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文化渗透

朱雄英轻轻点头看着汤和等人说道:“兵分三路,让咱们的人随着他们一起去攻城。”

汤和拱手说道:“末将得令。”

在播磨县修整了将近七八天的时间以后,汤和分别让马关,许司马和平安随着德川太古四人去攻打丹后、丹薄、若狭、摄津等四座城池,而汤和将与朱雄英待在播磨县等待他们的好消息。

攻城夺寨是最容易的事情了,最难的则是安抚百姓了。

在德川太古等人引兵离去以后,朱雄英随即一纸号令将屎壳郎与五条赖元召至播磨县,安抚百姓的事情还是要靠着他们两人的,毕竟宋慎与刘廌对于倭国方言的掌握还有一些欠缺。

屎壳郎与五条赖元来了以后,在朱雄英的受益下迅速投入安抚百姓的事情之中。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播磨县恢复了往昔的繁华,百姓们就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该捕鱼的捕鱼,该开业的开业,总之是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也可能是近些年来战事频繁的缘故,百姓们都习以为常的原因吧。

虽然朱雄英并没有去往前线,但前线的情况每天都会送到朱雄英案前,如今才过去四五天的时间,三路兵马暂时没有任何动静,都在赶路和扎营。

朱雄英的日子是极其舒坦的,清晨睡到自然醒,早饭自有戴茜儿与韩婉茹去做,闲来无事就会去街上转一转,了解一下百姓们目前的生活状况。

屎壳郎与五条赖元在安抚百姓的同时,又对那些没有婚配和孤寡的妇人进行了登记。

虽然朱雄英并没有嘱咐他们这样去做,但是他们觉得明军士兵尚且还有没有婚配者,所以也就提前做好了准备,对于这一点朱雄英倒是很满意。

入夜以后,朱雄英,宋慎,刘廌,屎壳郎与五条赖元纷纷躺在温泉里泡着。

屎壳郎轻声说道:“殿下,周昉县的事情目前交给了大内宏让了。”

“交给他也好,另外你尽快的将武田信宏和细川松下招来,到时候播磨县就交给武田信宏,丹后、丹薄等县城到时候就由着细川松下和细川犬上负责,至于若狭、摄津县城暂且让相良长照负责吧。”

屎壳郎拱手说道:“多谢殿下。”

“只要你们这些家族忠于大明,忠于孤,孤自然会优待你们的,荣华富贵也好,功名利禄也罢,自然是少不了,如若欺压百姓,贪污受贿,那孤可不会宽恕的。”

“请殿下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殿下失望的。”

宋慎缓缓说道:“咱们欠缺的人才还是太少了,目前拿下来的县城太多,但是管理的人却比较少,仅凭着益田兼世、大内宏幸、武田信武、细川定禅和相良长氏这些家族的人去治理当地,长此以往的下去怕也不是长久之计。”

朱雄英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大明境内的读书人还是很多的,有些人的确是有学识的,但考了好几次都没中举,所以就缩在乡村以教书为乐,如若将这部分人请来的话,那么有助于咱们长久的治理倭国。”宋慎缓缓说道。

刘廌脱口说道:“而且这部分人还可以传授经史典籍,长此以往的下去,倭国的百姓学的都是咱们中原的礼仪,与咱们就血浓于水了。”

听得宋慎与刘廌的话,朱雄英笑道:“你们这是准备文化渗透呀。”

“文化渗透倒是不至于,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以后,倭国百姓依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多数百姓都是食不果腹,除了每天去海里捕鱼获得一些食物来源,在要不就是去山上采摘野菜果腹,生活勉强过得去,但是属下总觉得他们的生活太过单调了。”

朱雄英叹了一口气说道:“的确是有些单调了,必须要尽可能的提高倭国百姓的生活水平了。”

话落下以后,朱雄英继续说道:“这样吧,你们两人合计一番,给皇爷爷去一封书信,让朝廷征召一些识字的先生,只要是通过咱们的考核成功担任县令或者教书先生的,一年俸禄至少在五百两,至于其他福利也有应有尽有的。”

宋慎轻轻点头以后说道:“如今已是四月底了,估摸着朝廷招募识字先生,再派往这边的话,就到了寒冬腊月了。”

“无妨,无妨,只要在年底前到来也是可以的,到时候咱们应该就拿下倭国全境了,刚好就可以部署这件事情了。”

有些事情还是要提前部署的,朱雄英的想法是彻底的改造倭国,让倭国真正的融入中原文化。

当然了,朱雄英要做的还有彻底的扼杀掉倭国流传千年以来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让倭国的后代们以学习中原儒家经典为傲,给予读书人应有的尊重和优抚,只要是读书人有各种各样的待遇以后,那么倭国百姓会争先恐后的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去学习中原的文化。

这就是文化渗透的作用了,长此以往的下去,倭国人自然会以是大明人为荣,会以是读书人为荣。

人的天性就是如此,当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比自己高一等的时候,自然会心生羡慕和嫉妒。

中原文化和礼仪渗透的时间越久,倭国人就会彻底的忘记先辈们的一些事情,当然了朱雄英要做的还有修改倭国的历史,把那些倭国自誉为抵抗大明的英雄改为入侵中原的罪人,这样倭国就没有英雄了,随后就是书写大明的繁荣昌盛和中原源远流长的历史人物了。

当然了,朱雄英要重点叙述的自然是父慈子孝和忠君爱国的形象,对于陈胜吴光等这些起义造反的人物,自然是不会提及半点。

倭国人擅长于做别人的犬,千百年以后就是这样,如今朱雄英只不过是提前作了这件事情,不同的是这次犬主人成为了大明。

洪武十三年五月初的时候,平安,许司马,马关与德川太古等人整激烈的攻打城池的时候,洪武大帝已然收到了来自于朱雄英的书信。

将书信看完以后,洪武大帝交给了朱标轻声说道:“最近咱忙着种植土豆,玉米和番薯,招募识字先生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朱标将书信看完以后,脱口说道:“为何没有提及招募的人数?”

“估摸着是越多越好吧,这臭小子的心思咱还是明白的,估摸着他是想让这些识字先生去治理县城,另外就是开办私塾传授中原的知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