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长安柳月

第173章 久违的岁月静好。

匦使院众人各自散去,李重润走出匦使院衙署,看到郭敬之站在门口等他。

接过郭敬之递过来的缰绳,李重润面带微笑看着郭敬之。

“郭副率,如今孤将右内率中的兵卒全都另做安排了,你心里不好受吧?”

郭敬之牵着马跟在李重润的身后慢慢走着,脸上依然是一副宠辱不惊的神情。

“太孙殿下,”郭敬之的眼神中闪过一抹追忆,“卑下还记得,当日您刚到右内率时的情景。

那时的右内率,只有三个团,而且因为上番宿卫的府兵不足,更是缺员的厉害。

在那个时候,我与李承训、王无择三人分别担任第一、二、三团的团长。

虽说在外人看来我们是旅贲卫中年轻有为的校尉,但是我们心中的苦闷却无人知晓。

旅贲卫作为太子亲军,本来在长安城不受待见。

天子大多忌惮太子,旅贲卫在长安所有的禁军中,自然会被排挤。

南衙十六卫、北衙六军,好歹还有征战疆场,建功立业的机会。

但旅贲卫却只是太子身边的仪仗,哪有在战场上搏功名的机会?

只要太子没有登临大宝,咱们就只能在东宫做一些守门、清道之类的杂役之事。

然而,自从殿下您当了右内率之后,咱们才看到了希望。

如今李承训、哥舒翰等人留在了陇右道,李楷洛、程氏兄弟等人去往了河北道,王无择、田仁琬和盖嘉运三人则是调来了匦使院。

卑下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个道理,如今往日的这些兄弟们都被委以重任,卑下自然替他们高兴。

右内率原本就是殿下以一己之力打造出来的劲旅,您让他们能够建功立业,这是他们的福气,卑下不敢在这里置喙。”

听到郭敬之竟然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李重润不可思议的看着对方。

一直以来,在李重润的心目中,郭敬之更像是一个稳重的老大哥,是右内率真正的定海神针。

也是因为如此,当日李重润将郭敬之任命为副率,并给他的所带的团赐名‘泰山’,就是将郭敬之的团当做右内率的总预备队来用。

这一次他将右内率全部调入匦使院,并不是想要架空郭敬之。

而是李重润坚信,只要有郭敬之在,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够重新将右内率组建起来。

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青年,尽心尽力帮助自己打造出一支强军的郭敬之,李重润此刻心中也是五味杂陈,感慨万千。

“郭副率,”转过身,李重润看着郭敬之,“右内率其他人都有各自的安排。

过不了多久,孤也会向太子殿下请辞,专办匦使院的差事。

只将你一人留在旅贲卫,郭副率你不会怪孤吧?”

郭敬之听到李重润的这一番话,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

“殿下,卑下一家,从大父那一代起,三代从军,皆在长安上番宿卫,卑下从小便见过不少的皇亲国戚。

然而,自从卑下见到殿下,便发现殿下与那些人截然不同。

殿下不仅英明神武,聪慧睿智,而且能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对待百姓、士卒,都心怀悲悯。

自那时起,卑下就决定,今生必定要跟随太孙殿下,以殿下马首是瞻。

因此,卑下心中清楚,殿下的安排,必有自己的用意。

卑下只是一个武人,不懂那些算计,只知道殿下吩咐卑下做什么,卑下做什么便好。”

“好!”李重润看着郭敬之赞许的点了点头。

经过这么的时间,他对于郭敬之的为人早已了解。

他知道,郭敬之与哥舒翰、高仙芝等人都不一样,无论让他做什么,他都能任劳任怨,毫无怨言。

“郭副率,”李重润翻身上马,“随朕回东宫,孤听说,黑齿旅帅已经调任右豹韬卫翊府左郎将,陈玄礼,升任副旅帅。

我这就去禀明太子,推荐你来接任旅贲卫副旅帅。”

李显,对于李重润的推举,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年初,要不是李重润横插一杠子,郭敬之原本就该升任右内率。

如今与突厥、吐蕃之间的战事日渐激烈,当年黑齿俊的父亲黑齿常之,当年对战吐蕃与突厥的时候,都是战功赫赫。

因此,圣皇武则天为了抵抗吐蕃与突厥的侵袭,将黑齿俊提升为右豹韬卫翊府左郎将之后,派去西域协助郭元振镇守凉州。

如今黑齿俊调走,陈玄礼升任旅帅,李显心中也清楚他与李旦的关系。

虽然此时武、李两族的子弟依然争端不断,李旦已然成为李显最重要的盟友。

但无论李显登基之后如何昏庸,但他毕竟也是高宗皇帝与武则天的嫡子,也知道不能将自身安全托付他人的道理。

如今有郭敬之来制衡陈玄礼,李显至少不用整日担心自己身边都是李旦的耳目。

与李显、韦淑清又叙了一

会闲话,他这才起身返回芳林苑。

还未走到芳林苑的门口,他便看到季夏站在那里,面色焦急的向着自己走来的方向张望。

“殿下,”看见李重润晃晃悠悠的走过来,季夏连忙迎上前来,“您这一天公干辛苦了,孟春姐姐已经为您准备好了夕食,速速回去吃饭休息吧。”

“季夏,”李重润的眼中带着一抹戏谑,“孟春在院中忙碌,你就跑出来偷懒?”

季夏跟在李重润的身后,垮着脸,噘着嘴抱怨道:“殿下,当日您去凉州,因为军中带着女子不方便,我只好与孟春姐姐在尚林苑等您归来。

可如今您已经回到长安,却依然每日将我留在芳林苑中,季夏实在是憋闷的慌。”

李重润面带微笑的听着季夏絮叨,他的心中反倒升起一股暖意。

自从穿越到了这个时代以后,他经历了不少的事情,整日奔波劳碌,一刻不得安生。

到了今天,他终于可以在长安安稳度日,下了值,回到家,不仅可以吃到热乎的饭食,还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子在家中期盼他回家。

这其中的幸福感,让李重润不禁有些恍惚,似乎可以就这样一直岁月静好下去。