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藩王制度

这次的东征于朝廷而言,不仅拿下了倭国达成了了中原历代朝廷所没有达成的丰功伟业,还拿下了几座储存量丰富的银矿和金矿,而且所有出战的将士们也是收获满满,不仅娶了妻子,也有了不少钱财。

当然了这些都是向好的一方面,也有在东征期间为国捐躯的人,对于这些人的安排朱雄英早已经想好了,除了隆重的安葬在烈士陵园以外,也会给家属们发放高额的抚恤金,最低在五百两。

朝廷上开始商议在各县建立药堂的事情了,为了与普通的药堂区分起来,经过商议以后,药堂的名字称其为府医院或者县医院。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朱雄英有些惊奇,这名字竟然与后世的医院名字一模一样。

洪武大帝给出的解释是,宫里有了太医院,到了地方上就去掉“太”字,简称为某某县医院这不正好吗?

不得不说大明的文武百官真的很聪慧,竟然能想出这样的名字,简直太神奇了。

各府各县医院的名字想好了,具体的负责人也就称其为院正了,院正隶属于府县衙门管理。

洪武时期的县令为七品官,综合考虑以后,院正就成为八品官了,职位低,俸禄也低一点,但好歹也算是朝廷的在编人员了。

洪武大帝说经过文武百官的商议以后,待的三月以后先行在南直隶辖下的几个县进行试点当然了,在试点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设医院,而医院该怎么建设,怎么布局等等又要进行商议。

近期的朝会除了商议这件事情,还商议了关于提高告老还乡官员的俸禄问题。

以前执行的是爵位越高俸禄越高,而今洪武大帝说是所有告老还乡的官员都曾为了大明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因此朝廷要把所有告老还乡官员的俸禄提高,不管爵位高地与否,统一按照之前官职的品级进行发放。

对于这件事情,文武百官并没有反对,也没有提出什么不同的意见,也因此这件事情是最先最快颁布并执行下去的。

除了以上两件事情以外,朝会期间还商议了关于再次招募读书人的事情了,与去年招募读书人去往倭国的政策是一模一样的,除了高额的俸禄以外还有官职。

只要是经过简单的考核,就可以去高丽当县令,也不要担心因为不懂高丽话而无法处理日常的事情。

当地会给你安排精通高丽与中原官话的人,但这样的人才并不多,每个县最多只有两个,所以成功成为县令以后,要不断的去学习,至少要掌握高丽的语言。

招募读书人的事情部署以后,各部门就迅速行动起来,洪武大帝在忙过这段时间以后,终于在二月底闲了下来。

随后在阳光明媚的一天,洪武大帝,马皇后,太子朱标,太子妃雪馨,小静姝及朱雄英等人相约去了秦淮河游玩。谈笑了约莫一个时辰以后,太子朱标看着洪武大帝说道:“父皇,如今倭国与高丽已经尽归我大明了,五弟,六弟,七弟和八弟也分别就番,但是朝廷该怎么治理并管理这两个地方,是不是该拿出个方案。”

洪武大帝看着朱标说道:“你的意思是这两个地方的治理模式应该与老二的陕西,老三的山西,老四的北平有所不同吗?”

朱标点头说道:“老二,老三和老四镇守的地方,是大明的边关,他们主要的任务是防备外敌入侵,但是五弟他们目前的封地不存在外敌入侵的情况,所以该如何治理高丽与倭国,朝廷应该颁布一些政策,不然将来五弟,六弟他们的子孙后代,不听朝廷诏令自封为王或者做出一些谋逆的事情,那咱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不都白费了吗?”

洪武大帝皱着眉头说道:“咱觉得不可能出现自封为王或者谋逆这种事情吧。”

沉默许久的朱雄英轻声说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在您乞讨为生,为了一口吃的去寺院当和尚的时候,可曾想过有一天会建立一个泱泱大国?”

洪武大帝瞥了一眼朱雄英,清了清嗓子,看着朱标问道:“那你想怎么办?”

“其一可以仿照汉时期的推恩令,通过《皇明祖训》规定藩王子嗣均分封地。其二建立王府长史制度,由朝廷派遣进士出身的官员管理藩王政务。其三严格执行藩王制度,禁止藩王干涉地方政务和军事。其四设立宗正寺管理制度,在藩王封地内设置按察御史。其五藩王护卫由三千降低为五百余人。其六藩王子孙尤其是嫡长子年满六岁以后,必须在京师大本堂入学读书,藩王其他子孙如若没有任何爵位或者官职,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获取官职朝廷会进行一定的优抚。”

待的朱标这番话落下以后,洪武大帝问道:“你这样的政策是仅仅适用于老五他们,还是老二,老三和老四都适用?”

朱标沉声说道:“目前来说仅仅适用于老五他们,至于老二,老三和老四他们这些边关的藩王,也是需要改革的,只不过不是现在,缓上十来年以后再说吧。”

洪武大帝不解地问道:“那朝廷把藩王分封出去的意义何在呢,不如让他们待在京师,由朝廷养着,不是更好吗?”

“父皇,现如今藩王的子嗣并不多,可将来伴随着藩王的孩子越来越多,孙子越来越多,朝廷养得起吗?”

朱标进一步说道:“假如老五生了二十个孩子,那么二十个孩子就要分封在高丽那些县中,可那二十个孩子每个人生十个孩子的话,那老五就有二百个孙子了,到时候朝廷如何分封,即便朝廷每年赋税有十万万两,也不够给他们发放俸禄的。”

洪武大帝深吸一口气说道:“所以你提出来的最后一条就是让他们参加科举,给他们一条出路?”

朱标点头说道:“是这个意思,毕竟都是您的子孙后代,都要照拂一二的,不能让他们流落街头吧。”

洪武大帝沉思片刻说道:“其实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既然你都想好了对策,那就依着你的意思来吧。”

话落下以后,洪武大帝默默起身去了船头,任由冷风吹着憔悴沧桑的脸。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