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戚继光进京
京师德胜门大门外,戚继光站在马车上,对一群小孩子苦口婆心道:
“尔能够被陛下下旨选召,全因你们的爹爹战死沙场,才给你们挣来了这份泼天似的机会。等进了京城,本督唯恐看顾不及,故此在这最后叮嘱一遍。万事谨守本分,千万不能冲撞了京里的贵人,到时候惹怒了陛下,本督救不了不说,还会污了你们爹爹的名声。”
一百多个孩子高矮不一,小的只有三五岁,被妇人抱着或牵着手,依旧懵懂。大的不过十二三岁,已经明白事理,勉强可以称为少年。
朱翊钧去年下旨,招募全国各地边防、卫所中,战死烈士的子嗣。
如果有家族看顾,伯舅抚养,自然是好事,按例发放抚恤,减免税赋劳役。
如果家族人丁不旺,只剩寡母,甚至就连母亲都没有,失去了双亲的孩子,则可以送往京师集中抚养。其寡母可以安排在京师附近从事浆洗、做饭之类的工作。
算是对于烈士后辈们的关怀,鼓励其他将士勇猛作战。
这些孤儿将来长大成人后,还能成为帝皇最忠诚的禁军战士。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搜寻,蓟州附近几镇这些年一共有一百多名孤儿符合标准。趁着春夏时分,北方战事压力减缓,跟随戚继光一同进京。
戚继光主理蓟州地区,在地方上是一方之主,可到了京师,却要夹着尾巴做人。
大明重文抑武多年,饶是进封到了右都督的地位,戚继光依然小心恭谨,在进入京师的时候,并没有仗着功劳,骑上高头大马,享受百姓的崇拜,耀武扬威。
他坐在朴素的马车中,行事十分低调。
进京第二天,他便开始整理这次携带入京的诸多贵重礼物,打算按照自己与当朝几位重臣的远近关系,挨个拜访。从比较熟悉的兵部尚书谭纶和位高权重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开始。
戚继光很清楚,大明的武将地位很低,别说太平无事的时候了,就算是起了战事,中枢一样可以拿捏前线主帅。
卫所武官世袭制度在朱翊钧看来,有很多的弊端,让太多的人与国同休,成为国家寄生虫,但是至少保住了下限。
那就是经过两百年的历史,如今朝廷依旧牢牢掌控全国的部队,没有哪个武将愿意抛弃家族富贵,举起反旗与朝廷对抗。
更不用说军中还有文官体系进行各路监察,五军都督府的人马互相牵制。
即便有个别人丧心病狂,也拉不动几个中下层军官,小规模的叛乱,会被当地旋即扑灭。
所以即便成为右都督,大明全军的最高层,戚继光依然不敢放肆。
“明天陛下就要召见臣?”
当天,戚继光就收到了礼部的遣人通知,要他沐浴焚香,次日面圣。
来不及做更多的准备,第二天一大早,天色微光,戚继光便身穿朝服,前往宫城,早早等待。
当日没有朝会,小皇帝上午惯例日讲、学习批阅奏章,他本不需要这么早就来,可是戚继光还是选择做足了姿态,以免京师的文臣们以为他久在蓟州,变得跋扈。
俞龙戚虎,相对比与自己齐名,却专注军事的俞大猷,戚继光更懂政治人心。因此年纪更小的他,升的更高,权位更重,做出了更多的贡献。
“万岁爷,戚继光一早就到了。”
朱翊钧早上刚进入文华殿,就从小黄门处得到了消息。
来的好早!
朱翊钧一挑眉,按捺住心中的雀跃。
他沉吟片刻,最后决定不为了戚继光破坏日常的习惯,否则这就是一条可以被文官弹劾的罪名。
“着人准备好早饭,让他且在朝房休息,等朕日讲结束,再召见他。”
耐心等到日讲结束,朱翊钧才让人传谕召见戚继光,见到这位期待已久的千古名将。
武将上殿面圣,自然不能穿着军服盔甲,戚继光身穿狮子补子的绯袍朝服,咋一看上去,与普通的文官并无两样,最多是身姿更为壮硕挺拔。
当他低头下拜,面对小皇帝行大礼之后,这点差异,更是看不出来了。
朱翊钧
朗声道:“戚卿免礼。”
见他站起身后,依旧低着头,朱翊钧又道:“抬起头,不必拘礼,让朕看看抗倭拒蒙的大英雄。”
“陛下谬赞,微臣万万不敢。”
听到一声“戚卿”,戚继光心花怒放,他知道这是小皇帝对臣子的优待,不再直呼其名,而是称卿。
没想到自己作为外任武将,也能享受到这一待遇。
至于什么大英雄的说法,他更是万万不敢接受,不过嘴角已经憋不住笑意。
直到这时,他才敢稍微将头抬起一些,仍旧不敢僭越,与朱翊钧对视,视线只敢在御案之下。
朱翊钧仔细观察戚继光的形貌,四十多岁的戚继光,年富力强,正值人生巅峰。虽然久经风霜,肤色微黑,还有许多的皱纹,仍旧是个老帅哥。
和身为皇帝的自己一样,世袭武官家庭,就算祖辈再丑,历代娶妻改善基因,都能变帅。
朱翊钧没在颜值上过度关注,转而称赞道:“你是当的起的,远的不说,就说你在蓟镇,之前蓟镇十七年换了十个总兵。
为什么?
还不是一群废物,身为一镇之总,却肩负不起守土安民的责任,甚至让蒙古兵锋临近京城!
这几年你在蓟镇整顿边军,修筑台垒这些做的都不错。让蒙古人安稳了不少,去年的军演成功震慑住了胡虏,没让他们大兵犯边。”
他抗击倭寇在后世名声最响,主要是因为政治正确,不便谈及九边的功绩。
此时却正好相反,时人称赞他抗倭的成果,却不觉得是多大的事,很多人甚至觉得这不算真正的本事,只有北上抗蒙,才真正体现出来了他的价值。
“微臣无能,今年依然有胡贼袭扰。”
朱翊钧摆摆手:“这不怪你,小股骑兵来去自如,万里长城又不是连成一线,神仙也忙不过来。”
大明对蒙古的防御长城,分多层多段,中间有一些堡垒烽火台,其中的空隙,就给骑兵可乘之机。
好在这些贼人的数量少,造成的破坏并不严重。
对比大军劫掠,一片焦土,少数贼人的劫掠已经是可以接受的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