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剑指东吁
两小国虽然都对宣光心生厌恶,可是莫朝和后黎朝二者之间,才是打生打死了几十年,结下了血海深仇的生死大敌。
恨不得将对方的全家都杀之而后快。
只不过在大明的压制之下,局势均衡,谁也奈何不了谁。
安南本就是大明法理上的藩属国,宗主国插手藩属的内政,乃是如今天经地义的道理。后来晚明后黎朝反攻莫朝的时候,大明也曾经出于种种考虑,保留了莫朝的火种,严禁后黎朝赶尽杀绝。
将莫朝和后黎朝都封为了安南都统使,双重承认。双方也同时对大明保持朝贡,不敢生事。
与之相比,朱翊钧不过是稍显强势了一些,让原本就若近若离的宣光和占城两方,彻底脱离南北双方的掌控,变成了同样接受大明掌控的藩属。
将原本二分的安南变成四分,在朱翊钧看来,已然足够。
剩下的,无非是按照签订下来的契约,建设码头、派驻军队、收购粮食……
将这里变成大明的军队进一步南下,征讨缅甸东吁的前沿阵地。
至于像明初那样,派遣大军直接占领,重新规划为大明直接管辖的土地,便有些画蛇添足,没有必要。
从唐末五代安南脱离中国以来,已经脱离汉地太久,不服王化多年。
再加上当初曾经反抗成功,逼得大明撤军退走的历史,从高层到平民都使得他们已经不把自己视为传统中国的一部分,只愿意以南北相称,互为两国。
当初莫朝臣服大明之后,就引发了当地势力的诸多不满和反抗,转而投奔南方的后黎朝。然而现在即便他们对于大明怀有再多的不甘,也是无路可去。
莫朝和后黎朝除非真的头铁,想要再度领教大明的兵锋。在不能重新一统安南的前提下,对他们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维持现状,保证自己的富贵平安。
用不着大明发话,他们为了自家的权位,都不会任由这些对大明心生不满的势力发展壮大。
免得让大明主动出手,脏了刀。
在朱翊钧的推演之下,哪怕真的强势镇压,屠刀霍霍,杀得血流成河,也不一定能够成功直辖,从这里获取稳定的税粮,说不定还会陷入泥潭深渊,连年用兵,成为拖垮帝国的一个黑洞。
如今正是风帆大航海,跑马圈地的时代,积攒力量向外大肆扩张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目光只能放在近在咫尺的安南,便很难再腾出手去争取更大的利益。
倒不如先让其表面臣服,用种种条文约束,逐步同化。
语言、文化、交通、习俗……
安南本来就是同属儒家文化圈,自称小中华,已经算是最容易同化的对象。凭借着大明强势的文化出版实力,这种小国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无非是需要一些时间。
等老一辈的人纷纷死去,新生的一代,便会对此视为理所当然,习惯大明带来的一切,就像是对于大明关系最为亲近的朝鲜一样。
再进一步,就是改土归流,化国为郡县……
等到将来腾出手的时候,再做这些都来得及。
他四分安南,变得更加碎片化,也是故意如此,改变这个地区的文化向心力,就像吃东西时要嚼碎了才更好消化。
安南地方虽然不大,可是物产样样不缺,大明有的他们几乎都有,无非是质量差一些,数量少一些的低配版本。和大明的经济互补性不高,因此没有朝贡贸易的动力。
所以在朱翊钧的规划里,安南未来几十年最主要的用途,还是作为大明的粮食后备供应基地,在国内遭遇频频天灾的时候,作为补充。
从古至今,粮食才是决定了国家能否稳定的最主要因素。
为此多做几层保障,一点都不为过。
不过安南局势的变化,令周边的诸多国家都感到了惊惧。
反应最为激烈的,便是缅甸的东吁。
因为大明在处理安南局势的时候,就已经将话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东吁原本属我天朝底兀刺宣慰司,乃是外夷土司之一。本应顺天守业,各安其分。可东吁贼酋莽应龙不睦友邻,野心勃勃,犯土残民。又有临川岳凤,残害妻族,偷盗金印,焚掠多地。
此二贼首,罪不容诛!
故我大明天子点兵择将,欲要征讨……
大明虽然在安南附近做了很多的动作,但是真正的目标,直指如今中南半岛最为强盛的东吁王朝!
时间已经临近朱翊钧准备出兵的节点,各项准备都已经做
的差不多,他便不在掩饰。
由于东吁的崛起,孟养、木邦和八百等原本臣服大明的土司,都被人夺走,大明的霸权受到了严重的挑衅。忍了好多年,如今摊牌了,我不装了。
莽应龙你给我等着,王冠给你薅掉。
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
还有岳凤那个狗汉奸,一同上了大明天子必杀之名单。就连为了征战时候更轻松一些,放过他们,活命的机会都不给,以表朝廷的决心。
当然,被莽应龙侵略的孟养等土司,控制附庸了的兰纳、澜沧、暹罗等国家,都会得到大明的支持,重新恢复应有的地位……
发起舆论攻势,和正式出兵开打是两回事。
虽说朱翊钧决定要等到莽应龙这一强势首领死后,东吁陷入四分五裂的时候才会真正开打,做到投入最小,利益最大化,然而总不能真的等到那个时候才出兵。
免得让外人误以为大明怕了莽应龙。
即便历史由于朱翊钧的蝴蝶效应发生了改变,莽应龙又能活多久?
若是莽应龙在这段时间死去,说不定还能够让人们觉得莽应龙是害怕了大明的军威,忧惧而死,降低对方的士气。
而以如今的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办法派遣大军闪电突袭。
云南到东吁一带的土地多是崎岖男性的山岭,本就不利于大军出动,更没有办法提高速度。
只要将大部人马派驻过去,东吁就能够得到探报,提前做出应对。
而对于大明的主力精锐来说,当地地区的环境十分恶劣,属于毒虫丛生的烟瘴之地。哪怕是搬过去正常居住,都有可能水土不服,生病死亡,更别提长途跋涉的拼命了。
很容易造成大批非战斗减员,造成不必要的损耗。
倒不如打的堂堂正正一些,提前将大军派过去,在云南多训练两年,适应环境。
而且大明的军队只要摆在云南,对于东吁来说,就是悬在头顶上的一柄利剑。他们可不敢确定,到底什么时候,大明才会正式出兵。
得知了大明的行动之后,东吁就尝试性的进攻过几次,只不过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虽说莽应龙征服了缅甸附近的大部分地区,可是他还没有彻底消化这些地方领主。打顺风战,战胜之后劫掠粮食、女人,金银珠宝,他们踊跃出兵。可是让他们和大明硬碰硬的送死,就都开始推三阻四,敷衍行事。
哪怕莽应龙也不能过于逼迫。
用大军作为云南的防卫,缅甸便没有能力主动侵袭造成战果,只能被动挨打。
为了应对即将和大明开始的战争,哪怕莽应龙在当地征战多有胜利,也不可能掉以轻心,势必会加强备战,做好充足的准备。
无形之间,就与大明形成了军备竞赛。
毕竟征服周边的暹罗、澜沧等小国,和面对大明的战争,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层次。为了搜集足够多的作战资源,说不得要四处搜刮压榨。
若是惹得当地的百姓们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还能让大明更省一些力气。
而大明国富民强,在国库之外,皇帝朱翊钧都掏出来了积攒多年的家底,从内帑拿出了足足五百万两白银,用于支持这场战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哪怕没有要打东吁的意思,朱翊钧也要在西南开始变法革新,清查土地,处理喝兵血,吃空饷等危害国家之事。
黔国公府就是当地最大的一个地主,若是没有大军前来威慑,派过去的官吏便难以应对方方面面的压力。
用大军威慑,能够减少一些小人生事,趁机嫌弃动乱的风险。哪里出现了不满朝廷,起兵造反之人,都能迅速镇压,不至于延绵过广。
而且派遣大军,也能够威慑西南的土司,更有利于将来的改土归流。无论是安奢之乱,还是播州之乱,朱翊钧都希望能够将这些内乱消弭于萌芽之中。
将前些年嚣张不可一世的莽应龙消灭掉,就能够让大明天子的武功更上一层楼。
文治和武功,两者都要抓,两者都要硬。
文治再盛,武功不行都没有威势。
强势的君主推行变革,也能够更有成效。
朱翊钧要彻底的变法革新,压制一切不服,单凭依靠朝堂上的动作,仍不足够。
所以早年有着捣巢蒙古,征伐女真等几场规模不算大的战事,至少保证了京师周边的安全,树立了最早的军威。
可是想要继续深入革新的话,他就需要从周边的战事中,汲取更多的胜利……
所以派遣大军,能够达成多重目的,性价比超高。
而且暂时调遣精兵在西南训练,还没有真正开打,相应的消耗就没有那么多,怎么算都不算亏。
两者对比之下,在开战之前,胜利的天平,就已经向着大明滑落。
虽说大明的士兵现在还没有真正踏足缅甸,可是仅仅是大明有意出兵的风声,就已经给当地的局势带来了剧烈的影响。
如果不考虑立场,莽应龙算得上是一代雄主,带领位于缅甸南部的小小东吁,强势崛起,东征西讨,不过几十年的功夫,就征服了大半个中南半岛,创造了他们最为强盛的时代。
同样因为他的征服过于迅猛,根基不深,虽然派遣自己的儿子去一些附庸国出任当地的国王,但是各地都只是因为打不过他才被迫臣服。
如今有了明显比起东吁更加强势的大明入局,受到东吁影响的暹罗、澜沧等国,纷纷和大明的使者们沟通情况,相约等到了大明军队前来之后,就会复归正道。
在东南半岛之外的东南亚诸多大明藩属,虽然和东吁的关系不大,但是同样都见到了大明的使者。
大明这一次征讨东吁,要打出威风,让他们重新回想起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声势。同时也要借助这些沿海小国,作为海军的补给站,让大明的南线作战,更加顺畅。
为此,就连葡萄牙都选择了和大明进行合作,不但提供了大量他们所知的东吁情报,还开放了马六甲等关键港口,可以用于军事通行和补给。
马六甲也就是满剌加国虽然早在明初的时候,就是臣服大明的朝贡国,然而在英宗的时候,深受阿拉伯的影响,信仰了星月教,自称苏丹。大明也逐步采取海禁政策,与东南亚的联系逐渐减少。
等到葡萄牙人征服了马六甲之后,大明虽然曾要求他们归还,在谈判破裂后还爆发了一场屯门海战,可是那时候的大明,仍旧选择了保守的策略,没有过多插手海外事务,对于既定事实选择了默认。
毕竟就连马六甲后人们建立的柔佛王国,都在时间的推移下遗忘了过去的仇恨,在十几年前的亚奇围城战中,选择了帮助葡萄牙人,大明似乎都没有了帮助他们重新夺回故土的借口。
不过在朱翊钧看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大明朝廷可以处于现实的考量,与俺答和议,也可以暂时忘却马六甲之历史,选择和葡萄牙合作。
但是当将来大明的海军实力足够强大以后,他们随时可以从柔佛找几个愿意配合的马六甲后人,将此事作为作战借口,重新夺回这一战略要地。
这可是印度洋通往东方的重要门户,就应该处于大明的掌控之下!
为了前往缅甸南部,大明的海船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时候,船只之间几乎连成了一条长线,似乎永远都不会断绝。
这一幕给周边的国家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时隔多年之后,大明再一次对着这些国家,展现了自己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