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鞭挞岸边鹿伴

第83章 技术扩散

以前的钦天监,可没有这么废物。

元时郭守敬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制造仰仪,有着度量太阳的方位,测定日食发生的时刻等用处,仍是此时最先进的测度仪器之一。

可惜明代的钦天监“世业永充、世代相袭”,在父死子继的家族垄断下,又受限于种种约束,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逐渐落后,晚明时连节气的推算都成问题。

不通晓天文,则无法进行远洋航海。

从钦天监和漫天神佛手中抢夺天象的解释权,不但有利于破除迷信,加快天文研究,还能够借此提升自己的威权。

虽然他打算将天象的神秘与皇权切割,可是自己犹如“生而知之”一般,对其做出合理的科学解释,本身就会给自身带来一层无形的光环。

无论此时还是后世,都会尊敬学识渊博之人。

每一个通过朱翊钧的理论,相关仪器更进一步观察到真实世界的,同样也会在无形间,成为朱翊钧的“信徒”。

从最浅层“皇帝的实学知识经过验证,都是对的”,逐步加深信任,慢慢就会更加认同朱翊钧,成为狂信徒,哪怕他做出更激烈的革新,甚至违背自身利益,也会无脑拥护。

朱翊钧不需要做到那么极端,只要达成初步效果,破除“心中贼”,已经极大的进步了。

经过朱翊钧的一番解释,几人对于他推广“实学”的用心良苦,有了更深的体会。

“既然如此,臣等自会准备下次经筵。”

几名近臣告退离开,他们的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多出一丝敬畏。

只有张居正留了下来,与小皇帝同去乾清宫。

他要向李太后证明,朱翊钧这一次对经筵的改动,并非是小孩子的胡闹,反而大获成功。

走在前往乾清宫的路上,张居正忽然想起一事,眉头皱起,忍不住开口道:“陛下发明的这件望远镜,如若像陛下所说,继续改进增加倍数,则能够成为军中主将人人必备的利器。可是臣担心此利器泄露出去,让蒙古等外敌知晓。

不如在下次经筵,陛下亲讲光理的时候,限制规模,要求众臣保密?”

朱翊钧摇头笑道:“先生多虑了,有些东西需要保密,比如茶叶树木种子、瓷器相关的手艺,要严格控制,决不能让海外的商人们获得。这是因为茶叶瓷器等物,我皇明独步天下。

外国人偷学了相关的技术,搞起‘本土替代’,会影响到我国的产业,影响无数子民的生计。而且只允许海商在几个固定港口短暂生活,相对容易控制。

可是像望远镜这一类的技术,并非皇明独有。弗朗机人能够大洋远航,可见其国在航海、天文上,已经有了不小的建树,纵然我等保密。如果海外早有传播,就没有意义。”

望远镜这种东西太过基础,可以限制对蒙等敌人出口相关材料、匠人,但是将其列为高度机密,有点小题大做了。

据说最早的望远镜源自三十多年后的伽利略,此时的欧洲也没有同类东西,但朱翊钧依然不打算过度保密。

望远镜的技术含量,十分粗浅。

如果能够借此换得欧洲航海家们手中的海图,远洋时的相关知识,就不算亏。

因为技术扩散造成的影响,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快。

英法之间只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可是法国直到拿三才完成工业革命,比起英国晚了几十年。

大明现在要的不是限制实学的理论、技术,将其列为重宝,而是应该尽快将其在国内广泛传播,开启民智,即便有小部分泄露到外国也无所谓。

在自己的引领下,以大明的体量,只要向前奔跑,踏出向外扩张的步伐,全球都没有能够阻拦的对手。即便敌人得到同等技术,在体量的压制下,只有败亡一条路。

耽于现有的成绩故步自封,才是大麻烦。

张居正回想与弗朗机人有关的奏本,点头认可,不再多言。

两人缓步慢行,终于来到乾清宫。

李太后坐在宫门口,焦急的的等待经筵结果,就像高考结束后,等着查分的父母一样。

她虽然被朱翊钧说服,暂时接受了这一次的经筵变革。但是担心儿子年纪太小,经历的事情不多,闹出笑话。

大明的太后,可不允许临朝称制,前往文华殿参加经筵。

她不敢主动破除这一限制,只能留在后宫,耐心等待,背诵佛经,为儿子祈福。

经筵的两个时辰,有太监、宫女来回传递消息,让她知道今天的经筵,非但没有惹出大乱子,小皇帝甚至还提出了理学、心学之外的全新见解,表现不错。

可是没有经过大臣们的认可,心里终究没有底。

一直等到张居正亲自向她汇报过后,心中大石才就此落下,脸上终于浮现笑容。

“今日午膳,先生陪朕一起用吧,下午还有些事情要说。”

临近中午用膳,李太后难免会问东问西,甚至趁机会对自己再度规劝。朱翊钧不耐烦应对李太后,可又不好直接驳斥她的面子,干脆把张居正拉过来,当挡箭牌。

有外臣在,李太后自然不适合一起用膳。

经过朱翊钧的变革,皇帝的午膳流程大为简化。

张居正作为臣子陪膳的时候,也无需太多虚礼,可以将屁股稍微向后挪一挪,坐实椅子,安心吃饭。以免因为过多的礼节,陪着皇帝吃完饭,还要饿着肚子。

这不是张居正第一次陪膳,稍事休息。

等小皇帝换了一套衣服后,与他一起走向西苑。

朱翊钧没有乘坐御辇,趁机活动筋骨。

“今日因为经筵,坐了半日,腰都酸了,先生在内阁中理事的时候,不可久坐,要多活动筋骨。”

“臣认为,还是要多进食人参之类的食材,补充身体。”

两人聊了一阵养生健身的法门,来到一片农田处。

朱翊钧望着隐隐可见青绿的土地,笑道:“正好自朕春耕以来,已经过去半月,种下的种子,已经发出新芽了。先生可知道什么是土豆、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