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鞭挞岸边鹿伴

第264章 大工程

大明人口太多,土地太少。

初级手工业能够吸纳的人口仍旧有限,向海外移民的通道也没办法一下子就拓宽。考虑到了万民迫在眉睫的生计,以及长远几十年的劫难。

之前条件还不够成熟,不能启动的几项大工程,如今可以初步开始了。

第一项,就是黄河!

一想到这,朱翊钧便决定将潘季驯、万恭等几名老臣召入京中。

隆庆晚期,潘季驯在南直隶邳州治理黄河,遭人弹劾。在朱翊钧即位之后,很快让他复职,重新整治河务。

等他修复好了决口的河堤,更是被朱翊钧委以重任,总理天下河道事务,尤其以黄河为重。

在朱翊钧的印象中,大明的黄河每隔几年、十几年就会出一次大事,决堤之后大水蔓延,影响数百里土地、导致上百万的子民生活受到影响。

前些年凤阳府这种帝国核心之地,还能出现大量无人垦殖的荒地,让他赐予底层宗室耕种落户,就是因为嘉靖年间的一场大洪水,淹没了大量土地,死伤惨重。众多当地百姓丧生洪水,就连城内府县留存的许多档案书册,都被洪水冲毁。

蔓延的河水下,大量死尸被泡成了巨人观,又会成为病菌繁衍的温床。

几乎每次洪水过后,都会在当地引发一次瘟疫,收割幸存者的生命。

往往一次大灾过后,要经过多年的整治,才能够恢复。

黄河携带大量的上游泥沙,导致中下游河床不断增高,时间一长,就会决堤改道,再度出现难以控制的灾害,出现“忽东忽西,靡有定向”的混乱局面。

更麻烦的是黄河原本有一条北方的主河道,可以顺畅流向渤海。有决堤爆发洪水的风险,但是不会那般频繁。

可是为了避免黄河携带的泥沙堵塞大运河,影响漕运,从元朝到大明,都坚持控制黄河北返的可能。弘治年间刘大夏治水时,甚至把原来黄河中游通向主河道的河口都筑堤堵上了,逼迫黄河只能走继续淮河入海。

淮河本来河道就比黄河狭窄,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黄河的形状。

在两条大河水量的联合冲击下,爆发洪灾是必然之事。

北方是不怎么爆发洪水了,但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几乎年年都会出现问题,无非是有些年份洪水小些,灾害影响不大,按照往年流程,只需要减免些税收之类。有些年份情况特殊,朝廷都要特别派出中枢官员前去整治。

结果在朱翊钧即位之前,黄河中下游地区,连一条比较明确的主河道都没有了,每一次大型的洪灾,黄河都会在地上用河水自行开垦出一条全新的河道。

山东南部、南直隶北部,黄河的分支河道多达十三条。

这么多的分支导致河水的水流更加弱势,携带的泥沙更不可能顺畅排到大海,流域内的土地,都在遭受洪水的威胁。金朝开始尝试的尝试采用的分流黄河治理办法,已经不再适用。

对此,潘季驯提出来了束水攻沙的办法。大部分分流的河道都要通过修筑堤坝的办法使其消失,让河水归于一路,同时在淮河的中上游修筑堤坝,积蓄水位,利用上游淮水来冲击黄河泥沙,确保河道通畅,达到疏通治理黄河的目的。

唯一的问题在于,淮河弱于黄河,所以才被黄河夺走河道,而不是反过来。

所以要积蓄淮河的河水力量,必须先修筑高家堰,人为的提高洪泽湖的水位。

可惜洪泽湖不远,就是大明的祖陵,不能轻易动工,破坏风水。

更严重的问题是,一旦洪泽湖的水位提升,地势低矮的大明祖陵,势必会被淹没。

风水的问题还可以互相争吵,只要提出一套能够自圆其说的见解,不认可对方的理论,自然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朱翊钧自己不迷信这个,不怕修铁路影响龙脉之类的无稽之谈,潘季驯的工程就可以顺利展开。

他也能够理解,为了修建水库,要不可避免的淹没一些地方,让一些当地的百姓搬迁,付出一定的牺牲。

后世修筑三峡大坝,就动迁了多个县,动迁安置几十万人。

影响巨大,可是带来的好处也是明显的。

如果可以,朱翊钧很愿意牺牲祖坟。

在他的印象中,,康熙年间黄河与淮河同时爆发洪水,导致这片祖坟终究埋葬在了洪泽湖水之下。就连附近的古泗州城都因此被埋在了黄河泥沙之下。

相对国家民族的命运,区区一座祖坟,算不了什么。

但是一旦祖陵被淹,可不是能打个哈哈就能糊弄过去的小事。

朱翊钧不想追究,天下的臣民也会关注此事,一定会找到明确的责任人,依照终身责任制的追究到底。

若是附近的河堤堤坝出现问题,导致河水决堤淹了祖陵,负责修堤的官员必有杀头之危。

若是因为潘季驯积蓄洪泽湖,主动把祖陵淹了,都够诛他九族的了!

朱翊钧其实自己并不在乎祖陵,但是他不能公开这样说,更不会

这样做。

就连主动迁徙祖陵,也是一个无法说出口的沉重话题。

朱翊钧心里很清楚知道,这是一条不能轻易去碰的红线。

就算皇帝随意下达这种命令,也是会被天下臣民痛骂皇帝昏庸无道,脑子瓦特了。

为此需要的搬迁花费,反而不值一提。

这个机会只有一次,那就是大明开国之初,祖陵还只是普通坟茔,没有修建成正式陵寝的时候。

但是那时所谓的洪泽湖其实还没有正式成形,祖陵附近只是有众多水塘,只有在暴雨来临,淮河上涨的河水涌入后,才会短暂形成一个小湖。等到水位褪去,自然就会水位下降。

相当于一个自然小水库,调节淮河水量,保证下游的安全。

唯一可惜的是这种自然水库,积蓄的淮河水不足以冲击黄河。

所以明初时的大明祖陵,没有危险。

祖陵只是地势稍微低了一些,作为祖先定下的地方,朱元璋不想改,负责修陵寝的朱标,更加不可能乱动。

谁也不可能想到,两百年后会给后世子孙带来如此大麻烦。

所以,为了保住这座祖陵,朱翊钧虽然支持了潘季驯束水攻沙的提议,也不能忽略对于祖陵的防护,还得多花一笔钱,在附近修筑一道比地势还要高的堤坝。

如同开封附近一样,黄河地势比起城内要高出数米,成为一座地上悬河。生死危机之下,附近的军民每年都要紧盯着堤坝的情况。

他记得明末崇祯年间开封就爆发过一场大洪水,全城被淹,说不清到底是当地的守卫官军,还是李自成的起义军干的。

或者可以说,由于黄河决堤的可能性太高,哪怕因为战乱导致官军在堤坝上的关心稍微忽略,都有可能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但是哪怕朱翊钧支持了潘季驯束水攻沙,这也不是能够治标的办法。

且不说消耗巨大,祖陵一直都受威胁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束水攻沙有着地区局限性。

下游河段能够受到淮河影响,减少泥沙,减少当地受灾的可能。但是中游的河南附近地区依然存在危险。而且由于黄河改道向南之后,导致河北、山东地区常年缺少了一条大河的滋润。

这在明末北方大规模爆发旱情的时候,将会更加致命!

北方旱的旱死,南方涝的涝死,哪还能有好?

所以束水攻沙,只能作为一时之计。

结合后世的经验,综合全局损失最小的办法,还是让黄河与淮河分家,恢复北方故道,大部分黄河河水通过上古自然形成的河道奔流入海。

淮河流域重新恢复安宁,用不着朝廷大力治理,还能重新提供大量财税。

山东偶有洪灾,能通过自然河道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华北的旱情,也可以通过黄河水来缓解。

所谓的黄泛区面积亦会大大缩减,朝廷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开封这等中游地段,进一步降低洪水造成的损失……

如此多的利益在此,这就是一项终究要做,不得不做的大工程。

大明早就有人提出来了恢复黄河故道的建议,但是一直都没有成功。

就在嘉靖年间,万恭提出来了一个办法,让黄河在铜瓦厢(河南兰考)附近向北转折,开辟一条北向河道,恢复故道。

万恭的想法很好,和后世满清时黄河自然冲击改道,在新中国后也没有多大变化的主河道十分接近。

可见大明不是没有远见卓识的官员,但是限于种种原因,只能停留在想法,无法实施。

一个是改道大工程需要的钱粮难以计数,最保守的估计,也要折银千万两以上。

如此巨款,对于当年九边军费连年激增,倭寇滋扰不断的大明来说,已经是生命不能负担之重。

就连维持原本的局面都很困难,朝廷根本没有精力腾出手,来动工这般庞大的工程。

与此同时,故道附近州县的官员,也都连连上疏反对。

因为黄河已经数百年没有北流,原本的河道其实早就已经被当地的百姓们占据,开垦成了田地,搭建小屋。

地势低洼一点就低洼一点,又不是不能勉强生活。

就连朝廷都认可了这种做法,并且在过去将这些土地丈量清楚,发放田契,做官方背书。

不只是河道内的百姓,一旦黄河改道,临近河道的土地都有可能受到河水冲击的影响,要提前做出安排。

如果朝廷改道黄河,这些土地怎么办?

当地的百姓要如何生存?

朝廷不能做无赖恶霸,抢走百姓的土地,让他们无法生存。

逼得当地百姓揭竿而起。

理论上不声不响,直接让人在铜瓦厢决堤,并且修筑堤坝堵住黄河南下的河口,任凭黄河重新奔驰北方河道,把可能受到影响百姓全都淹死,自然就不会再有反对者。

潜在的反对者都死了,灾后可以从容重建。

但是朱翊钧不可能这样做,哪怕满清的皇帝,也不曾冒天下之大不韪,下达类似的命令。

所以要改道黄河,这些土地要有个说法,当地的百姓要有安置。

哪怕中枢取得一致意见,这些工作也得交给当地的官吏来做。

如同后来建造三峡一样,至少几十万的故道百姓都会受到影响。需要当地的官吏将他们劝离,搬到别处,河道附近的土地也要由官府给个说法。

对当地官吏来说,是一个完全不敢想象的工作量。

哪怕朱翊钧转换身份,成为地方小官小吏,都会因此头痛不已。

由于同样的原因,过去地方上在丈量土地、清查人口等方面,一直都很敷衍。

县官想认真都难,实在是没有如此多的基层小吏来做事。

所以哪怕朱翊钧很注重这件事,也得抽调全国之力,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逐步清查,而不是单纯依靠当地的行政人员。

还好,如今本土的土地和人口都已经基本查验结束。

这么多的人力资源,可以抽调出来,负责黄河事务。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旦黄河恢复原本的河道,大量泥沙影响不到淮河,就会转而堵塞大运河。

尤其是作为一条贯通水系的人工运河,河道窄浅,水势平稳,周围的其他水系都远远不如淮河,连束水攻沙的可能都没有。

最终的结局,就是大运河被黄河携带的泥沙彻底堵死。

虽说不至于完全没办法用,还可以分成两截,继续作为贯通南北的水道,但是漕运会因此大受影响,对于过去的大明来说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好在如今经过朱翊钧的多年治理,大明的情况与过去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蒸汽机还没有完成实用化研究,造不出蒸汽轮船,可是大明已经有了货物运载量超过百万斤的大帆船,源源不断的将南方物资运送到天津,再转运到达京师。

连续十几年的迅猛发展,使得海运已经在运量上大大超越了大运河,若不是为了维持当地的稳定,确保当地百万子民的生计,现在就可以将大运河直接废弃。

毕竟在运送大宗物资这方面,水运天然比陆运有优势,海运比河运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