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鞭挞岸边鹿伴

第200章 新桃花源名为澳宋

为了解决藩王以降的宗室问题,朱翊钧翻阅了自古以来的诸多典章。任何一种关于宗室的制度都不够完美,几乎每一代王朝,关于宗室的制度都会历经多次变革。

师法古人,高举着复古的大旗来革新,虽然老套却十分有效。

哪怕朱翊钧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想法,为了更好的说服别人,也不会贸然行事,而是披上一层庄严的外衣,使用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

汉因吴楚七国之乱,削藩下推恩令,分割削弱,派遣官员管理封国,将原本独立的王国纳入中枢管辖,剥夺王权。并且用诸多理由,主动剥夺各支爵位。

刘备祖上的陆城侯刘贞,就是在祭祀高祖太庙的时候,进献助祭的酎金在成色和分量上不足,被武帝认为是犯了大错,与卫青的两个儿子等百余人一道被剥夺了爵位,从此这一脉逐渐衰落。

朱翊钧之前想方设法的寻找诸藩罪名,将其除国,就是源自于此。

可惜二十多个藩王中,不是每个人都犯下了如辽王一般天怒人怨,值得直接被送入凤阳高墙,干脆除国的罪行。他们虽没有郑王、益王一般的贤德,至少做到了谨小慎微,或者只是单纯的安享富贵,不想自找麻烦。

仅仅是如此,就足以给他们带来不错的名声。

如这一代的蜀王朱宣圻,虽然蜀王府侵占了成都附近州县七成的土地,却不是他一人之功。乃是之前数代蜀王积年累月的不断努力,才兼并出了如此惊人的结果。

只可惜前人都死了,没办法再追究死人的责任。

如今的蜀王不但愿意响应朝廷,在之前的宗室改革时,主动腾退一部分土地,还曾经多次向朝廷捐献金银。无论嘉靖晚期重修三大殿,还是后来的万历征讨杨应龙,蜀王都出了一份力。

这类表面名声上佳的藩王,就不适合动用暴戾手段,将其直接抹去,从而给人留下话柄。于是朱翊钧又从宗室政变最为频繁的李唐汲取了更多的经验。

唐初因为玄武门之变,就开始限制诸王进入权力中心。

而且自武则天篡权之后,更是大肆诛杀宗室,掀起腥风血雨,宗室就像韭菜一样,被连割了数次,皇族数量大幅缩水。等唐玄宗政斗上位,又有变化。他将宗室子孙圈在京师十王宅,名为好生供养,实为监视居住,方便了后来的太监操控皇帝废立。

相对其他历朝历代,李唐对于宗室的标准十分宽松。除了皇家血脉,皇后亲戚,就连被赐姓李的也都能勉强算在宗室行列。

以至于沙陀族李克用,在被赐姓为李之后,还将他纳入宗室族谱,归到郑王一籍,后来因功进封为晋王。

不过理论上的宗室人数虽多,但是真正能够享受到国家供养的,只有真正有着血脉关系的皇族,而且李唐有一个“过五等者不为亲”的规定,出了五服之人,就算还是皇帝的亲戚,也没有什么特权。无非是可以被朝廷赏赐一块土地,送到两京之外的地方自食其力,与平民百姓其实没多少差别。

以五服为分界,出了五服的,一律不再享受朝廷供养。即便是五服之内,也要降爵继承,除了嗣王等少数特例,大多都是降等袭爵。封的实户也要减等继承,基本不会随着宗室人口的增多而超额支出。

种种因素导致宗室的奉养,一直没能对大唐财政造成多少压力。

大明也要学习这一点,进一步缩减宗室相关的总体支出。

这种数量得到了严格控制的宗室,正是朱翊钧心目中的理想形态。早先的宗室改革,让中尉们逐步转为宗民,就是源自于此。

宗室人数较少的最主要的缺点就是,难以重演光武再兴,昭烈三振炎汉的故事。

刘氏灭了再兴,连绵不绝。

匈奴汉、南朝宋……无论胡汉南北,就连隋炀帝一统了天下,都有人高举刘氏的旗号起兵叛乱。直到贞观之治,民心安稳之后,方才逐渐消失。

不过朱翊钧对此向来是无所谓的。

大明这种封建王朝,早晚会有消亡的一天。

即便已经有了子孙后代,他也没考虑过万世一系,永世长存。

只要能够让大明比历史上多存活一百年,应付过接下来天灾不断的小冰河期,在大航海时代不落后他人,他就已经心满意足。

以大明的体量,如果到了那个时候还能衰弱被毁灭,大概只有内部发生了问题,绝不会再演变成天下沦丧,被异族统治,被列强凌辱殖民……

如果子孙无能,被百姓推翻了也是活该。

几百年后的中国若是像英日等国家一样,最终衍变成

了君主立宪制,封建残余死而不僵,反倒会让他感到失望。

他对于直系后代的皇位都是如此态度,更别提远房的藩王宗室们。

之前导致大明宗室过度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宗室主支袭爵不降等,生出了多少名亲王、郡王,理论上就永远有多少,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至于后来弘治、嘉靖历代改革,限制宗室生子等策略,也只能延缓这种膨胀,永远无法阻止。

毕竟能够受封为亲王,其本身就是皇子,身份无比尊贵。

除了少数一代藩王运气特别不好,在死后由于没有子嗣被除国,大部分藩王都能够按照宗法制度按序继承,确保自己这一脉能够与国同休。

即便是某一代藩王没有子嗣,朝廷往往还会特恩,为断绝传承的亲王或郡王寻找合适的血亲子侄,继承香火,不至断绝。

只有做出了犯上叛乱等严重罪行的藩王,罪无可赦,废黜之后不会另设。即便如此,只要还有这一脉的子嗣,也不会除国。就像之前的宁藩,宁王叛乱之后,也没有将剩下的郡王等宗室全部牵连带走。

相对比李唐,朱翊钧的念头还要更加激进。

按照五服的规定,宗室到皇帝的玄孙为止,儿子藩王、孙子郡王,除此之外,曾孙和玄孙还要另设两个爵位,用以取代他打算彻底取消的两级六等的将军中尉之爵。

与其如此,不如干脆从五服缩减到三代。

到孙子郡王为止,郡王之子便不再享受朝廷的供养。

再加上所有人都要降等袭爵,藩王死后只剩郡王,等到郡王一死,朝廷的财政压力就此消失,最多是登记造册,给郡王之子列入宗籍。

自己未来的子嗣如此,目前已经受封为藩王、郡王的宗室同样如此。

大明如今有二十多个藩王,六百多个郡王,不狠心下手,怎么都处理不完。

即便如此,朱翊钧仍觉不够。

两宋爵位比较混乱,除了衍圣公,柴家崇义公等少数几个特例,大部分封爵都并非直封,往往要先授予一个官阶,逐步加封,像是积累年资攀升等级一样,一直封到本该享受的爵位为止。而且没有封地,食邑和封户,就算有了爵位,不过是多加一点俸禄,不用外出就国,兴建规制颇宏的王府,节约了大量支出。

考虑到被授予的官阶,并非实际职务,没有权力不说,初始的俸禄也比较低。而且有些人还没有熬到期限,就早早离世,相当于被朝廷变样缩减了本该享受到的岁禄。

朱翊钧看来,多少有点延迟退休,缓发退休金的意思。

朝廷赌的就是宗室大多活的不够久,坚持不到那个时候。

所以两宋的宗室子弟,往往会参加宗学,通过科举得以另授别官,享受更多的俸禄。

宋孝宗之父就是在通过了舍试之后,被授予县丞之职。后因高宗赵构无子,选择了他的儿子作为继承人,让帝位重归太祖血脉。

是以,他决定将来的大明宗室,即便得封亲王、郡王,也要先学习,再考试。通过种种考核,逐步升级,才能享受到全额的俸禄。

免得皇子皇子生下来就是王爷,只想着混吃等死,没有丝毫的上进心。

清代建设爵位制度的时候,汲取了历朝历代的教训,对于皇子的教育确实比较严格,可依旧拦不住后来旗人越来越多,黄带子红带子们一个个享受铁杆庄稼,吃喝玩乐,成为了和大明宗室同样的负担。

就是因为他们得国不正,哪怕乾隆改革旗务,把一部分人开革出旗,转为民籍,也只敢对汉八旗动手,不敢将矛头指向满洲八旗。

而朱翊钧的底气是整个天下,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直,无论士林、平民还是军职,谁也阻拦不了!

正是因为连后来满八旗的经验教训也记在了心里,未来的宗室若是真的只想混日子,一辈子就只配领受最低等级的岁禄,不但过不得宽松日子,也会被人耻笑。若是奋发向上,按照目前开放百业的政策,足以大展身手。

就算是本土的军政权力,对于宗室有着严格的限制,可是将来一旦开拓了海外,就可以多加放松。

以大明本土的体量,哪怕让亲王郡王掌握一部分海外舰队,或者成为海外某一殖民地的总督,也不会构成多大的威胁。

皇位只有一个,其他人总要有个出路。

性情平淡冲和的孩子,还能安心接受这种身份上的差距,可是野心蓬勃之子岂会真的心甘情愿?

不如奔向大海,去争夺名声、财富、力量……

而不是留在本土继续

内卷。

他虽然不希望未来发生兄弟阋墙,叔侄相残的悲剧,可是子嗣们若是只知道斗鸡走狗,寻欢作乐,一样会让人失望。

哪怕潞王朱翊镠这个弟弟,他都没有放弃。

他记得潞王在历史上极受李太后和皇帝的宠爱,养成了肆意妄为的性子,在京师时的大婚就奢侈铺张,就封卫辉后更是敛财无度,残害乡里,惹得民怨沸腾。

就连死后也不消停,陵墓的规模比定陵还大。

潞王尚幼,他若是耍一些郑伯克段于鄢的小手段,故意引诱潞王走向堕落,等到几年之后,设局让他犯下几个大错,惹得天怒人怨,一点都不困难。

李太后自己都已经退居二线,没人能救得了他。

自己顺势将他定罪处置,就可以关进凤阳高墙一辈子,省下许多后续的麻烦。

只是这种方式未免太过下作,脑海中刚刚产生类似的念头,就被他放弃。

朱翊钧上辈子是独生子女,穿越之初对于潞王并没有多少感情,可是长久相处下来,才发觉有个弟弟也不错。

与其等他日后逐渐长歪,走上歧途,不如从小教育,多加管教,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让他都没有作恶逞性的可能。

有他这个一向节俭的皇帝兄长,如今方才十一岁的潞王,在物质享受上并没有多大渴求。皇家再怎么节俭,都不会短了他的吃穿用度,无非是不要铺张浪费,取用有度。

而且朱翊钧有意拔高朱载堉的地位,将他树立为宗室榜样。

不断培养潞王对于各类研究的兴趣,不管是琴棋书画,还是探寻世间真理规律,全凭个人的喜好。相对而言,这些可比让他苦读四书五经要轻松有趣得多。

将来若是觉得世界这么大,想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他也由得。

这个世界,只是通过帆船逐渐加强了联系,还有很多地方尚未得到探索。

如今无论是库克船长,还是更早的荷兰的冒险家威廉·扬松,都还没有踏足过澳大利亚。

他都已经做好了打算,准备让人在未来散播更多关于海外的消息。除了海外的金山银山,还可以编造一些故事。

比如在数百年前,宋廷并没有在伶仃洋灭亡,而是有宗室携带了遗民和财宝,南渡大洋,来到了一处海岸曲折的地方,停泊休息,再立了一个南南宋。

大明又是怎么知道的?

自然是近些年有沿海之人响应了皇帝号召,出海贸易探险寻宝,突然遭遇了海难,正漂泊无助之际,偶遇了宋室遗民,得以获救。

那些宋民为了避祸,许久不与外界交流,不知元廷已灭,更不论大明。

双方交谈之后宋民方才得知,我太祖洪武驱逐鞑虏,已经恢复了中华,立国大明。宋民纷纷感慨宋室倾颓,无能为力,幸而有大明王师拯救了天下,得此消息,足可以祭告祖先。

那人本想邀请宋民回归故土,奈何自言在此居住数百载,已经是新的家乡,不愿远行。等他再度历经千辛万苦,北上回归大明之后,便将这个消息报给了官府,作为最高机密,送到了皇帝案前。

水边可以停船的曲折陆地,即是澳。

于是皇帝参考之前在编纂《中华通史》时候的命名标准,此地可称澳洲,国为澳宋。

一个如同桃花源一般的故事。

太守得知了桃花源,都要遣人去前往,皇帝知道以后,下文发榜,重金酬许人们去找澳宋,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