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鞭挞岸边鹿伴
第120章 储相要用新选法
皇帝学习经义、制度,虽然要懂得治国理政之道,然而却不需要自己亲自写文章。有文采更好,没有也可以表明大意,再交由阁臣翰林们辅佐润色。
小皇帝看到好文章后,有向往倾慕之心,不是坏事,然而众臣都不希望皇帝在这方面下苦功。皇帝干成南唐后主、宋徽宗那样,就算有文章书法流传后世,对国家而言也是一场灾难。
无伤大雅的误会过后,殿试的名次便没有什么争议的确定了下来。
朱翊钧看着最后的殿试名单,感觉名单里面没有几个熟人,只有徐元春这类少数几个人,因为情况特殊,能够被他记住。
比如与徐元春同在二甲的陈瑛,就与永乐著名奸臣撞了名。这种同名同姓的情况在大明官场上十分常见,单纯在朱翊钧的记忆中,就知道三个李春芳,最著名的自然就是高拱之前的内阁首辅,如今在家颐养天年。
后世许多学者都认为,这个李春芳才是《西游记》的真正作者。
李春芳曾经师从于泰州学派的王艮,内心多少会潜藏一些“不敬君父”的叛逆心理。而且他的文学素养极高,又在官场浸淫多年,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在内阁写过许多的青词,还有“青词状元”的外号,对于嘉靖道君心存怨怼,也很正常。等到致仕后,又在家修养了十几年,有充足的时间编写书籍。
至于吴承恩,地方小人物,声名不显于史,更没有过高官朝堂的经验。若不是靠着民国时期鲁迅胡适的论证,谁能想到他?
然而朱翊钧心里清楚,国家取士,光靠后世记忆中的那点名臣根本不够。
正好在殿试之后,照例还应该进行馆选,选出庶吉士,成为储相——大明九成的阁臣都源自庶吉士,六部尚书、侍郎,也大多经历过馆选。
所以在朱翊钧的记忆里,虽然张居正因为儿子落榜没有举办此次的馆选,但他还是要办,而且还要针对过去馆选存在的问题,进行变革。
一点无伤大雅的小风波过后,名次确立,填榜官填写发榜,传胪唱名。
殿试一共二百九十九人,一甲三人、二甲七十、三甲二百二十六。
得中状元的孙继皋自然是欣喜若狂,其他排在前列的进士,也是同样的开心。哪怕徐阶官至首辅,在看到长孙名列二甲第二十六名后,也是心中欢喜,不再为徐家的未来而感到担忧。
孙子能有这个名次,说明小皇帝没有从中作梗,故意打压。要不然,给扔到三甲,拿一个同进士出身,他们也没法申诉。
这已经足够表明皇帝的态度,自己这一年多以来,不顾老病身躯,在京师附近四处奔走,协助小皇帝筹办“银行”的辛苦,也算是得到了回报。
不过在近三百名进士里,二百多名三甲的同进士,心情都有不同。
因为在会试放榜结束后,他们就知道,自己注定是今科进士,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序列排名。
排到三甲,虽然仍旧是进士,远比举人要强得多,但是这已经说明他们的前途并不光明,难有翻身的机会。
国家科举多年,官位少,进士多。
科举时是什么成绩,按照成绩进行“初授官”,未来的发展路线就已经基本明确了。
排除海瑞、张璁这种少数幸运儿,以及站队错误、惹怒皇帝之类的倒霉蛋,大部分官员都只能按部就班的进行“转迁”,这是唐宋至明,不断发展确立的官员升降机制。
一甲自不用说,身为清贵的翰林,常年陪伴在皇帝左右,连外任地方历练的过程都可以省略,一直担任或清贵、或权重的职位,直到入阁。
二甲庶吉士们与一甲待遇相近,张居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幸运,最终登顶大明权力巅峰。
至于普通二甲进士,即便当不成庶吉士,往往也能留在京内部院,作为“观政进士”,逐步提升。起点比起庶吉士们就要低许多了。
三甲同进士九成九都无法留京,只能外任到地方,当一个小官,苦熬时间。在地方上也算得上是位高权重,主政一方,已经是了不得的人才精英,然而对比一甲、二甲的同济,自然有很大的落差。
他们近期唯一的希望,就是为二三甲进士们准备的馆选。
至于一甲前三名,从来不需要馆选,都是直接授予翰林职位。
不过在会试结束之后,众人就已经听说首辅之子落榜会试,今科的馆选,很有可能就会取消。
因为馆选虽然早在明初洪武时就确立了这一制度,直到永乐正式成型,然而一直以来,都没有明确相关的细节,国家遇到特殊情况,有时候就会取消馆选,或者胡乱改变。
正统十三年,庶吉士全部来自北方人和当时被算为半个北方的四川人,没有一个南方人,当时就流传出了权阉王振嫉恨南方人的说法。
等到正德三年,宦官刘瑾徇私舞弊,在庶吉士选拔中大肆录用自己的亲属子弟,将国家公器为私用。
弘治年间,大学士徐博就提议将庶吉士改为定科选拔,标明员额,将制度明晰化。想法很好,但是一直没成。
所以今年虽然没有大的天灾、国家四平八稳,但是二三甲进士们能够得到这一翻身机会,只在皇帝、首辅们的一念之间。
煎熬等待了十多天,三甲进士们终于迎来了今科馆选。
“今科的馆选与往年截然不同,陛下把馆选也给改了。”
按照旧例,放榜传胪后,进士们会在状元的率领下,上表谢恩,同享琼华宴,之后对进士们进行初授官。
一甲前三名,被顺利授予翰林身份,其他人则要等待不知多少时日。
馆选,往往在初授官这个阶段开始。
前面的流程都没有变,唯独在探花王应选被授予了翰林编修之后,小皇帝让人公布了全新的馆选规则。
参考弘治时徐博的建议,以后的馆选将在科举后举行,不得随意取消。至于庶吉士的员额,也确定了下来,就取十分之一。
二三甲的进士们,将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考核,从中选取十分之一,成为庶吉士,入列未来的储相人选。
当看到馆选公布的消息后,众三甲进士们就已经快要喜极而泣了,哪里还会在意改成什么模样?反正变法是流行全国的大思潮,今年殿试的策问主题也是这个,大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只要能当大官,给更多更好的机会,就算是小皇帝要给王安石翻案,掀翻理学,恐怕也会有不少进士会大力支持。
大礼议就是这样,有官员坚持自己的理念,也有许多人选择跟随皇帝的脚步。
最终成与不成,全看皇帝的手腕。
不过在初期的碰壁过后,朱翊钧并不打算这么早就让朝堂再度分裂,掀起斗争。针对馆选的变革,也是源自历代臣子们已经发现的旧弊,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调整。
庶吉士的人数比往年稍多一些,也是因为朱翊钧设立的馆选,与往日有所不同。其“含金量”,必然会下滑不少。
过去的馆选,学习的主要是经史典籍,国家制度典章,诗词歌赋圣旨公文的写作。虽然有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时政培训,还有馆试阁试,但是占比不大。
经过三年左右的学习,最优秀者为翰林,稍次者当给事中、御史,都是飞黄腾达的好通道。
从翰林们的工作上就能看出这一点,他们身份清贵,往往只需要给皇帝讲课,编纂实录之类书籍,并没有插手太多的实务,这需要在后续的实际工作中,慢慢积累经验。
虽然能够成为翰林的,都是国家最顶尖的天才,依靠自己跟随阁臣们的学习,就能逐渐掌握相关的工作流程,可以胜任。
但是这种培养方式,在朱翊钧看来,还是太过粗糙。
而且清贵的翰林们留任翰林院后,就不会再到地方上任职,而是一直留在京师,在国家权力中心打转。
朱翊钧信奉“宰辅起于州县,猛将发于行伍”这种说法,没有过下基层的亲身体验,如何切实的了解到如今国家所面临的情况,百姓的遭遇以及需要?
县官们只要不人浮于事,在这个时代,多多少少都能了解几年地方民情。
在朱翊钧看来,他未来选取的宰相,必然要经历这一过程!
不过鉴于如今的主流思想,很多官员都觉得,只要离开京师就相当于被发配了,即便是担当“巡抚”之类的地方要职,也不如低一品级的京官舒服。
还好,已经在宦海浸淫多年的官员们还能闹闹情绪,但是刚刚登科及第的进士们,却不敢胡闹,只能被小皇帝随意拿捏。
张居正虽然高风亮节的宣布,为了避嫌,自己担任首辅时,儿子不再参与会试,然而心里难免会有些小疙瘩。
他不愿意再如过去一样,通过传统的馆选增添一批庶吉士。既然小皇帝有心变革,就愿意让这一科的进士们当做试验品。
就算这一批进士们因此官场道途受阻,还有更多的后来人。
大明这么多人,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想要当官的。
……
关于馆选的细则,虽然在大殿上进行了公开宣读,不过这之后朱翊钧还是让人进行印发,免得弄错。
“好机会,还能再学三个月,三个月后再定胜负!”
看完了全部的细则后,排在今科第299名的贡靖国内心兴奋。
按照往年的馆选规矩,三甲进士入选的不多,像他这种排在倒数第一的,更是连初步筛选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在州县起步慢慢爬。
然而这一次,馆选将会分成多期。
初期三个月,涵盖所有进士,即便殿试的时候排名倒数,也有重新翻盘的机会。
“还是陛下知道体贴我等士子,这殿试虽说只看策问,考察经世济民之才,实际上还得是一篇文章定胜负。我等心中韬略万千,不过是笔杆子稍差一点,或者是不得读卷官的欢喜,才排在后面。如今馆选在即,誓要一飞冲天!”
三甲的进士们,都把这一次机会当成了一场全新的科举,准备全力以赴。就连二甲排在前列的进士们,也产生了危机感,按照馆选的细则,做出种种准备。
……
收到徐元春的名帖后,帅嘉谟不由一愣。
丝绢案彻底结束后,帅嘉谟并没有接受歙县父老的挽留,而是随着大队,通过大运河二度进京。像他这类数算大才,朱翊钧在通过考试验证了他们的水平后,每月都会发放一份俸禄,不虞生活用度。
这笔钱,暂时从内帑划拨,并没有动用国库,将他们列入正式编制。
因为数算之道,如今仍旧是大部分人眼中的“小道”,再优秀的算手,只能当个小吏,不配当官。
帅嘉谟只是个秀才,程大位更是没有功名的“低贱商人”,若是贸然授予他们官职,反而会引起很大的争议。
在丝绢案后,只有一部分人得到了司农寺的小吏职位,他们还得随着这一新生的机构,丈量全国土地,虽然辛苦,但是也有借此逐步升迁,跻身为官的机会。
至于剩下的人,朱翊钧养着他们,也不是拿银子打水漂。
数算之道,涉及许多实务。
这帮数学人才,往往能够在处理数据的时候,自行发明数学工具,提升效率。程大位改进珠算方法,就是其中的典型。
把他们“借调”给各部,对于国家总体而言,是大赚特赚。
不过朱翊钧也没打算将他们当成纯粹的应用型人才,若是有人想要搞一搞纯理论数学研究,朱翊钧也没有意见。
帅嘉谟就是这样,回京暂时休息,没有其他的杂务。回京之后,他虽然有心拜访几名旧相识,不过徐元春他们都在应考,便没有打扰。
等到殿试结束,他发现徐元春已经高中二甲前列,心生自卑,更不敢找他联系了。
小皇帝看到好文章后,有向往倾慕之心,不是坏事,然而众臣都不希望皇帝在这方面下苦功。皇帝干成南唐后主、宋徽宗那样,就算有文章书法流传后世,对国家而言也是一场灾难。
无伤大雅的误会过后,殿试的名次便没有什么争议的确定了下来。
朱翊钧看着最后的殿试名单,感觉名单里面没有几个熟人,只有徐元春这类少数几个人,因为情况特殊,能够被他记住。
比如与徐元春同在二甲的陈瑛,就与永乐著名奸臣撞了名。这种同名同姓的情况在大明官场上十分常见,单纯在朱翊钧的记忆中,就知道三个李春芳,最著名的自然就是高拱之前的内阁首辅,如今在家颐养天年。
后世许多学者都认为,这个李春芳才是《西游记》的真正作者。
李春芳曾经师从于泰州学派的王艮,内心多少会潜藏一些“不敬君父”的叛逆心理。而且他的文学素养极高,又在官场浸淫多年,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在内阁写过许多的青词,还有“青词状元”的外号,对于嘉靖道君心存怨怼,也很正常。等到致仕后,又在家修养了十几年,有充足的时间编写书籍。
至于吴承恩,地方小人物,声名不显于史,更没有过高官朝堂的经验。若不是靠着民国时期鲁迅胡适的论证,谁能想到他?
然而朱翊钧心里清楚,国家取士,光靠后世记忆中的那点名臣根本不够。
正好在殿试之后,照例还应该进行馆选,选出庶吉士,成为储相——大明九成的阁臣都源自庶吉士,六部尚书、侍郎,也大多经历过馆选。
所以在朱翊钧的记忆里,虽然张居正因为儿子落榜没有举办此次的馆选,但他还是要办,而且还要针对过去馆选存在的问题,进行变革。
一点无伤大雅的小风波过后,名次确立,填榜官填写发榜,传胪唱名。
殿试一共二百九十九人,一甲三人、二甲七十、三甲二百二十六。
得中状元的孙继皋自然是欣喜若狂,其他排在前列的进士,也是同样的开心。哪怕徐阶官至首辅,在看到长孙名列二甲第二十六名后,也是心中欢喜,不再为徐家的未来而感到担忧。
孙子能有这个名次,说明小皇帝没有从中作梗,故意打压。要不然,给扔到三甲,拿一个同进士出身,他们也没法申诉。
这已经足够表明皇帝的态度,自己这一年多以来,不顾老病身躯,在京师附近四处奔走,协助小皇帝筹办“银行”的辛苦,也算是得到了回报。
不过在近三百名进士里,二百多名三甲的同进士,心情都有不同。
因为在会试放榜结束后,他们就知道,自己注定是今科进士,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序列排名。
排到三甲,虽然仍旧是进士,远比举人要强得多,但是这已经说明他们的前途并不光明,难有翻身的机会。
国家科举多年,官位少,进士多。
科举时是什么成绩,按照成绩进行“初授官”,未来的发展路线就已经基本明确了。
排除海瑞、张璁这种少数幸运儿,以及站队错误、惹怒皇帝之类的倒霉蛋,大部分官员都只能按部就班的进行“转迁”,这是唐宋至明,不断发展确立的官员升降机制。
一甲自不用说,身为清贵的翰林,常年陪伴在皇帝左右,连外任地方历练的过程都可以省略,一直担任或清贵、或权重的职位,直到入阁。
二甲庶吉士们与一甲待遇相近,张居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幸运,最终登顶大明权力巅峰。
至于普通二甲进士,即便当不成庶吉士,往往也能留在京内部院,作为“观政进士”,逐步提升。起点比起庶吉士们就要低许多了。
三甲同进士九成九都无法留京,只能外任到地方,当一个小官,苦熬时间。在地方上也算得上是位高权重,主政一方,已经是了不得的人才精英,然而对比一甲、二甲的同济,自然有很大的落差。
他们近期唯一的希望,就是为二三甲进士们准备的馆选。
至于一甲前三名,从来不需要馆选,都是直接授予翰林职位。
不过在会试结束之后,众人就已经听说首辅之子落榜会试,今科的馆选,很有可能就会取消。
因为馆选虽然早在明初洪武时就确立了这一制度,直到永乐正式成型,然而一直以来,都没有明确相关的细节,国家遇到特殊情况,有时候就会取消馆选,或者胡乱改变。
正统十三年,庶吉士全部来自北方人和当时被算为半个北方的四川人,没有一个南方人,当时就流传出了权阉王振嫉恨南方人的说法。
等到正德三年,宦官刘瑾徇私舞弊,在庶吉士选拔中大肆录用自己的亲属子弟,将国家公器为私用。
弘治年间,大学士徐博就提议将庶吉士改为定科选拔,标明员额,将制度明晰化。想法很好,但是一直没成。
所以今年虽然没有大的天灾、国家四平八稳,但是二三甲进士们能够得到这一翻身机会,只在皇帝、首辅们的一念之间。
煎熬等待了十多天,三甲进士们终于迎来了今科馆选。
“今科的馆选与往年截然不同,陛下把馆选也给改了。”
按照旧例,放榜传胪后,进士们会在状元的率领下,上表谢恩,同享琼华宴,之后对进士们进行初授官。
一甲前三名,被顺利授予翰林身份,其他人则要等待不知多少时日。
馆选,往往在初授官这个阶段开始。
前面的流程都没有变,唯独在探花王应选被授予了翰林编修之后,小皇帝让人公布了全新的馆选规则。
参考弘治时徐博的建议,以后的馆选将在科举后举行,不得随意取消。至于庶吉士的员额,也确定了下来,就取十分之一。
二三甲的进士们,将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考核,从中选取十分之一,成为庶吉士,入列未来的储相人选。
当看到馆选公布的消息后,众三甲进士们就已经快要喜极而泣了,哪里还会在意改成什么模样?反正变法是流行全国的大思潮,今年殿试的策问主题也是这个,大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只要能当大官,给更多更好的机会,就算是小皇帝要给王安石翻案,掀翻理学,恐怕也会有不少进士会大力支持。
大礼议就是这样,有官员坚持自己的理念,也有许多人选择跟随皇帝的脚步。
最终成与不成,全看皇帝的手腕。
不过在初期的碰壁过后,朱翊钧并不打算这么早就让朝堂再度分裂,掀起斗争。针对馆选的变革,也是源自历代臣子们已经发现的旧弊,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调整。
庶吉士的人数比往年稍多一些,也是因为朱翊钧设立的馆选,与往日有所不同。其“含金量”,必然会下滑不少。
过去的馆选,学习的主要是经史典籍,国家制度典章,诗词歌赋圣旨公文的写作。虽然有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时政培训,还有馆试阁试,但是占比不大。
经过三年左右的学习,最优秀者为翰林,稍次者当给事中、御史,都是飞黄腾达的好通道。
从翰林们的工作上就能看出这一点,他们身份清贵,往往只需要给皇帝讲课,编纂实录之类书籍,并没有插手太多的实务,这需要在后续的实际工作中,慢慢积累经验。
虽然能够成为翰林的,都是国家最顶尖的天才,依靠自己跟随阁臣们的学习,就能逐渐掌握相关的工作流程,可以胜任。
但是这种培养方式,在朱翊钧看来,还是太过粗糙。
而且清贵的翰林们留任翰林院后,就不会再到地方上任职,而是一直留在京师,在国家权力中心打转。
朱翊钧信奉“宰辅起于州县,猛将发于行伍”这种说法,没有过下基层的亲身体验,如何切实的了解到如今国家所面临的情况,百姓的遭遇以及需要?
县官们只要不人浮于事,在这个时代,多多少少都能了解几年地方民情。
在朱翊钧看来,他未来选取的宰相,必然要经历这一过程!
不过鉴于如今的主流思想,很多官员都觉得,只要离开京师就相当于被发配了,即便是担当“巡抚”之类的地方要职,也不如低一品级的京官舒服。
还好,已经在宦海浸淫多年的官员们还能闹闹情绪,但是刚刚登科及第的进士们,却不敢胡闹,只能被小皇帝随意拿捏。
张居正虽然高风亮节的宣布,为了避嫌,自己担任首辅时,儿子不再参与会试,然而心里难免会有些小疙瘩。
他不愿意再如过去一样,通过传统的馆选增添一批庶吉士。既然小皇帝有心变革,就愿意让这一科的进士们当做试验品。
就算这一批进士们因此官场道途受阻,还有更多的后来人。
大明这么多人,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想要当官的。
……
关于馆选的细则,虽然在大殿上进行了公开宣读,不过这之后朱翊钧还是让人进行印发,免得弄错。
“好机会,还能再学三个月,三个月后再定胜负!”
看完了全部的细则后,排在今科第299名的贡靖国内心兴奋。
按照往年的馆选规矩,三甲进士入选的不多,像他这种排在倒数第一的,更是连初步筛选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在州县起步慢慢爬。
然而这一次,馆选将会分成多期。
初期三个月,涵盖所有进士,即便殿试的时候排名倒数,也有重新翻盘的机会。
“还是陛下知道体贴我等士子,这殿试虽说只看策问,考察经世济民之才,实际上还得是一篇文章定胜负。我等心中韬略万千,不过是笔杆子稍差一点,或者是不得读卷官的欢喜,才排在后面。如今馆选在即,誓要一飞冲天!”
三甲的进士们,都把这一次机会当成了一场全新的科举,准备全力以赴。就连二甲排在前列的进士们,也产生了危机感,按照馆选的细则,做出种种准备。
……
收到徐元春的名帖后,帅嘉谟不由一愣。
丝绢案彻底结束后,帅嘉谟并没有接受歙县父老的挽留,而是随着大队,通过大运河二度进京。像他这类数算大才,朱翊钧在通过考试验证了他们的水平后,每月都会发放一份俸禄,不虞生活用度。
这笔钱,暂时从内帑划拨,并没有动用国库,将他们列入正式编制。
因为数算之道,如今仍旧是大部分人眼中的“小道”,再优秀的算手,只能当个小吏,不配当官。
帅嘉谟只是个秀才,程大位更是没有功名的“低贱商人”,若是贸然授予他们官职,反而会引起很大的争议。
在丝绢案后,只有一部分人得到了司农寺的小吏职位,他们还得随着这一新生的机构,丈量全国土地,虽然辛苦,但是也有借此逐步升迁,跻身为官的机会。
至于剩下的人,朱翊钧养着他们,也不是拿银子打水漂。
数算之道,涉及许多实务。
这帮数学人才,往往能够在处理数据的时候,自行发明数学工具,提升效率。程大位改进珠算方法,就是其中的典型。
把他们“借调”给各部,对于国家总体而言,是大赚特赚。
不过朱翊钧也没打算将他们当成纯粹的应用型人才,若是有人想要搞一搞纯理论数学研究,朱翊钧也没有意见。
帅嘉谟就是这样,回京暂时休息,没有其他的杂务。回京之后,他虽然有心拜访几名旧相识,不过徐元春他们都在应考,便没有打扰。
等到殿试结束,他发现徐元春已经高中二甲前列,心生自卑,更不敢找他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