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鞭挞岸边鹿伴

第267章 朝鲜的合法性

朝鲜使节来到京师,在接受了朱翊钧的召见之后没有离开,而是在京师长住。

住在京师的这段期间,他们谨小慎微,态度比起往日更加恭顺。

听说朱翊钧打算扭转黄河,改天换地,还主动提出愿意出人出力,聊表藩属心意。

对此,朱翊钧只是接受了他们的心意,没有真的听信朝鲜使者的言论,从他们那里征调钱粮人员。

朝鲜的资源,不是用在黄河大业上的。

他已经将黄河工程延伸到了几十年之久,就是不希望因此对于国家造成过重的负担。

而且除了黄河之外,大明还会启动几项同样会消耗大量人力钱粮的工程,只不过比起黄河来说,名气要小得多。

比如说被他命名为“淮北灌溉总渠”的工程,预计以十年为期,目前同样处在筹划阶段。

黄河夺淮入海之后,给江苏地段带来了大量的泥沙。以至于大明开国时的海堤,距离海岸已经有了三十多里的距离。

如果朱翊钧不改动黄河,任由其继续流淌的话,还能让江苏的面积再增大少许。但是相对这点利益,他宁可早点解决黄河之患,集中国家的力量去占领海外更加广阔的土地。

这一淮北总渠工程,其实属于黄河复道的配套工程。

大体上参考了后世的“苏北灌溉总渠”,官府组织当地百姓,挖沟修河,修筑堤坝,兼具泄洪和灌溉两种用途,成为将来抵御洪旱灾害时的又一有力工程,能够有效将这片土地利用起来,将水害转化为水利。

当然,大明的组织力以及在百姓中的号召力,都远远不如后世。再加上科技水平落后太多,朱翊钧并不指望如后世一般,仅仅一年就能做成。

按照后世的理论,东亚高度集权的大政府,就是源自于治水。

兴修大型水利,需要大量的人口,需要极高的组织度和严格的纪律。

只要能够做成这件事,大明自然不会惧怕什么白莲教、大罗教的折腾。

等到总渠修成,在两淮推广废灶兴垦,变革当地盐业,才能顺理成章。

除了修建淮北总渠,全国各地还有大量修挖水塘、筑坝之类的水利工程,这些都在水利寺的管辖范围之内。

为了这些大工程,他再度加码,提高了对于蒸汽机相关研究的奖赏。

任何一处新的突破,都可以得到重赏。

力求通过砸钱氪金的方式加快进度,使得蒸汽机尽快实用化,能够在这些大工程中提前发挥作用。

为此,大学堂同样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在朱翊钧的规划中,即将开办的京师大学堂,类似后世的理工类综合大学。不教授传统的四书五经,只传授实学内容。

相当于在科举取士的体系之外,另立一套人才培养选拔体系。

十多年的之下,天下已经出现了一批拥有足够学识的实学人才,水平和朱载堉接近,甚至超出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他们在不同领域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成果。

有了这个基础,朱翊钧才下定决心开办大学堂。决定将过去散乱不够成体系的实学,成体系的对外传授,培养更多的专项人才。

只是一切都在草创期,虽然已经开始分科分系,但是还没有如同后世那般精细。

数学系不分理论还是应用,不论是当会计记账,工程计算,还是纯数学研究,都杂糅在了一起。

医学系内人医和兽医皆有。

农学和天文,都要学习气象相关的知识。

博物学更是涵盖了动植物、矿物等等内容……

大明目前没有亡国灭种之危,京师大学堂的学生当然无需背负救亡图存的担子。

他们在学有所成之后的第一要务,就是在黄河复道等工程中发光发热,体现实用价值。

正是以给黄河复道工程培养人才的借口,这所新式的大学堂才没有引起传统士人的反对。在很多人看来,这所大学堂的本质就是在培养一些新式工匠,而不是毕业之后直接当官,威胁不到他们的地位。

朱翊钧当然不会过早的暴露自己的想法,科举体系发展了近千年,根深蒂固,不是建几所学校就能颠覆的。

满清天怒人怨都能苟延残喘,结果在废除了科举体系之后,没过几年天下皆反终至灭亡。哪怕大明有所不同,他也不会这样任性的折腾。

对于科举制度,只能持续不断的慢慢变革,如同温水煮青蛙。

得知皇帝兴建了新的学堂,哪怕朝鲜使臣看不出他的用意,也没有忘记大拍马屁,连连称赞。

朝鲜如此舔狗作派,单纯因为大明和朝鲜的地位差距,而是他们此次前来,身负一项重要使命。这项使命涉及到了君王的法统,万一处理不好,又要引发朝鲜内部的政局动荡。

为此,朝鲜历代君主已经努力了两百年,两百年来不断派遣使者,向大明提出请求,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好不容易得到了大明天子的首肯,他们更不敢在如此关键的时候节外生枝。

朝鲜使者眼里天大的事情,在朱翊钧看来却十分简单。

就是《大明会典》等典籍中在关于朝鲜开国时的一项记载上出了错,将朝鲜开国太祖李成桂的父亲错误记成了李仁任。

实际上李成桂的父亲是李子春,原本为蒙古掌管双城等处军民的将领,还有个蒙古名叫达鲁花赤。后来他在元朝衰落后归顺高丽,成为重要武臣,为后来儿子李成桂夺取朝鲜奠定基础。

这类异国之间由于距离遥远,联络不畅,不小心搞错了的事情其实十分常见。如果单纯只是名字错了,影响其实不大,改过来就好,本不会激起朝鲜多大的反应。

更关键的是李仁任也不是个普通人。

他是高丽国末代大官,向北元称臣,又对大明低头,首鼠两端,在国内贪赃钱财,兼并土地,无论国内国外,名声都极差。

李成桂武力夺权改朝换代,本来就比不上自己建立地盘,一步步夺取天下来的稳定。

如果再多上一个名声糟透了的便宜父亲,还会牵扯到几个高丽末代君王被弑杀的案子,更加影响王朝的合法性。

如今还是传统封建王朝的时代,弑杀君王可是极大的罪名。

你李成桂能靠弑君上位开国,别人未尝不可。

如同晋朝,从开国终至灭亡都没脸讲忠义,只能谈孝。

曾经得到光武刘秀背书的洛水之誓,也从此没有了公信力。

这种事情,在中华历代王朝,也是一等一的重罪,深受中华文明影响的朝鲜,同样如此。

所以有些黑锅李成桂以及后世子孙都背不动,当他们在洪武二十七年得知大明的记载有误之后,立刻上奏请求大明更改。

无论高丽几个末代君主到底是怎么死,都不能写成和李成桂有关。

毕竟大明传承中华,记载了东亚大部分国家的历史。

很多小国在灭亡之后,自己都已经没有了过去的记载,反而要从中原王朝的记载中,追寻印记。

相对朝鲜自己的史书,还是大明的更有公信力。

如果一直不更改的,哪怕朝鲜自己的史书中写的再天花烂坠,外人对比两者的记载,都会以为是朝鲜为尊者讳,遮掩了李成桂的罪行。

连带着让朝鲜自己的历史记载,含金量暴跌。

就连朝鲜本国人都会这样看待。

正因此,朝鲜必须要更正这个错误。

让大明重新为朝鲜的立国、李氏的统治做背书。

李成桂坚持宣称,这种错误的记载,源自当年朝鲜政斗失败后流亡到了大明的反对派,都是他们泼的脏水。

都是败犬们的一派胡言,往我身上泼脏水,令人非常气愤!

不过洪武一直没有搭理他们,反而将其写在了后来的《皇命祖训》里。

“朝鲜,即高丽。其李仁人(李仁任)及子李成桂今名旦者,自洪武六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首尾凡弑王氏四王,姑待之。”

这下,又多了一本官方典籍,记录“错误的历史”。

在朝鲜君王看来,不只是名字的问题,还等于是大明把屎盆子明明白白的扣在了他们的脑袋上面。

要不是打不过、不敢打,说不定真的会因为这个问题出兵,武力纠错。

一直等到了永乐靖难成功,朝鲜又一次遣使辨诬,请求更正相关的内容。

这次倒是方才得到了永乐的同意,但是实际上永乐只是表面同意,根本没把这件事情当回事。朝鲜使臣走了之后,弘治时编纂的《大明会典》,依旧采用了原本的文字,没有更改。等到嘉靖时再度重修《大明会典》的时候也是如此。

面对朝鲜使者的请求,大明都是表面答应下来,却一直没有真正落实。

因此成为了朝鲜的一块心病。

实际上,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万历帝后来就同意了朝

鲜的请求,将之更改过来,还把一套得到了更正的全新版本的《大明会典》,赏赐给朝鲜作为证明。

或许是因为大明更改过晚的原因,在诸多私人野史的记录中,仍旧将李成桂记成了李仁任的儿子。

结果官方更改之后,相关的流言没有消停。

由于朝鲜的王权不够强势,当外戚或者权臣掌控掌控朝政的时候,这类流言就会重新生根发芽,对王权造成更严重的打击。

导致在这之后,朝鲜王室还要多次公开通过各种活动进行宗系辨诬,就是为了证明他们李氏和司马家不是一回事,没有弑君。直到两百多年后的朝鲜哲宗时代,朝鲜内部的争辩还没有结束。

当时满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都打完了,再后来……再后来都快要甲午了,朝鲜哪里顾得上这个。

……

朱翊钧即位之初,父皇新丧,不可能处理此事。朝鲜还算识趣,没有早早打扰自己。

但是在他决定提高对日本的行动层级,加强大明和朝鲜的联络之后,朝鲜王李昖终于壮起胆子,再度提起此事,求大明这个宗主国别再鸽了。

此事对大明来说,真不算多大的事情。

如果说洪武不改,或许是想要用此事拿捏当时刚刚立国不太服气的朝鲜的话,后来的大明完全没有拿捏朝鲜这个恭顺小国的必要。

历代大明皇帝答应之后一直没改,纯粹是觉得事情太小,没有重视起来。

结果几次修书的大臣,都把这事给忽略了——如同当年朱翊钧对张居正提议修订《万历会计录》时一样,别看修书的都是科举精英,翰林学士,但是这些国家最顶尖的人才,一样会出错,会偷懒,有拖延症。

不用类似考成法一类的规章制度严格约束,太容易出现错漏。

等到正式成书,相关典籍都已经刊印成册,就算为了国家的脸面,也不好再为了藩属小国这点小事返厂修订。

这一次在朝鲜提出申请之后,朱翊钧便顺水推舟的做个人情,特意下令要将此更改过来。

大明的拖延症再严重,拖了二百年,也是时候治疗了。

正好在接下来对日征战的时候,也好多使唤使唤朝鲜。

相关的典籍已经修订结束,正在刊印中,很快就可以让他们带回去一套交差。

在典籍面世之前,就算自己这个皇帝再怎么召见接待,用言语宽慰也没有意义。不见到官方的典籍出版,被鸽了多次的朝鲜使臣始终无法安心。

正因此,让他们在京师安心等着就是。

朱翊钧读完手里刚刚收到的情报,心里做好打算。

等朝鲜使臣回去之后,就要立刻偿还自己的“恩情”。

将军的恩情还不完,更何况是大明皇帝的。

根据最新收到的日本情报,日本刚刚发生了一场大合战,织田信长大获全胜。他一统日本的步伐,再也不是仅靠大明场外援助就能拖住的了。

在朱翊钧的蝴蝶效应下,本能寺之变没有爆发,耐刺王织田信长虽然遇到了几次暗杀,仍旧活的好好的。

容不得他犹豫太久,一个极其重大的抉择摆在了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