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不朽之功

街上不时有艺人表演,或唱或舞,或变戏法,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也给这喧闹的街市添增了几分文化气息,买卖双方在讨价还价中达成共识,笑脸相迎,仿佛在共庆着繁华与安定。

小静姝欢快的东奔西跑,瞅瞅这个,瞅瞅那个,吓得朴狗儿和马思思始终护在其身边。

仅仅不到半个时辰的样子,小静姝的手里就多了许多好吃的、好玩的。

约莫溜达了四五个时辰以后,朱雄英又带着小静姝和姑娘们在天香楼饱餐一顿,这一天也即将落幕。

将疲惫的小静姝送回东宫以后,朱雄英回到了坤宁宫。

才才跨入坤宁宫就听见宋濂、刘伯温的声音传来。

朱雄英随即抬头看去,只见宋濂、刘伯温、戴思恭、楼英、李敏等人均在。

瞧着朱雄英迈步走来,宋濂等人正准备起身行礼时,朱雄英急忙说道:“诸位先生快快落座,莫要客气。”

随着朱雄英落座以后,宋濂轻声说道:“昨日得知皇孙殿下凯旋回京,老朽等人便约好前来恭贺殿下东征凯旋而归。”

刘伯温说道:“皇孙殿下东征顺利拿下倭国,可谓是立下不朽之功,试问古往今来又有那个朝代能有这番壮举呢。”

戴思恭说道:“殿下以不到十三岁的年纪引兵拿下倭国,可谓是前无古人呀。”

听着众人的溢美之词,朱雄英笑道:“哎呀,诸位先生可别夸我了,不然我该找个地缝钻下去了。”

听得朱雄英这番话,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洪武大帝轻声说道:“其实你们说的也是咱想说的,毕竟咱们中原这些历代王朝,从未有过击败并兼并倭国的行为,如今倒好,高丽不久也会成为我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朱雄英解释道:“其实之所以攻打倭国,其一是倭国近些年来不断地侵扰沿海的百姓,使得许多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个仇必须要报。其二是因为倭国国内拥有几座银矿和金矿。”

:“诸位应该知道,咱们大明是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元庭立国以后没少营建各种各样奢华的宫殿,也因此呢,导致白银极度的短缺,所以大明立国以来,市面上主要流通的就是铜钱,白银和黄金少之又少,然而铜钱携带又很不方便,所以呢,咱们就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搞白银,可白银从哪里来呢,只能从其他国家掠夺了。”

“如今倭国的几座银矿,可以源源不断的给大明提供经济支撑,当下金银的事情就不必考虑了,剩下的就是该考虑如何让百姓衣食无忧的事情了,诸位应该知道三年前方孝孺带回来的玉米、土豆和番薯这三样高产的粮食吧,如今已经推广至各省。”

“也就是说短时间内大明不会出现粮荒的问题,但是随着大明的百姓越来越多,而在现有良田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咱们是否能养得起那么多人呢?”

“一切都是未知数,所以过上一两年,朝廷又要想办法开疆扩土了,东南半岛就是一个很好的目标,哪里的稻米不仅产量高,而且优良的稻米,耐得住干旱和病虫害,最关键的一点是东南半岛的稻米一年三熟。”

“诸位想想,如若拿下东南半岛,对于咱们大明来说意味着什么?”

宋濂轻叹一声说道:“没有想到殿下的目标竟然如此宏达呀。”

刘伯温说道:“看来殿下许久以前说的,要把大明建立成堪比汉唐时期的强国,并不是一句妄言啊。”

朱雄英笑道:“先生,我可从来不说妄言的。”

刘伯温缓缓说道:“殿下的宏伟目标,吾等虽然老矣,但也愿意付出一份力。”

“原本吾等都是该颐养的人了,如今也愿意为大明培养人才,为大明的繁华盛世添一把火。”

洪武大帝说道:“其实咱也觉得挺亏欠你们的,当年你们随着咱打天下,也没少吃苦受罪,大明立国了,你们原本可以想享清福,却又被咱大孙给安排着去书院了。”

“其实臣等虽然老矣,但是培养学子这种事情还是得心应手的,臣也希望将来大明能涌现出诸多的有才学的人,共同构建一个强盛的国家。”

朱雄英轻声说道:“皇爷爷,其实现在国库的收入也高了,您可以适当提高一下退休官员的薪酬了。”

洪武大帝斟酌片刻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咱最近就与群臣商议商议,如果可行的话,就给那些告老还乡的爱卿们涨点俸禄。”

闲聊片刻以后,朱雄英看着李敏问道:“水利学院的学生三年来的学习情况如何?”

“回禀皇孙殿下,学生们的学习都是依着殿下以前撰写的那本《天工开物》进行系统的学习,如今冶炼、制作砖瓦、陶瓷、建造舟船、农具的制作、水利工程、堤坝维护等都差不多掌握了。”

朱雄英点头说道:“如今这批学生已经在学院里读了将近四年的学了,就剩下最后一年了,不管是水利学院亦或者是军事学院、儒学院、医学院等都要抓紧时间传授相关的知识了,这批人将来进入官场或者是相关技术部门,就是一直新鲜的血液,可以补充官场人才不足的现象。”

朱雄英看着洪武大帝说道:“皇爷爷,这些人目前还年轻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打磨,所以将来朝廷进行简单的考核以后,可让他们去相对应的部门去,比如医学院的学生放任到太医院或者是在各府成立由衙门执掌的药堂,药品的采购等全部由县衙说了算,在药堂就业的人每个月按时领取俸禄,至于怎么管理,或者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和制度,到时候您与群臣商议。”

洪武大帝点头以后,朱雄英继续说道:“关于儒学院的学生暂且就安置在各府,让他们从起草政令得小吏开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升他们的官,只有充分的了解百姓们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将来进入朝堂,才会真正的为百姓着想。”

“军事学院的学生毕业以后,暂且就按在高丽或者是倭国,那些地方虽然已经归属于咱们大明,但部分高丽氏族或者是倭国氏族依旧在做着零星的抵抗,让他们率领士兵去剿灭这些反抗势力,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作战经验,将来咱们不管是北上歼灭北元势力,西征西域,南征半岛诸国,他们都是可以派上用场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