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以《纪效新书》做军事学院教材,用岳家军精神改造大明军队
第一篇任临观请创立兵营公移,这一篇是戚继光呈给长官的上呈公文,也是纪效新书全文中极少数比较咬文嚼字的记述。
按理说这篇上呈公文朱棡应该彻底剔除掉,可其中不仅让人看到当时的军事体系,而且讲述了一些明朝中晚期军队中的弊病。
尽管现在还没有成为明朝军队中的普遍现象,但是对于洪武年间的骄兵悍将依然有着警示作用。
卷首第二篇新任台金严请任事公移,则是戚继光担任浙江台、金、严等地参将时,呈给上级长官的公文。
然而其中却包括了许多革除军队弊病的良策,这些都是要保留下来的。
当然《纪效新书》里面也存在一些,在后世看来极不合时宜的说法。
其中最有争议的一点就是,应通过断人吉凶祸福的相法来排除一些凶死之人,并看重一些拥有福气相貌的人。
戚继光还认为这样就能把选人用人的方法,运用到很精妙的境界。
另外他还主张用乡间有些愚笨、迟钝的人做士卒,这也是朱棡至今都感到无法理解的。
然而即便是《纪效新书》存在一些瑕疵,也依然无法改变他在后世被很多军中将领推崇。
主要就是因为通过《纪效新书》训练出来的精兵,能在历史上达到这种层次的,也就只有南宋岳王爷训练出来的军队了。
戚继光自然没办法直接效仿岳飞的做法,于是针对大明所面对的情况,他从最基本的人情入手循序渐进。
在思想教育课堂的第一课中,戚继光对士兵和颜悦色地说道:“我们当兵的可能一年到头也没打几场仗,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悠闲地生活。
即使是这么悠闲,每天也少不了三分银子。
这银子都是从百姓那里征来的,你们在家里时都是种地的百姓。
回想上缴这些银两时的艰辛,再想想各位今日拿到银子的容易。
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一年到头朝廷和百姓就指望咱们,能够打上一、两个胜仗。
如果在战场上咱们不敢于作战的话,即便未受军法惩治,那百姓养我等又有何用?
老天爷更会借敌人之手,千方百计将咱们除掉!”
戚继光这番话朴实无华,道理通俗易懂。
通过角色的转换,激发士兵共鸣,忆苦思甜,从愧疚感中激发出上进心。
随着训练的推进,戚继光又把杀敌意义引申到了“保民护国”的使命上。
他对士兵说道:“咱们本是为立功名报效国家,从而聚集在一起。
兵是杀贼的,贼是杀百姓的,百姓又需要咱们去杀贼!
如果咱们在杀贼的同时,还能够做到守军法、不侵扰百姓,他们就一定会尊敬咱们的!”
戚继光又接着说道:“‘士兵’之所以带个‘士’字,就是因为士兵的职责非常神圣,得到了朝廷和百姓的重视。
希望大家都出力效命于疆场,卫国保民,对得起这个‘士’字。”
为了让戚家军士兵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尊重
戚继光在处处爱护士兵的同时,还与他们休戚相关。
同营地相处,同进同退,公而无私。
他会不定期到戚家军士兵们中间了解这些的生活情况,嘘寒问暖。
戚继光会问他们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做戚家军士兵的知心人。
士兵病了,他要亲自探视,甚至帮忙煎汤药、送食。
士兵遇上了困难,戚继光一定会想办法帮助解决。
白天吃饭,他要与戚家军士兵同吃。
晚上戚家军士兵睡熟了,戚继光要看看他们睡得是否安稳。
在得了钱财之后,戚继光更是全部拿来和戚家军士兵分享。
因此戚家军士兵逐渐产生了,一种“保家卫国”的主人翁责任感。
同时戚继光还注重培养“戚家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并处处做士兵们的榜样。
他作有一首《凯歌》,其歌词为: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上报天子”,就是为国。
“下救黔首”,就是为民。
这么一来士兵的思想境界,便得到极大提高。
在有理想的同时,他们作战也就更加乐于献身、无所畏惧了。
朱棡之所以能在三年之内训练出20万黑骑和一万神机营,就是采用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里面流传下来的练兵精髓。
以《纪效新书》
做军事学院教材,用“岳家军精神”改造大明军队,就是朱棡建立洪武军事学院的依仗。毕竟在中国历代兵书中,《纪效新书》堪称最实际、最口语化的兵学宝典,非常适合那些没什么文化的大明武将深入学习。
朱棡之所以在太原就蕃三年,都没有把改编好的《纪效新书》整理出来,主要就是因为要忙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从住宅区的改造到明朝畜牧、家禽业的科学养殖,再到城市道路规划。
无论国计民生还是军事战争,哪一样都离不开他这个晋王的参与。
如果不是有顾修齐、钟伯弦、邓镇、冯诚,这样的贤臣良将辅佐,朱棡三年之后返京肯定会比朱标还要胖。
历史上的朱高炽就是因为长得太胖不够英武,差点被朱棣从太子贬为藩王。
根据野史记载,朱棣不止一次对朱高煦说:“你就好好干吧,你大哥早晚得胖死。”
如果不是李景隆趁着朱棣带朱高煦南下打朱允炆时企图偷家,结果他率领的五十万大军被朱高炽仅凭一万人马抵挡住了。
再加上朱高炽生了朱瞻基这么一个好儿子,恐怕太子之位花落谁家就尚未可知了。
虽然朱棣的儿子和孙子也都是短命人,但好歹坚持到了登基的那一天。
相比之下老朱就比较惨了,自己倒是活到了70岁高龄,媳妇、长子、长子媳妇、嫡长孙都走在了他的前面。
后世曾经有明史研究学家说过:“马皇后就是朱元璋的‘刀鞘’,她死了就等于朱重八死了一半。
等到懿文太子朱标死后,当年那个放牛娃朱重八就彻底死了,活着的只剩下洪武大帝这个‘躯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