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儒家法家
朱标惊呼一声道:“英儿这是想把倭国打造成与大明一样的国家吗?”
“估计是这样的,以前英儿说了,拿下一个国家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如何长久的治理却是头疼的事情。他觉得除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外,还需要从文化入手,估摸着招募识字先生就是想让倭国孩童从小就学习中原文化,从而达到奴役倭国的最终目标。”
朱标深吸一口气说道:“年纪不大,没想到心思却这般深沉,这与他的年纪一点都不符合。”
听得朱标这样的话,洪武大帝哈哈大笑一声说道:“标儿呀,你一点都不了解你的儿子。”
朱标尴尬地说道:“的确是没有父皇和母后了解。”
“大胆的去做吧,尽可能的多招募一点,至少在一千人左右,以后倭国的百姓就是我大明的子民了。”
朱标站了起来拱手说道:“孩儿遵旨。”
朱标离去以后,随即就与内阁朱善、刘三吾,汪睿和六部尚书进行了商议。
朱善认为目前大明境内的官吏尚且严重不足,大多数的地方官吏,依旧是许久以前前朝或者是陈友谅及张士诚时期投靠大明的人,如若招募读书先生去往倭国的话,对于大明来说就是一种损失。
刘三吾觉得想要彻底的治理倭国,自然是要派遣一部分没有通过科举考核的读书人去往倭国,这部分读书人因为通过科举无望,倒是可以进行招募,对于大明的损失也比较低。
汪睿认为招募的事情是可以进行的,至于大明地方上欠缺的官吏倒也不是问题,毕竟国子监和儒学院,还有各地的学堂里面有诸多的学子,这些人将来参加科举以后,定然会弥补地方官吏严重不足的问题。
经过长达七八的天的商议以后,朱标与内阁,六部尚书终于达成了一致。
在大明境内开始招募年纪在三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参加过科举但是却没有中举的读书人,只要是愿意去往倭国的读书人,通过考核和培训以后,就可以担任一个县的县令或者是教渝(教书先生),最为重要的是每年的俸禄高达五百两。
招募的讯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朝廷颁发给各地官府的抵报,一部分是通过报纸传出去的,招募的时间仅有一个月的时间。
待得招募读书人的讯息发布出去以后,各地响应的人络绎不绝,仅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各地官府就将人数给报了上来,经过礼部花费好几个昼夜的统计,愿意去往倭国的读书人竟然高达两千人。
太子朱标随即拿着汇总出来的数据,前来向洪武大帝汇报。
当得知人数竟然高达两千人的时候,洪武大帝轻轻一笑说道:“这些人应该都是经过地方官府的考核了吧。”
朱标拱手说道:“仅仅是进行了品德,修养,经史典籍方面的小考核。”
“成了,就这样吧,反正英儿要的是识字的读书人,你就颁布圣旨将这些人全部组织起来,到时候派船送去倭国就行了。”
朱标拱手说道:“钦天监的人说了,眼下这个时期并非是出海的最佳时机,要等到八九月份才能动身。”
“也行,那就等一等吧,抽个时间将那些人全部集中到京师,先让宋濂、刘伯温等进行一番培训,至少也要让他们了解下倭国的情况,到时候英儿哪里的担子就轻了。”
“孩儿遵旨。”
大概也就是花费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朝廷就招募到了两千名识字的先生。
而在这个时候,平安,马关与徐司马分别传来消息,说是成功的拿下了下丹后、丹薄、若狭、摄津等四座城池。
这也就意味着河内已经成为摆在朱雄英面前最后一座城池了,只要拿下河内,也就宣告朱雄英东征倭国进入最后阶段,当然了,还有廖永忠与和邓愈的南北两路大军。
如若他们分别拿下九州岛和本州岛,这才算是真正的拿下倭国全境。
当然了这仅仅是拿下,想要彻底拿下倭国,还需要安抚百姓和部署官吏,登记人口,土地的重新分配等等诸多事情,总之是后续的事情比攻城夺寨困难了许多。
对于倭国该颁布什么样的政策,是朱雄英目前而言必须要考虑的事情,是直接套用大明治理天下的那些政策,还是采用大秦时期以法家思想治理倭国,还有待于商榷。
之前朱雄英曾经与宋慎和刘廌两人提了一下,只是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思想,如今看来这件事情必须要尽快的提上日程了。
在拿下下丹后、丹薄、若狭、摄津等城池以后,宋慎,刘廌,屎壳郎与五条
赖元就离开了播磨县,去做他们安抚百姓的本职工作了。
如今这些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轻车熟路了,张榜发布公告,派遣人员沿街安抚百姓,逐家逐户的进行人员登记与核对,随后就是去往各大氏族家中“借粮”了。
让朱雄英兴奋的是丹后县与若狭县分别有一座银矿,而且银矿的储存量很丰富,估摸着挖上四五十年都不成问题。
这次东征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倭国的这几座银矿,如今已经到手三座银矿和一座金矿了,只要是长此以往的开发,就足以解决目前大明银矿短缺的问题了。
就当朱雄英准备派驻兵马保护这些银矿的时候,徐司马和平安分别传来消息,说是有好几股势力趁着夜间想要抢夺银矿,但是被成功击退并全部拿下。
经过审讯以后得知,这些势力分别是丹后县与若狭县的氏族。
对于这些胆大包天的氏族,朱雄英自然是不会轻易饶恕的,随即传令徐司马和平安抄了那些氏族的家,女人暂且全部关押起来,至于十岁以上的男人全部拉到矿场去挖矿。
又过了十来天以后,宋慎与刘廌,屎壳郎与五条赖元回到了播磨县,依着四人的说法,目前丹后县与若狭等县的百姓都已经安抚好了,百姓也正在逐步的登记之中。
“殿下,您猜猜这次拿下的四个县城,咱们借到了多少钱粮?”屎壳郎嘿嘿一笑说道。
看着屎壳郎八撇胡子猥琐的样子,朱雄英忍俊不禁地说道:“应该有个一百多万吧。”
五条赖元笑道:“不瞒殿下,因为丹后县与若狭县有银矿,那些氏族可谓是富的流油,之前咱们去借粮的时候,还说什么他们很穷之类的话,可抄了家以后,竟然发现他们还私藏了不少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