卿,会选择给有钱的大名服务,有的作为教师教育大名的后代,有的提供律法以及朝廷大义上的咨询,以供大名互相征战的时候,寻找合适的理由。还有的则是与大名结成父子亲戚关系,让武家大名们名正言顺的获得朝廷官职,作为统治的合法性。

如果拉不下脸,或者是因为僧多粥少,连这种工作都抢不到的公卿,为了填饱肚子,甚至会去兼职小偷强盗。

对比之下,他足利义昭的生活,已经如同天堂。

无论在京都还是被驱逐后,毛利、宗氏、岛津乃至远一点的近畿和东海的各方大名,都给他提供了足够多的钱粮支持,用来支撑将军的排场。

可以在毛利辉元的势力下,重开幕府,哪怕这个小幕府是完全的形式主义。

如果跑到了朝鲜或者是大明,相当于承认他的彻底失败。

谁还肯将他当回事?

就连那些大名,也会将他彻底抛弃。

哪怕将来“天下”有变,他也很难重新回到日本,登临将军之位。

与其逃

跑令后人耻笑,他宁可死在复兴幕府的路上,不让家名蒙羞。

无论信长要如何处置他,他都悉听尊便。

或许是还念着旧日情分,也有可能是根本没有将他视为威胁。更大的可能是信长在之前的大战之后,忙于消化新获得的领地,一时之间还没有腾出手来管他。

以至于在战后忐忑不安的等了几个月,足利义昭都没有等到信长召他前去的信件。

就在足利义只能憋闷在城内无从发泄的时候,忽然从远方隐约听见几声火炮轰鸣,引得城内止不住的喧闹。

“发生什么事了?”

足利义昭惊疑不定。

就算织田信长打算将他处死,也不会闹出这么大的阵仗。

难不成是毛利辉元不死心,想要重新起兵,和织田军发生了冲突?

足利居城在安艺国、他住在备后国,其实都属于后世的广岛,相隔并不远。

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受到影响。

毛利乃是战国最强的大名之一,百足之虫断而不蹶,哪怕之前的合战中主力被织田军打败,并不代表就没有最后一搏的机会。

小早川隆景和吉川元春等强人还在,毛利家就还有一丝重新崛起的可能。

如果不是毛利家特有的两川体制导致内部组织松散,毛利辉元始终无法整合内部所有力量的话,他们完全有可能战胜织田军。

或许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织田信长并没有在战后直接强行将毛利家一口吞并,而是一步步蚕食,确保将占领的每一块土地,都能真正的为他所用。

过了一段时间,下人打探清楚消息,急忙回报。

结果完全出乎足利义昭的预料,闹出声响的竟然是大明的船队——他的求援信真的起到了作用,大明特意派遣了军队前来援助。

没有让他等待太久,很快就有一队人马来到了将军府。

大明的官吏在备后国守福原贞俊的带领下,见到了足利义昭。

他可是大明作为正义之师出兵的关键人物,当然不能忽视。

因为在行动的第一时刻,大明官军就已经确定了他的位置,并且要将他控制起来。

受到传统的影响,毛利辉元对他的态度还算尊敬,没有因为这个将军名不副实,要寄在自己篱下就随便给脸色。

大明前来的官吏则完全没有这种心态。

什么征夷大将军?

无非是海外版汉献帝,只需要控制起来当个招牌。不配他们这些经历了层层考验、多方历练方才跻身帝国高层的精英尊重。

日本又如何,不过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海外蛮夷。

大明天兵前来施以援手,蛮夷小王就应该诚惶诚恐的好好招待他们,而不是反过来。

足利义昭至少在大明的体系下,还有一个日本国王的身份,有那么一丁点的价值。至于所谓的天皇干脆被官军无视,不被承认!

心思敏感的足利义昭,立刻就觉察到了大明官吏那种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态度。

但是他不敢当场发作,只能强行忍耐下来。

倒是在接旨时要求他下跪听旨这一条,没有让足利义昭生起任何屈辱感。

日本习惯跪礼,平时也会跪坐。

面对没有任何实际权力的天皇时,他这个将军都会遵照礼节正常跪拜,更不用说面对自己主动低头,请求援助的大明天子派来的使者了。

从使者的口中,足利义昭知道这一次大明将会派出数十万精兵前来援助。不把织田信长这个叛臣灭掉,让日本重新沐浴大明的荣光,决不罢休。

哪怕在足利义昭看来,所谓的几十万大军,多半是大明使者的吹嘘,但是再怎么缩水也有个限度。

在大明出兵之后,局势多半能够重新逆转。

原本足利义昭面上已经多了几分喜色,可是在听说了大明使者接下来的安排后,就连假笑都快维持不住了。

等到大明使者离开,留他独自一人的时候,足利义昭愤怒的狂踩脚下的榻榻米,踩的双脚发痛方才停下。但他他没有大声喊叫,或是随便乱砸什么东西。

因为大明官军已经用“保护将军”的名义,幕府将军府团团围住,将他软禁起来。一旦他这里闹出什么大的动静,大明官军立刻就会知晓,无法确定会引发什么新的变化。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大明还不想把事情做绝,给他留了最后一丝颜面,没有干脆将府中伺候的下人也都撤换掉。

坐下来揉揉双脚,足利义昭心中猜测,已经老迈的福原贞俊很难对大明说不。

恐怕就连这座小城,都已经落到了大明的掌控之中。

一想到这里,他的心里生出一丝悔意,自己当初写信求援,也许是一步错棋。

为了驱赶凶狠的尾张之犬,却引来了更猛的虎。

自己这个只能织网吃点虫子的小蜘蛛,真的太难了!

……

琵琶湖畔,安土城内。

织田信长仔细查看下属的报告,计算自己今年又会增加多少收入。

去年的大合战获胜后,为了避免狗急跳墙,他没有逼迫太甚,只是让各家先割让土地,尤其是几处最有价值的金银铜矿产地。

对于拥有近畿地区平原,和海港堺(大阪)的信长而言,不缺粮食产区和港口。最需要的就是毛利手中的石见银山、生野银山和上杉前几年新开发的佐渡金山。

前两座大型银矿已有几十年历史,各自拥有近万名矿工,是支撑毛利财政的重要支柱。

凭借天量的白银,原本占据本州岛西部山区,缺少可大面积耕种平原的毛利氏,也能从海外购得大量米粮。

而佐渡金山指的不是某一座矿,而是相川金银山、西三川砂金山、鹤子银山以及新穗银山等佐渡岛上遍布的金银矿的总称。

据信长了解到的消息,原本没有人知道佐渡岛上还存在什么大型的金银矿山,那里也不是上杉家的直属领地,只是凭借上杉谦信的威名,令当地的守护代本间氏暂时依附。

直到几年前大明重新和日本恢复了贸易之后,上杉景胜方才将其纳入直管,并且从中开发出来了大量金银,让原本已经摇摇欲坠的上杉家,再度获得新生。

拿下这几座大型矿山,无疑将会大大增强自身实力。

只需要一年的时间,将当前新掌握的地盘全盘吸收,他就可以继续改制,废掉所有大名,再削弱光秀、秀吉、一益、家康这几个势力膨胀到让他能够感受到威胁的家臣……等到三五年后彻底平定天下,就要再度提刀上洛,废除天皇,改写天下制度!

什么征夷大将军,天皇和公卿们都已经三番五次的恳请他出任这一职务了,但是他根本不屑一顾。

早年实力不足,他还需要公家的认可。

但是现在,信长更相信自己手中的火枪!

有名无实的天皇,除了浪费粮食还能做些什么?

不如干脆滚下皇位,让他来统治这个天下。

废除藩国,设立郡县,中央集权,如同隔海相望的大明国一样……

“大明……”

织田信长一想到西边的这个国家就感到头疼,如果不是大明在几年前影响局势,恐怕他早就能够一统日本,不必如此费力了。

哪怕他处于削弱对手的目的,已经将这些具有极高价值的矿地占为己有,天下没有了自己的对手,距离自己最大的野望只差最后几步。

但他仍旧时不时在夜里从睡梦中惊醒,隐隐觉得不安。

为了不让信长提前生出警惕,朱翊钧在过去对日贸易的时候,并没有将信长排除在外,做的太过明显。只是在军事方面的合作,更加侧重毛利和上杉等反信长势力。

但是就是这点小小的偏向,都能被信长觉察出来。

信长猜测,这多半是因为他过于亲近切支丹(十字教)的缘故,引发了大明国的不快。

但是信长没有因此改变过,哪怕大明国和日本本土势力都不喜欢切支丹,他也要亲近拉拢这股势力。

南蛮人(战国时日本对欧洲的称呼)能够跨越大海来到日本,而日本不能反过来做到这一点,就已经说明了南蛮的强大。

日本战乱多年,他想要尽快一统,让国家休养生息,只能借助南蛮人的力量。

至于大明……

又到了大明和南蛮的商船前来贸易的月份,信长决定要主动臣服,请求大明国册封他成为日本王。

以他对大明国的了解,只要主动服软上交一些好处,就不会被刁难。

而且凭借日本王的身份,他还能够重新垄断对大明的贸易,避免他们插手日本,能够更快削弱毛利、上杉等几家的力量。

就在信长乐呵呵规划未来的时候,有人急匆匆来报。

“御馆大人,大明国的舰船在堺外发动突袭,炮轰港口……九鬼嘉隆大人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